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洞建于明代中叶,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青龙洞古建筑群经历代修建始成现代规模,最大特色在于其集儒、道、佛、会馆、桥梁及驿道建筑文化于一身。整群建筑靠山临江,依崖傍洞贴壁凌空、错落有致。那飞岩翘角、贴壁凌空、红墙青瓦的殿阁楼台,气势宏伟。造型独特的建筑物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有曾经朗朗书声的学子院,更有锣鼓喧天的戏台,集天下山水楼阁荟萃为一方。为江南汉地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绝妙典范。有“西南悬空寺”之称,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贵州青龙洞
当你漫步在镇远古城街头,举目远眺,映入眼帘的就是驰名中外的青龙洞古建筑群。青龙洞共有单体建筑36座,共6个部分组成,依次为祝圣桥、中元禅院、紫阳书院、玉皇阁、万寿宫、香炉岩。
青龙洞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占地面积(包括跨水面)两万一千两百平方米。建筑面积六千六百平方米。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依洞傍崖,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画栋雕梁,青瓦红墙,错落有致,曲径回廊,庭院幽静,。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别采用了“下吊”、“借用”、“附岩”、“嵌入”、“筑台”等多种工艺,使其呈现出嘲中建楼”、“楼中藏洞”、“欲露先藏”、“欲扬先抑”,底层吊脚,阁楼悬空的独特风格。有一位建筑学家说:积麦山洞窟群举世闻名,青龙洞在依山而建直上山顶这一点上可与之比高;山西悬空寺蜚声中外,青龙洞在建筑艺术的精湛上较之更胜一筹。
青龙洞是我国古建筑群中离城镇最近而又最能保持山水园林本色的一处得天独厚引人人胜的观光游览胜地。八十年代,著名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高级工程师罗哲文到此,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即兴赋诗赞道:“一山飞峙大江边,殿阁亭廊吐雾烟。入黔何处风光好,镇远城头一洞天。”它除了外貌有如琼楼玉宇的神奇观外,与外地的一些名寺古刹相比,它具有四大奇特之处:青龙洞是一个总称,它包括所有的亭、台、楼、阁、寺、庙、殿、祠。单体建筑有紫阳书院的圣人殿、老君殿、考祠、灵官楼、吕祖殿、观音殿、玉皇阁、望江楼、半亭,中元禅院的大殿、望星楼、六角楼、独柱亭、韦驮庙、燃灯古佛龛,万寿宫的文公祠、正殿、客厅、杨泗殿、内戏台、外戏楼、观戏厅以及厢楼等二十八幢建筑。此外还有用作山门的石牌坊(阙)两座。这里确有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所描述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郭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景象。它的建筑布局。既不同于平地建筑也不同于一般的山地建筑。它是地地道道的附岩建筑,布局参差错落,高低起伏。这种附岩建筑,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建筑施工,难度都是很大的。它所依托的中河山麓,原是发育完备的石灰岩岩溶地貌,石灰岩的特征最为突出。其势陡峭险峻,且地表多岩穴石窟,丘壑洞隙,溶沟溶漕,石骨嶙峋。所建楼台亭阁、佛殿寺院,皆因其地貌,审形度势而构造。青龙洞建筑物的总体呈南北走向的多层次的横向布局。看上去显得高低错落,参差不齐,但又显得层次井然,有条不紊。
就其单组建设来讲,又各有奥妙。万寿宫因有较好的阶级式平台为基址,故这组建筑群体,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建成四合院式的院落群。尤其万寿宫的外戏楼与杨泗殿相对而建,两侧伴以观戏的厢楼,中间留出一块较大的天井式地坪(院坝),人们身临其境,就感觉象到了北京的四合院一样。
中元禅院的布局与万寿宫又有所不同。总鉴全貌,它既是佛寺的建筑风格,又具园林建筑的韵味,这大佛殿是建在一块平台上的,后面六角亭又是建筑在中元洞的洞口边,独柱亭则建在一块形同孤岛的岩顶部,而望星楼更是奇特。所谓奇特就奇特在这座三层六角飞檐阁楼的基址是建在腰部半满,下部微削,顶部呈锥形体而又石梭万状、孔穴千般的岩巅之上,即所谓“千佛岩”(因原来在大大小小的岩隙里都各置有一个大小不等的佛像,计有上千故谓之“千佛岩”)。真是巧夺天工,这是一座底层为吊脚楼式的走廊,中层和上层为重檐六角攒尖顶的阁,登上顶楼极目远眺,确有“衔远山,吞长江”之感,若是星夜来登此楼,则仰可观夜空银河星斗,俯可瞰碧水沉星。“望星楼”之名,恐怕也就是这样来的。这座阁楼房架,梁柱连同底层的走廊,分内外两圈。内圈的柱脚,全部落在锥形岩体上,外圈柱脚则落在梯形台阶上,而所有内外圈的脚又都不是落在一个水平面上,内圈的楼柱往脚除一根落在岩体的尖端,恰巧在水平面上,其余五根均落在水平面下不同的位置。有两根刚好分毫不差地落在岩体两侧的边缘,十分玄妙。凡到此观光的游客都为这种巧妙的构思和设计而叫绝。
青龙洞古刹的布局,又另有一番特色。这里的殿宇几乎全是依岩而立。它的布局是顺岩构筑,重重叠叠,依岩直上。登上玉皇阁,使人顿生凌空飘飘欲仙之感。攀上至高点望江楼,极目西望,舞阳河宛如玉带飘然东去,你也许要发出一声喟叹:逝者如斯夫!
