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景泰寺
原名七仙寺,在九龙坑为景泰禅师修真之处,寺建于梁大同中,筑上下两寺,上名上景泰寺,下寺名下景泰寺,地名栖霞岭西南五里,又名景泰云峰,景泰僧未到此地之前,有七仙人守其地,景泰到此,发地得二石履一古镜,乃建七仙寺以纪念之。至宋绍兴年间,风雨山裂,又获唐天宝时的铜钟,乃并藏于寺中,至宋天禧年间,僧智严,创建景泰,以志其事,并于山间建僧归亭,及明下统十三年,主持僧德泉和尚重修,时适遇景泰年号,易名“僧归寺”,天顺三年,金城黄谏谪判广州,易名为“广趣寺”,亦刻石以纪。嘉靖中詹事黄佐,将寺改为泰泉书院,移僧人于光孝寺,万历卅五年僧正裔和尚修复其地,群承倪伯麒,番禺县令陈原道捐资助建,惜后又毁于战火,现尚遗迹可寻。
景泰寺的相关传说
据传,景泰禅师宣讲佛教教义深入浅出,很多人都被他讲的内容所吸引,更有意思的是,每当他早晨开讲时,寺门口竟然有一些虎豹之类的凶恶野兽伏在寺院附近静听。这事慢慢传开,有人就带着好奇心前来看新鲜,一个青年有一次到山寺,看到一只老虎在寺门口静伏,他好奇地逗引这只老虎,不小心把老虎给惹怒了,老虎纵身跳起,准备向青年人扑过去。这时,景泰禅师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他停下讲经,到寺门一看,只见老虎正扑向青年人,他手捻佛珠,双目紧闭,口中念念有词。很奇怪,老虎竟然停了下来,对禅师摆了摆尾巴,缓步走入山林之中。人们都说这是景泰禅师所讲佛义感化的结果。
景泰寺原名七仙寺,在九龙坑为景泰禅师修真之处,寺建于梁大同中,筑上下两寺,上名上景泰寺,下寺名下景泰寺,地名栖霞岭西南五里,又名景泰云峰,景泰僧未到此地之前,有七仙人守其地,景泰到此,发地得二石履一古镜,乃建七仙寺以纪念之。至宋绍兴年间,风雨山裂,又获唐天宝时的铜钟,乃并藏于寺中。
明代,有个皇帝的年号叫景泰,广州的地方官感到有点紧张,急忙上书皇帝,要求将此处地名改动,好在皇帝对佛教采取了宽容的政策,下了一道圣旨,指出寺名山名无需改动,这样,景泰寺、景泰坑的名字不仅保留下来,而且名声和影响更大了。
景泰寺
分上景泰和下景泰。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梁武帝信佛,并亲自出家,使得全国上下,都信奉佛教。当时广州的刺史(广州最高地方长官)叫萧誉,他感到广州单有一个寺院(即现在的光孝寺)远远不能适应老百姓信奉佛教的需要,于是亲至罗浮山,请了一位叫景泰的高僧前来广州弘扬佛法。萧誉让景泰禅师自己在广州选址建寺,景泰禅师用了3天时间考察广州城区和周边地区,看到白云山下有一处荒地,松柏参天,花香鸟鸣,很有一派仙境气象,于是选中该处建了一座南楼寺。
建寺之初,发现此处地势颇高,无处取水,于是景泰禅师用他的禅杖在地上点了几点,想不到地上竟有泉水冒出,大家一见之下都惊奇异常,于是将这股泉水称之为“卓锡泉”,卓锡就是禅杖的意思,也有人将此水称之为景泰泉。
至宋天禧年间,僧智严,创建景泰,以志其事,并于山间建僧归亭,及明下统十三年,主持僧德泉和尚重修,时适遇景泰年号,曾易名“僧归寺”,后奉赦恩准仍用旧名。天顺三年,金城黄谏谪判广州,易名为“广趣寺”,亦刻石以纪。嘉靖中詹事黄佐,将寺改为泰泉书院,移僧人于光孝寺,万历卅五年僧正裔和尚修复其地,群承倪伯麒,番禺县令陈原道捐资助建,惜后又毁于战火。现尚遗迹可寻。
明未崇祯年间在上寺下约四百米处建有新景泰寺(即下景泰寺),占地仅七亩,清未亦毁。
本文链接:广州市景泰寺简介_景泰寺开光_景泰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