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日琮兴太平庵
丛喜密
威海市区南郊二十里处的幽静山谷中,有一处颇有名氣的古建築——太平庵古庙群,其建築古樸而宏伟。主要建築由两部分组成:三官廟为主的庙群和龙王廟。三官廟(祀奉天、地、水三官,亦稱三元廟)建在谷中溪水北岸阳坡上与三官庙相毗邻的有关帝庙、蚕姑庙、娘娘庙,娘娘庙前的岁堂,塑有神涂、郁墨两尊把门将军。四棵古柏分植两侧(现只存两棵)。廟门右边的红色粉墙上,嵌有一塊长方形碑刻,记载着廟的建造情况。廟前沿坡而下一百五十米处,南照山下山涧北涯,建有飞鹤欲翔并挂有风铃颇具风致的座南朝北的戲楼一座。三官廟东侧山腰陡崖之上建有龙王廟,从三官庙向东绕山础东行,然后北转,须拾三十二级陡峭、石阶始可达山祀奉龙王及鱼、瑕等海灵。西侧是庙中主持等人的住宅,宅前两棵银杏树高大挺拔,杆粗可两人合围(现僅存一棵)。
就地形而言,太平庵的整个建築群都座落在坐西朝东、迂回曲折的山夼中。而山夼东部入口处,又有一座小山屏蔽于前,可谓青山环抱、绿树掩映,實为一處幽雅之所在。游入到此,必须几经曲折,绕过小山,方能进入谷中,一睹这一古建築群的雄姿。故太平庵所在之地雖非名山大川,山势也不算高大险峻,但到此一游,卻每每给人以“深山藏古寺,碧水映岑楼”之感。
就建築物的布局看,无不借山水之势而巧妙安排。源自西山谷水晶夼的一条小溪,经建築物前向东蜿蜒而去,溪水长流不息。溪水南岸是陡峭的南照山,山上怪石嶙峋、古松丛生,蓝天白云,飞鸟翔集。与北岸错落有致的建築群遥相辉映,颇为壮观。尤其是那四角飞檐、古樸典雅的戲楼,给人以凌空欲飞的感觉。游人在溪水南岸,背靠郁郁青山,抚古松而品茗,聴高山流水之音,赏丝竹管弦之声,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太平庵始建于清初,傅说它是由长峰北山村人丛日琮所建。据北山村《丛氏族谱》载,丛日琮曾于清乾隆年间在京城为官,授八品修职郎。因他曾多次奉旨到南方去为宫殿建築采办木材,家乡人都稱他为皇木商。关于丛日琮建这座庵的缘由,有一段至今仍盛傅不衰的佳话:一次,丛日琮奉旨从南方办来大批木材,取海道北運。不幸途中遇到大风,海浪把木排冲得无影无踪,幸尔拖木排的船都靠到了一个小岛附近抛锚避风,才躲过了一场船沉人亡的灾难。然而按大清律,不能按期交旨是要殺头的,君命不可违。风浪过后,丛日琮急忙驾船满海寻找皇木排,但终不见皇木的踪影,眼看期限将到,急得他万般无奈,只得跪在船头向大海祷告,求海中龙王和鱼暇蟹鳖保佑他找到皇木,并许願,若能帮他找到皇木,定修廟立壇,四时敬香酬谢。说也奇怪,刚祷告完毕,便有一群鱼浮到水面,从船头游过。丛日琮急命船隊随鱼游的方向開进,当船追随鱼群来到一处偏僻的海湾时,竟驚喜地发现,木排一塊不少地漂集在这里……
丛日琮不僅圆满地交了皇差,而且受到厚赏,发了大财。他不忘自已许下的诺言,便在自己家乡北山村西南五里的山谷中建庵修廟,诵经敬神,并取庵名为“太平”,以祈求时时平安世代康宁。从此,来这里求神拜佛、烧香还願的人终年不断,并逐渐形成了每年农历三月十七到三月十九的太平庵廟会,同时也成为方圆几十里内的人们进行物资和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的埸所。这一盛况逾二百年而不衰,直延续到本世纪四十年代末。
丛日琮死后,葬在南竹岛西的吴家荘附近。据鱼当时出殡的埸面十分隆重,送葬的队伍排了好几里长,墓地有石马、石羊、望天猴等石雕。死时,皇帝曾赠一匾上所书何字,至今已无人记得。
本来佛教有“姑子庵、和尚寺”之分,即尼姑住庵、和尚住寺。太平庵当然也不例外。但到了民国年间,庵里的尼姑没有了,于是和尚便住了进去。和尚住庵,堪稱佛家一大奇事,这在两千年的佛教史上,可谓绝无僅有。
太平庵自清初建成后,二百年间一直香火鼎盛,庵产也不断增多。至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庵上有房屋63间,土地683亩,山巒多处(见民国二十五年《威海卫管理公署年报》)。庵上的费用開销,皆来自地租收入和卖柴所得。庵上的事务则一直由一名姓丛的头面人物掌管。最后两任主管人是北山村的丛茂先和丛恒兴。民国年间,曾利用庵上的房屋办起了小学,当时文登人丛鐘灏和北村人丛泉南曾分别任过校长和教员。这时的地租等庵产收入多充作小学经费。解放后,庵产便收归国有,并在此建起了国营蚕埸。至此,太平庵香火断绝,只剩下那历尽数年沧桑的银杏、古柏和至今仍历历可辩的古建築遗迹,还在向游人述说着它昔日曾拥有的煇煌。
本文链接:威海市太平庵简介_太平庵开光_太平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