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

佛山市潮州宁福庵简介_潮州宁福庵开光_潮州宁福庵历史

时间:2019-07-01 13:44:14  编辑:

广东潮州宁福庵
  宁福庵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丙子(1396)位于饶平县所城内西北侧。据说这里原是学馆,当时授课先生常于夜间见钟鼓诵经之声,然环顾左边却没有寺院。后来故将此处卖给比丘尼心明大师。心明大师得地后即募化创建此寺。
  宁福庵颇有特点:其一,宅甚宏大,场地宽广。全寺共分六厅十八房九十九门(包括牖门),分两进二座,并有前场、放生池及后包园林一亩二分地,占地面积二千三百多平方米;其二,石门石柱,精工雕饰,寺内有两个罕见的净瓶形石门和两个圆形石门,还有栏干石柱,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雕刻,古式古香,别有一番风趣;其三,进庵三门,方向不同。庵门分正门和左右旁门。正门朝东与所城东门同向;左门朝北,右门则朝南。
  纵观全寺,宽广宏伟,确是佛门要地。自创建至今六百左右年间,几经沧桑变化。自心明大师开山后,又把庵寺转卖给寂智文公,也即是本庵的一世祖,迄今传世二十四代。庵寺经过多少次重修,无法查考,有记载的只有清嘉庆年间的一次重修。清末民国初、抗日战争时期,又屡遭洗劫,“文革”时期,佛像被毁。1986年,香港三学、圆明讲堂释定因法师捐资赞助,当家比丘尼释得圆主事,将庵寺重新修葺,石壁庵住持释定意又赠送大佛等塑像,使古寺重焕光彩。


