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有什么可嗔的

发布时间:2019-11-09 09:14:27作者:大悲咒讲解网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

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前面讲的;纵五根入五欲,以及贪吃、贪睡,讲的都是;贪,现在,这里讲;嗔。通过学习前面的经文,我们明白了;贪,的的确确给我们制造了许许多多的烦恼和痛苦。贪,能够;毒死我们的人格、道德,以及;法身慧命,使我们堕落,而无法出离生死轮回、成就佛道。嗔的毒害,亦复如此。贪嗔痴,佛法称之为;三毒。本段经文,佛教导我们:一、被辱不嗔;二、慈悲不嗔;三、佛子无嗔。

一、被辱不嗔话包容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有位学者听《遗教经》,听到这里,突然连连说,;晚了!晚了!完了!完了!后来,有人问他:;什么晚了?完了!学者答:;啊!几天前听到这段经文就好了!;为什么?;那么,前天上司批评我,我就不会向他发火了!我发火得罪上司。现在,我被解雇了。这位学者被解雇,丢了工作,全是因为不知道;被辱不嗔的道理。

嗔,什么叫做嗔?《成唯识论》解释说,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苦,指痛苦的事;苦具,指造成痛苦的工具,就是造成痛苦的因素。众生面对痛苦,以及面对造成痛苦的因素时,本能自然地生气憎恨。;性是本质。嗔障碍不嗔,特征是烦躁不安。产生恶的行为,则是嗔的作用。业,是作用之义。

嗔,就是生气、愤怒、憎恨。人们遇到不如意的言行事物的;逆境时,便有嗔的行为。人们遇到不如意的事的时候都本能地会发脾气,发了脾气,似乎心情舒畅些。现在,这里恰恰相反,是讲当我们受到污辱,面对;逆境时,要能;不嗔。这我们称为;被辱不嗔。

经说:;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在古代,被割去四肢的酷刑,叫;支解。;节节支解,就是将活人的身体一块一块地割掉。这是非常残酷、不人道的行为。学佛人是绝对不可以这样作的。

佛告诫我们面对自己的肉体被人一块块割下来时,应当摄住心念,不能有;嗔恨之念。而且,;亦当护口,勿出恶言。;恶言,粗言脏话、伤害他人的言语。恶言如刀似剑,《根本毗奈耶》说:;若人生世中,口常出刀剑,由此恶言故,常斩于自身。被人;支解,心里没有嗔恨,口中没有怨言。这是很了不得的境界。

有人说,;这怎么能作到呢?!还是有人作到。《贤愚经》记载,在很久很久以前,波罗奈国的某山林中有位叫羼提婆梨的修行人在修忍辱行。一日,波罗奈国迦梨国王率大臣宫女到林间游玩。宫女们见迦梨王因疲倦睡着了,于是,大家就随意游览,遇见羼提婆梨在打坐,大家就好奇地走过去。迦梨王醒来,发现宫女不见,立刻起身寻找,看见宫女们在不远处围在一起。他走前一看,非常怒火,原来宫女们围着一个修行人,并津津有味地听这个修行人讲话。迦梨王向修行人厉声说:

;你是何人?在这里干什么?

;我在此修忍辱。大家都叫我忍辱仙人。

;你勾引我宫女,还敢称什么忍辱仙人?先割去你的双手,看你还嘴皮硬不硬?

迦梨王割去仙人双手,问仙人还忍辱吗?

;忍辱无嗔!

迦梨王将羼提;节节支解,这时,只见羼提仙人;颜色不变,犹称忍辱!心中没有一点嗔怒,还发誓说:我成佛后,第一个就度你迦梨王。迦梨王,有的地方又翻译为;歌利王。羼提婆梨,也就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修忍辱行的一个前身。

;节节支解被辱无嗔,虽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但是,一个修行人,还是做到了。据《金刚经》记述,释迦牟尼在过去生中曾经;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后来,这个修;五百世忍辱的仙人,终于修成正果,就是释迦牟尼佛。

