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家敕修寺院五徵窑——徽县天音寺
秦州雁
五徵窑名虽称窑其实不是窑,而是一处坐落在天然溶岩洞穴中的明代皇家佛家寺庵。五徵窑名称带一窑字,皆因受了天地造化。高悬于绝壁之上的岩穴外形恰似穹庐窑顶,乡野土人除非一窑字再无更妥帖的描摹之辞,这恰恰成就了作为寺庵的五徵窑独具特色的名称。
五徵窑今名天音寺,位于徽县东南部嘉陵镇严坪村一带的苍茫大山中,在今徽县鸿远矿业公司掘冶金矿的通天坪辖区。通天坪地下蕴藏着丰富而高品位的金矿,旷野遍布着一望无际的原生态松柏林木,周围则是近年兴盛起来的三滩自然生态观光旅游区。
通天坪附近虽然有高达2500米的大殿山、两界山,其实并不能通天。按明代嘉靖癸酉(公元1563)年徽州知州孟鹏年与邑人郭从道撰修的《徽郡志》记载:“花屏山,东南九十里,以形名。青野原,南六十里,曹友闻与元太子阔端战败死此。”又有清代嘉庆十四(公元1809)年间张伯魁所修《徽县志》记载曰“花屏山,东南七十里,山势环列如屏,古树郁葱,其山麓为青野原、屯田坪。鸡冠山,东南六十里,其山冈峦峻险,绵亘十余里,势若与铁山联属,嘉陵江襟带其间。下有平原,宋称鸡冠隘,土宜陶冶,居人所资。青野原,今屯田坪,在花屏山之阳,平野百顷。唐宋间,戍兵于此。”读史至此方知通天坪古名屯田坪,为唐宋间军队屯田驻守的地方。尽管屯田坪地区海拔较高,但这里处在鸡冠山与花屏山之间比较宽阔平缓的严家坪台地上,两山相夹地带的青野原田块相连,的确是一处山区不可多得的屯田之所。查阅《宋史》与徽县诸地方志,确有吴玠部下与曹友闻部下宋军先后在此屯田驻守过,而今又是严家坪人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真可谓“士民无有通天术,却赖屯田殷口实”了。
顺着徽县嘉陵镇西南通往三滩景区的月亮峡,单径而入好几十华里之后,盘曲的车道首先抵达严坪村。过了严坪村也先甭着急,再顺着大山腰近年间修通的车路,赖住性子乘上车子朝东好好走上一大阵子就到了鸿远矿业公司的大门口儿。向把持大门的禁卫人员说明事由,登了记儿得到了准许,方可进入人家的地盘儿。沿车路右侧拐进油松红桦密布的原始森林,五徵窑就在左侧的山峰上俯瞰着前来朝拜的所有凡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明。”尽管隐藏五徵窑的大山并不是一座仙山,但五徵窑却有着点名声。“五徵”指代“宫、商、角、徵、羽”五音,盖因洞窟所在之处山高林密,山风拂过则五音齐鸣,宛若天籁,五徵窑之名就天然形成了。而其庙宇始建不详,民间传说多认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女安庆公主曾修行于此间,但作为地方信史的明代《徽郡志》并无相关记载。幸好笔者曾亲见五徵窑保留下来的十几块文字砖,其砖为明砖形制,砖面上刻“明萬曆二十五年、五隻窯、佛殿地、皇帝開建勅修寺院、造立石塔;三古水西華庵、華巖庵、演教院、明子庵,五隻窯自古仙朝以穴喜;燒磚僧人明廣、書字僧人子□、做磚匠人楊得春”等字样,借此可断定五徵窑真为明代皇家寺院,最起码在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公元1597)年寺院已存于世。窑内另有刻立于大清咸丰玖年七月初十日的《建修圣庙》断碑以及“□□□□岁次癸未季秋阳月初二乙未成日众姓会首人等仝石”的“万古不朽”修寺石碑,可知五徵窑在清代曾得到数次修葺。上世纪六十年前,五徵窑还极为辉煌的存在着,后因遭受文革中的“破四旧”人为损毁,神像被毁、彩绘被掘、殿宇被拆,这一处文化古迹就此荒芜而破败下来。