  宁福庵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丙子(1396)位于饶平县所城内西北侧。据说这里原是学馆,当时授课先生常于夜间见钟鼓诵经之声,然环顾左边却没有寺院。后来故将此处卖给比丘尼心明大师。心明大师得地后即募化创建此寺。
  宁福庵颇有特点:其一,宅甚宏大,场地宽广。全寺共分六厅十八房九十九门(包括牖门),分两进二座,并有前场、放生池及后包园林一亩二分地,占地面积二千三百多平方米;其二,石门石柱,精工雕饰,寺内有两个罕见的净瓶形石门和两个圆形石门,还有栏干石柱,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雕刻,古式古香,别有一番风趣;其三,进庵三门,方向不同。庵门分正门和左右旁门。正门朝东与所城东门同向;左门朝北,右门则朝南。 纵观全寺,宽广宏伟,确是佛门要地。
  自创建至今六百左右年间,几经沧桑变化。自心明大师开山后,又把庵寺转卖给寂智文公,也即是本庵的一世祖,迄今传世二十四代。庵寺经过多少次重修,无法查考,有记载的只有清嘉庆年间的一次重修。清末民国初、抗日战争时期,又屡遭洗劫,“文革”时期,佛像被毁。1986年,香港三学、圆明讲堂释定因法师捐资赞助,当家比丘尼释得圆主事,将庵寺重新修葺,石壁庵住持释定意又赠送大佛等塑像,使古寺重焕光彩。
  西岩寺西岩寺位于饶平县上饶镇西片乡西北侧的西岩山胫部,海拔1000米左右,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民国二十九年(1940)八月再修,1981年重修。1988年10月列为县重点文物单位。 外山门“仙山福地”横匾,是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立。此处环境幽静,空气清新,花香鸟语。入外山门,迎面是寺门”西岩寺“石匾,旁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建,香林詹广誉题”。大门两侧,两只大石狮张口衔铃,守卫着寺门。寺内有佛像及木雕石刻,古色古香,正殿有石柱六支,前面两大圆柱,呈鼓状形,各刻有蛟龙腾云浮雕,十分壮观。 西岩山,也名笔架山,海拔1255米,是该县最高山峰之一,巉岩峭壁。寺建于石顶,俨若巨凤展翼上飞,故双名“冲天凤寺”。东岩寺饶平县上饶康东东北部的岭脚山,巉岩峭壁,林木荫翳。山坡上有一古刹,叫东岩寺。相传建于明代,古寺曾先后再度受拆废,1981年修建。该寺气势轩昂,古朴典雅,禅堂幽深,前后两进,中为天井,后座殿台上,供奉如来金身塑像,两旁灯烛辉煌,香烟缭绕,更有水电照明,灿若悬殊。天井石架上,摆放着盆栽奇葩,艳丽争妍,下面有几只金龟在爬行,神态自若。寺前新建一亭,可供游人憩息。对面为飞凤山,前人有“门迎飞凤兴周兆”句。寺外古木异花、奇鸟争鸣,旁建一室曰“怀真处”,是东岩宝刹古边院也,环境清静雅洁,为士人侨寓读书之所。
  清代禀生詹逢时、詹梓材都曾作《怀真处记》以志其事。寺左角有一道瀑布,沿绝壁悬空倒挂,石壁峭立,每当山洪冲下,喷珠飞雪,状如玉龙起舞,飞腾作啸,是一壮观也。立足寺前,听苍松翠柏与山风鼓荡之呼啸,望群山万壑、楼阁村圩,历历皆在眼前,诚可为旅游者登临览胜之所。寺门前有一革命烈士纪念碑。东岩山苍松常青,四季游人不断。东福寺闽粤边陲的饶平县东北部,有座巍峨矗立的犁头岽山,高达海拔1046米,因山形似犁头而得名,遥望层峦叠嶂,林深木茂,山中有一古刹,叫“东福寺”。创于清,1982年重建。 寺是清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皇恩特授度谍具戒比丘仁山僧化缘筹建,面积400多平方米。嘉庆十五年(1810)延法师开光安座,迄今尚遗留一幅用缎布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属珍贵文物。寺中原有“圣旨诰命”金牌一块,惜已轶散。道光进士刘映华曾撰东井八景之一《禅林斜照》诗。民国时期,该寺曾多次拆毁。1982年春,善信集资重建,寺宇焕然一新。
  寺院坐东向西乙辛分金,是一长蛇形穴地。寺中盆栽奇葩异卉,清幽脱俗,从天井仰望斜子笄尖峰,俨然象一顶皇冠悬空高挂。寺内左廊是“陵烟阁”,有“男儿欲上陵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朱熹诗句)的寓意,此乃清代士人读书之所。寺后有三座和尚与道人坟:一是乾隆丙寅年重建东福寺吉立的“皇恩特授度谍具戒比丘仁山禅师公之塔”,碑旁署三大房徒孙永祀;二是嘉庆二十三年戊寅(1818)立的“圆寂沙弥湛明皈善公神位”;三是民国癸亥年(1923)立的“张一贯道人之墓”,墓碑均完善无损。寺门前有一块巨大“蚧子石”,惟妙惟肖地蹲立着。古寺周围还有“仙人石”“饭饮石”等胜迹,流传着一个个的故事。华盖寺华盖寺位于饶平县上善镇上善村岭头,俗称“岭头庵,创自明朝,1996年起重建。处于通往毗邻福建、大埔的水泥公路旁,山青水秀,交通方便,引人注目。 寺创自明代,清乾隆三十九年(1744)从对面山峦移来今址重建。1950年起没住僧,于1958年“公社化”时,佛像被烧、法器被毁。村民卢文章(现年80岁)先闻风声,冒险深夜抢救高0.3米、宽0.2米,刻有“华盖寺,乾隆三十九年”樟木所制香炉,抱回家珍藏,在这次重建时献出。1967年“文革”中,因上饶建瓷厂,来拆古寺的石柱、楹、桁、桷、瓦,寺遂被毁。于1995年11月被批准重建,1996年2月30日动工,至2001年5月基本完工。 寺位于高坡上,坐西向东,分天王殿、大雄宝殿、达摩祖师殿(天井西侧)、伽蓝菩萨殿(天井北侧)、厢房,总建筑面积约400多平方米。善福寺饶平县上饶镇两片乡第一山的善福寺,创自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于1998年12月起至2000年12月重建一新,以其山势嵯峨、视野开阔、前景群山为案而引人入胜。 古刹历经沧桑。1958年“公社化”时僧人被赶走,“文革”中的1969年被拆存墙脚,荒山断壁,无限凄凉。“四人帮”垮台后的1998年,以张辉锦、张永比、张明先为首筹建、筹资,本年12月动土,至2000年12月重建告竣。
  寺坐西向东,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分为二进二厢,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两殿之间天井两则各设观音殿、地藏殿。大雄宝殿中的三如来(释伽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坐像,是“脱沙”所塑,两旁排列的十八罗汉像。 寺处空广的山间平地,背后为西岩笔架峰,两侧为山坡连绵,寺前近有山涧,远有大马顶山,横亘起伏长约20公里,使梵宇显得风水独优,环境壮阔,令人胸怀坦荡。宝云寺饶平县海山镇浮任宝云寺创建于元代延迤元年(1314),是饶平黄氏始祖建饶公从福建省宁化莆田石壁村前来饶平定居时随身携带之“保护神”观世音菩萨,建饶公择定村址后,从事垦植养鸭业。当时一般人都信赖菩萨,保佑事业兴旺,所以在道韵老厝建宝云寺,除了供奉观世音菩萨外,在寺侧供奉土地神。由于初来草创,规模不大,历代若发现破漏即进行修葺。而原有“宝云寺”门匾,尚保存完好,已在1996年重修。 自从改革开放和两岸交流以来,许多海外黄裔宗亲,回乡探亲时,纷纷提出重建“宝云寺”的倡议。于在1996年农历八月破土动工,重修宝云寺。原有门匾镶嵌在神龛后壁,并按原笔迹“宝云寺”三字放大刻石作为新门匾。 全寺建筑面积176平方米,为两进一厅两廊。前厅两侧作为卧室,后大厅神龛内供奉观世音菩萨(慈悲娘)及仙童、主像高约一米。寺右建从屋,周围筑矮墙。建筑总金额10.5万元。重修宝云寺碑记及捐资芳名录,嵌于大门内右壁。

本文链接:佛山市潮州宁福庵简介_潮州宁福庵开光_潮州宁福庵历史

上一篇:深圳市东山寺简介_东山寺开光_东山寺历史

下一篇:深圳市弘法寺简介_弘法寺开光_弘法寺历史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