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宛北园明禅寺
南阳宛北古刹园明禅寺,又称葫栗扒寺,位于南阳市宛城区小寨乡政府驻地以北三公里处的山峦间,距城区约20公里。
"园明"一词出于佛教经典,《贝叶经〈椤严经〉》卷二说:"若能移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圆明"指佛的智慧,圆满普照之意。据明正德五年(1510年)重修园明禅碑载:"南阳郡西北四十余里,有寺名园明者,兴建于金"元光"元年(1222年),重建于明正德五年"。清"雍正六年(1728年)"乾隆十年(1745年)以及民国16年(1927)均有重修。园明寺为宛北重要古刹之一,总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院内松柏合抱,亭台楼榭,古碑林立,翠竹掩映。该寺为三进宫殿式建筑,主体工程如大雄宝殿均系砖木结构,雕梁画栎,殿角高翅,特别是透花木雕的门窗,精雕细刻,石刻饰物,都富有极浓的宗教色彩。现存三间中殿全系古砖琉璃瓦所建,房檐四周砌着各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鸟兽和花纹图案,殿脊浮雕有麒麟、松鹤、莲花等浮雕,都形象逼真;四角檐牙,半拱高喙,宛如龙飞凤舞。殿内暖阁木刻的花草、禽鸟枝艺细赋,泥塑佛像高大如生,令人赞叹不已。中殿西侧排列着直径一尺多粗的红漆柱子。殿内的大梁直径约三尺,真是飞檐斗拱、气宇不凡。寺以地势而建,有山门,两边有威严的石刻雄狮,耸立的钟鼓二楼、中佛殿、后殿,两侧有对称的廊房、月门等,各个建筑座落有序,这些建筑均在一条中轴线上,整个建筑形式宏伟典雅,实属宛北古刹名寺。另外,后殿前后有一高一低六棱形两座古塔,高的十余丈,低的七、八丈。塔的翅角上系有铜钟。在其中一座塔上有汉的玉塔志铭,铭为长方形,正中分两行书鸟,传曹洞正宗三十八代,明微成公禅师之塔铭,前书"金峰山官司园明禅寺",下署"皇清乾隆十七年三月十五日立,系孝徒通本,长孙心功所立"。
寺内现存明代重修园明寺碑载,其形势之胜,峰恋叠翠,美茂而肥也。
园明寺是南阳宛北一大名胜古迹,也是弘扬祖国佛教文化的场所,它鼎盛之时全寺有僧人二百八十多人,时常接济南下北上的僧客。该寺由于年代久远,历经沧桑,寺殿失修,至民国后期,佛事衰落,住持远道遁迹,殿舍大部倒塌,1982年时原宛县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该寺被小学占用至今,现仅存中佛殿一座,寺内明、清碑数方,存有塔志铭一方。
为了弘扬我国的古典文化,发展旅游事业,抢救保护祖国的名胜古迹,园明寺急迁建。 参考《南阳地区宗教志》以及园明寺现存各通石碑。代,明微成公禅师之塔铭,前书“金峰山官司园明禅寺”,下署“皇清乾隆十七年三月十五日立,系孝徒通本,长孙心功所立”。
本文链接:南阳市宛北园明禅寺—简介_宛北园明禅寺—开光_宛北园明禅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