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海潮镇太阳寺位于海潮镇龙塘村第九农业合作社,西与富顺怀德镇,东与龙马潭胡市镇,南与江阳区通滩镇,北与龙马潭区金龙镇等为四方结合部。泸富公路途经太阳寺,交通方便,寺庙坐落依山靠水,佛祖僧界,人杰地灵,香火兴旺。
泸县海潮镇太阳寺始建于1939年,是当地一罗姓家庭建造一座毛草土屋小庙,面积20余平方米。于1977年第二次建造太阳寺,建筑规模为一楼一底砖木结构小庙,面积100余平方米。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为满足信教群众开展宗教活动的需要,于1991年第三次重建太阳寺,底层建好后,因资金不够而停建。1994年又重建太阳寺楼上殿堂,占地面积为70㎡,建筑面积为150㎡,寺内院坝300㎡。1997年经泸县民宗办批准开放,并依法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同年建立了寺院管理小组和各项管理制度。,有皈依教徒40余人。1999年初动工重建太阳寺大雄宝殿,于2003年12月20日竣工。同年建造了山门接引殿。
太阳寺占地面积3400㎡,总建筑1325㎡,其中:大雄宝殿820㎡,接引殿125㎡,观音殿20㎡,住宿200㎡,生活用房90㎡,殿堂70㎡。寺内菩萨有:“三尊”佛、十八罗汉、千手观音、韦陀菩萨、“四大天王”、接引佛。庙内有:钟一口、鼓一个、香炉一个。寺庙开展各种大小佛会,免节会、观音会、阴佛事、阳佛事、万佛灿、梁皇宝灿等各种佛事,为广大信教群众消灾免难,求上苍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太阳寺有教职人员1人:释果善(和尚),有皈依教徒40余人,管委会成员7人:释果善、谢智祥、龚智芳、曾智容、兰福珍、潘明泉、罗学琳。庙内财务制度齐备,有会计、出纳、保管。年收入5万元左右。
庙内每月初一、十五佛员参加学习活动,内容以佛法、宗教事务条例、有关法律法规等。寺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规范场所管理,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教育信教公民爱国爱教、团结和谐。
地 址: 泸县海潮镇龙塘村9社
邮 编:646100
电 话:0830-3774811
主要负责人:释果善
泸县太阳寺
从《泸县志》交通卷中知道,出拱极门(小川门)过沱江西行40公里胡市,15里高店铺,八里海潮寺,5里界牌抵富顺县。这是一条泸县与富顺之间交通孔道,也是清光绪年间四川总督丁宝桢执行川盐济楚,去滇黔的运盐之道。
几年前为寻找沱江千年的残梦,沿小市、奇丫、和丰、胡市、海潮、通滩、长滩坝、怀德、赵化至邓关的大大小小水码头,去访沱江千年的水运史话,走过沱江两岸的古场古镇、码头老街,与沱江水道面对面的交谈,受益匪浅。《泸州日报》在第三版上连载了十二篇文章,总题目是“守望沱江”。
如今,又过去了好长时间,海潮龙塘村三组,一个叫拖泥坳的太阳山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太阳寺吸引着我。人间因有太阳而见光明,世人因有太阳而知冷暖,农民因看太阳而春耕秋收,读书人沐浴阳光而拙壮成长……太阳是神,太阳是生命,太阳是希望。
10月4日,是黄金周中一个天气晴郎的日子。太阳早早地爬上故乡忠山之顶,为出行之人送来了吉祥,也送来了祝福。于是收拾行囊在王氏车站乘上去高店铺的班车。售票员告诉我,去太阳寺不到高店铺,到时会通知你下车的。
我知道拖泥坳仅是一个小地名。谁知一下车,步行十来米就见一牌坊,上书“泸县太阳寺”五个大字,心中一亮,前面不远地方便是。同路的罗家大嫂给我讲,这儿叫梁坳,因早在明代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有罗氏先祖奉旨入川,族人插占于高店铺,以耕读为家,诗书礼义教训子孙,后人中有罗文思中进士当了知府,从此罗氏族人为之荣耀乡里,择地修宗祠,建家庙,供奉列祖列宗,保佑子孙康宁。罗氏家庙就修在龙塘地,后来,罗家后人中,连连考中秀才、举人、进士,纷纷在各地做官而颇有政绩而名传乡里,罗家庙改为太阳寺。
《罗氏族谱》修订者罗文科、罗文富称,明末清初,张献忠洗川,族人四处逃亡。朝廷平定战乱后,榜文天下,动员百姓回乡里落业,族人又从遵义、毕节、赤水、石柱一一返回海潮乡,家道又慢慢发展兴旺起来。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二月下旬,泸州遇百年大灾难,风雨雷电引发地震,百姓不能自救。罗氏家族长决定开仓济困,施钱米救灾民之举被州官具报朝廷旌表,乾隆皇帝下圣旨旌表行善之举,赐匾于罗氏。
罗氏入川始祖第七代裔孙罗应修,决定将匾复试分与族中各房,命于挂于屋基正堂门上,以示皇恩浩荡。罗氏家族有了圣旨匾,在海潮乡高店铺成为家道显赫的人家。
走进太阳寺,住持释果善师陪我去看这块圣旨匾。在罗氏第14代罗家四合院正堂屋门上果然竖有一匾,匾上立书:“奉旨”、“皇恩宠锡”、“耆寿罗应修立”。共十二个字,其中“皇恩宠锡”每字约10公分,楷书、朱红大字。匾长2尺、宽1尺,周边为龙齿环绕。立于圣旨匾前,心中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这不仅罗氏族人的光荣,也是地方历史文物的珍贵之匾,没想到,在偏远的小山村,却有皇帝圣旨匾,至今保存二百年。
果善师是罗氏家族入川第13代孙媳妇。从小就知罗家知书明理,论语治天下的事,入佛受戒出家之后,苦心守护着太阳山上太阳寺,青灯黄卷,晨钟暮鼓伴随一生。
参观太阳寺,那幅山门上的楹联,十分别致:
“去海潮,海潮去,亦难看穿世界;来太阳,太阳来,能否悟透人生。”
寺中石碑有《流芳千古》、《万古流芳》、《功德永垂》十余通,记述了太阳寺重建扩建僧众和信士的香花功德名,也见证了这座寺宇的兴始、发展历程。
大雄宝殿上匾有三块,内容是“佛日增辉”、“消灾延寿”、“普渡众生”,与释迦佛的教义同辉。殿左右的浮雕画,老子出山图,日月星辰图,每幅长10米,高1.3米。人物、动物栩栩如生,景情交融,在庙堂上独具风格;还有牛王善菩萨像也十分逼真,这一切也许就是太阳寺在信众中的崇尚、敬重之笔吧。
三重殿的太阳寺,旧庙与新宇同存,这在泸州寺庙建筑群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果善师一心向佛,是一位与佛有像的二僧。她同我去高店铺街上查阅《罗氏宗谱》,把寺庙沿革弄清楚了。
夕阳西下,余辉照在寺宇的金顶之上,闪闪发光,此时此刻,寺中又传来颂经之声,尤如一曲有思有悟的弦乐,久久在太阳山麓回荡……
本文链接:三瓦两巷
下一篇:三百六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