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阿育王塔出函 惊爆罕世发现

发布时间:2024-11-09 05:45:14作者:大悲讲解

 

【南京日报报道】“这次从长干寺铁函内请出的阿育王塔,对于考古界和佛教界而言,都称得上一次惊世大发现,其文物价值不可估量。”目睹阿育王塔惊世出函的一刻,凤凰卫视主持人、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惊喜之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体型世界最大,工艺精美绝伦——这两大特点,足以让阿育王塔成为中国考古界在2008年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这次请出的宝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阿育王塔。”市博考古部副主任祁海宁告诉记者,长干寺铁函内发现的宝塔,高约1.1米,底座宽度为0.4米,其高度和宽度都是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的3倍多。昨天,当阿育王塔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时,“体型最大”已经不能完全体现它的重要价值,因为在考古专家们看来,“塔王”的制作工艺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阿育王塔不但体型庞大,塔身通体的雕刻图案也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甚至连蕉叶部分的正反两面都装饰满了多种图案。除了火焰、宝珠、缠枝莲等图案外,在塔身四角以浮雕手法做出的金翅鸟更是令人印象深刻:金翅鸟昂首敛翅、足踏莲花,姿势生动。

而其中尤其以人物造像和佛像最为生动丰富。根据初步统计,阿育王塔上仅单体的小佛像、菩萨像就有56个,这还不包括塔身中间图案上的人物以及山花蕉叶上的人物。如果加上20多幅故事图画上的人物,阿育王塔佛像人物像共超过了100个。

据祁海宁介绍,宝塔身上还有很多描绘佛教故事的图案,一种是讲述佛祖释迦牟尼生平的佛传故事,如六牙白象入梦、菩提树下证道、佛祖涅磐等;另一种为宣扬佛教精神的四本生故事,如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饲鹰、快目王舍眼等。这些故事图案无论大小,都刻画得细致入微,精美至极。

“宝塔是用泡钉将金属蒙皮和木胎铆接起来的,当年的工匠们在鎏金表面上锻制出宝塔上那些精美绝伦的图案。在金属表面锻打出图案,比起在木头上雕刻的难度要高得多。宝塔上的佛像、动物等图案栩栩如生,实在令人惊叹。”祁海宁告诉记者,根据塔身上的文字记载,阿育王塔的“产地”是在扬州。“从唐宋开始,扬州就一直是金银器制造业的重镇,以当时的生产工艺而言,当地的能工巧匠具备在金属表面锻制复杂图案的能力。”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唐时期,后主李煜曾命扬州工匠打造高达6尺的金莲,令宫女立于莲上翩翩而舞,当地的金银器锻造工艺之高超可见一斑。

渊源:

塔身现“皇帝万岁”字样

证明金陵长干寺和皇家的深厚渊源

除了精美的图案和佛教故事外,阿育王塔身上还出现了“皇帝万岁”、“天下民安”等字样。专家表示,这些发现,都说明长干寺自古以来就和皇家有着很深的渊源。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告诉记者,长干寺始建于吴末晋初,其后的千余年间,这座古刹历经三毁三建,并五易其名,最终有了后来举世闻名的大报恩寺。据贺云翱介绍,吴末时长干寺、塔被毁,西晋时复建寺,后历东晋、刘宋、萧齐,直到梁武帝时续有建设。梁武帝本人曾三次来到长干寺礼佛,由此可见,长干寺及后来的大报恩寺自六朝以来就是一座与皇室有着密切联系的佛教寺庙。南唐时期,长干寺一度沦为军营庐舍,至北宋时再度复兴。端拱元年(988年),僧可政于终南山得佛祖顶骨舍利,在长干寺建塔瘗藏。

昨日宝塔出函后,记者在一面塔身上看到了“皇帝万岁”的字样。据市博考古部副主任祁海宁介绍,在长干寺地宫出土的碑刻上曾经提及,金陵长干寺演化大师可政是得到宋真宗的支持和许可重修宝塔,之所以在建造阿育王塔时刻上“皇帝万岁”的字样,应该是为皇帝祈福之意。而塔身另外两面还有“天下民安”、“风调雨顺”,都是为祈祷国泰民安之意。祁海宁表示,这些新发现,都说明长干寺自古以来就和皇室有着很深的渊源,历代皇帝对它的尊崇与重视,足以看出这座寺庙在中国佛教界的重要地位。

探宝:

是否开塔取宝暂无定论

阿育王塔出函后,考古专家在塔身上发现了很多文字内容,其中多与此前长干寺地宫出土的碑刻记载的内容相符。这个发现让考古专家们更加确信,宝塔内确实藏有存放佛顶真骨等佛教圣物的金棺银椁。不过,接下来是否会从塔中取出佛教圣物,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塔身文字与碑刻内容呼应

市博副馆长华国荣表示,宝塔上的文字和此前碑刻中记载的内容形成了呼应。在今年7月地宫出土的碑刻中,记载有“金陵长干寺塔藏真身舍利石函记”。据碑文所载,“大宋大中祥符四年,金陵长干寺演化大师可政和守滑州助教王文等人,得宋真宗允许,修建九层宝塔”,将佛顶真骨、感应舍利10颗和诸圣舍利“内用金棺周用银椁,并七宝造成阿育王塔,以铁口函安置”。而在宝塔上的文字中,同样有这些内容的文字记载,比如在塔身一侧就有“将仕郎守滑州助教王文舍大光明王施首变相记”。

