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八陡镇石炭坞岳阳河南岸的金山之上,传说建于北魏时期,扩建于唐宋,明清时期有小规模修建,占地 20余亩;依山叠砌,布局严谨,构思巧妙,安排得当。整个寺院坐北朝南,有五个院落组成。
数十级台阶之上是山门,山门悬一木匾,上书“金山寺”三个流金大字。两旁塑有四大天神。迎面是台基高1米,殿高5米,宽8米,长12米的佛爷殿,殿门上方高悬一白底蓝字木匾,上书“天竺真印”四个大字。殿内正中是释迦牟尼,两边分别是文殊和普贤,东西排列十八尊罗汉,全是用白果木精工雕刻,精心彩绘而成,神采奕奕,栩栩如生。
相传佛爷殿当年用白果木雕琢佛爷坐像,善人们四处寻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鲁山的一条老峪里找到了一棵直径 1米,高10余米的大白果树。但是鲁山的寨主说啥也不卖,并出言不逊地说:“你们等着下雨冲到那里吧!”寨主说的是句玩话,一是再大的雨也冲不倒大树,二是鲁山属淄河流域,石炭坞属孝妇河流域,洪水能把大树冲到渤海,说什么也冲不到石炭坞。谁知寨主说这话的当天夜里就下了一场大雨,这棵白果树竟奇迹般的横躺在金山寺下的岳阳河滩,沙滩上留下了1米多长,半米多宽的两个大脚印。据说这事感动了如来佛,特派大力神拔了大树放到这里的。
佛爷殿后面的墙上塑有倒坐观音像,遨山之上画有唐僧取经的故事。东西是配殿,东殿3间是三司殿,内塑关羽、海瑞、包拯坐像。西殿3间,内塑达摩祖师坐像。
东院,南面道房3间,是主持住房。东面官厅3间,是善人们集会议事之处。官厅北头有一间,内塑明朝和尚诚臻先师坐像。诚臻在世时经常给人看病,死后留下不少偏方,后人打茶求签还挺灵验。佛龛两边贴着金桥村秀才毕德楷写的对联:
山不在高名因仙仙乎良医
色即是空始于僧僧究竟佛
西院是书院,北有平房4间,院中有一方池盛水。
中院,北面三间为闫罗殿,塑有十大闫罗坐像,殿内墙上画有牛头马面一类,阴森可怕,殿门上贴的对联是:
阴阳无二理理数二字难逃
人鬼只一关关节一丝不漏
北院主体建筑为奶奶棚,是每年古历木月初一迎接孝妇颜文姜歇伏的地方,院北有一山门,为金山寺的后门。山门两边贴的是向阳村教书先生郑玉树撰写的对联:
子不孝亲休进庙
人为进殿来分香
山门外有30余蹬石台阶,从山门可直达岳阳河滩。
另外还有钟鼓楼及各种殿堂30余间。
金山寺的山门以外是占地10余亩的和尚林,是和尚们圆寂后的墓地,零星散落着几坐墓塔。
金山寺的庙会有两个:一个是四月初一诚臻先师香火,另一个是四月初八佛爷香火。
由于历代不断增建,金山寺已不是佛家独占之地,而成了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大杂院。更令人费解的是该寺的主持不是和尚,而是道士。
相传金山寺原来也有和尚,但却是个人面兽心的家伙。这秃驴表面上和气可亲,暗地里男盗女娼。他在丈房的坐垫下安了一个“机关”,看见独身降香且有点姿色的年轻女子,就一口一个女菩萨的让到丈房里,等女子下跪叩头时,“扑通”一声就掉到坐垫下面的地窖里,被这个秃驴糟蹋了。
众多佛教信徒恨透了这个老秃驴,一致决定去官府告他,那时候颜神镇隶属青州府益都县,要告状必须到益都县衙。石炭坞离益都一百八十里,且系山路,崎岖难行,等到告状的人风尘仆仆赶到益都县衙时,已经是日落西山了。忙碌了一天的县太爷接过状纸,信手写上了个“耙”字,意思是今天晚了,罢了,明天再说,谁知他一时头昏,竟把“罢”字写成“耙”
字了。
常驻颜神镇的捕盗通判是一名武官,一看状子上写了“耙”字,以为县太爷让他施“耙”刑,立即下令把老和尚埋到地里,只露着秃头,套上两头健牛,把老和尚耙死了,其他的几个和尚也四散奔逃,再也不敢住在金山寺,从此金山寺就没有和尚了。
金山寺内外树木浓郁,遮天蔽日 直径一米以上的古槐、松、柏就有10余株,其中一株汉柏是建寺前就有的,只可惜在1966年以前就已树木伐尽,殿宇绝迹,原址改建为石炭坞 小学。
本文链接:淄博市金山寺简介_金山寺开光_金山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