经文一开头就向我们讲述了被;节节支解,心无憎恨的被辱不嗔的最为典型的事例。这是被辱中最痛苦的侮辱。凡夫众生,最执着最爱惜的就是自己的身体。这个最痛苦的;侮辱都能够忍受而不嗔,那么面对其他一切逆境的忍受也就没有问题了。

;忍辱仙人的高难度行为,虽然,我们还不能全做到,也很难理解,但是,在我们的社会里也还是有人被;支解,;而无嗔恨,这可是真真实实的。;新闻常有报道,某人需要骨髓,某人愿捐骨髓;某人割肾救子,某人捐肝救人,等等,这就是被;支解而心无嗔恨的事例。当然,他们被;支解时,都是注射了麻醉药,而无苦痛。但是,这种献身的;支解行为,确实也是非常的了不起。可以看作是被辱不嗔。忍辱仙人被;支解时,没有注射麻药,而且,是;节节支解,而无嗔恨,当然,境界要高些。

现在,要大家做忍辱仙人,能做到吗?当然做不到。当然,我们也极力反对以这样的残无人道的手段羞辱人。相信,这种野蛮行为在文明国家里不会再有。但是,在社会在家庭,一些小的被辱事件,诸如被言语伤害,这些还是会有的,在将来漫长的时期内还会发生。为了减少更大的伤害,为了友情,面对这些被辱,我们还是十分需要不嗔。;被辱不嗔,对我们处在现代文明的每个人来说仍然有意义。

佛说:;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纵,是释放、放纵、放任。恚心,就是嗔恚心,厌恶憎恨之心。如果放任嗔恚,;即自妨道,失功德利,自然妨碍修道,自然而就丧失了功德利益。

《华严经》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生起,无数的障碍之门便打开了。《入行论》说:;千劫所积集,供养诸佛等,所有诸善行,一嗔皆能坏。漫长时间所修积的无量功德,;一嗔怒火便被你全部烧光了。《增一阿含经》卷十四中,佛陀更告诉我们:;诸佛般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人。无始以来,无量无数佛降生又涅槃,而我们竟然没能遇上一位。为什么我们连一尊佛都遇不上呢?原因出奇的简单,那就是因为我们有嗔恚,;皆由嗔恚人。嗔,让我们遇不上诸佛。嗔,让我们无法闻到佛法,修行成佛。

;嗔,是不好的,它可以造成兄弟情谊破灭、夫妻感情破碎、朋友义绝、社会毁灭。但是,说起;被辱不嗔,人们就联想到这是逆来顺受,让人宰割,助长恶人暴行的消极作法。于是,一说到;被辱不嗔就觉得不顺耳。其实,平心静气想一想,它在某一层面,在某一辩证中,是有积极意义,是值得提倡的。诸如,爸爸骂我们一句;滚蛋!我们需要;被辱不嗔;儿子骂我们一句;你怎么还没死!我们也要;被辱不嗔,绝对好的。难道这是逆来顺受、让人宰割?难道我们非要以牙还牙、以嗔还嗔才是积极?被辱不嗔,以慈悲包容,避免激化,然后,想方设法感化对方,营造和睦,这是结果。这就是佛经告诉我们;被辱不嗔的意义之所在。

说起;被辱不嗔,人们还会联想到这是;奴化思想,让施;辱者,或者是让;统治阶级权势阶级更加嚣张。说到这里,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个重大的关键性问题,那就是佛说;被辱不嗔,不是叫弱势群体要被辱不嗔,强势群体要多多发嗔;也不是针对某个特定人说的,它是对全体生命体讲的。;人人都要被辱不嗔,向生命更上层次追求的人更应该;被辱不嗔,处在社会更高层者更要;被辱不嗔。

\

总之,不管是谁,凡是;被辱,而生;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二、慈悲不嗔大包容

上文中,我们感觉到了;被辱不嗔的积极意义在于:(1)平息嗔怒,化解冲突。(2)让问题在最小的矛盾中结束,使受害的弱者尽可能降低;被辱伤害程度。(3)以德报怨,营建团结氛围。

