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肥西县西庐寺
西庐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紫蓬山境内。(九朵莲花开佛国,五龙簇珠紫蓬山),相传地藏菩萨前往九华山途经于此,故紫蓬山又被称为北九华。
紫蓬山又称李陵山,因三国魏将李典镇守合肥,在山顶建庙祭祀七世祖李陵,故名。李唐年间赐名西庐寺。
西庐寺因年代久远,兴发难考,康熙年间僧鉴容智公禅师卓锡于此兴修梵刹,为一代开山始祖,后屡经战乱,毁于兵火,逮至太平天国,杭州守将袁宏谟深感世事无常,审时度势,弃城回乡于此出家,法名通元,发愿重修西庐寺,为一代中兴祖师。近代高僧有时任安徽省佛教会会长三煌梦东和尚,太虚大师座下四大金刚之一寄尘方丈,一代书僧懒悟法师等。
1950年西庐寺被国营林场占用,文革期间横遭拆除,满目疮痍。躬逢盛世,国运昌隆,随着国家对宗教的重视和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西庐寺于1984年被安徽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寺院。昔日梵刹,历经千年风霜,虽经数次维修,终因各种因缘不能具足,难以再现当年的庄严辉煌。
2005年10月界心法师应当地政府宗教部门之请。受安徽省佛教协会任命来到西庐寺,履新主持。面对西庐寺的修复,界心深感任重道远,诚恐有远西庐寺历代诸祖老和尚觉灵之期盼,广大信教人士之心愿,本着: “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僧材,以慈善福利社会,以修行净化人心”为宗旨,特请北京中国风景圆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南方总院傅克勤教授规划设计,整体建筑风格为仿唐式建筑,设有殿堂区、生活区、修行区、文化区等四大功能区。
西庐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唐代改建为"西庐禅寺"。唐代以后,因战乱屡经兴废,明末清初,静澄、鉴容及晚清的通圆和尚,各有一次大的重修。据《紫蓬山志》记载:通圆和尚于同治年间在修复西庐寺时,陆续建成殿房124间,计有"大山门五间,中供弥陀佛,左右四大天王像,地藏殿十五间,殿中木塔一座,殿左右十王。加上大佛殿、后殿、宫厅、禅堂、观音堂,位于二层的八卦亭、钟楼亭、藏殿楼、寮房、通公塔、望湖楼等等,真可谓是殿宇恢弘,气势非凡。寺内还收有众多文物及苏东坡遗物---一方宋砚。西庐寺堪称名刹、宝刹,也成为合肥地区当时最大的庙宇群。西庐寺前有一棵状如"孔雀"的马尾松,树高十余丈,仰首望去,那松树身上苍老的斑痕,颇似孔雀身颈上的羽毛,粗壮而又弯曲的树干不断向上伸延,直达苍穹。树顶枝蔓横生,恰似孔雀"开屏"。这棵自然生长出奇特形态的"孔雀松",现已成为紫蓬山的一棵名树和一景。西庐寺佛堂里供奉着"三世佛"像。佛堂左侧有一棵被称为"活化石"的古银杏树,树高10多米,胸径粗约10圈。这棵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除树干略向一边倾斜,微呈老态龙钟状态外,依然是树叶稠密,青翠欲滴。西庐寺周围松竹环抱,古木参天,环境幽静秀美。寺旁的"望湖楼"是西庐寺的最高建筑物。登楼近处可看到紫蓬山下素有"璀璨明珠"之称的大堰湾的湖光山色;远眺,碧波万顷的巢湖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地址:合肥市肥西县农兴镇紫莲山
邮编:231201
本文链接:合肥市西庐寺简介_西庐寺开光_西庐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