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千佛洞位于安西县城东南90余公里之处(距桥子乡东南约30公里),开凿在峡谷河床两岸断崖上。河水由南向北流,但早已干涸。河床宽约百余 米。河滩上生长有骆驼刺、红柳等耐寒植物。该处地质稍异于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虽仍属玉门系砾石结构,但质地疏松,且多为黄粘土夹白垩土成份的土质。
东千佛洞,又名接引寺。在安西,习惯上称榆林窟为西千佛洞,此即为东千佛洞,皆因位置相对而得名。
东千佛洞大约开凿于西夏时期,是一个以表现密宗内容为主的佛教石窟群。该处现有洞窟23个(包括未编号的残窟14个),西崖14个洞窟分上下两 层,上层8个下层6个,其中有5个洞窟尚存塑像、壁画,已编号为1、2、3、4、5;东崖9个洞窟分上下两层,上层6个下层3个,其中有4个洞窟尚存塑 像、壁画,已编号为6、7、8、9。
两岸的洞窟集中在南北长约200米的范围内,崖面坡度较大,都可以直接沿斜坡进出洞窟。洞窟形制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窟室平面呈长方形,然后 由正壁将其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平面多呈正方形,窟顶为覆斗形顶或穹隆顶;后部平面略呈横长方形,是由正壁两侧向里凿成马蹄形通道(甬道),即后部由左、 右甬道和后甬道构成。这类洞窟有第2、4、5、7窟。二是窟室平面略呈正方形或椭圆形,窟顶为穹隆顶或平顶或覆斗形顶,这类洞窟情况不一,如第1窟平面呈 椭圆形,第3窟曾有前室,第8窟左右有耳室,第6、9窟情况亦有差异。其余14个残龛因未测绘,形制不明。
现编第3、5、7、8号窟的窟前原来都有窟檐建筑,但这些木构建筑物已被拆迁,材料已作它用。
东千佛洞现存塑像和壁画主要为西夏、元代和清代、民国风格,其中塑像多为清代、民国改妆。由于东千佛洞没有留下碑帖文字资料的记载,游人题记也 很少,且多为清代以后的,所以只能依据现存石窟所具有的艺术特点、风格和内容,然后与相邻的榆林窟、莫高窟中的情况进行比较来推断其时代。
东千佛洞第2、4、5、7窟中的壁画,所表现的曼荼罗藻井、八臂观音、水月观音、如意轮观音、金刚菩萨以及说法图、佛坛上的束腰莲花座等,既与 安西榆林窟第2、3、29、39窟等西夏窟有密切的关系,也与敦煌莫高窟第465窟颇多类似之处。第6窟南北二壁所绘的文殊变与普贤变等壁画,其风格特征 也与榆林窟第3、4、27窟等元代窟中壁画相似。第3窟有学者认为是清代窟,也有学者认为是元代窟。第1、8、9窟是清代窟,而实际上可能有些是民国时期 所为。
总的而论,东千佛洞保存了西夏、元代、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石窟艺术,就西夏和元代而言,佛教密宗的内容在这里得到了较多的系统性的表现,其壁画 的绘制水平和艺术价值都很高,特别是密宗内容的繁多,与榆林窟一起可补敦煌佛教密宗艺术之不足。而清代、民国时期的艺术水平虽然较差,但于研究近代民间宗 教信仰和全面了解中国美术发展史也大有裨益。
东千佛洞于1993年3月29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榆林窟)。
第1窟
第1窟位于西崖下层,坐西向东,大约开凿于清代时期。
第1窟甬道宽约30厘米,深约50厘米。窟室平面为椭圆形顶,四壁为圆弧,整个窟型如立着的半截蛋壳形式。窟窄小,直径约150厘米,高不及200厘米。
窟室正壁(西壁)前面有一长方形佛坛,佛坛上清塑佛像一身、弟子二身(残)。
窟顶壁画多已毁,残存部分为圆形华盖(似为元代所绘)。四周边绘菱形图案纹饰,其下绘垂幔纹饰。
窟室四壁下部壁画颜色已全部脱落。
第2窟