如果说;被辱不嗔是针对弱势而言的,有些任人欺压之嫌,那么,下面这段经文,则是说给社会强势群体听的。经中称强势阶层名;有力大人。你弱势;被辱不嗔,我强势;有力不嗔,你我;忍辱不嗔,这才是佛经中所说的真正意义的;不嗔。这个必须特别强调。

佛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有力大人,社会强势群体面对社会弱势群体要忍辱不嗔。社会强势群体面对社会弱势群体能够忍辱不嗔,这些处在社会强势群体的人,也;可名为有力大人。用佛教的语言,我们可以称他为大丈夫、大乘菩萨。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在这一段中,佛一开始便称赞;忍的功德,是一切苦行所不能比的。什么是忍呢?忍,就是忍辱、忍受。在佛法中,说到;忍,一般又分为三种,它们是:

(1)生忍:面对来自人事方面的污蔑等,都能忍受,不生嗔恚。

(2)法忍:面对来自自然环境方面的逆境,诸如冷热、风雨等,都能忍受,不生嗔恚。今天华氏零度这么冷的天气,大家忍受寒冷前来听经,这就是;法忍。

(3)无生法忍:对于诸法无我、本体无生的空理,没有我法执着,是名;无生法忍。

佛经中,又常常将;忍与;辱连用,称忍辱。辱,就是屈辱、委屈。忍,是指能忍的心。辱,是指所忍的事物。忍辱,就是自身受到不如意的人和事时,能忍受而无嗔恚。

我们知道,忍辱,是;六波罗密之一。;六波罗密是菩萨成佛必修的六大科目。这;六波罗密中就有;持戒波罗密。但是,;六波罗密中,戒列第二,而忍辱排第三,所以,佛说,忍是;持戒,所不能及。原来,在;六波罗密的排列上是有秩序的,前者意涵小,后者意涵大,前者不能兼后者,而后者则包涵前者。也就是说,能遵守戒的人,不一定能忍辱,但忍辱的人一定能够遵守戒。广义的戒,是指大家共同制定的守则。

苦行也不一定是忍辱,比如说,一种苦行外道专修;长忍饥饿苦行,这种行为是苦行,初看也有;忍的成份,但它不能称作忍辱。因为,那种苦行是根本没有必要,那种苦行又不能利己又不能利人,是毫无意义的忍辱。这里,大家要注意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忍的目的,是建立在自利利他的意义上。菩萨忍的意义是以利人为先决条件。没有实质意义的忍,是不能够称为;忍辱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些苦行就不一定是忍。然而,能忍辱者,必定具备苦行因素。所以,佛说,忍辱是;苦行,所不能及。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的另一层意思是,修学忍辱要比;持戒、;苦行难!譬如说,遵守不杀人戒,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一辈子都能遵守,但是,要大家一辈子都不生气、不发脾气,这就难了!

甲乙两人正在赶路,甲问乙:

;先生!你去哪里?

;我去学百忍。

大概过了5分钟,这个人又问他:;先生!你刚才说去干吗?

;去学百忍!

;你说什么?

这个学;百忍的先生火起来,大声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罗嗦?

;你学百忍,我才问你三次,你就忍不住发火了!

忍,真是不容易学,嗔心也是不容易制伏。;嗔心是;与生俱来。为什么我们不能忍呢?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忍呢?其中有一个原因便是,能忍者,往往自己,尤其是被他人看成是;懦夫、缩头乌龟、没有出息。所以,人们谈大丈夫时,都以;刚而形容。刚者刚烈不屈。又一个原因,是怕人得寸进尺,骑到头上来,于是要发怒威。结果是人越火事越糟。凡夫俗子,视;忍为消极,视;忍为;懦夫。

郭先生跟赖先生因;鸡毛蒜皮事争吵,郭先生想起;忍字,便强压住无明火,忍让回家。郭太太见到,说,;你这个缩头乌龟、窝囊废物,就这样输了?郭先生一听,心中压住的怒火又燃烧起来,拿起木棍冲出去,因太猛摔倒,木根正插中心脏,当场一命呜呼,成了真正的;窝囊废物。像这种事很多。

