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镜寺石窟
又名石堡石窟,位於甘肃省西和县城北十二公里的石堡村,窟龛开凿於五台山支脉飞来山南北两侧的山岩上。飞来山自西向东蜿蜒,状若飞龙,翺翔於漾水之滨。北接深邃险峨之塞峡,南枕天然独立之石堡城,塔山烟云遥遥相望,杨戬斩蟒洞依稀可辨。祁西公路宛如银链将塞峡、石窟、石堡连结一起。唐代诗人杜甫从秦州赴同谷时,路经其寺,并写有《法镜寺》著名诗篇。他以「婵娟碧胡净,萧槭寒箨聚...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等诗句,歌吟法镜寺妩媚多姿的幽雅情景。
法镜寺原是窟前建筑,山环水绕,建造宏丽。杜甫诗云∶「洄洄山根水,」「愁破崖寺古」,「朱甍半光焰,户牖粲可数」。据说明清之际,殿宇被大水冲毁,将法镜寺移建在五台山,今已圮。现保存清代重建「法镜寺」的三通碑。康熙丁亥年(一七○七年)《法禁寺碑记》,康熙岁次戊辰(一六八八年)孟夏三月《复建五台五发镜寺碑》,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年)四月立《重建五台山发镜寺碑》。法镜寺石窟一九七八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法镜寺石创建年代待考,据窟形与造像特点看,初定为北魏中期年间建造,分为南北崖两单元,现仅存三十一窟,有造像十三尊。其中南崖十五窟,北崖十六窟。七号窟最大,高、宽各○.八米,深○.五米。窟形有长方平顶形,方楣四面坡形,穹窿形,中心塔柱形窟是早期自印度传入我国的一种,敦煌、云岗石窟中亦有。
法镜寺石窟由於石质松散,不宜精雕细刻,故采用「石雕」、「石胎泥塑」、「彩塑」创作。造像凝炼简括,大劈大开,形成写意传神的风格。
法镜寺位于西和县城以北12公里处的石堡乡石堡村的五台山,是陇南境内一处著名的石窟佛寺。因唐代大诗人杜甫留诗而声闻陇右。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为安史之乱所累,关中一代闹饥荒,加之地方官吏横征暴敛,使他“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这游”,于是愤然弃官(时任司马参军)携妻带子,西赴秦州(今天水),一路颠沛流离,又从秦州赶赴同谷(今成县)路经法镜寺。见法镜寺翠碧的修篁,凤尾森森,雨中的松树枝叶青青,晨烟霭霭,旭日初升,屋脊在阳光的映衬下闪闪发光,洁净的轩窗历历可数,窗棂如灼灼慧眼,脉脉含情,使人流连忘返,随即写下《法镜寺》一诗。
法镜寺所在的石堡一带,石山绵亘,其色如彤云赤霞,山势从北而来,直通长道寒峡,自汉以来,这里就是由秦入蜀的必经之路,故诸葛亮出祁山于此;姜维争陇右于此;吴玠与金人争皂郊于此,因而这里多建城堡,地名亦称“石堡城”。自南北朝以来,陆续凿塑石窟佛像。石窟背依五台山,其山一支横插河畔,绝然挺立,似从天上飞来,故名“飞来山”。山高十余丈,周里许,上有石井,井水常年不涸,谓之“宝泉盈地”,为西和八景之一。石窟雕像便以飞来山为画廊,分南北两处,现存31窟,南崖15窟,北崖16窟,造像仅存13尊。分石雕、石胎泥塑和彩绘泥塑3种。窟形有矩形、蒲叶形、半圆形、中字形等。洞窟最大者为7号窟,高宽各8米,深1米。最小者为11号窟,高宽各0.8米,深0.5米。北崖原建有法镜寺正殿,依势建庙,结构宏伟,现在离地面4米高的石崖上留下3个石龛。其中的释迦佛像高6米。北崖16窟中有保存完好的“寒山笑世佛”,高6米,梳高发髻,双耳垂肩,面容古拙憨厚,手势呈大无畏印,整体造型质朴厚重,雄浑静穆。法镜寺紧依漾水河,明清之际,崖前建筑曾毁于大水,后扩展祁西公路,部分雕像随之也毁,完整雕像,所剩无几。
现法镜寺移建于石堡乡五台山上,五台山山势陡峭,居高得势,危峰悬顶。所以“被依耸峰,俨然崆峒形势,西南润流,直注汉水渊源”(法镜寺碑文),远山近水,一望无遗。山顶局促,寺仅一院,然殿宇高昂,庭院宽阔,苍松翠柏,日影岑差,藤萝蔓草,点缀四周,路篁异卉,星布路径,自有一番气象。
地址∶甘肃省西和县石堡村
本文链接:陇南市法镜寺石窟简介_法镜寺石窟开光_法镜寺石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