阆中淳风寺
位于阆中市柏垭镇淳风村,东经105度54分24秒,北纬31度26分50秒,距柏垭场4000米,原总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该寺庙是为纪念唐太史令、著名天文学家、风水阴阳大师李淳风晚年择此地隐居,设占星台、风动标,潜心研究天文,传播风水文化,在居地逝世后,葬于对面圣泉岭下,于唐仪凤年间修建。寺庙、占星台同为“艮山坤”向,与李淳风墓葬地、风动标设置地的“坤山艮”向恰好在同一条风水轴线上。未建寺庙前,其地名叫“仙鹤会”。因常年有数以千计的白鹤在这里栖息,加之两面山形如“仙鹤”对飞相会而得名。
据传和考证,寺庙西侧曾有一条长约200多米的街道,唐仪凤年间至明武宗正德7年(公元678年至1512年),淳风乡政权机构在此设立。1512年街道及寺庙被烧毁后,迁至现柏垭场,1925年改名为柏垭乡(现称柏垭镇)。明嘉靖时期,淳风乡所辖范围相当于现行规模24个乡镇的地域面积。自设淳风乡至今,淳风寺所在地行政自然村一直叫淳风村。淳风寺被烧毁后,又于明神宗万历8年(公元1580年)第二次仿前重建。大殿中供有一尊五尺多高的李淳风坐姿檀香木雕像,凡遇久旱不雨和每年春节期间,人们都将抬着这尊神像漫游乡间,以求呼风唤雨,祈祷平安。前殿、中殿(太史殿)、后殿(太极殿)分别书有“圣泉岭下埋道骨西水极乐仙鹤常会,太极殿中炫星辉周天长耀斗牛正明”;“朝圣竭诚行善尽心感应灵气得康顺,捐资如滴积德若山重修古寺敬神仙”;“东有淳风助帝归,西有天罡扶君威”;“参拜祭祀叩头千年痕留百丈,燃烛烧纸进香朝暮残跋千斤”;“仰望日月星辰占人间祸福悉详,俯察龙虎雀武相宅墓吉凶巨擘”的巨幅金字楹联古语,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不仅淳风寺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淳风寺、淳风墓所在地及其周围的地形更具有独特的水风文化特征,千百年间,历代曾有无数地理明师、道家名士前来拜宗,解读风水之迷。唐末杨筠松、宋初陈希夷、元末冷谦、明末蒋大鸿、清初章仲山、乾隆间姚廷銮、清末沈竹礽都曾率弟子前来淳风寺赡仰慕拜李淳风灵位,到淳风墓前施行祭礼,身临“峦头”,感悟“理气”,寻求秘径。明天顺年间四川按察司佥事张畹,嘉靖时期阆中教谕赵琥先后到此赋诗留墨。檀香木制作的李淳风浮雕坐像、碑记、楹联、诗屏、匾额、均于20世纪50年代初土改时损毁。解放后,寺庙一部分分给了五户农民做住房,另一部分则作了学校,后来五户农民陆续拆除迁建,学校也就地拆建,至此淳风寺于20世纪70年代初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为向世人打开抬升阆中风文化地位的信息宝库,再现当年李淳风研究天文、传播风文化的壮观场景,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6月批准立项复修淳风寺,复设李淳风纪念馆。这一抢救性工程,在市委、市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市建设规划局、名城研究会、风水研究会的精心策划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支持,近一年内得到民间捐注资金达40多万元,大气稚致的“太极殿”已落成,李淳风墓已修缮,李淳风研究所学术机构、淳风寺风水文化景区管理委员会、李淳风纪念馆领导机构相继建立。淳风寺风水文化景区的打造将通过商引资等多渠道进行复原各大景点。预期不久,千年古寺淳风寺将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畅游风水宝地仙鹤会,参拜玄门大师李淳风”的游人将不断拥入,后人又将拥有一份珍贵的风水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