有了这些证据,加上之前的X光检测结果,专家们一致认为,宝塔内确实藏有存放佛顶真骨等佛教圣物的金棺银椁。在晨光集团工艺研究所所长周明展示的X光扫描图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宝塔内的金属盒子和一枚金簪。据记者了解,这张X光图片的宽度为340毫米,通过目测,金棺银椁的宽度约为图片宽度的一半多。

塔身密闭良好,取宝成难题

据了解,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上有镂孔,从孔中可以看到塔内藏有舍利函,但由于宝塔完全密封无法打开。据祁海宁介绍,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暂时还未发现镂孔,整个宝塔密闭良好,不具备直接取出金棺银椁的条件。

专家表示,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考虑,如果无法在不破坏宝塔本体的情况下提取宝物,“开塔取宝”就不具备可行性,因为阿育王塔本身也是重要文物和佛教圣物。而在佛教界人士看来,如果现有证据能够证明塔内所藏的就是佛祖顶骨舍利,那么即便不开塔取宝,也可认定其为佛教至高圣物。从现有的迹象来看,“开塔取宝”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百余枚宝石将重回塔身

宝塔出函后,考古人员将其请入一个有机玻璃制作的“塔罩”内暂时存放。据祁海宁介绍,“塔罩”的底座有滑轮可以转动,这个设计可以让考古专家多角度观察宝塔,同时也便于以后展示宝塔。接下来,考古专家将对宝塔进行清洗,去掉表面的污浊物,防止裸露在外的木胎部分发生霉变。祁海宁表示:“经过清洗后,鎏金塔将重新恢复当年光彩照人的原貌。”

尽管宝塔出函十分顺利圆满,但毕竟在地下埋藏了近千年,而且浸泡在铁函积水中,长干寺“塔王”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从目前的情况看,塔刹部分的两个相轮“伤势”较重,包裹在木胎外的鎏金表面已经出现脱落;蕉叶部分的鎏金表面有局部破损,很多镶嵌在塔身上的宝石也已脱落。在完成对宝塔成分的进一步分析后,考古专家将展开对宝塔的修复工作。“我们在铁函内发现了100多枚各色宝石,都是从宝塔上脱落下来的。”祁海宁告诉记者,“在修复工作中,我们将根据宝石的大小和排列顺序,将它们重新安放到宝塔上。”

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因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而得名。阿育王十分崇信佛教,传说他在一夜之间将佛祖舍利分到世界各地,建起84000座寺塔供奉舍利。其中,中国有19座,而东晋时建在南京的长干寺就是其中的第二座。

据史料记载,佛教刚传入中国时,阿育王塔其实是覆钵状,形状类似于馒头,后来经过和中国文化的交融演变,逐渐从一层变为多层,从圆形变成多角形。在此次长干寺阿育王塔发现之前,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古代的阿育王塔的形制,雷峰塔地宫中阿育王塔的命名只是一种推测,南京的阿育王塔出函,为阿育王塔形制提供了实证。

新闻链接:

“塔王”出函时间表

2007年2月14日 第一次尝试寻找大报恩寺塔遗址地宫。市博考古队进入宝塔顶10号院(晨光厂内的一块空地),对周围2000多平方米范围内进行发掘后没有找到地宫。

2007年9月 考古队将发掘地点移向晨光宾馆北面,经过1000多平方米考古发掘后,于当年11月终于发现塔基和地宫开口。

2008年4月 考古队对地宫进行试挖掘,发现地宫结构为圆形竖井状,地宫开口直径2.2米,镇石深度4.2米。考古队初步得出结论:大报恩寺塔遗址地宫整体保存完好,

没有发现被盗掘的痕迹。

2008年7月15日 考古队员为开启地宫大门进行准备性发掘,清理提取出埋在镇石四周土层中的22块青砖。

2008年7月16日 考古队将500斤重的镇石吊出井口,地宫入口处发现10厘米厚的青石盖板。

2008年7月17日 青石盖板被吊出,地宫入口被打开,发现夹杂大量铜钱的堆土。

2008年7月18日 地宫内的铁函和碑刻被运回南京市博物馆。根据出土碑刻记载,该地宫系宋代长干寺埋藏佛顶真骨之处。

2008年8月6日 市博考古队开启铁函,里面发现碑文中所载的七宝阿育王塔。

2008年9月起 市博和晨光集团专家组成联合攻关小组,研究论证请出宝塔的方案。

2008年11月22日 七宝阿育王塔被请出铁函,放入有机玻璃塔罩内。

长干寺铁函出土文物

已发现文物:七宝阿育王塔、铜鎏金凤凰、隋珠、龙凤铜钱、开元通宝、金线丝绸、琉璃瓶、水晶球、铜镜。

期待宝物:金棺银椁、佛顶真骨、圣感舍利、诸圣舍利、金簪。

南京日报记者 朱凯

(编辑 暴雪)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