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岩寺创建于唐永微二年(公元652年),坐落在豫西北济源市五龙口风景名胜区金鸡峰下。四面环山,状若伏虎,龙吟溪畔,凤鸣云头。左有青屏愁猴,右有桃都金鸡。前有东、西石人—神荼、郁垒守护,后有仙人点金岩为屏,确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是古隋栈道和十里画廊的所在。
《济源县志》载:唐永徽二年,高僧空缘受佛旨修寺,于林中坐禅得道,故当时寺名为“觉林禅院”。昔日,香火缭绕,寺院繁盛。至五代、宋初,香烟日盛,拜佛祈福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北宋仁宗嘉佑年间(公元1056年),殿后香炉山忽被烟雾笼罩,晴天烟不去,风吹雾不散,时人难究其因。然而,在寺院主持取香炉山之香和点金岩之岩二字为寺名,“觉林禅院”易名为“香岩寺”后,其神奇的云烟便倏然散去。
金、元、明、清各代,寺院历有修葺,香火鼎盛,朝山进香者有求必应;僧侣道流、文人墨客多到此游览。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于大和五年(公元831年)曾慕名游枋口和悬泉,并留下脍灸人口的诗篇:“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危登上悬泉,澄湾转枋口……早晚重来游,心期罢官后。”足见诗人留恋向往之深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也对这里的高山巨川作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太行东来万马屯。”亦足见“香岩寺”情缘独钟神秀,五龙口风光之旖旎!
斗转星移,世事沧桑。自清朝末年以后,外寇内乱,荒灾迭起,寺院倾颓,香烟寥寥,千年古刹,面目全非。为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事业,政府和民众筹资数百万元,历时五年又修复了三圣殿、大雄宝殿、山门和围墙。是省级旅游区一著名古刹。
随着四海游客和佛教信徒的增多,目前,香岩寺的设施还远远满足不了要求,每次佛事活动,总要有数百人无处栖身,因而极大的限制了佛事活动的正常开展,为了进一步弘扬佛法,满足广大信徒开展正常的佛法活动,诚冀社会各界名流及有识之士、信徒能慷慨解囊,共赴义举,积善积德,惠施众生,尽快完成香岩寺亟待修葺的工程:藏经楼、念佛堂、斋堂、钟楼、鼓楼、佛教文化中心、清凉台、八宝池、碑林、住房(道房),38间廊房和流通处等。
现在,香岩寺旧貌换新颜,巍峨壮观,殿堂金碧辉煌,佛像灿烂慈善!千古名刹香岩寺正以其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缘起之神吸引中外游客来此一饱眼福,共享佛祖惠赐的妙理、天机!
本文链接:焦作济源香岩寺简介_济源香岩寺开光_济源香岩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