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万花寺
万花寺位于武山滩歌镇南双龙山北麓,始建于公元650--655年,依山势层叠修建。后经五代、宋、元屡遭兵劫,多次修复。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9年)修葺扩建,初具规模。又经清代及民国各时期的重修增建,方成儒、释、道三教合一,上、中、下三寺联璧的格局,具有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代建筑风格的完整建筑群。为武山、甘谷、岷县、漳县等三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堪称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
万花寺分上寺、中寺、下寺三部分。上寺称“西方景”,为正方形四合院。大雄宝殿坐南向北,殿中塑有如来、接引、准提三尊金刚像,二十四诸天塑像分列东西两侧;千手佛殿坐北向南,塑有妙善、千手等佛像,十八罗汉分列左右两侧。东面为圣母殿,西面为三官殿,还有张公殿、洞宾殿,院内有和尚泉一眼,巨型铁炉一尊,东西南角均为花园。各殿梁、柱均有左宗棠、刘尔炘等18位名人题的匾额,条幅和对联21副。
中寺为长方形,南北宽,东西窄,分为两台,上台为天王殿,西面为“十王殿”,塑有地藏王菩萨、股肱及十殿阎君。有戏楼一座,坐北向南,梁、柱有何鸿基等6位名人题匾额、对联6副。
下寺有清静寺、西华寺。清末民初因寺内有清静泉、谢家泉、东宝泉、西宝泉,而更名为“宝泉寺”。该寺分为东西两院,东院又分上、下两台,台上为凌霄殿、四圣宫。梁柱有名人题匾额对联5副。清静寺居东南角,始建于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清咸丰戊午(公元1858年)重建。后又于清静寺西侧建西华寺。唐高宗永徽年间开始修建大雄宝殿,即统一名为万花寺。
本文链接:天水市万华寺简介_万华寺开光_万华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