经文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读了这句法语,我们理解了;忍不是;懦夫,也不是;缩头乌龟,而是;有力大人。没有力量的人,或缺少力量的人还作不到;忍呢!能忍者,是大人物也!小人物是没有这种气度的。韩信跨下之辱,韩信是英雄,才有这个气概。一般人是不会理解的。什么是;大人?大人,我们一般指成年人。但是,古代做官的也叫大人,父母师长也称大人。本经所讲的;大人,是一群自利利他之人,在佛经中称为大乘菩萨。在佛经中有时也称大丈夫。

;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这是确确实实的,在佛教中,这例子有许多,大家也知道一些,这里就不多讲了。中国的古德先贤也都明白;能行忍者,名有力大人的道理。诸如,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受尽吴王种种侮辱,忍辱负重,最终击败吴王,重登王位。中国当代名人邓小平先生历尽批斗等种种侮辱,三落三起,最终实现了他的济世悲愿,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能忍者,乃大丈夫也。

忍,又作忍耐解释,引申为耐力、持久、安心、坚守等。从这方面讲,我们发现,忍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真是太重要了。太实在了太充满积极了。有个年青人今天学医学,感觉很;苦,明天便改学工程学;学工程学,感觉很;累,后天又改学经济学,改来改去,变来变去,不能一门深入,无法持之以恒,最终什么都没学成。这就是没有忍耐力。老师鼓励学生好好安心读眼科,经过旷日持久的努力,必有成就。这里的;好好安心、;旷日持久就是表现;忍耐力。只要你坚守工作岗位,做好本份工作,都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坚守岗位,做好本份工作,说的也是一种忍耐力。学习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我们都需要一份;忍的精神。

忍,又解释为;忍让。忍,又解释为;包容。这个;忍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真是太需要了。忍让、包容,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一种精神素养,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主要构成部份。家庭成员之间有了包容,和睦幸福;人与人有了包容,和谐社会;国与国有了包容,世界和平。

经文接着说:;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甘露,世间上没有,本是天上物,是天人享用的饮料。相传,古往今来,非天等众,如阿修罗,为夺取甘露,品尝美味,经常率阿修罗众与天人打战。这也是因贪而嗔,也是不值得效法的。阿修罗也好,天人也好,还是有烦恼,仍是六道轮回中。

甘露,梵语阿密哩多,意译天酒、不死液、不死药、不死。《吠陀》书中记载:;甘露为诸神常饮之物。饮之可不老不死。其味如蜜,故称甘露。它有青黄赤白四种颜色。在《注维摩经》中,罗什介绍了甘露,还谈到甘露的制造过程。他说:;诸天以种种名药着海中,以宝山磨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非常名贵。

甘露,后来被引进到佛教中,常用以譬喻如来的教法。如《法华经·药草喻品》中说:;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隐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

甘露,又常譬喻为涅槃。如果形容涅槃的出入口时,则称;甘露门,《法华经·化城喻品》中说:;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如果形容涅槃的城池时,则称;甘露城,《大智度论》卷三:;信、戒、舍、定、慧等诸功德,能到甘露城。如果形容涅槃的境界时,则称;甘露界,《集异论》卷二说:;身证甘露界,无漏不思议。如果形容佛法音声时,又称;甘露鼓,《中阿含经》卷五十六说:;我至波罗奈,击妙甘露鼓,转无上法轮,世所未曾转。如果形容烦恼生死灭尽,涅槃证得时,又称;甘露灭,等等,总之,甘露乃褒义之词语。

;忍辱是好,但是,一般人都不愿意忍辱,就是忍辱了,也是勉勉强强的,内心很痛苦,这种忍辱就是;痛苦的忍辱。现在,佛说;欢喜忍受,这境界就;高了。

忍辱是好,但是,忍辱得勉勉强强,逆来顺受,怒气没有发泄掉,憋在心中,也是不好的。所谓不好是指憋住怒气,久而生病。现在,佛说;欢喜忍受,就不存在所谓的;憋气生病的问题了。

;欢喜忍受的;欢喜二字非常重要。;欢喜是一种开心承受,没有压抑,自然而然的承受。这里告诉我们,修行忍辱,不是忍辱时,心有痛苦,痛苦地忍辱,而是欢喜忍辱。忍辱时,心中充满欢喜快乐。弥勒菩萨就是;欢喜忍辱的代表性人物。佛门中把他老人家满脸微笑、大肚便便的尊容供奉在佛寺中第一道殿堂内让人瞻仰,就是宣扬这种满心欢喜容忍;天下难容之事。这就是菩萨;忍辱波罗密的形象写真,这等人物称作;如饮甘露者,名为;入道智慧人。

能忍,就如同喝了甘露饮料,能长生。有个小和尚到寺院周边东西南北山头找各种药草又煮又熬,十年如一日。有位游方禅师看到,问他,;你这是干什么?

