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六和敬四众同修分享—克服六和敬的最大障碍 钟茂森博士主讲 (共一集) 2010/7/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29-0001
尊敬的师父上人慈悲,尊敬的悟道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胡居士,以及协会全体的义工同仁们,大家晚上好!末学在此非常感恩协会给我这样的一个机会,与其说是做心得分享,实际上是做一个惭愧反省的汇报。
讲到六和敬,我自己就觉得自己回思以前走过的路,经过特别是最近退休以后,跟著师父上人深入经教来学习,学到的其实没有别的,正如胡老师今天早上讲经的时候跟我们讲到的,就是第一惭愧,第二改过,第三是感恩。今天一天下来,六和敬大会,我自己本人已经觉得是享受了精神的大餐,明天会更精彩。从胡老师早上的分享,到下午我们聆听尊敬的师父上人谆谆的教诲,胡居士质直柔和的演讲,以及我们悟道师父这么谦卑的示现,和蔡老师那种对我们深入的这种问题的解剖,我自己就觉得真正是如《了凡四训》上讲的「过恶猬集」。
讲到六和,该怎么做?我想先用佛陀的一个故事来做为一个引子,然后我们再来细细的去体会一下六和敬该怎么修。在佛陀时代,当时有四位兄弟为了争财产正在闹矛盾,甚至要打官司,正在他们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舍利弗到他们那里去乞食,发现他们四位正在争财产,所以就劝他们,你们到佛陀那里,佛陀大智慧,可以帮助你们解决纠纷,於是四个人就到了佛陀那里。还没到佛陀跟前,佛已经放光在摄受他们,所以他们生欢喜心。到了佛陀跟前就拜倒在地,请佛陀给他们开示如何来解决纠纷。当时佛陀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就是在有一本小经,叫《惟娄王师子湩譬喻经》,这是佛陀给他讲一个寓言,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从前有一个国王得了一场大病,已经没得治了,结果遇到一个很高明的大夫,跟他讲,说你如果能够找到狮子乳,就是狮子的奶,母狮的奶,就能够把这个病治好,做为药引,就能治好病。国王就下通告,说全国谁能够给他找到狮乳,就给他很多的封地,另外把公主也嫁给他,就是让他做驸马。结果有个贫人,家里很穷,看到这个公告也就动了心。他也很聪明,就想了一个计策,上了山,他拿了一头死羊,把它剖开,然后拿了一点酒,就到了狮子洞口,把那个羊放在洞口,然后酒放在旁边,就是放在碗里。等到母狮回来的时候,发现洞口有羊,它就饱餐一顿,然后又喝了酒,结果就醉了。醉了之后,这个贫人就很顺利的把狮乳就拿到了。
挤了这个奶之后,很高兴,也很累,晚上就在一个客栈休息,准备第二天去见国王。正好在客栈有一位阿罗汉,已经证得六通,跟他一起住这个客栈。阿罗汉晚上不睡觉,打坐的时候就听到贫穷的人他的身上六根在那里吵闹。眼睛说:这个功劳应该归我,因为如果我要是没有看到国王那个公告,你们都甭想拿到狮乳。耳朵说:是我先听到这个消息。然后手说:是我亲手把狮乳拿到的。脚说:不对,如果没有我,你们根本到不到山上去拿狮乳。结果舌头开口了,说:你们都别吵了,你们即使是争到了,只要我一句话,你们全给破掉。结果它们就争得不可开交。人身上有六根,六神主宰。第二天这个贫穷人就到国王面前把这个狮乳献上,国王很高兴,准备要给他封赐。忽然间舌头就开始说话,说:国王,你可别相信他,这不是狮乳,这是驴乳,驴的乳。国王一听就很气愤,说你怎么敢欺骗本王?然后立即下令把他拉出去斩首示众。阿罗汉已经知道这一幕,他就腾空而来,来到国王面前,对这个国王讲,说大王你不必这么生气,这个确实是狮乳,他就把昨天晚上跟这个贫穷人在一起住的一晚,听到六根在争吵的原委说出来。阿罗汉说,不信国王你可以先把这个狮乳送药喝下去,看看病就能好。结果国王果然就好了,於是才把封赐按照诺言封赐给这位贫人。
