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藏

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

时间:2023-03-12 11:03:34  编辑:

帕巴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吉隆镇。约建于640年,相传为松赞干布采纳文成公主建议,建立的镇边寺院之一。为尼泊尔寺庙 建筑风格,整体形状为一楼阁式石木塔,塔中心有楼梯可盘旋至顶。共四层,层层出檐,逐层收分,每层均设有壶门、小窗,建有挑檐、檩枋、椽子、飞头、瓦垄 等。从寺庙建筑及壁画来看,历代曾进行过修葺,但其主体建筑却依然保存了历史旧貌,具有浓郁的南亚风格。“文革”期间,寺院被毁,80年代重建后,被列为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佛殿 帕巴寺底层,寺庙的主体部分,由门廊及主殿两部分组成。①门廊。门道设于南面,宽4米,有两层石踏道。门楣两端有圆 雕木狮一对。门廊4柱,左右各有密室一间相通。②主殿。位于门廊北面,门道朝南,宽约2米,有石踏道四层,最上两层尚存护铁,钉有铁钉。门楣上方为5尊护 法狮子,其间绘有头戴黄色尖帽的格鲁派祖师法像。佛殿平面呈正方形,进深3间,面阔3间,现存立柱14根。在南端东侧第一柱上有模糊不清的墨书藏文题记。 殿堂南壁的东、中、南段上方各开有采光小窗。主殿北壁原放置主尊释迦牟尼8岁身量的檀香木像,俗称帕巴瓦第像,帕巴寺也因此而得名。东、西壁各置佛像4 尊,东壁西侧放置十三世达赖的泥塑像,高约10米,西壁角上原放置有莲花生大师泥塑像,高8~10米。殿堂内悬挂有五色缎子制作的庄严胜幡,木柱四周皆用 锦缎围裹,东西两壁经橱内分置有《甘珠尔》、《丹珠尔》经书各1部。主殿南侧原有僧舍9间,已改作他用。佛殿内、外有环廊环绕,以供信徒转经之用,外环廊 木柱上原安置有一周转经筒,今已不存。
  壁画 寺内壁画有早、晚期作品,分布在门廊、佛殿及外环廊。①门廊壁画。北壁右侧绘莲花生像,下方为其 弟子像,上方分别绘制密宗双身欢喜菩萨及白度母,以山水、云朵为底饰图案;左侧绘十一面观音,身披天衣、条帛,有光头及背光环绕,在其上方左右分别绘有释 迦牟尼坐像,下方左右绘制供佛仙女,中央为神山冈仁波齐峰。东壁现存部分壁画为释迦牟尼小像,均结跏趺坐于莲花之上,作各种印相,皆有背光。南壁自东至西 分别绘有三世佛、罗汉图、护法神、观音、度母像等。西壁绘有三尊护法神像。②佛殿壁画。南壁东段壁画上方为释迦牟尼像,中心绘宗喀巴师徒3尊,下方为5尊 并列的护法金刚像;西段壁画中心部位为观音法像,四周以雪山、云彩装饰,上方绘绿度母,下方绘曲班拉姆,西端为神山冈仁波齐峰,东端绘三尊护法神像。其西 壁与东壁原绘制有壁画,现已毁。③外环廊壁画。四面满绘壁画。南壁正上方门楣处绘释迦牟尼像,左右分别绘有度母、护法神像。西段为西方广目天王与东方持国 天王,两天王之间绘有坛城,中央为无量光佛,西侧绘有化佛小像。东段绘制南方增长天王与北方多闻天王以及供佛仙女像;西壁从南至北绘有护法神、十六罗汉、 历代高僧大德像等;北壁从西至东绘有释迦牟尼、供佛仙女和藏传佛教各教派的高僧大德像,如米拉日巴、噶玛巴法王、德敦嘎旺多杰、哈蒙居马、仁尊次旺罗布、 切洛桑扎、莲花生及妃子康祖•益西措杰和拉坚门德拉娃、赤松德赞、药师佛及其弟子、喜金刚、观世音菩萨、强巴佛、白伞盖佛母、多吉申巴、恰那多杰、绿度 母、宗喀巴师徒三尊、拉罗娃、吉尊强准等各种人物肖像。东壁下层壁画属早期壁画,大部分为上层画所覆盖,仍可辨识出菩萨像、赤松德赞像、法师像三个局部图 案。南段上层壁画年代晚于下层,题材内容包括释迦牟尼传记、松赞干布时代宫廷生活、削发剃度等不同的场面。其中《宫廷生活图》反映松赞干布时代的宫廷生活 情景。北段上层壁画的年代较晚,与下层壁画叠压。从北端开始,绘有布达拉宫、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琉璃桥、扎谷嘎林三塔及药王山等建筑群,长9米多, 绘有官员谒见布达拉宫的场面。