近因考古需要而亲临五徵窑,始知这一处世外桃源般的佛家道场重新得到维修。鸿远矿业公司公元2001年夏末始开拓金矿产业于通天坪,企业效益颇丰。一则为酬报当地人神,再则为拓展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业发展,企业斥资新修五徵窑。通往岩穴仙洞的山径被改修成水泥栈道,曲径通达幽处。又于山东某装潢公司订购石雕山门牌坊一座,坊额上方镌刻“天音寺”三字,这三字将这处佛家修行道场的绝美自然场景用文字通俗的体现出来。拾级而上,可见置身于仙窑佛洞内的庵寺新塑了金身弥勒、十八罗汉、文殊、普贤菩萨等佛像。左侧为公主洞,安庆公主袭著一身皇家金黄服饰,二女侍奉左右。顺石级再次西下为道家洞府,有道君天师造像、瑶池宫、西王母、送子娘娘、云霄娘娘诸神稳坐洞箫。乾坤洞可见魁星爷、药王爷、真武大帝、赵公财神。洞门塑一硕大圆形方孔通宝,凡人经此须钻入“钱眼”方可入得这仙家洞天福地。出洞门回首又可见八卦门,洞外可俯瞰远山茂林。蓦然回首,已转得乾坤一番。再次钻出“钱眼”返回原路,游人信士就又返回凡间尘埃了。目前寺庵修造还未完工,有几位专门修复古文物寺院的陕西师傅仍在作业,洞窟形制与洞窟中诸佛的布局排列与陕西略阳县灵岩寺极为相似。
《三国志》有“朝发褒沔、暮宿黑水”的记载,但三国历史上的黑水城至今还是一个未能破解开的密团。张伯魁《徽县志·古迹》记载“黑水城,东南百里天门山南,有城基,无居民。相传人不敢入,置设亦无可考。国初,州牧杨三辰造船运饷,船料大木取办于此。”五徵窑、三滩附近历史上曾有林间小道可通汉中留坝县。十多年前徽县曾有一牛贩自留坝沿山林古道贩牛到徽,中途路径一大片树木掩映下的古城墓地。牛贩因是穆斯林教徒,自然不信鬼神。他见墓地上墓碑林立,停歇此间时曾掘得文物几件。按其环境与地址描述,这一处存在于徽县、两当交界处的原始森林中遍布墓碑的古城,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黑水古城。《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记载“安庆公主,宁国主母妹。洪武十四年下嫁欧阳伦。伦颇不法。洪武末,茶禁方严,数遣私人贩茶出境,所至绎骚,虽大吏不敢问。有家奴周保者尤横,辄呼有司科民车至数十辆。过河桥巡检司,擅捶辱司吏。吏不堪,以闻。帝大怒,赐伦死,保等皆伏诛。”历史上陇蜀之间的茶马古道曾路径徽县嘉陵江一线,明太祖为保国家税收而禁止私贩茶叶,为此处死了违禁私贩茶叶的驸马欧阳伦,这或许就是民间传说中安庆公主丧夫后出家与五徵窑的缘由吧!
世事沧桑,兴废有度,佛事凡俗自会有几番轮回,经济繁荣则衍生文化旅游之复苏。企业借五徵窑普照之佛光而财源广进、业绩通达;五徵窑借助企业修葺之功而迎来繁荣、再度辉煌。废寺复成胜景,游人乐此不疲。有羚牛、香麝林间做伴,苍鹰、青鹃头顶盘旋。眼观六路苍翠色,耳听八方百鸟喧。奇峰可赏,古树可攀。有声而有色,流连而忘返,其乐而融融。
附:五徵窑“万古不朽”碑文
盖闻天地之间,先慎乎德。游万物之灵,精华其流,山川舍诸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神,有龙则灵;庙不在大,有神则巍峨;神通广大,祈灵□□,教化阖门四方。自古以来,前朝、后汉、唐、晋、炎、宋、明皇,古有五大名山,青云仙境、紫柏峰□、白鹿之秀、山脉屸灾、落此本境。中华仙地,天爷施舍。尚书山敞曲,秦州属甘省直隶巩昌□□,道邑南路□□铺泥阳里。二甲五□铺神洞,自古千载。数朝庙宗则以今古佛萨,□风露□。金容衣甲神像俱毁,诸公众人见视恻心。会人铺修,二人物力,观以成功永浩。总领承众姓会首,处心□下,善缘□果,募化十方善男信女、客□君子,□仁人士。希□时,锱铢□□、□□□□。衣甲完备,磨碑悬立众姓名号而碑□令不朽。男增百福、女纳千祥。