当佛讲完这个寓言故事之后,这四兄弟就开悟了,他们就不再争吵了,他们知道自己错了。明白什么?大家都是一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看人的身体六根为了争功,都会互相的在那里起嫉妒、起人我,要自私自利、要损人利己,更何况人以外要跟其他人要和起来,确实是不容易。实际上我今天的题目是讲「克服六和敬的最大障碍」,我是从自身上发现和反省,总结出这么一个体会,就像这个故事当中,为什么这个六根都不和,其实原因就在於每个根都有贪欲,都想贪功,这个功是名闻利养,为了名闻利养去争执,然后还自以为是,觉得我是功劳最大的,傲慢,然后又有嫉妒,另外的那个根它们做了这个工作它就自己不服气。
所以正如我们师父在讲《华严经》的时候讲到菩萨三重障,一个就是贪欲,一个是傲慢,一个是嫉妒。这三个可以说是我们六和敬最大的障碍,只要我们能够克服这个,六和敬应该来说不会很难。当然还是有障碍,等一下我还说一个更深的障碍。就说这三个障碍要克服真正不容易,譬如说贪欲,财色名食睡这五欲一般人都贪,我们现在跟师父老人家学习了,不贪了。我自己就反省,这五样确实比十年前我的贪心淡了很多,十年前我放不下,就是身外物都放不下,现在身外物可以说都能放下,就是事相上放下了,心上还要继续检验。工作可以放下,工资可以放下,名位可以放下,现在我是连银行帐户全部都清掉了、关掉了,只有身上的衣服还有书,书没放下而已。但是想想,这身外物放下其实是最浅最浅的,实际上我们内心当中对这五样东西的执著,其实那个我们也不容易放下。
譬如说财,现在因为我没有很多的财去考虑,没有缘,我不敢说我自己就能放得下。按照我过去年薪八十万这么样来计算,折成现值,学金融的知道,折成现值,Present value,大概是一千六百万,这是现值,你的身价是一千六百万,你能放得下。但是如果是一亿六千万呢?如果是十六亿呢?你能不能够放得下。所以那个境界没现前之前都不敢说,像我们师父讲经当中讲的,在高名厚利面前往往人就会堕落。所以最好的方法,像我们这种根性差的人只能是远离,远离还比较安全。所以我现在把银行帐户关掉了,但是以后肯定还有很多考验。
色这一关比财更难,虽然说现在我们没有真正做什么这方面的行动,现在放下这个,可是对於真正见到美色现前会不会动心?我在这里承认还是会有,只是什么?现在因为薰习的时间比较多,而且没有像灶神对俞净意公讲的,只是你没有邪缘相凑耳,不可以说你终身无邪色。譬如说在网上如果见到一些突然的插件进来,那种不是那么优美的、不健康的那种画面,心里就会有一种动心,就是一种好奇的心,会被它牵著走的心,都会生起来,就不能够做到当下就是被毒蛇啮指马上就把它斩断那种果断还没有。这种就很危险,幸好现在是没这个缘,如果有这个缘,自己也不敢担保。
名也是更难,像刚才蔡老师所提到的,人出了名确实修行就很难。为什么?真正就是说不知不觉当中你那些傲慢习气、自己自以为是都会起来。现在师父老人家很慈悲,他让我安住在香港,定下来,好好的在这里修上十年,每天就在摄影棚里面讲课,尽量的把外缘摒弃掉。所以我自己给自己立个规矩,别人来请我出门讲课的确实很多邀请,论坛什么的,我全部都一概婉言谢绝,除非是师父老人家指示,他恩准让我出门,我是奉师父命,要不然我自己就都断掉。因为知道什么?名,像刚才蔡老师讲的,「名者,造物所忌」,而且我还没有蔡老师那样的警觉心,过马路还没有那么警觉,所以奇祸可能比他还多。所以这个很麻烦。我现在根性差,只能做到什么?远离,我做不到什么?境界摆在面前我不动心,我这个做不到,说老实话。