答:;我炼长生不死药!

禅师说:;你好好修学忍辱,能长生不死。经云:‘能忍者,如饮甘露!’长生不死药哪里找?长生不死药就在忍辱之中。

真正能忍、能包容的人,心平气和,胸怀广阔,心情开朗愉快,有利自然身体健康,寿命延长。有人说,你总是对人忍让,就像乌龟。;是的!我是乌龟,我是千年乌龟。千年乌龟,为什么那样长寿,就是因为能容忍、能包容。你动乌龟一下,乌龟便向你缩头忍让。这就是乌龟之所以能活;千年的秘诀。看样子,人生在世想长寿,真得要有点乌龟缩头精神。

如果,;不能欢喜忍受恶骂等种种污辱;之毒害,不能将;忍受恶骂之毒当作;甘露来喝,那么,这个不能忍辱、容易激动、动辄发火、憎恨心重的人,必定多病短命。现代医学证明,人生气时,体内可产生和毒蛇毒液非常接近的,甚至更厉害的毒素。研究还表明,人的许多疾病,与;嗔有密切关联。

据统计,2002年全世界死于新老心血管病是一千五百三十万人,占疾病总死亡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最大的疾病。医学专家说,绝大多数导致心血管病死亡的人都与;生气有关。有的人生气,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脸色发红,全身哆嗦;有的人生气,血管阻塞,中风瘫痪;有的人生气,胃疼痛,胃穿孔,胃出血;有的人生气,糖尿病,失眠;有的人生气,产生癌细胞,脑溢血。

有的人生气,一气之下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0年全球有80万5000人自杀,平均40秒一人自杀。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2002年中国有28万7000人死于自杀,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2分钟有一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大部份自杀的人,与嗔恚心理有关。所以,说包容,不嗔恚,;如饮甘露,健康长寿,一点都不假!

;不能欢喜忍受恶骂等种种污辱;之毒害的人,也不能;名入道智慧人。出家入佛道的人称;入道人。修行人证入佛道也称;入道。师弟正兴出山三年,造访名山古刹,参访名师,回来见到师兄,说,;师兄!我入佛道了!

师兄应答:;恭贺!恭贺!

过了三分钟,师兄突然对师弟说:;你出山前,对师父说,要小心我。这是什么意思?!

师弟一听,火气冒起,说:;我没有说!是谁说的。

师兄说:;嗔心这般大,哪是入佛道?因为入佛道的人,是没有嗔恚心。

有智慧的人,也是没有嗔恚。因此,想显示自己有智慧的人们,千万要注意;忍;让啦!这是对自称智慧人的人当头一棒。某教授在台上讲课,听众个个称赞教授博学,义理精湛,智慧非凡,学者风范。突然,教授激动起来,大发雷霆,顿时令刚才称赞的听众连连摇头:;没有修养!嗔心一起,思维便乱,思维错乱,语无伦次。当然,智慧、忍辱,在佛教中来说,还是菩萨所要努力修行的课题。

;所以者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嗔恚生起,这便可能发生骂人、打人、杀人等等恶件事故。所以,嗔恚破坏一切善法。

脾气暴躁,动辄生气,心怀憎恨,心狠手辣,;生恶法、破善法,当然,也大大损害本人的形象。如果,是女的脾气坏、憎恨重、心狠毒,人们便骂她是;母老虎;母夜叉,不可能称她是;观音菩萨。如果,是男的脾气坏、憎恨重、心狠毒,人们一定叫他;凶神;罗刹,绝不可能称他是;弥勒菩萨。

