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广海城东象山之灵湖寺,建于南北朝时期,寺依象山玄武,呈瑞象,左有莲花山(护法青龙),右有虎头山(护法白虎),前有沙堤﹡大小二排断中为小象(做朱雀案山供养)自然成湖,故名灵湖。源于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天竺(印度)高僧智药三藏法师;带两棵菩提圣树,浮海来华,因台风受阻,于广海灵湖登陆,建阿兰若居之。并在伽蓝内植下中国第一棵菩提树。智药三藏后前往广州光孝寺于戒坛上植下第二棵菩提树,并立碑预言“170年后将有一肉身菩提于这棵树下,开演无上微妙法,传佛心印,度无量众生”,之后前往韶关曲江曹溪宝林山开山创建南华寺,并再次立碑预言“176年后将有一肉身菩萨来此:演无上法宝得道者如林”。唐龙塑元年辛酉禅宗六祖惠能祖师自湖北黄梅五祖处得法南归。丙子二月初八在广州光孝寺智药三藏法师手植菩提树下剃度受戒。后前往韶关曹溪宝林山中兴南华寺并弘扬顿悟法门。因智药三藏法师两次有关六祖的预言得到印证,遂成千古颂,故名灵湖寺。留下胜因,香火益盛,寺宇塑像,堂皇古雅,莲灯长明,向有吉祥福地之称。广海城东莲花洋上大象驮小象,代代出和尚,早弛圣域之誉,历史悠久,寺之名号益显。年久代湮,殿阁灾余,金色消沉。灵湖寺初毁于宋末,元至正8年(1348年)重建,明洪武30年(1397年)重修,清咸丰6年(1856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土客纷争,寺宇被焚,仅焦土。光绪10年(1884年)广海奇石彭凤桐志慕云林主持重建。峻工后善行圆满,整座岭南建筑,布局宏伟壮观,即易名“灵湖古寺”。1937年寺又遭洗劫。1947年住持继慈法师得护法檀越。奇石建筑商余沛捐香资略加维修。后由于发生震动,历史沿革,世法无常,年代变迁名寺沦为疗养院及驻军牧马之场地。
际兹国运兴隆,宗教政策落实,灵湖寺教产归还佛教界管理。2006年7月11日原广州大佛寺常住僧人释仁伟为还乙酉仲厦梦中愿,经台山市博物馆领导介绍来寺,主持恢复,重兴祖师道场。古寺满目疮痍,师叹:“禅林凋零,梵刹之凄清”。恒蓄兴建宏愿,趁政策之修明,善因夙愿,法缘广洽,心殷圣域重光。承蒙广东省江门市政协、台山市政府、广海镇各级领导支持及海内外众善信之扶持,智药三藏祖师常寂光中加持。涓吉丙戌年观音出家吉日动土修复灵湖寺兜率内院,同年季冬26日竣工,历时数月,工程费用庞大。缘荷岭南善信居士动员广州、深圳、中山、佛山、江门等地信众发菩提心、植大福田捐资建寺,数额尤巨,并得江门大檀越居士助筹香资迎请玉佛及装饰殿堂用品。灵湖有缘善信联合番禺大石众善信为灵湖寺做大须弥山。大放光明。随后东莞广海同乡会同仁发心捐殿外铜香炉铺砌180平方米花岗岩石板于寺前广场。各大善人崇圣同怀,慷慨豪举协应,共修德业,事功告成,衹园再现,梵宇琳宫饰成;佛光普照,金洲宝界通明;海潮音起,磬呗响彻云宵;莲云法雨,福泽人天无涯。为褒扬德事,赞誉善人,乃备勒石。光昭功德。
地址:台山市广海镇的东面
灵湖古寺是台山最古老的寺庙。
相传,南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印度僧人智药三藏进入中国的登陆处就是现在灵湖古寺的所在地。当年,智药三藏上岸时曾带着两棵菩提树,一棵就栽种在这里,而另一棵种在了广州光孝寺。灵湖古寺就是后人在智药三藏登陆的地方所建的。
灵湖古寺曾经香火鼎盛,但是,经历岁月的变迁,它变得破落不堪。时至今日,灵湖古寺又变成何种模样?传说是不是真的?当年的菩提树是否依然存在?本期“寻访台山别样美”为您逐一揭晓。
记忆 起名于“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历史上,广海镇是有名的古城,最早称之为“广海寨”,是台山市最兴旺、发达的商埠和渔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的中转港口和出发港就是原新会县矬洞都浱洲港,即现台山市广海港。灵湖古寺所在之地就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歇脚点。
灵湖古寺主持释仁伟向记者介绍,经过《广州府志》、《新宁县志》等史料的考证,当年智药三藏的故事也得到了证实。南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印度僧人智药三藏携带菩提树苗来华传教,遭遇台风,在广海城东灵湖登岸,搭茅棚暂作栖身,并种下广东第一棵菩提树,为灵湖古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663年后,南宋乾道初年(1165年),僧人永从在灵湖背面的龙祠侧边筑庵定居,名为“永庵”,后易名为“灵湖堂”。这就是灵湖古寺有僧人主持的最早记载。释仁伟说:“可是中间却有一段空白。那600多年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兴建灵湖寺的具体时间、缘由、人物,至今仍然众说纷纭,存在着种种谜团。”
