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寺石窟
来凤县城东7公里的西水河边佛潭岩上。相传始凿于东晋咸康年间(335一342)。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崖,耸立河畔,高约百余米,壁上佛三尊,依壁建阁三层。故称河中的潭为佛潭,河岸上的石山名曰仙佛岩,寺曰仙佛寺。 大佛坐于莲台之上,高约五米半,中间的大佛旁有小佛四尊,两侧的大佛,伴有小佛两尊,小梯高约两米。南有石窟群,刻有一米高的小佛十九尊,整座石窟全长三十五米。古寺上依绝壁,下临深潭,寺外古木参天,浓荫蔽日,青藤垂帘,清风徐徐,夏亦生寒。每当皓月当空,影映清潭,凭栏观赏,更觉景色宜人。曾有一首回文诗写道:“花开菊白桂争研,好景留人宜晚天,霞落潭中波漾影,纱笼树色月笼烟。”如将诗倒念,即:“烟笼月色树笼纱,影漾波中潭落霞,天晚宜人留景好,研争桂白菊开花。” 在石佛北端的石壁上,刻有“仙佛寺”三字。旁边刻有“咸康元年五月”。据《来风县志》记载:“仅镌有记,仅余‘咸康元年五月’六字”。我国历史上曾有两个咸康王朝,一是东晋咸康,即公元三百三十五年,一是五代蜀主王衍的建元咸康,即公元九百二十五年。究竟为哪一个咸康年间所造,目前尚有争论,正在研究中。不管是哪个咸康年间所造,均是千年以上,时间是久远的。在千多年以前,能有如此的高超雕刻技巧,足见土家古代手工技术的发展程度。 在十年浩劫中,佛像被砸,经书古物被焚,庙寺被拆,碑、碣、基石被取,只是石壁上的摩石造像,还基本完整。
酉水穿过山谷蜿蜒南流,从来凤县城东北八公里处流入境内。这里属酉水上游河谷盆地,地势开阔,水势平缓。河中有一个碧绿的深潭,岸旁红色山石壁立,因石壁上有古代摩崖佛造像,故称此潭为佛潭。以摩崖石刻为主建有寺庙名曰仙佛寺。
仙佛寺上倚石壁,下临深潭,木阁三层,古朴典雅,蔚为壮观。周围树竹葱笼,绿荫掩映,环境幽深,风景秀丽。这里既有文物胜迹,又为佛门胜地,风光名胜兼而有之。早在鄂湘川三省边境遐迩闻名。
仙佛寺处于狭长的河岸,山门向北,为一座牌坊式门楼,门上石壁有“仙佛寺”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门旁有对联为“楼台数座原无地,水阁双清别有天。”
由大门进入庙时,第一层的中央设观音堂,前面有“干栏式”的吊脚楼,一直伸向河前,三面设有游廊,有雕花的木栏干,可供游客欣赏这里的山光水色。南端一排房宇作僧舍,客房及生活用房,可供接待游人和香客。北端在大门内有楼梯可通二、三楼,上到二层北为钟鼓楼,中间长廊过道可通南边小佛殿,石壁上有小佛二十龛成一字排列,其中除一空龛外,都为一龛一佛,计十九尊,均高一米左右,或立或坐,各具神态。三楼为大佛殿,有大佛三龛,龛高七米,主佛高六米。中龛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的躯体魁岸脸型方颐,双眼微合,庄严慈祥。坐著双领下垂袈裟,结跏趺坐,左手置于膝上,掌心向上,左臂上屈,“作法轮印”,二弟子,二菩萨侍立于佛的身旁。南龛为一佛,二弟子,佛身著通肩大衣,结跏趺坐,脸型略长,方圆适度,眼微下视形象端庄,手作“施禅定印”。左右阿难,迦叶侍立。阿难双手合十,面目清秀,活泼开朗,温顺虔诚,迦叶眉高眼大满面皱纹,形象生动。北龛与南龛相似,唯佛的刻雕艺术远不及前两龛,体态臃肿,形势笨拙,比例失调,显为后来补刻。
据《来凤县志》(同治版)记载:“咸康佛,在佛潭岩上,峭壁千寻,上刻古佛二尊,须眉如画┅┅,左镌有记,仅余“咸康元年五月”六字,文多不可辨”。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两个“咸康”年号,一为东晋“咸康”,一为五代“咸康”。如果是前者,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则为江南摩崖造像之最;即使是后者,亦是千年以上文物。
仙佛寺居于山水之间,栏外苍松翠柏,花木环绕,崖上石藤倒垂,檐际泉飞,四时疑雨,洞壑幽深,夏亦生寒,兼有文物胜迹,把这里的景物染上一定神秘色彩,如同仙苑胜境,美名远播四方。平日吸引不少游客来此观赏古迹游览风光,络绎不绝。若逢佛教盛会,众多的善男信女前来求神拜佛,更是摩肩接踵,应接不暇。这里是来凤的八景之一,历代文人多有题咏,现录清人何旸“佛潭印月”诗云:“古寺深藏竹万竿,澄潭波静老龙蟠:佛天不借云为雨,仙境能教夏亦寒。风静莲台空色相,日移藤影上栏干,参禅欲把尘心涤,月照清泉眼界宽。”
仙佛寺历年皆经过维修,1948年,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整,佛像也经过彩画装金。解放后,党和政府对仙佛寺十分重视,加以保护。1956年11月,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维修,在十年浩劫中,仙佛寺也遭受了劫难,佛像被砸损,文物遭破坏,房屋树木也荡然无存。目前,佛像留在石壁之中,尚基本完整。但长期处于日晒雨淋之中,亟待采取措施加以妥善保护。如能进行修复,还其本来面目,则是广大群众的最大愿望,也是我县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
仙佛寺
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酉水河佛潭
电话:
邮编:44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