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县甘泉寺
甘泉禅寺,座落于广东省惠来县周田镇考山村之甘泉岩南麓。古刹依山矗立,翠岭如屏,灵脉毓秀,遥瞻南海,俯瞰万家福地,地位清高,双涧环绕,常年甘泉不竭,环境幽雅,素来有“惠来关外第一寺”之称。自南宋绍兴年间(1131—1149)肇创至今,已垂八百余载之历史。至清嘉庆七年(1802),复由檀越林贤德率众续建重兴,香火鼎盛,成为惠邑久负盛名大佛教圣地。
传说宋代大峰禅师之门人莅惠弘法,夜宿关门,慧眼观天象,欣见周田附近幽岭,佛法光呈瑞,翌晨察看地脉至考山村侧之甘泉岩山,只见此地龙脉自白花峰蜿蜒而至,层峦迭嶂,迭宕起伏,奇趣清幽。况且幽谷鸣泉潺潺,泉清甘冽,遂嘱乡人:“此地可建梵刹,名曰甘泉寺”。不久,当地乡众于此择址创建禅寺,时称甘泉岩。从此寺因泉得名,山因寺而驰名遐尔。文人墨客,慕名来游,吟诗泼墨,为寺增色。
然因历史长河中,兵劫天灾频仍,古刹几经破坏,隆替兴废,今已难考。现据寺中幸存碑刻可以考知:清代嘉庆七(1802)年由檀越林贤德率信众重修扩建,规模宏伟,中轴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左右厢房、东楼西阁、客房僧舍等殿堂数十间。诸佛菩萨圣像庄严,四时香火鼎盛,佛恩法雨,广泽世民。葵阳关外之甘泉寺名噪一时。
文革浩劫期间,佛毁山空,殿堂失修倒塌,或被拆除改作别用。常住被遣返俗籍,古刹一派荒芜。十年浩劫结束后,国家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幸存常住获准归寺,面对祖堂断垣残壁,满目疮痍。常住优婆夷遂发宏愿,在十方信众虔诚支持下,捐资出力,因陋就简,量力逐渐修复部分殿阁,有识之士黄居士协助搜集清咸丰年间翰林《游甘泉寺》诗一首、清贡生戎世芳《游甘泉寺》诗二首,黄美珍居士供养三宝,央名家挥毫题刻贞珉,以证实古刹在清代的辉煌胜概。
自从1984年古刹重兴以来,弹指二十余年间,风雨侵摧,简陋殿宇滴漏成虞。幸蒙禅宗六祖慧能禅师嫡传徒裔法藏法师,接受当地乡政贤达之礼请,自南华寺移锡甘泉寺,肩负如来家业,发宏誓重兴古刹;遂率徒众,同心协力,筹谋恢宏旧制,革故鼎新,规划重建规模宏伟之佛教禅林,大力弘扬六祖慧能的人间佛教思想,迅速获得当地党政和信众之鼎力支持,特先划拨土地五十余亩,供法藏法师筹划改建蓝图,适应时代的发展,期望将甘泉寺建成一座集学佛、弘法、佛教旅游为一体的新丛林,推动当地佛教事业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为周田镇以至惠来县的经济腾飞贡献一份力量。
甘泉寺历史悠久,佛教文化积淀渊源深远,地理形势得天独厚,在年富力强修持有素的新住持法藏法师及首座印智大师的精心策划下,十方信施踊跃呼应,相信古刹重兴指日可待,一座庄严典雅的梵宫,必将重现佛教圣地之风采。
本文链接:佛山市甘泉寺简介_甘泉寺开光_甘泉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