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乐清灵岩寺
在乐清雁荡山灵岩之阳,背依灵岩,寺以岩名。四周奇峰嶙峋,古木参天。是雁荡十八古刹之一。寺有殿宇、禅房百余间,号称“东南首刹”,四周群峰环列,雄壮浑庞;古木参天,环境幽绝。清人喻长霖的一副楹联的下联,生动地写出了它周围的景色:“左展旗,右天柱,后屏霞,数千仞,神工鬼斧,灵岩胜景叹无双。该寺始建于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因寺境山水灵秀,名闻京师,宋太宗特赐御书经书五十二卷。咸平二年真宗(999)赐额“灵岩禅寺”。仁宗赐金字藏经。后几经战乱,明清时重建,规模缩小。于1984年显广法师率徒5人从国清寺返灵岩寺,恢复佛事活动,修葺宝殿、僧舍,重塑三宝、观音,整座寺宇焕然一新。 1996年冬,新建的大殿圆满落成。
灵岩寺,在雁荡山东内谷,位於高约200米的屏霞峰(即灵岩,亦名锦屏)下。坐北朝南。雁荡山十八古刹,为东南名刹之一。开创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已卯(979)。游僧行亮、神昭挈瓶荷锡,共访幽奇;入雁荡山,行经七日,寻得一岩穴名安禅谷,因卜栖于此,外出化米鸠工草创寺舍。有新市人(今虹桥)蒋光赞,家产丰厚,喜为善事,见此灵异山境实是佛地,遂慷慨捐资,首建梵刹。命行亮、神昭为住持,此乃灵岩寺之始创也至宋至道间(995-997),太宗命中贵人裴愈采风吴越,亲至灵岩,以御书五十二轴赐寺。从此灵岩寺声誉大著,四方僧侣闻风而至。成平三年(1999)寺僧正因具状上奏朝廷请额,降敕“灵岩禅寺”。后光赞之子文溶继承父志,又舍钱百万,鼎新堂构,殿宇益加轮奂,为屋百余间,门宇宏敞,厨库精至。自太平兴国已卯始,凡四十年,费钱五百万,寺建设齐全。天圣十年(1032),仁宗赐藏经千卷。从此,东南山寺首推灵岩寺。南宋初,僧敏行重修殿宇,后改赐“寿昌禅寺”,以供亿不支降教院。不久僧若容重兴,恢复“灵岩”旧名。元至正间,方国珍兵占乐清,寺遭兵燹,经籍皆殁。明洪武八年(1375),有僧道源来寺住持,募化重建佛殿。洪武二十四年(1391),并成丛林,仍为东南名刹。隆庆间圮。万历戊子(1588)僧圆魁再建。明未复圮。清雍正间,僧妙文在安禅谷外辟地创屋以居,后其徒再建灵岩寺。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闽浙总督崔应阶捐俸重建。民国初,僧功纯将灵岩寺山场土地等,卖与林牧公司。其徒成圆无所依托,离灵岩寺往宁波崇德寺,受戒于观宗寺谛闲法师。民国十一年( 1922),成圆秉谛闲命回雁荡山,中兴灵岩寺。山人蒋叔南请他住持灵岩,并与弟季哲等把寺产和营造的山场竹木无,偿归还灵岩寺。次年,宁波观宗寺方丈谛闲法师,偕同檀越方志文夫人暨香港居士八人,游雁荡宿灵岩,成圆得方太太之助,建楼房五间;楼上为大雄宝殿,楼下为大厅,左右偏房为禅室,另辟两厢楼房和厨房、浴室、库房等,建筑面积达560平方米;民国十四年(1925)竣工。黄墙青瓦,宏伟庄严,幽雅美观,信众皈依为徒者达200人。今寺扩展,颇成规模,全寺占地面积廿五亩。 1969年,灵岩寺由县招待所接管办福利旅社,僧众走散。名人墨迹毁坏。1984年,原灵岩寺法裔显广法师,从天台国清寺返寺住持,政府拨款修理院宇,并增添三世尊、观音、地藏王竺樟木雕佛像。又有台湾四众弟子敬赠的《大正藏》精装本和“大藏经”一部。“大雄宝殿”金字匾额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会长所书(原为康有为书,已散失。),其他联语系名家所书。灵岩寺居雁荡山之中心,四周峰峦奇秀,有天柱、展旗对峙山门,双鸾、独秀屹立寺侧,天窗洞之玲珑,卓笔峰之秀颖,屏霞嶂灿烂如云锦,小龙湫长流亦不息。是雁荡山重点旅游景观。自古至今,名人墨客无不至此观光,留下不少名篇佳作。现留存摩崖石刻土处。王十朋有“平生看不足,灵岩最奇绝”之咏。老殿门墙两旁今保留有“寰中绝胜”与“海上名山” 大字石刻。1998年11月显广师圆寂。天王殿已建成。全寺住僧七众,现住持了愿,乐清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政协乐清市委员会第9届委员。
灵岩寺
地址:温州市乐清雁荡镇下灵岩
电话:0577-62243228
邮编:325614
本文链接:温州市灵岩寺简介_灵岩寺开光_灵岩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