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县章岩寺 位于铅山县新滩乡东部,是铅山到横峰的必经之地,离铅山县城河口镇只有几里路。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出章岩寺,使一座突兀的山峰半腰豁开一个大口子,这个口子可不小,洞穴高达9米,宽深皆14米。清康熙皇帝下江南时途径铅山为这座天然洞穴题联为:“章岩月朗中天镜”,从此,章岩寺声名远扬。
章岩寺内外才是赤色红石,洞内有一石镜,莹润如玉,宋宣和年间刻字其上。寺内的摩崖碑,镌刻宋代黄永存、王九龄等20多名县令的德政。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到章岩寺并题诗:“豁尔天开字,豁然夜不扃。闲云任栖宿,密雨断飘零……”从朱熹先生的诗句中不难看出,章岩寺内吞风吐月,掩映云霞的真实写照,至于那凄密的冷雨是休想飘进章岩寺的。由此看来,当年这里的景色给朱熹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代著名诗人,戏剧家蒋仕铨自幼在章岩寺附近长大,对章岩寺的兴衰更多了一份关注:“岩头虎居压虚楹,落叶招人细路生,破庙田荒僧乞米,摩崖碑古客书名……”看来古时的征战流离使章岩寺一度衰败,人民流离失所,田地抛荒,食不果腹,还有谁来顾及庙宇的香火呢?
如今的章岩寺早已不是蒋仕铨笔下的“破庙田荒”的光景。小车,移动电话,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几位从北京檀柘寺云游来此修行的比丘尼重修了章岩寺,其中一位身材修长,貌若天仙的比丘尼一口京腔京韵,她不仅受过高等教育,她包的素食饺子是美味又好吃。由于她容貌出众,虽然是素面朝天,但来此烧香的香客对她是多了几分关注,多了几分好奇。如果蒋仕铨地下有知,一定会重写一首美丽的诗篇。
章岩寺,因为交通便利,已成为铅山众多旅游景点中的一颗耀眼明珠。章岩寺,如今是真正月朗中天,魅力无穷。网友们不赶快买张车票去章岩寺,一饱眼福?
在铅山县新滩乡境内,铅横公路东侧约半公里处,与信江平行的山谷两旁的崖壁上,如今还遗存有宋、明代摩崖刻石七处。每处一至三米见方不等。其中有朱熹、辛弃疾、陆游等的诗、题记,还有宋明两代铅山循吏黄永存、王九龄、赵师口、章享谦、袁甫、蔡抗、及将军沐英等理政和用兵的事迹。
清康熙五十六年( 1717),爱新觉罗玄烨为鹅湖书院题写了“穷理居敬”匾额,和一幅楹联:
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
这匾、联揭示了朱熹理学的治学之道和致精之本,并以铅山的形胜借喻朱熹讲学的业绩和要旨。
“章岩”和“石井”都是铅山名胜。“章岩”所在为丹霞地貌,松林梢端,巉崖壁立。天生一个半圆山洞,高约 9米,宽、深皆逾 14米。赭红色的洞顶当中有一白色圆形岩心,如一轮满月,即使凿磨,其形不损。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白色圆形晶点,似群星拱月,即为“章岩月朗”。洞中原来依崖构建了一座“宣梵院”,俗称章岩寺。洞顶上口沿刻“宣梵院”三字,相传朱熹所题。朱熹逗留铅山期间,曾在院中讲学。讲学之余,多有诗作题咏章岩。其中一首:
豁尔天开宇,讶然夜不扃。闲云任栖宿,密雨断飘零。
破屋僧常住,高轩客屡经。古今题字处,大半藓文青。
章岩寺依崖构建。始建于北宋,前佛殿,后僧房,左有钟楼。楼前池塘数亩,池水清澈。清嘉庆十九年( 1814)此处曾建“文公书院”。有房十二间,然而久废。
由于红砂岩岩体结构不甚坚硬致密,年长岁久,自然风化,章岩寺东侧的摩崖题刻,多数漫漶,“大半藓文青”了。
铅山县章岩寺
地址:铅山县新滩乡九狮
联系电话:07935337055
本文链接: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卢纶《至德中途中书事寄李僴》
下一篇:踏莎行 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