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白云寺始建于明太祖三年(公元1371年),至今已有639年历史,后因文革被毁。1997年重新开放,1999年玉佛殿开光。占地72亩,新建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玉佛殿、斋堂、钟鼓楼、居士楼、闭关房等,建筑面积7007平方米。
地 址:新津县花源镇
邮 编:611433
电 话:82480070
网 址:
主要负责人:释大恩
佛国白云寺的前世今生
文/曾刚
元末明初,新津牧马山下有户贫苦人家,只有母子俩相依为命。小儿子六岁那年,天旱河枯,四处炊烟断绝,对于穷人更是致命的打击。母亲无奈将儿子送给花源镇上一慈善人家。主人叫方良,见孩子忠厚老实,就收为义子,改名方园。空闲时教他识字吟诗,唱经诵典。
方园很有佛性,对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格外敬重。方园在义父家中,解决了温饱,却常常思念亲生母亲,他日夜遥望牧马山,眼角挂着晶莹的泪珠。一天,方园决定趁夜晚回家探望母亲,天明前返回。他溜出方家后门,一口气跑到杨柳河边。那夜月明星稀,万籁无声,渡口汹涌的波浪让他很害怕。方园跪在地上伤心欲绝,就在此时,天空中传来隐隐歌声,同时缓缓飘下一朵白云,落在河面上,形如一叶扁舟。恍惚中,方园踏上白云,飘飘悠悠就到了对岸。
探望母亲后,方园一夜未睡,次日天没亮就跑到岸边。面对滔滔河水的阻隔,方园正不知如何是好。空中歌声又起,白云又飘飘而来,而这次,那片白云真的就化作了一叶扁舟。方园过河后,小船留在了岸边。
白云化舟,天歌引路。方园顿时颖悟。于是,他便告别了家人,毅然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普恩。
不久,杨柳河边的荒废渡口出现了一叶小舟,船上坐着一个摆渡的年轻僧人。无论春夏秋冬,普恩撑着渡船来往于两岸之间。这里水流湍急、风高浪险,多年以来,摆渡船在河心多次翻落,也就无人问津了。过河的人要到上游或下游二、三十里处才能找到渡口,这实在是苦煞了河两岸过渡的人。普恩在这里摆渡之后,解决了渡河人的大难题,他们给钱时,普恩指指船头的小竹篓,丢多丢少或丢与不丢都不大在意。
“不击鼓来不撞钟,一叶扁舟荡西东。若问贫僧缘何事,白云一片落江中。”小船离岸,唱起了歌,声音苍凉激越,回荡在山水之间。从此,无论刮风下雨,小船都平稳地往来于两岸之间。有两次杨柳河涨大水,小船被卷入旋涡中心,摆渡人仍然泰然自若,平静地唱着歌,篙杆起落,小船平安无恙。普恩歌里的“白云”两字,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上。不知从什么年月起,这“白云”二字逐渐成了渡口的代名词。
几十年过去了,小和尚变成了老师傅。有一天,普恩丢下了蒿竿,在白云渡旁边结茅化缘,打算在离岸不远的牧马山下修建白云寺,供奉观音大士。消息传开,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捐助。仅三年,白云寺建成了。开光法会那天,万人汇聚,香火鼎盛。普恩成了首任主持。这一年,正是大明洪武三年。
从此,渡河的人都愿在白云寺上一柱香。白云寺也成为了人们的重要活动场所,不断壮大规模,知名度日见提升。寺内主要供奉观世音菩萨,护佑一方乡民。历代主持都精研佛法,行善积德,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望。
天运消长、时序暗换。国泰民安的日子过得很快,也很舒心,转眼就两百多年过去了。可是历史偏偏就爱作弄老百姓,享受太久了,就给你一点苦难。
大西皇帝张献忠对就四川人没有好感,几个州县都让他杀得干干净净。在攻打新津的时候,大西军队把斩获的死人头扔进河里,黑油油的脑袋在河面上铺了一层,杨柳河直冒血泡。尽管大家同仇敌忾,打退了一浪又一浪的进攻,尸体掉进河里,又把河水染红了一遍又一遍。据说直到今天,杨柳河的红鲤鱼非常多,而老人们却一直不肯吃,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军队攻过河了,白云寺立刻就会付之一炬。一军官模样的人下令点火,这时,白云寺的第七代主持从山门飘然而出。“这把火,就让贫僧代受了吧。”他须眉皆白,脸上的皱纹如同一道道横七竖八的沟壑,然而眼睛明亮,犹如深潭,飘飘然有神仙之态。
据当地流传,处死老和尚有很多种说法。
版本一、士兵点燃了一大堆柴火,火光冲天。老和尚双手合十,走向烈焰,他的身体就像泼满油的干柴,一点就着,迅速变成飞灰,无影无踪。
版本二、那天,河滩上人山人海,他一路谈笑,一路咕噜咕噜喝下大家递到嘴边的送别酒,身受了九九八十一刀,流下的血就像是洗澡。
版本三、敌军把金银铜铁融化成水,迫令老和尚喝下。老和尚笑饮了几大钵盂,五脏六腑烫成了焦炭,但是尸身完整,笑容安详。
老和尚圆寂了,白云寺保住了,而且香火旺盛,直到如今。老和尚的故事也被人们口耳相传,成为了本地一段神秘的佳话。
白云寺从建寺以来,一直盛极一时。但到了清末开始破败。解放后改作小学校,又在十年浩劫中完全被毁。改革开放后,欣逢盛世,大恩法师、仁缘法师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着手重建白云寺,各界信众慷慨解囊,于公元1997年正式重建,现已成为新津县著名的宗教活动场所。
全新的白云寺规模更大,观音菩萨的塑像巍然高大、气度恢宏,俯瞰着杨柳河乃至整个花源镇,脚下的滔滔流水千年不息,似乎在倾诉着那些悠远的往事。
本文链接:下笔成章
下一篇:下车泣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