第2窟位于西崖下层,坐西向东(北偏东45 0),开凿于西夏时期,是东千佛洞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洞窟。
第2窟前甬道宽170—190厘米,深201厘米。窟室平面呈长方形,宽598—660厘米,深932厘米。窟室由西壁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深 583厘米,略呈正方形,窟顶为覆斗形顶;西壁前有佛台,长401厘米,宽151厘米,高86厘米;南、北二壁前也有佛台,各长240厘米,宽110厘 米,高80厘米。后部南、北甬道各宽119厘米,高300厘米,深349厘米;后甬道宽210厘米,高300厘米,长598厘米;均为平顶。
前甬道顶部绘单凤、双龙与莲花等图案;南壁上绘垂幔,下绘男供养人一排(存四身,并已漫漶),据前人20世纪80年代调查,当时在西起第一身男 供养人旁有西夏文题记二行六字,又有学者调查为“右壁第3身2行14字,其中6字尚清楚”;北壁上绘垂幔,下绘女供养人一排六身(已漫漶)。
窟室前部窟顶藻井绘曼荼罗;四披绘图案、趺坐佛、说法图等,约近半面积已残毁。
窟室前部西壁前面佛台上设三个束腰莲花座(形同榆林窟第3窟东壁佛坛上的束腰莲花座),上各塑趺坐佛一身,肉身金色,着红色袈裟,塑像完好,似为清代改妆过。南、北壁前面的佛坛上各设二个束腰莲花座,座上各塑趺坐菩萨一身、单跏坐菩萨一身,亦似为清代改妆过。
窟室前部西壁宽639厘米,高500厘米。中间二扇壁画内各绘坐佛八身,两侧南、北甬道口上方各绘一布袋和尚。
窟室前部南壁宽583厘米,高500厘米。东侧绘十一面八臂观音变一铺,西侧绘药师经变一铺。
窟室前部北壁宽583厘米,高500厘米。东侧绘八臂观音变一铺,西侧绘西方净土变一铺。
窟室前部东壁宽660厘米(其中甬道宽190厘米,门北、门南各宽235厘米),高500厘米。门上绘坐佛一排十四身,门北绘十一面八臂观音变,门南绘十一面四臂观音变。
窟室后部南甬道顶部绘坐佛、卷草、莲花等图案,南壁绘水月观音一铺,北壁绘菩萨与菩提树等。
窟室后部北甬道顶部绘坐佛、卷草、莲花等图案,北壁绘水月观音一铺,南壁绘菩萨与菩提树等。
窟室后部后甬道顶部绘坐佛、卷草、莲花等图案,西壁中间绘说法图一铺,南、北两侧各绘药师佛一铺;东壁绘涅槃变一铺。
第2窟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后部南、北甬道的两幅水月观音图,图中观音悠然自若地端坐在金刚宝座上凝思遐想,身边彩云环绕,山后数根翠竹点缀出仙山 胜景的清静;金刚宝石座前潺潺流水,远方天际高挂一钩弯月,隔水岸边,玄奘着大袖襦裙,披赭红袈裟,脚蹬方头履,面对滚滚激流,合十敬礼;随行的悟空人身 猴面,披发露齿,头戴金环,腰束带,脚穿麻鞋,一手牵白马,一手举额眺望(北壁者持金环锡杖)。又有一组神灵于云中护卫玄奘西行,云中神灵身着帝王装,头 戴通天冠,脚穿云头履,手捧香炉,侧有天女举宝伞,后有鬼王持彩旗。如将以上几组内容与榆林窟西夏第2、3、29窟中的玄奘取经图仔细比较,就会发现东千 佛洞的水月观音图中的玄奘取经,不是插曲,而是整幅图所想表现的主题,这是值得区分和注意的。同时,整个画面中的人物、山水和谐,壁画中的色彩和线描极为 严谨工细,堪称西夏壁画中的精品佳作。
第3窟
第3窟位于西崖上层,坐西向东,大约开凿于元代或清代时期。
第3窟前室顶毁,南、北两壁系用土坯砌成,各有近代所绘天王、力士各一身(残)。
甬道顶部有近代所绘图案纹饰,南、北两壁无壁画。
主室平顶,平面呈正方形,正壁(西壁)开一龛。龛内浮塑舟形火焰背光,内塑立佛像一身;龛外北侧塑菩萨一身(残),龛外南侧塑菩萨一身(毁)。
第4窟
第4窟位于西崖上层,坐西向东,可能开凿于西夏时期,其西壁龛内所塑高僧像别具特色。
第4窟窟室平面呈长方形,宽390厘米,深690厘米。窟室由西壁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深350厘米,略呈正方形,窟顶为穹窿顶。后部南北甬道各宽90厘米,高180厘米,深340厘米;后甬道宽90厘米,高180厘米,长180厘米。