关于灵湖寺的建成和得名,有不少美丽的故事传说。相传过去有几个和尚在海边散步,一天他们忽然见到海上浮来了一个棺材,几位僧人将棺材捞起,拆开一看,只见棺内装的是金银财宝。僧人并没有贪财,决定建一座寺庙,就是后来的灵湖寺。
灵湖寺之名取宋代刘禹锡的名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诗意。加上当时寺前是宽阔的滩涂,积水如湖,故称“灵湖寺”。
昔日 禅林凋谢 梵刹凄清
灵湖古寺坐落在广海城东门外500米象山脚下。古寺后依象山,前有空地,下有灵湖,不远处是大海。古代,这儿深受文人墨客青睐,而且乡民每遇天灾或远行,必至该寺祈祷,香火曾经盛极一时。
然而,2005年10月,释仁伟第一次来到古寺前却感慨:“禅林凋谢,梵刹凄清。”
他向记者回忆,当年古寺前的平地长满了差不多一米高的杂草,古寺两边的房舍破旧倒塌,摇摇欲坠,古寺内更是一地的石块、稻草、牛粪。只剩门庭“灵湖古寺”和对联石刻保存得较为完整,可供怀古溯源。
据史料记载,古代,灵湖寺因战争、灾害等,多次被毁。而且,后来海盗猖獗,骚扰寺门,寺中和尚逐渐移居到肇庆鼎湖庆云寺,至使灵湖寺渐渐荒废。
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当时一些华侨等为保存古寺,捐资扩建灵湖寺,建成二进四合院式,定名“灵湖古寺”,使这座寺庙能继续存延。如今保留下来的古寺建筑形式,就是当年重建的。
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歹徒、盗贼洗劫灵湖古寺,寺内神像的珠链、金箔、玉石等被劫走,寺墙多处被毁。新中国成立后,一位名叫继慈的法师仍在寺内。继慈法师靠养鸡、种菜、行医济世自给自足,过着平淡的生活。1968年,这位灵湖寺最后的僧人继慈法师寿终正寝,享年85岁。灵湖古寺最后一位和尚去世后,古寺便无人打理,愈加荒凉。
探访 “中国第一棵菩提树”留下“后代”
释仁伟说,同治二年(1863年),因当地土客械斗,广海城被陷,灵湖寺也被烧为焦土,智药三藏种下的菩提树也枯萎了。如今,已经找不到当年的菩提树。不过,在灵湖古寺依旧能找到菩提树。
在灵湖古寺附近的龙船岗村就有两棵菩提树。一棵在村头,树龄681年,如今树干要6人手臂相接才能将它围成一圈;另一棵长在村尾,树龄701年,要10人手臂相连才可抱住树干。在2008年,两棵古菩提树双双被国家评为一级古树,是目前广东省发现树龄最老的两棵菩提榕。
当年,释仁伟听说古寺附近有两棵老树,当地人称之为“大叶榕”。在村民的带领下,他到树下一看,发现这棵树与菩提树非常相像。后来,经专家鉴定,这两棵树确实是具有几百年历史的菩提榕(俗称菩提树)。释仁伟认为,两棵菩提树应该就是从当年的“中国第一棵菩提树”剪枝移植而来的。
历经数百年风雨,如今两棵菩提树树身粗壮、树冠阔大、枝叶茂盛。在村头的菩提树下,摆放着石桌石椅。村民告诉记者,大树树荫面积大,所以,村里人开会、纳凉,都喜欢到这里来。
村民说:“你有没有留意菩提树的落叶?这跟其他的榕树是不一样的。腐烂后不像别的树叶全部化为泥,它的叶面腐烂了,但是,叶脉却完整地保留下来,形成的网状结构就好像一层纱网,非常漂亮。”
期盼 挖掘属于古寺的文化遗迹
2006年,广海镇提出完成修复灵湖古寺工程,重修、开放灵湖古寺,以宗教旅游带动广海乃至台山的旅游业。
2007年2月,灵湖古寺的修复第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如今,古寺的原貌得以重现,袅袅香烟再次升起,清脆的木鱼声也再次回荡在古庙中。
日前,灵湖古寺正修建二期工程,包括大雄宝殿、路面硬底化、大型停车场以及其他殿堂。预计在明年春节前即可落成,向市民、游客开放。
“这两年,我主要还是把时间花在古寺修建上。往后修建的工作告一段落后,我便要开始着手整理古寺的历史了,要把过去的空白一一填补上。”2005年,释仁伟在梦中看见一沿海古寺。为还梦中愿,他走遍了多个城市、寺庙,最后才在台山的广海镇找到了灵湖古寺,并且在这里一呆就呆了5年的时间。
他说:“挖掘属于古寺的文化遗迹,整理属于古寺的历史。这里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这才能区别于其他的寺院,吸引更多僧人、信众前来。”
本文链接:江门市灵湖寺简介_灵湖寺开光_灵湖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