嗔恚者,今世;名闻不好,;人不喜见,谁喜欢见到;母老虎?谁欢喜撞上;凶神;罗刹?嗔恚心重的人,脸就像;凶神;罗刹。要想美容、化妆,首先除去嗔恚心。否则,不管你如何化妆?嗔恚心起,再美丽的少女也变成;母夜叉。

嗔恚者,今世;名闻不好,;人不喜见,就是下一辈的;来生,人也;不喜见。甚者,来生便堕落;三恶道受苦。《梁皇忏》序中说到,郗氏因嗔恨,而堕落蟒蛇之身。《地持经》中说,;多嗔恚者,死当堕泥犁。泥犁,是地狱的梵语音译。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帝王将相,因为嗔恚,而国破家亡,身败名裂,千夫指责,万秋唾骂。发泄愤怒,可能有一点快感,但是,它所造成的恶果,甚至无法估量。

奉劝人人,莫仗一时之强,兴一时之怒,舒一时之气,而造下无法挽回的苦痛。

三、佛子无嗔真包容

经文:;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学习上面的经文,我们完全理解;嗔心就犹如霹雳;猛火,所以,比喻生气、暴躁、愤怒时,人们常用;发火、;火暴、;怒火等。大家都看过人生气的模样,也都应该有生气的经历,人生气时,全身发热,脸色通红,眼睛也要鼓起来,宛如;火球。

\

;嗔火一起,则要;烧毁东西。它;烧毁和谐、快乐、幸福的生活。它;烧毁繁荣、进步、和平的社会。佛经记载,一天,有一位婆罗门气冲冲地跑到佛的住所,辱骂佛,并以刁难的口气问佛陀两个问题。他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人想要生活安详,应该杀死什么?他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人想要生活幸福,应该杀死什么?佛陀回答:;想要生活安详、幸福,应该去除愤怒。

;嗔心如;火,烧毁安详,烧毁幸福,烧毁他人也烧毁自己。;嗔犹如;猛火,;甚于猛火,纽约下城巍巍的两栋110层的世贸大楼,怎么会一下化为灰烬呢?大家都说;被火烧毁的。;被什么火烧毁的?;是被恐怖分子的嗔火烧毁的。这嗔火一起,发射原子弹的按钮一按,原子弹爆炸,这个地球就毁灭了。大家能够领悟这;嗔心;甚于猛火了。

为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常当防护,时时刻刻严加防备和保护。防备什么?防备嗔恚心生起。保护什么?保护这个心不要受嗔恚污染,让嗔恚远离这个心,;无令得入。

嗔恚,是从我们的心中生起来的,应该是;无令生出,不要令嗔恚生出来,这里怎么用;无令得入呢?原来我们的心原本是清净的,与诸佛心本无差别,只因迷惑颠倒才有了嗔恚。现在,我们要消除嗔恚,不能让它再来染污我们的心。因此,;无令得入。再者,众生嗔恚的生起,一般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嗔恚的生起,一般都是受到外来刺激而发生的,所以,强调;无令得入。作到;无令得入,其中一点就是我们远离;生嗔的环境,当然,大乘人则可处于;生嗔的环境中而不嗔,还能够?嗔恚即慈悲?,当下转化,当然,这境界是高了。

;劫功德贼,无过嗔恚。我们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地积集起来的种种功德,但是,就这么一下子便失去了。怎么种种功德就这么一下子失去了呢?这是因为嗔恚的原故。而且,没有第二样的东西能够像嗔恚那样,一下子就令人们的种种功德失去。没有什么东西比嗔恚的杀伤力还大。诚然,;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大智度论》卷十四)

;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古印度俗人,一般崇尚穿白色服装,后来佛教便常以白衣称一般俗人。《涅槃经疏》卷十四说:;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世俗人生活在欲的环境中,有种种贪欲,;非行道人,他们不是修道人。世俗人生气、愤怒、憎恨,自己没有办法制止,;嗔犹可恕。他们不明白嗔恚危害,犯了嗔恚,还情有可原谅的。

;出家行道无欲之人就不同了,就不能心;怀嗔恚了。佛陀说来说去,话音一转说到自己来了,说第一人称,首先自己不嗔。出家行道之人,本来是没有私利,没有人我是非之人。既然是;无欲之人,而心中又有嗔恚,实在是不应该的。所以言:;甚不可也!

