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福寺的没落与辉煌
资福寺位于罗田县骆驼坳镇西部一公里处老罗浠公路的右侧,座落在莲花圣地,背倚巍峨的大别山主脉。始建于唐朝盛世,到宋代香火逐渐鼎盛。远看资佛寺,有九十九座青山围绕拱托着,象征着万方来仪拱伏的朝圣者。庙宅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风光秀丽。门前有一方碧水池是放养生灵的好出处。池边镶嵌着一口龙泉井,传说与东海遥遥相通。东面的两株古银杏树挺拔参天,东北边的桂花树枝繁叶茂,覆盖面积达30余平方米。一到桂子花开的季节,香飘十里。据说在同治年间的一次兵乱中,僧侣们为了保护寺中的《佛经》不受损毁,遂将《佛经》藏于树中,由于浓荫蔽日,蛛丝密布,很难被人发觉,才保住《大方广佛华经》逃过劫难。寺门上有唐明皇亲笔题写的“令旨”二字,东斋堂挂有清康熙南游时亲自书写的楠木条屏八幅,这些皆为顶级国宝。相传曾经有一对凤凰被这儿的景色所迷住,故栖于此地不肯飞去,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
自古至今该寺誉为蕲罗四大名寺之首。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为其咏诗作文,在民间广为传诵。由于历代战争不断,这块宗教圣地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千百年来,屡遭破坏,资福寺毁而重建达四次之多。
资福寺历史悠久,据王葆心考证,《罗田靖乱记》中载,南宋高宗赵构,建炎二年(即公元1128年)有一个叫绍询的方丈,带领僧侣化捐百万,扩建成一座规模宏伟,寺宇巍峨的资福法堂,有庙宇九重,六殿八堂,巨大的楹柱有两人才能合抱着,高约两层楼,足见当年的辉煌气势。钟楼里吊着巨大的洪钟,直径五尺有余,重两千多斤,上面铭刻着许多铭文。一到佛事来临,其钟声十余里相传,声波荡漾。有大小僧众九十九人,香客游僧络绎不绝。据《罗田地名志》记载,当时成为江北淮南大刹之一,其佛事兴盛延续达300余年。并逐步形成以资福寺为中心,从北起洞儿嘴就是现在的骆驼坳镇卢坳村,途经茅凉亭(该镇的学堂村),南至张八塘,就是现在的白莲乡周河村,大约十余里长街命名为法堂坳。是当时罗田、蕲水重要的政治、商贸、文化活动中心。元末天完皇帝徐寿辉起义首克蕲阳重镇法堂坳,议定在资福寺称帝,又给该寺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水源不足,不利军需而迁至蕲水清泉寺。其后战乱连年,时移世易,资福寺与法堂坳原街逐渐没落。
明朝初年,大批江西人迁入罗田,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王、张、瞿、汪、彭五大姓氏为首,其余诸姓相助,重修资福寺,并在寺郊驼峰山下的开阔地兴建集市,开设店铺。地因人富,镇因人兴,后来逐渐形成一个大的集镇,废止原名法堂坳,因地貌像骆驼,改名为骆驼坳且延续至今。
清同治甲子年间兵乱,资福寺再次遭受被毁坏的命运。至民国初年,又由上述五大姓氏捐资再次重修资福寺,其规模仍居蕲罗之冠。抗日战争爆发后,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资福寺也随之逐渐衰败。十年浩劫,寺毁僧离,一切文物古迹荡然无存,都被“破四旧”的勇士们当做垃圾彻底地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地基也被改为农田,古树也难逃被砍伐的命运。资福寺的巍峨形象只能成为千万信众心中永远的记忆。
改革开放后,国家尊重民族宗教信仰政策,人民群众自发地纷纷捐款捐物,又于1993年第四次重建。新建的资福寺有前后两殿,气势雄伟,飞檐四出。配套住房十间,布局合理,总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一走进前殿,巨大的如来佛端坐在莲花座上,笑容可鞠,仪态端详。左边墙上一幅斗大的“佛”字非常耀眼,字迹苍劲挺拔,如行云流水。走近一看,是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大师瞿忠谋题写的。墙上还悬挂着许多佛幡佛帐。从后门走上几步台阶便是后殿,里面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一副超凡脱俗的仪态,给人有一种净化心灵的感觉。1996年经罗田县统战部宗教科报请省宗教厅注册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
最近,笔者走访了多个知情文化人士,随同罗田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汉东、副主席毛群一、罗资欢,一同实地参观了该寺。纵观千年巨变,资福寺随着社会的兴衰潮起潮落,沧海桑田。但仍以古朴庄严的神圣形象永驻人民的心中。它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在十方信众和社会各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正在迅速重塑昔日的辉煌,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本文链接:黄冈资福寺简介_资福寺开光_资福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