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迈(马都洛)造像,俗称石佛,位于淇县城东8公里石佛寺村,因田迈(马都洛)造像,故名。
石佛寺为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创建。明洪武三年重修,现存座北朝南大一座为清光绪十六年又重修的,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造像巍立殿中,通高3.34米,碑身高2.75米,厚0.14——0.20米,座高0.64米。石刻整体呈莲花瓣形,顶部略残,为北魏太和十八年至正光五年(公元494——524年)的作品。造型生动,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在全国也会罕见,河南省政府曾在1936、1976年两次拨款维修大殿。
造像内容简介如下:
碑阳:碑顶上部虽残,碑身和基座完好、碑中有浮雕方塔,塔身上刻有两龛门,其内各雕一佛,下有三个飞天撑起全塔,形体姿态生动异常,再下有菩提树,树下为释迦、多宝并座像。再下有一长方台,上座七尊小佛,两侧飞天三对,均袒上身,下着长裙,为伎乐,击羯鼓。飞天下雕青龙一对,龙口吐莲朵,其上各有一小佛。方台下为一佛二菩萨。一佛为释迦苦行像,头项有圆髻,面目清廋、宁静、削肩,身着通肩大衣,衣服紧贴身,右手为无为印,左手作接印状,跣足,有圆项光,项光周围饰莲花。左右二菩萨,颈部悬有项链,缨玖至胸部,左侧菩萨立于狮子上,为广殊菩萨;右侧菩萨立于象上,为普贤菩萨。二菩萨头上各雕一菩提树。
碑阴上部,五角棰拱的边拱上有二天人,右边天人手执圆形物,内有三足鸟,为日的画像;左边天人手执一圆圈,内画一蟾蜍,是月的象征。
碑左右两侧和碑座,分别刻有青龙和邑子吴惠、邑子吴显珍、唯那李盖世、威远将军辽城太守吴头、都唯那吴惠望、都邑主吴法柱、礼佛图等。
刻造像于1986年1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链接:鹤壁田迈造像碑简介_田迈造像碑开光_田迈造像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