窟室前部窟顶高310厘米,西披残存项光壁画,项光两侧残存孔雀衔花纹饰。
窟室前部西壁宽390厘米,高250厘米。中间塔形龛内西壁绘一高僧(国师),龛内南、北壁各绘供养人数身。
窟室前部南壁宽350厘米,高250厘米。西起绘说法图、十一面观音等三铺,第三铺已漫漶。
窟室前部北壁宽350厘米,高250厘米。西起绘说法图、第二、三铺已漫漶。
窟室前部东壁宽390厘米,高250厘米。壁画已漫漶。
窟室后部南甬道顶部绘立佛像一身,着红色僧衣。南、北各壁绘观音一铺(残)。
窟室后部北甬道顶部绘立佛像一身,着红色僧衣。南、北壁各绘曼陀罗一铺。
窟室后部后甬道顶部及东、西两壁的壁画全毁。
第4窟前部西壁龛内所塑高僧像(有学者认为是西夏国师像)与窟顶孔雀衔花纹饰以及甬道顶部所绘立佛像,皆为别处石窟所不见。另外,在北甬道南、北壁下部,霍熙亮先生曾发现表层西夏壁画覆盖着早期壁画,如果是这样,证明此窟为西夏改妆、重绘。
第5窟
第5窟位于西崖上层,坐西向东(北偏东35 0),开凿于西夏时期,是东千佛洞中融汇佛教显密两宗的典型洞窟。
第5窟窟室平面呈长方形,宽648—680厘米,深896厘米。窟室由西壁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深579厘米,略呈正方形,窟顶为穹窿顶;西壁 前有佛坛(台),南北长416厘米,东西宽255厘米,高32厘米。后部南北甬道各宽116厘米,高230厘米,深317厘米;后甬道宽98厘米,高 230厘米,长648厘米。
窟室前部窟顶西披残存飞天两身,东披存趺坐菩萨、比丘各一身,南、西、北披残存垂幔纹饰。
窟室前部西壁宽416厘米,高253厘米。中间佛龛宽120厘米,高220厘米,深40厘米,龛内两侧残存佛教故事画;佛龛外南北两侧残存佛教故事画。
窟室前部南壁宽579厘米,高253厘米。东起绘文殊变、八臂观音、如意轮观音、十王变各一铺。
窟室前部北壁宽579厘米,高253厘米。东起绘普贤变、绿度母、八塔变、十王变各一铺。
窟室前部东壁宽664厘米(其中窟门宽100厘米,门北、门南各宽282厘米),高253厘米。门北北侧上部绘坐佛六身,北侧中部绘四瓣莲花, 上瓣内绘八臂观音,左、右、下瓣内绘四臂观音,莲花中心绘二臂观音;南侧上中部绘一塔,塔内绘趺坐菩萨;门北下方绘金刚三身。门南已毁。
窟室后部南甬道顶部绘花卉图案,南壁绘观音两铺,北壁绘曼荼罗一铺。
窟室后部北甬道顶部绘花卉图案,北壁西起绘水月观音、四臂观音各一铺,南壁绘曼荼罗一铺。
窟室后部后甬道顶部绘花卉图案,西壁北侧残存立佛一身,中、南部残存坐佛等;东壁绘涅槃变一铺。
第5窟中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北壁的八塔变。八塔变宽225厘米,高162厘米,距地面93厘米。此图中间为降魔大塔,两侧为释迦降生、调服大象、 猕猴献蜜等六小塔,上部为涅槃,合起来为八塔,描绘了释迦从降生到涅槃的一生事迹,与莫高窟宋代第76窟和榆林窟西夏第3窟中的八塔变颇有相似之处。
北壁东侧的普贤变也令人关注。普贤变宽192厘米,高194厘米,距地面58厘米。画面以普贤菩萨乘坐于象背为中心,四周围绕菩萨、比丘等侍 众,均作乘云行进之状。不仅人物形象具有西夏晚期之特点,最重要的是此图中看上去像成团成串葡萄状的云气纹,和榆林窟西夏第29窟普贤变中的云气纹惊人地 相似,可以说如出一辙。
窟室后部南甬道北壁曼荼罗图中的毗沙门天王也值得注意,位于八瓣莲花中央的毗沙门天王身穿铠甲武士装,骑在雄狮上,右手举幢,左手握鼠头形袋;外围一圈绘八身也左手握鼠头形袋的骑马菩萨。骑狮的毗沙门天王形象在宋代造像和壁画中较为常见,而握鼠头形袋者则不多。
第6窟
第6窟位于东崖上层北端,坐东向西,元代开凿,清代重修。
窟室平顶,平面呈正方形,正壁开一龛。
窟顶元代绘曼荼罗一铺。
正壁(东壁)龛内清塑一佛四菩萨,元代壁画已毁。
北壁元代绘文殊变一铺。
