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

北京市和平寺简介_和平寺开光_和平寺历史

时间:2019-06-26 14:57:04  编辑:

    和平寺 敕赐和平寺位于长城八达岭南麓昌平西北十五公里的龙凤山脚下花塔村内,交通十分便利,有铁路、高速公路直通南口重镇,公路直通寺院。
敕赐和平寺由唐代名将尉迟恭临建,由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古有和平寺后有潭柘寺之说,寺院所在花塔村林境优美,背靠青山,面对京北平原,四季宜人,果香粮丰,寺院内一派幽静,春来鸟语花香,夏到绿树成荫。
寺院山门内有一棵一千三百多年树龄的古槐,枝繁叶茂,树围三米有余,是北京市一级保护名木。正殿前有两株高大茂盛的银杏树,一雄一雌。西为雄树,高约三十米,下围三人合抱。东为雌树,高约二十米,果实累累。正殿台阶下驿堂中间有一株三十多米高的白皮松,下围二人合抱。略为偏斜,恰似一条卧龙,树种和树形都极为珍贵。
  电话:010--69778491

和平寺壁画

  千年古刹和平寺   古刹与传说   和平寺俗称花塔庙,位于南口镇花塔村北,距离昌平城约三十华里,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在和平寺西侧遗址上,早年间曾有一片塔林。传说在高低错落的塔丘中,有六座不同朝代的砖塔尤显壮观。其中一座塔的造型与众不同,高约十几层,塔身上半部有彩绘佛像,塔檐形同莲花瓣,故被称之为花塔。花塔山、花塔庙和花塔村皆因花塔而得名。   世居花塔村的孟庆发老人说,花塔山状如展开翅膀的凤凰,故又名凤山。和平寺坐北朝南,处在凤翅凤尾之下。花塔村世代流传着一句古话——“先有和平寺,后有潭柘寺”。不论事实是否有些许出入,都可以肯定和平寺确有古老之龄。经过唐宋元明清各代不断修葺扩建,和平寺颇具规模。庙里曾有殿堂、道观、僧房和尼姑庵九十九间半。既能以佛教、道教粗分为东西两院,又以中庙、东庙、西庙、娘娘殿和刘二爷殿细分为五个院落,共有大小72道门。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花塔山有和平寺,唐建,由唐代名将尉迟恭监建,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敕赐和平寺》得名。对于和平寺的历史有两种传说。其一,寺院简介中说:“三国末晋初就修建了和平寺。战乱时期因交兵作战,白羊城双山的几座庙宇遭到破坏。僧人喂养的两只白鸽放飞后,落在十里地以北的凤山之顶。出家人更是憧憬和平,辗转来此山下修建了和平寺。”其二,白羊城人传说:“白羊城东门外三里有座双山,又名蝎子山。那里有东寺(又名双泉寺)、娘娘庙和尼姑庵。南流村张员外家的小姐到庙里上香,被寺内一恶僧藏进夹壁墙中受尽凌辱。张员外从阳坊镇西贯市请来武术把势,惩治了恶僧。百姓痛恨之下烧毁了寺庙。从此庙风颓败,香火绝迹,寺庙北迁到凤山下。”两种传说的吻合之处——和平寺的前身是从白羊城的双山迁移至此。   庙宇遗存   曾经恢弘壮观的塔林,由于战乱、年久失修而不断坍圮。西院的五间娘娘殿、三间刘二爷殿和仅存的三座塔,在“文革”初期又遭劫难,如今仅存残基断碑瓦砾。东院寺庙得以幸存,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被建成小学校,1958年再建中学校。和平寺的最后一次修缮,由清末成郡王载锐一手完成。殿堂的地基、石阶以及碑刻为清代遗迹,建筑面积不足早年间的四分之一。庙宇建筑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庙依山,山拱庙,殿堂错落有致。建筑布局以山门、天王殿、佛祖殿为中轴线,从低到高分为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落包括山门和里面平坦的广场。