  帕巴寺的建筑风格独特,系楼阁式石木塔。高四层。塔中有梯可盘旋至顶。层层出檐,逐层收分,每层均设有壶门、小 窗,建有挑檐、檩枋、椽子、飞头、瓦垄等。塔之四角的一、二层檐角套有火焰形铜套饰,三、四层上为黄铜翘檐伸出,顶部有铜刹顶,以圆光、仰月、宝盖、宝珠 连接,屋面用红铜盖顶。在三、四层的四周壶门上绘有小佛像。底层为佛殿,由门廊及主殿两部分组成,其外环绕内、外回廊,供信徒转经之用。门廊面积4柱,门 楣两端有圆雕木狮子一对,左右有密室相通。佛殿平面呈正方形,进深3间面阔3间,有柱14根(方柱10根,圆柱4根);殿门楣上方为5尊护法狮子,其间绘 有头戴黄色类帽的格鲁派祖师像;殿内南端东侧第一柱上有墨书祖师像;殿内南端东侧第一柱上有墨书藏文题记的寺志,南壁的东、中、南段上方各开有采光小窗。 佛殿北壁原供有主尊释迦牟尼佛8岁身量的檀香木像,东、西壁各供佛像4尊、东壁西侧供奉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泥塑像,皆高约10米;西壁角上供奉莲花 生大师泥塑像,高约8~10米,主供之前置有金、银质酥油灯各2盏,高约30~40厘米,以及黄铜制的酥油桶等;殿内木柱用锦缎围裹,悬挂有五色缎子制的 庄严胜幡,东、西两壁经橱置有《甘珠尔》、《丹珠尔》各一部。但上述殿内塑供法器等在“文革”时期被毁,今已不存。可贵的是寺内壁画大部分保存尚好,是该 寺具有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珍品。
  门廊壁画:门廊北壁右侧为莲花生像,其下方绘其弟子,上方分别绘制密宗双身佛像“定觉”及白度母,间饰山水、云 朵图案;北壁左侧绘十一面八臂观音,足踏莲座,身披天衣,搭条帛,有头光、身光,其上方左右分别绘释迦牟尼佛坐像,下方左右绘一般说来丹拉姆(吉祥天女) 护法神,中央为“圣山”冈仁波且。门廊东壁为释迦化佛小像,皆结跏趺坐于莲台上,结各种印像,皆结跏趺坐于莲台上,结种种印相,皆有背光。门廊南壁从东至 西分别绘有化佛、三世佛、罗汉、护法神、观音、度母像等。门廊西壁绘有3尊呈忿怒状的护法神像。
  佛殿壁画:最为精彩的是南壁东、西段壁画。东 段壁画的最上方为释迦牟尼像;中心绘宗喀巴弟子3人;东侧绘观音法像;西侧绘仁嘎钦布、白髻长髯,手持人骨法号;最下方为5尊并列的护法金刚像。西段壁画 的最上方绘绿度母;下方绘吉祥天女护法神;西端绘圣山冈仁波且;东端绘骑虎、骑象和一头戴人骨骷髅冠、坐压在披发裸体人之上的3尊护法神像;其中心为观音 法像,四周以雪山、云彩装饰。
  外环廊壁画:是帕巴寺壁画最为精美的部分。南壁:上方门楣处绘释迦牟像,左右绘有度母、护法神像;西段为西方广 目天王(手托塔)与东方持国天王(手执琵琶),两天王之间绘制坛城(曼荼罗),中央为无量光佛,西侧为化佛小像;东段绘有南方增长天王与北方多闻天王、吉 祥天女像。西壁:从南至北绘有护法神、十六罗汉、历代高僧在德等。北壁:从西至东绘有释迦牟尼、班丹拉姆、米拉日巴、噶玛法王、德敦嘎旺多杰、哈蒙居马、 仁尊次旺罗布、切洛桑扎、莲花生及其佛母康错益西措杰、拉坚门德那哇、墀松德赞、药师佛及其弟子、喜金刚、观音、强巴佛、白伞盖、多吉申巴、恰那多杰、绿 度母、宗喀巴师徒三人,拉罗哇、吉尊强准等肖像。东壁:北壁画早、晚期区别显著。南段下层壁画在技法上运笔细腻,线条流畅,施色浅淡,色调偏灰,以不带胶 质的矿物质颜料着色,具有早期壁画的特征。菩萨像,手持净瓶,上体赤裸,其旁侧为菩提树,赤足站立于莲座之上;法师像,头戴浅褐色尖帽,内着右衽僧衣,身 披袈裟,右手作说法印,左手执净瓶平置于腿部,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墀松德赞像,头戴宝冠,手执轮宝,端坐于莲台之上,下为祥云环绕,其左下方还绘有一头戴 高冠的菩萨头像,手执法螺。南段上层壁画年代晚于下层,但题材十分丰富,有释迦牟尼传记、松赞干布时代的宫廷生活、削发剃剃度等不同的场面。《宫廷生活 图》,反映的是松赞干布时代大臣甲射的宫廷生活情景。画面以楼阁为中心,第一至三层为甲射端坐于法台,手执法轮,其两端分立侍女:第四层为7名宫廷侍从居 于室内,均头缠头巾,身着圆领衣,谈笑娱乐;第五层为宫中马厩,绘有良骥数匹和饲养人;第六层为骑马出行图和宫中宴饮场面。《削发剃度图》,画面正上方绘 一座覆钵式塔(俗称“喇嘛塔”),四周环绕云朵、树丛;其下方绘制3人:从左至右一人头缠头巾,正在烧水;一人身穿紫红色右衽长袍,右手执剪,左手抓住发 辫,正在剃发;一人身着通肩袈裟正在主持剃度仪式。《释迦涅盘图》,正中绘制释迦牟侧卧,右侧有菩提树,树下二弟子悲哀垂首;上部祥云笼罩,左右各有2各 乐音菩萨在天迎奉。北段上层壁画的年代最晚,而且与北段下层壁画的叠压关系十分明显。壁画从北端开始,绘制出布达拉宫、甘丹地、哲蚌寺、色拉寺、琉璃桥、 八角林三塔及药王山等宏大建筑群,长达9米,气势宏大。此外,还绘有吉祥天母像。
  帕巴寺从建筑和壁画来看,历代曾进行过修葺,但其主体建筑却依然保存了历史旧貌,具有浓郁的南亚风格。“文革”期间寺庙被毁,现已由吉隆县政府批准恢复。

 

本文链接: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

上一篇:九江市多福寺简介_多福寺开光_多福寺历史

下一篇: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_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