南壁元代绘普贤变一铺。
西壁门南、门北元代各绘金刚一身。
窟顶曼荼罗、北壁文殊变、南壁普贤变以及西壁所绘金刚都颇具特色,值得关注。
第 7 窟
第7窟位于东崖上层,坐北向南(正南),开凿于西夏时期,
第7窟前甬道宽273厘米,深120厘米。窟室平面呈长方形,宽457厘米, 深770厘米。窟室由北壁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深500厘米,略呈正方形,窟顶为穹窿顶;北壁前有佛台,东西长182厘米,南北宽152厘米,高85厘 米;东西二壁前也有佛台,各长141厘米,宽56厘米,高23厘米。后部东、西甬道各宽90厘米,高259厘米,深270厘米;后甬道宽90厘米,高 259厘米,长457厘米。
窟室前部窟顶西披残存飞天两身,东披存趺坐菩萨、比丘各一身,南、西、北披残存垂幔纹饰。
窟室前部北壁宽457厘米(包括东西两侧甬道各90厘米),高420厘米;正中开一佛龛,龛外清代浮塑背屏,龛内存一残清妆坐佛。背屏上方又浮塑一小龛,龛内塑一坐佛。小龛两侧各存西夏绘飞天一身。东、西甬道口上方各存西夏绘坐佛二身。
窟室前部西壁宽500厘米,高420厘米。上部靠窟顶处绘坐佛一排十四身;中部南起绘接引佛、净土曼陀罗、曼陀罗各一铺。
窟室前部东壁宽500厘米,高420厘米。上部靠窟顶处壁画已毁;中部南起绘接引佛(大部分已毁)、净土曼陀罗、曼陀罗各一铺。
窟室前部南壁宽457厘米(其中甬道宽273厘米,门东、门西各宽92厘米),高420厘米。门东、门西各绘金刚一身。
窟室后部西甬道顶部绘忍冬莲花图案,中间绘双凤;西壁上部绘垂幔,下部绘趺坐菩萨三身;东壁上部绘垂幔,下部绘八臂观音。
窟室后部东甬道顶部绘忍冬莲花图案,中间绘双凤(已毁);东壁上部绘垂幔,下部绘趺坐菩萨三身;西壁上部绘垂幔,下部绘八臂观音。
窟室后部后甬道顶部绘忍冬莲花图案,中间绘双凤;南、北壁上部绘垂幔;北壁中间绘说法图一铺,东、西两侧各绘菩萨一身;南壁绘涅槃变一铺。
第7窟窟室前部东、西壁南侧的两幅接引佛图极为珍贵,图中接引佛前后站立着二弟子、二菩萨、二神将,二菩萨抬着一朵大莲花俯视人间,空中显现天宫,与黑水城遗址出土的两幅西夏阿弥陀佛接引图是同一模式。
东、西壁的西方净土变(净土曼荼罗)也非常重要,一座有宫门、正殿、角楼的高墙壁垒的全封闭的颇似西夏宫廷建筑里,阿弥陀佛及其眷属端坐在正殿前的广场上,前有一组伎乐,下有莲花、化生、灵禽充满其间的七宝池。这幅画反映了西夏时期的建筑风貌。
第8窟
第8窟位于东崖上层南侧,坐东向西,清代开凿。
窟室为覆斗顶,平面呈“品”字形。正壁(东壁)开三个圆券形龛,壁前设佛坛,南、北壁各开一耳室。
窟顶藻井绘八卦井心,四披绘山水。
正壁(东壁)三个龛内各塑一道教神像(残毁)。
南、北壁圆拱门上方绘山水人物。
南、北耳室内人字披顶绘山水,正壁(南、北壁)各塑道教神像三身。
第9窟
第9窟东崖上层南端,坐东向西,清代开凿。
第9窟甬道宽约110厘米,深约280厘米,高约150厘米。窟室为平顶,平面呈方形。
甬道南、北壁上方各绘一条几何纹图案。
窟顶绘云气纹等。
正壁(东壁)绘墨龙,壁前存二身道教神像。
南、北壁各绘一周忍冬纹图案。
——————————
本节参考文献:
1.张伯元《东千佛洞调查简记》,《敦煌研究》创刊号(总第3期),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2.段文杰《玄奘取经图研究》,《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艺术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1-19页。
3.张宝玺《东千佛洞西夏石窟艺术》,《文物》1992年第2期。
4.王惠民《安西东千佛洞内容总录》,《敦煌研究》1994年第1期。(胡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