还有食、睡。食,我从小到大对食物就不太讲究,现在一天跟著师父老人家吃两顿,也吃很简单,协会送菜送饭,给什么吃什么,这个还好一点。但是睡,睡确实很难,昏沉,有时候听经都会昏沉。比过去是进步了,过去一天得睡八个小时,后来改成七小时,到了庐江我能够改成六个小时,我在庐江住一年,在实际禅寺,到现在大概每天五个小时还行。就是说明无始劫的习气,这五欲你要真正断,即使在事相上断都不容易,更何况在心上断。只要有这五欲,这个贪欲,你难免就会在境界面前的时候你会跟人起冲突,你会维护自己的那个欲就会跟人家起对立。
刚才讲的傲慢也是,像我们弘法的人真是很容易就起傲慢心,这我自己感觉到,不知不觉的。老是提醒自己「不要起傲慢、不要起傲慢」,都会起傲慢,因为老是说,说著说著以为自己做到了,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师父老人家也常常提醒我要谦虚,无数次的提醒我,有时候都已经拍著我肩膀告诉我说你要谦虚,我就知道我这傲慢习气很重。大概是在美国那时候养成的这个坏习气,因为在美国,竞争社会,你读书又好,拿博士、拿教授,年轻就好像很风光,傲慢心就会起来。断这个习气很不容易,特别是有一定成就的。成就本身只是成为你傲慢的资本,那个就不是好事情。
嫉妒也很难,我看不亚於前面两条重障。我记得在二000年的时候,我那时候在美国大学教书,跟我母亲一起到新加坡来拜访我们师父上人,我见了师父很欢喜,我就向师父老人家请教,他老人家陪我一起喝茶。当时还有陈晓旭居士在场,当时她就求师父皈依,我看师父对她很礼遇,我心里就有一点不服气,我说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出了名吗?我就在那损了她一句,我说我们师父讲经讲了上万个小时,比你要多,在镜头面前比你还多,损了她这么一句。很轻描淡写,那时候也并不是说很刻意,但是后来师父老人家捕捉到了。事后我就向师父请教一个问题,我每次见到师父请教的问题都很多,我那时候就请教,我说师父你看弟子修行,因为每年跟师父见一次面,看看弟子有些什么还不足的,还需要改正的,我自己身在庐山,不知庐山真面目,请师父老人家指点。师父停了半晌,语重心长的,很慢很慢的跟我讲,说要放下嫉妒心。
二000年,十年前。我当时一听直冒冷汗,你看自己一点点的这个念头起来,其实那个并不是很突出的一个表现,居然师父已经捕捉得这么明显,而且给我指出来,我非常感恩师父。之后,经过师父这样一提醒,我就对这个毛病特别的注意,确实发现自己的嫉妒心很强,看到别人好,心里就有一点放不下。人家有名声了,得到赞誉了,得到名闻利养了,自己心里就七上八下,其实自己就是贪图名闻利养。因为自己有贪欲,自己又觉得自己很行,傲慢,嫉妒就肯定有。当别人比我们行,我们就嫉妒,别人不比我们行,我们就傲慢。所以贪欲是根本。因为师父这样的慈悲提醒,我就特别注意在这一点上刻意的去改,见人之得如己之得。经过了六年时间,也在不断的,每天我就是做早晚课的时候,我就给自己定下一个定课,每天提醒自己,放下嫉妒、放下傲慢、放下虚荣、放下淫欲,我自己提醒自己。经过六年,有一次检验,那是二00五年的时候,学院请蔡老师到我们那个学院去讲「弟子规与佛法」。当时我从头到尾听了,师父老人家看到我听得可能比较认真。我确实在底下流的眼泪流了不少,座中泣下谁最多,大概钟茂森是其中一个,很感动。然后师父就叫我写一个听后感,听我们蔡老师讲课之后有什么感想、感悟。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圣贤教育的闪光」,写出来。我写的时候自己也都很感动,很流眼泪。然后交到师父那里,师父看了之后,其实这个是师父给我的考卷,看我这六年当中嫉妒心改得怎么样。我这一关算是考试合格了。