□□□□□□□□岁次癸未季秋阳月初二乙未成日众姓会首人等仝石。
重修天音寺碑记
揽胜神州,名山皆有名寺,山有寺能扬其名,寺倚山方显雄奇。徽县西南,三滩境内,殿山之间,天产石洞,五洞互通,遇风发声,其音绝妙,宛若天籁之音,洞内修有古寺,名曰天音寺。
天音寺始建年代不详,查史料无有记载,访民间亦无传闻。因寺庙幸存的古砖和壁画之上显有明万历年间字样,故揣推寺庙初建约为明代。天音寺虽座落于入蜀古道要冲,但因地处山林深处,建寺以来香火不旺,景象萧条。然佛法广度,寺庙当兴,幸遇安庆公主来寺出家,寺庙得以扩建,声名开始远扬。当地传闻明太祖朱元璋的驸马欧阳伦,无视朝廷禁令,公开私贩茶盐,惹怒朝廷,被斩金城,安庆公主心受打击,遂入天音寺为尼,此后天音寺因公主效应而远近闻名,四方游客往来不绝,寺庙日渐兴盛。数百年来寺庙经过屡次修建,规模颇为壮观,最大的一次维修为清朝道光年间,新建了佛殿,增塑了神像,深山古寺始见辉煌。
呜呼,十年浩劫天音寺未曾幸免,寺庙被拆,佛像被毁,空留古洞独守日月,残庙废像凄迎风雨。近代佛教信众,慨然有重修之志,苦于无资,难酬宏愿。
欣逢盛世,国运昌隆。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重修天音寺之呼声与日俱增。鸿远矿业公司,响应县委、县政府大办旅游业之号召,顺应广大民众之愿望,开发天音寺旅游之资源,组织专家精心构思,设计方案、多方考察,筛选工匠,投巨资470余万,重修天音寺。该工程于 年 月动工,壬辰年 月告竣,为使游人观光便利,逢山修路,遇水架桥,修栈道于悬崖之上,塑神像于石洞之内。重修的天音寺不仅恢复了古寺的原貌,还在此基础上扩建了香房,新修了大门,广场等配套设施,使天音寺外观上更显宏大,寺内神像更加齐全。
观其寺,气势非凡、金碧辉煌。雄立于峭壁之下,镶崁于石洞之中,四周青松遮阴,野藤攀崖,清流滴滴,碧草青青。春季山花怒放,夏季绿浪翻滚,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四季景象虽然不同,但赏景拜佛之心相同矣。
入其寺,拾级而上,进入主洞,先入眼的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弥勒佛像,复行是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骑白象的普贤菩萨、骑青狮的文殊菩萨、洞后是三尊金光灿灿的大佛,尊称三方佛。整个大殿无论是金身佛像,还是座下莲花、白象、青狮个个雕塑精美,形象逼真。凝眸环顾,浮想联翩。出主洞沿台阶而下,进入公主洞,公主修行像端坐其中,二侍女侍奉其旁,其洞华丽,塑像五彩金妆,故事源远流长,然青灯诵经寂寥之难,岂能比皇宫生活舒适,若驸马不贪其财,金枝玉叶何受其苦?顺石级续下,便进入道家洞府,入洞极狭,才通人,登级而上,如上云梯,进入瑶池宫,王母娘娘 、送子娘娘 、云霄娘娘 栩栩如生端坐其宫,望之容貌摄魂,想之飘飘乎如羽化而登仙。入乾坤洞可见魁星爷、药王爷、真武大帝、财神赵公明。前洞门塑有可以摇动的特大通宝,钻钱眼可入其洞,后洞门塑有活动的八卦门,转乾坤即可出洞。
昔之荒凉废寺今成优美胜景之地,游人来此观光,漫步于幽境之处,眼观苍翠之色,耳听百鸟鸣唱,采野花而闻芳香,掬清泉而润干喉,见奇峰抬头观赏,遇古树驻足摩挲。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无不感念修葺之功臣,鸿远矿业施以重资,各界人士解囊慷慨,使天音寺重现规模。神功不掩,人功可扬,功德无量,百世流芳,是为记。
本文链接:陇南市天音寺简介_天音寺开光_天音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