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玉泉寺
玉泉寺:沧桑古刹历经800多年风雨
玉泉寺原称玉泉院,创建于金大定四年(1164年),这座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刹历经沧桑,屡毁屡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由地方绅士集资进行了最后一次重修并增建了西大殿。
玉泉寺的选址很讲究,远离喧闹尘市,依山傍水,地处山阴,幽奥神秘。古寺背靠连绵山耩,山耩之北村舍密布;寺前之左玉泉山由南延伸而下的山脉宛如一条龙脊,西面一涧之隔的凤凰顶山脉,则犹如一只展翅长吟的凤凰。二者与寺东南的山涧平湖宛如“龙凤戏珠”。平湖之下,溪水曲折自南向北绕寺流过;寺前山坡下有两眼石砌方形井泉,泉水清冽甘甜,终年不涸。
玉泉寺早年曾是朝拜胜地,明朝诗人王朝珙、清进士姜士垓、丁元鹏等历代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诸多诗句。古老的寺院虽历经战乱破坏,但来此处,仍能给人以“谷回壑转水潺潺”、“苔藓荒凉禅宇古”的感受。
除西大殿及配殿外,其它早年主要建筑如山门、大雄宝殿、后殿以及老母庙等皆已不存,从齐人高的蒿草及杂树中,能寻找到一些残存基础和大量碎砖瓦砾。在庙后石砌的残墙中,笔者曾见到一块金色琉璃龙饰构件,可想当年大雄宝殿的金碧辉煌。
西大殿乃北方传统硬山式砖木结构。面阔5间,宽18米,高近10米,进深4.5米。其飞檐反翘,阴阳瓦合,瓦下磨砖对缝,从屋内上望,毫厘不差。大殿内顶部采用抬梁式木架构,为三重横梁,三重瓜柱,共五柱八檩,梁柱皆为榫铆结构,结合紧密;三重梁枋及瓜柱均彩绘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花草、流云、人物、神兽等图案;大殿前檐出厦,由四根合抱之粗下垫石鼓的水刷石柱支撑,形成两米多深的前廊;山墙尖、博风头及墀头镶有精美的博古、异兽、花卉等雕砖饰件。位于西大殿东南的东、西配殿为三开间,也有前廊。西配殿后墙中间窗户两侧的墙壁上,彩绘佛教故事的壁画依稀可辨。壁画左右有一配联:“万法皆空明佛性,五彩云华拥画梁”,如今下联已脱落不全。
前些年,大殿上五脊上的六兽、前檐下的木雕构件等精美文物失窃,屋顶遭破坏,大殿漏雨,局部彩绘出现剥离现象。东配殿及鼓楼坍塌成为废墟,从落地的粗大的梁柱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写有“明天启年间(1627年)”的字样,并隐约可见当年彩绘的痕迹。在东西配殿之间尚存两株古柏,高达二十多米,挺拔苍劲,枝桠繁壮。
金廷敕牒碑:创建玉泉寺的实物见证
玉泉寺内有一块金大定四年尚书礼部颁发的“修建玉泉院”的敕牒碑。历经风雨战乱,此碑已一折为二,上刻牒文为金代标准的牒文格式,有些字已模糊不清,但仍能了解概意。牒文共12列,首列行书“尚书礼部牒”五个大字。以下内容每列长短不齐,其字真、草书相间,古朴庄重。第二、三列“申请状”,可惜字迹太小,已漫患不清。第四列为“堞奉”二字。第五列为寺院名称。第六列为“敕故堞”三字。第七列是寺庙创建日期大定四年。接下来几列为礼部官员列衔,最后一列为敕堞钤印。
敕牒碑是金廷发卖寺牒制度的一种见证。自唐代以降,无敕额寺观一直是封建王朝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金代以后,朝廷允许这些“黑寺”有条件地注册户口,使其成为合法的寺观。所谓“有条件的注册”,其实就是交钱而已,由官方颁发正式格式的证书,即碑刻上镌刻的敕堞。金廷发卖寺牒制度,实际是为解财政紧张或军费匮乏而采取的对寺观名额的出卖手段。
在国内,叫玉泉寺的古寺庙有好多。五岳之首的泰山北麓有一座玉泉寺,其也有一块幸存的金代敕牒碑,1984年移至岱庙碑廊,是泰山原有金元时期敕牒碑七处中唯一幸存的一块。由此可见,龙口玉泉寺这块金代敕牒碑的弥足珍贵。这块具有847年历史的碑刻曾被遗弃在荒草野地中,后被龙口民俗学者王玉珉先生发现,用摩托车带下山,经修复后镶嵌在龙口市博物馆碑廊中。
本文链接:烟台市玉泉寺简介_玉泉寺开光_玉泉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