那时候确实可以说心里对我们蔡老师就没有那种嫉妒心,但会不会有那个习气?也可能会有,就是给人感觉可能会有,那就是习气,自己心里没有,但是那时候是个刻意,就是说用力的去压伏自己的那个嫉妒,而去随喜而去写这个稿子,没有做到自然。一直到什么时候比较自然一点?到了今年,上个月,真是不容易,到了上个月师父带我们去印尼,印尼同修邀请师父老人家还有我做了一堂讲座。我讲「金融危机的反思和出路」。讲课的时候,开场白的时候,因为师父做完介绍,我就也介绍自己跟师父学习,我说其实我只是师父很普通的一个弟子,比我更好的,像胡小林老师、蔡礼旭老师,我们只是跟在后面,是后学,这次刚好到了印尼,有这么个机缘跟大家来请教。讲的时候不觉得什么,因为我事先也没准备,讲完以后我自己回想,我居然能讲出这个话,比较自然一点。就是嫉妒心你看控制了十年,才算基本压得住,比较的可以说自然一点。所以很不容易。
三重障其实最根本的障碍就是我们师父在「祈祷文」里面讲到的,忘记了我们自己跟一切众生是同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所以在境界起现行的时候我们会跟它对立,要求别人做,而不能反思自己要怎么改进。我举一个例子来讲,在二00八年的时候,我在实际禅寺待了一年,那时候刘慧蓉居士在那边帮助整理摄影棚的工作。当时我忘了什么事,因为小事,可能是摄影棚的一些工作比较急,我的性子也比较急,我就跟刘慧蓉讲。结果刘慧蓉居士好像,当时可能因为忙其他事,没有怎么搭理我,我当时心里就不高兴了。我为了提醒她的注意,我「砰」给她跪下来磕头,虽然是磕头这个动作,但是心里是个不服气的;当然刘居士也马上给我磕头。这个事情我后来向她忏悔,我说这个我做得很不对,我的事我倒忘了什么事,但是当时起的这些念头很不对。这是什么?事情一急起来的时候,往往义工可能会特别有同感,这事情很急,你怎么不配合我,都是为公家的事,都是为了弘法利生的事,你怎么不配合,怨人了,这一急起来和就被破坏了。所以和为贵,以和为第一。所以我自己感觉到,要求别人的心这是破坏和最大的障碍,就是你忘记了我们是一体,而要求别人跟我来和,不能够我要求自己跟人家和。在二00八年这个一年当中,我在实际禅寺跟一些法师们一起学经教,师父让我做华严班的教务工作,当时我就满怀热情的,天天跟大家上课的时候讲说大家一定要和,说这个话其实是要求别人和,而没有真正反求自己说我要怎么样做到和,不要求别人你才跟人家和。
所以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六和敬的僧团?就是这个世界有四个人跟你是同一个理念,都是只要求自己跟人家和,绝不要求别人跟你和,这四个人碰上在一起了,这就是僧团。碰不上是众生没福,你也不能要求什么,一有要求的心,破坏和了。所以我现在就是在好好的反思,为什么我们这个实际禅寺六和敬,我们也在做,也在反省,但是最后我们,当然也是对自己来讲是有进步,但是还是跟师父老人家的要求差得很远。现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发起,希望全世界各个道场也都能够一起在自身上落实六和,这一点我觉得大家可以做一个参考。三重障是自己不能和的最大障碍,这是在相上,心上一定要要求我与别人和,不仅说团体内的人和,要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都要跟他和,都不起冲突、不起烦恼,你都看得顺眼,你没有看不顺眼的人,没有看不惯的事,这个时候你才有资格成为六和僧团中的一员。这是末学一点粗浅的体会,耽误大家时间,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选自净空法师专集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