一天,我们三四位在谈佛法,突然游先生问:;你们出家人不争吵发脾气?;出家人不争吵发脾气。林老居士马上插话。在林老居士认为,出家人境界都很高,是不会争吵发脾气的。据我了解,不只林老居士这样认为,有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看法。他们都将出家人同不争吵发脾气;不嗔划上了等号。就看这一点,我们感觉身为;出家人是多么光荣!当然,也有人感觉压力很重。从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人们将不争吵、不发脾气,看作是高尚的涵养。

经云:;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出家行道之人,断恶修善,如果还有嗔恚,是万可不可以的。清冷云中,寒冷严冬,;霹雳起火,发生雷电,;非所应也,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清冷,是清净、冷静,指出家行道之人断邪念,除恶行,追求清净。既然断邪念,除恶行,追求清净,就不应有嗔恚。

;清冷云中的修道人,也的确这样。在中国;破四旧时期,一群;破四旧干部要想修理、批斗兴庆寺智参上人。一天,他们冲进兴庆寺,对智参上人说:;今后不准穿僧装。

智参上人回应:;嗯。

;今后,不准念经!

;噢!

;今后,要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

;

;戒牒拿出来烧掉!

智参上人心平气和说:;今后,不准出家,不准念经,戒牒烧不烧掉都没有用处!

;说的也是。那些干部自言自语。他们问话几个钟,始终找不到借口智参上人,只好罢休,灰溜溜地走了。这便是;清冷云中,那能;霹雳起火的一个事例。

;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还有嗔恚,起霹雳大火,是不应该的。学佛人,自称佛的弟子。佛子以慈悲为怀,修行忍辱,永断嗔恚。若生嗔恚,也是不应该。然而,真正要修好忍辱行,按高标准要求,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作到的。

在佛子中,修行忍辱,最彻底最圆满的当推菩萨们。菩萨以修行忍辱,为达到成佛的六大必修课目之一,这是我们佛教徒都知道。那么,修行忍辱的代表人物菩萨,他们是如何看待忍辱呢?我们也应该了解。从《大智度论·羼提婆罗密义》中,我们了解到菩萨修行忍辱的理念与其具体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菩萨思维,诸佛菩萨以慈悲为本。嗔恚是没有慈悲的表现,没有慈悲就称不上叫诸佛菩萨。

(2)菩萨认为,过去无量诸佛行菩萨道时,修行种种忍辱。;我今求学佛道,当如诸佛法。;能修忍辱,慈悲易得。得慈悲者,则至佛道。

(3)菩萨视众生犹如父母兄弟,所以,;不应恶心,而怀嗔害。菩萨爱众生犹如父母爱子女。众生幼子;或时骂詈、打掷、不敬不畏(父母),其父愍其愚小,爱之愈至。虽有过罪不嗔不恚。

(4)菩萨理解众生,犹如父母理解子女。众生多忧少乐,今来嗔怒以为欢乐,菩萨认为;此乐难得,所以,任由众生嗔恚。为何?菩萨发心就是要使众生得到欢乐。

(5)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我嗔怒众生便是嗔怒诸佛。嗔怒诸佛,即是嗔怒自己。

(6)众生嗔怒我,譬如债主讨债。现在债主前来嗔恚讨债,我;应当欢喜偿债,不可嗔也。

(7);诸烦恼中,嗔为最重。不善报中,嗔报最大。嗔能;吞灭诸善,毒害一切。;若我不忍,今世心悔;后入地狱,受苦无量。

有什么可以嗔恚的呢?一起嗔恚,地狱门开,善法灭亡。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嗔恚,名利刀剑,菩萨见嗔,如避诛戳。(《楞严经》);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密之母,诸佛之祖母。(《网明菩萨经》)众生,若修慈悲,远离嗔恚,则有种种功德利益,详见于诸经论中,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

加素念居士共修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