原山门为九檩十三椽单檐歇山顶式,上雕唐太宗御书“敕赐和平寺”匾额。现今的山门为仿制,位置及样式基本如前;两旁有随墙硬山顶门楼。山门内西侧屹立着一棵一千三百多岁的国槐。其枝繁叶茂,树围约三米。   第一进院落北边有长约百余米、高约八九米的红色护坡石墙,中间有三十二级石阶直通第二进院落。寺院主体建筑在第二进院落。石阶顶端有天王殿三间。殿内迎面供奉着接引佛,背后供奉着护法神韦驮,两旁是四大天王。天王殿西侧有玉卧佛殿三间及耳房两间;东侧是一排僧舍。天王殿以北有两棵银杏树、一棵号称“白袍将军”的白皮松及几棵柏树。白皮松在中轴线以西,树旁有三间祖师殿坐西面东。钟亭在中轴线以东,旁边有三间伽蓝殿坐东面西。院中靠北有九磴台阶可达石砌高台,三座大殿并列其上。佛祖殿居中,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长约13米,前廊后厦,进深约7米。门额悬清雍正皇帝御书“大地金沙”匾,彰显着僧众千年以来聚沙成佛塔的功绩。殿内主奉释迦牟尼佛,两厢供奉着十八位罗汉。与别处佛祖殿不同的是:靠窗坐着手托二百文铜钱的第十九位罗汉。传说那是一位过路僧,骑着雇来的毛驴来听佛祖讲经,手中的驮脚钱还未及付给赶脚的老汉,竟然在窗内坐化,成为罗汉堂里的“旁听生”。佛祖殿前有延生堂和往生堂各一间,相对而立。佛祖殿两旁各有一座大殿,均为硬山屋脊,前廊后厦,面阔三间长约11米,进深约8米。弥勒殿居西,主奉弥勒佛。其西南有一间龙王殿坐西朝东,内奉四海龙王。观音殿居东,主奉观音菩萨。观音殿东墙壁与一间半耳房相连。那半间房辟有东门,旧时供僧人绕道后山取泉水。殿前有一间倒坐的韦驮殿。   唐址 佛事 庙会   和平寺建筑虽然属于清代样式,但观音殿和古树的位置却明显带有唐朝遗址特征。其一,一般庙宇的观音殿在主殿的右侧,符合男左女右的排列惯例。而和平寺的观音殿竟位于寺院左侧,明显有着武则天“女人为尊”的时代烙印。其二,佛祖殿前有两株银杏(白果)树,雌树在左边(东),雄树在右边(西),正合武则天“女左男右”的设置惯例。雌树果然不负武则天厚望,主干旁边又滋生出12根支干,秋天里白果累累。 和平寺是京城西北民间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历史上,几乎每个大村庄都建有关帝、菩萨、五道、龙王、土地等小型庙观,却极少有出家人修行居住。和平寺主奉佛教,兼奉道教。庙宇大,僧人、尼姑、道人多,常应邀给官家或百姓做道场。方圆几十里的百姓人家办丧事,都要到和平寺请和尚放焰口。“长的横吹,短的竖吹,七长八短的抱着吹,举个窗户棂子敲得叮当乱响……”描绘的是僧人用笛、唢呐、笙和云锣,配合钹、镲、鼓、木鱼等乐器,诵经唱佛乐的热闹场面。   和平寺庙会闻名遐迩。每年农历四月初六至初八开庙会,初五闹台即搭戏台。初八浴佛节举办功德法会(又称龙华会),用香汤给佛祖像洗浴,庙会盛况达到高潮。庙会期间,远处的香客和游人坐着马车或骑着驴,近处的扶老携幼,从四邻八乡齐聚和平寺。寺内烟雾缭绕,钟磬铿锵相闻,香客们虔诚地烧香拜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多子多福。游人们摩肩接踵,尽享一年一度的庙会娱乐。戏楼前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台上演出蹦蹦戏及河北梆子,还有寺僧表演的少林护山刀。台下有附近村庄表演的五虎棍、踩高跷、花跋大鼓……庙会上商贩云集,吆买喝卖之声不绝于耳。有卖叉子、笤帚、簸箕农用具的;有卖夏天应时布料、草帽、雨伞的;有卖凉粉、糕点小吃的;有卖不倒翁、泥人泥兽等孩儿玩具的。近年恢复了传统庙会。

本文链接:北京市和平寺简介_和平寺开光_和平寺历史

上一篇:湘西州江东寺简介_江东寺开光_江东寺历史

下一篇:北京市三泉寺简介_三泉寺开光_三泉寺历史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