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寺坐落在胶南小珠山东南侧半山中,与在水一方“先日而曙,若有灵焉”的灵山岛隔海相望。山下五里,是古时海防重镇灵山卫。
朝阳寺又叫天齐庙。据《胶南县志》载:“朝阳寺建于唐宣宗大中元(公元847年),重修于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寺庙结构宏伟,早圯。其遗址在今小珠山大顶之南石岭子村西。”现在还有在世的看庙人,老人叫石宗芹,76岁,17岁起便在寺中做饭。因她家五代人家居寺内,专门供奉佛事,看庙护院,被人称为看庙世家。直到解放后,老人一家九口才陆续从寺里搬到山下村里居住。
上个世纪60年代,朝阳寺因“横扫牛鬼蛇神”而历经劫难,惨遭拆除,庙堂神像早已不复存在,仅剩断壁残垣。在民间,人们又把天齐庙与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名字连在一起。戚继光一生抗倭寇,守海疆,名扬齐鲁大地。民间有说,戚家军曾驻建戍守灵山卫,并修建过天齐庙。
朝阳寺占地五亩。院内有各类祠庙10座,建筑多用青砖青瓦,廊台画栋,飞檐斗拱。主庙朝阳寺前有一座隆起的山脊,呈东西走向,该山突兀陡峭,似一长龙卧踞小珠山前。山顶嵯峨处,依次建有王灵宫殿、观音老母庙和尼姑庵塔,这两庙一塔独立于山顶或山边,与一涧相隔的北侧七座祠庙遥相对应。涧内巨石峥嵘,树木参天,山泉叮咚,两山之间有一座石板桥,立于涧上,是连接前山与后庙的惟一通道。
与主庙朝阳寺并连向东依次排列为:龙王殿→雹叱殿→牛王殿(其前有一钟楼)。龙王殿前有一龙王泉,水深米许,宽不足米,其前七八米是踞于涧旁的观音阁,阁上有碑铭:“明崇祯四年建”(唯此尚存)。
朝阳寺的庙宇祠堂,分别建在两座山梁上,其建筑或依次相接,或随山势凸立于旁侧;或顺地势凹坐于周边;或倚立于陡崖峭壁处,其装飞逸雄峻、肃穆而庄重。多佛众神、神态各异,喜怒哀乐、栩栩如生。他们有男有女,或老或少,主管一方百姓或某项事务,各司其职,各有香火。
龙王殿前的龙王泉,为一泓天然水泉。泉外有两片水湾,皆为泉水溢之。看庙人说,这龙王泉冬天冒热气,夏天乍手凉,其水冬暖夏凉,四季常温。泉中有一族长冠子的鳝鱼(形如蛇状,身体呈白色略有黑斑),遇到下雨阴天,这鳝鱼就三三两两从泉中顺沟露脊游向水湾,那时看庙人常用笊篱捞出送回泉内。有谚:“白龙(白鳝)出泉,天将下雨。”
求雨是寺中较隆重的祭祀仪式。每遇大旱,周边十里八乡的百姓,云集而来,在龙王殿前设祭坛,供三牲,燃烛香。在和尚导引下,一身著蓝偏衫的农夫进入龙王殿,先叩大礼念祷词,然后从庙中抱出一尊镶有龙纹的花瓷瓶,小心翼翼地步入泉边。三叩首后,由和尚提水装瓶,装满水后将一束柳枝插入瓶颈中。农夫抱瓶送回家中,等降雨后再将水送回泉内。送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以谢龙恩。
问石守芹老人:“求雨的成功率占多少?龙王是否有求必应呢?”老人笑了:“说不准,有时灵,有时不灵,两种情况对半。”
院内有三株云楸,三棵银杏,皆为千年古树,大的树干需几个人合抱,浓荫遮天蔽日。石守芹说她爷爷小时候树就那么粗,那么大,她爷爷的爷爷也不知树为何年何月何人栽,只记得老一辈流传下的民谣:“唐王重修,不记云楸。”
朝阳寺每年两次大庙会,名扬方圆几百里。一个是春天的四月初八,樱桃裂嘴笑的时候;另一个是十月十五,庄稼上场入囤之后。为了赶庙会,远方的人们要早一天起脚赶路,以便早来,安排好落脚住宿,第二天占个好地方看戏。当时进出朝阳寺仅一条道。来寺进香的、求愿的、赶会的、听戏的、凑热闹看光景的,使上山的路日夜人流如织,车辆驴子往来穿行。天长日久,去寺的小路便轧成一道浅沟,这浅沟被山洪一冲,沟状愈深,路就没了。后来,独木轮车过不去了,人们只能牵着驴往上走,驴子多了难免排泄,因此这沟就叫“驴屎沟”。
当年去朝阳寺,必经驴屎沟,沟由寺而成名。现如今寺庙没了,但沟尚在——还是那个不很雅致的名字。不过眼下已被漫山遍沟的桃花、梨花、苹果花,织成一幅灿若云霞的帷幔,清香微醺中,置身花海里,撩动你心田的不是避世的桃花源,而是悠悠怀古情。
本文链接:青岛市朝阳寺简介_朝阳寺开光_朝阳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