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理想人格的自我塑造

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业果法则”,业果是通三世的,将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一句俗语叫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但这句话给人的感觉有一种悲观的意味,似乎佛...
理想人格的自我塑造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于凌波  一、学佛的目的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

一碗爱心的饭

  在台北的街头,差不多二、三十年前,有一个大学学子刚到学校读书,家里很穷,吃饭没什么钱吃不饱,在那个自助餐前面走来走去,看没有客人的时候才走上前来,说我要一碗白饭,然...
一碗爱心的饭

感化的力量

  这改过难,难于上青天。五月十三号,两个月以前,我记得是个星期四晚上,北京市委党校一个教研室主任,说要约我见个面,为什么?说现在你的盘流通挺厉害,“锵锵三人行&rdquo...
感化的力量

作为无益。怀挟外心

【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这是讲他所做的事情毫无益处,对社会、对自己都没有利益,就是一些无聊的事情,搞这些无聊的。什么是无聊的?你看现在很多人都是搞无聊的事,走到街上看那些游戏...
作为无益。怀挟外心

人要没做好,说修行要成就,全

...
人要没做好,说修行要成就,全

不要让仇恨蒙蔽双眼

不要让仇恨蒙蔽双眼四为嗔之结,火烧功德林。  功德非有为,源自清净心。  在繁忙的都市里,你常常会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每个人都非常忙碌,非常急躁,一点小小的摩擦,就能引爆一座嗔...
不要让仇恨蒙蔽双眼

真心息妄法

真心息妄法元知纳禅师有真心息妄法十门,兹再伸其义:  第一门觉察。此功夫最为紧要,由未悟以至彻悟,由初地以至十地,无一事无一时不要凛觉。不但才起一念要觉察,即日常应付人...
真心息妄法

烦恼的辨认及对治转化

  烦恼(梵klesa),又称“惑”、“缠”、“结”、“使”、“系”、“缚”等,梵语词根有折磨、使人产生痛苦义。《维摩经》卷二谓“恼乱众生,...
烦恼的辨认及对治转化

杨仁山的学佛因缘及其对近代佛

在清季宣统末年中秋节过后的第二天,南京城廷龄巷的“金陵刻经处’内,客厅中有许多人在开会。他们都是南京佛学研究会和金陵刻经处的人员,开会的目的,是要选出一位新会长。...
杨仁山的学佛因缘及其对近代佛
  • 首页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尾页
  • 共 324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