青龙洞除外貌壮观神奇外,它的建筑构造也非常奇特,这里有禅院古刹、万寿宫、四邻镶以令公庙、香炉岩(又叫莲花亭)和祝圣桥、魁星阁(状元楼),共五组建筑群体,构造形式丰富多样,从屋檐来讲,就有单檐、重檐、三层檐、四角飞檐、三角飞檐、六角飞檐。层顶有攒尖顶、硬山顶、歇山顶。论其结构,有梁架结构,斗拱结构。屋盖下的顶棚有平顶,还有藻井。屋脊有平脊、斜脊、还有戗脊。脊饰有宝顶和天宫冠顶,平脊上饰以“二龙戏珠”、或观音坐蓬等。正如大佛殿墙壁上“方壶园峤”四个大字所言,这里就如蓬莱仙境一般。(“方壶、园峤、蓬莱统称蓬莱三岛)。
青龙洞的建筑雕塑和装饰不象其它一些寺庙那样色彩鲜艳。金碧辉煌、而在古朴淡雅,别居一格。就其雕塑来讲,种类有泥塑、木雕、石雕、砖雕等,技法有浮雕、圆雕、透雕、单面雕和双面雕等。图案有花鸟虫鱼、人物故事、龙凤、云彩纹等。在众多的雕塑中,尤以万寿宫山门的石坊(阙)上两块砖雕最为珍贵,而这受山门石坊的影响,往往不太引人注目,它面积不过几十毫米,却把青龙洞近万平方米的三组古建筑的全景,雕刻于方寸之间,缩小了八千多倍。所雕的每个个体建筑物,形象逼真,技艺近似牙雕,雕刻深度达四厘米,实属罕见,堪称国宝。
青龙洞还把儒、释(佛)、道三教融汇在一起,既有道教道观、庙堂、佛教的佛殿经楼,也有儒家的书院、考祠。各教建筑之间也十分合谐协调。相传明太祖朱元璋钦扬封号的云游道人张三丰(又称邋遢仙人)曾修炼于中元洞内。至今还留有他下榻的仙人床、包袱、雨伞和练丹炉(均系钟乳石凝聚而成的形状)。张三丰认为,儒、释、道三教,创始人虽然不同,然学说都称之为道,目的都是为了克己利人,是相同的。北宋道士张紫阳和清代道士王重阳都说儒、释、道“教虽分三,道乃归一”。看到青龙洞老君(即,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李聃)殿和圣人(即儒教创始人孔子)殿以及佛教的观音殿、玉皇阁等修在一起也就不觉得惊奇了。
青龙洞这些建筑物大多始建于明代初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古往今来,青龙洞曾经经历过多次损毁。新中国建立50年来,大的修复就曾经有过三次,特别是八十年代初,人民政府拨巨款按明清建筑原貌,进行全面修复,终于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贴士:
外部交通:1、湘黔铁路在此过境,可在贵阳坐火车到镇远站下车,约5个多小时,但不是所有车都在此停留;亦可在贵阳长途汽车站乘到镇远的客车,票价43元。
2、玉屏到镇远可乘坐中巴,15元/人,2小时车程。
3、凯里到镇远,20-30元/人,需要3小时,早上7点过,下午2点多有班车。
内部交通:当地没有公交车,出租车2元起步,2公里后才开始跳字。火车站到县城不超过两公里,车站门口有双排座小面的去县城,每人2元,三轮摩托1-2元;火车站到青龙洞要4元左右。
门票:青龙洞景点门票35元,下午4:30就关门,要早些进去;镇远博物馆门票2元;天后宫2元;下(氵舞)阳,连船票在内55元/人,从镇远上船。
食宿:食宿很便宜,大多为招待所级别。住河畔的任何一家小旅馆都不会超过20元,干净舒适,对着河面,可以看到龙舟训练队敲锣打鼓的热闹景像。若是住星级旅店可就没这种眼福。镇远的古街上有很多小铺,很早就开始卖早餐了。
青龙洞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青阳镇青龙洞
电话:0855—5721249
邮编:557700
本文链接:贵阳市青龙洞简介_青龙洞开光_青龙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