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四)
3、自在无碍行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业、烦恼、魔境是有漏法中的因果。“得解脱”有两方面的涵义:一、从不善业、烦恼、魔的境界中解脱,也就是不以这些染污而在世间游行等,恒时行持。这与什么相像呢?“犹如莲花不著水”,如同莲花出水而不著水,不染著烦恼、业、魔等的世间法。二、没有福业、不动业的贪执,也就是不希求异熟果,一向谋求众生的利益,这就是菩萨之行。这又与什么相像呢?“亦如日月不住空”(日月在虚空中无阻碍地运行)。在世间,日月就像如意宝一样唯独趣入利他行,没有丝毫自利心。日月无私地照明整个天下,比喻利他行;从不耽于静止,比喻无碍行。《弟子书》云:“日势乘马照世游,地不择担负世间,大士无私性亦然,一味利乐诸世间。”(太阳乘着七马拉的宝车,永不停息地在虚空中运行,唯独把光明带给世间。大地则不挑选地担负一切世间。大士无私的本性正是如此,一味对有情作利乐。)
以上总的是说悲智双运的大乘行。智不著世间,即不著有,犹如莲花不著水;悲不住寂灭,即不住空,亦如日月不住空。这样自利成就法身,利他成就色身,证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魔”的意思是障碍善法和菩提,使人从殊胜的正道中退失。圣道的法生长慧命,能夺人慧命的杀手,叫做魔。魔的作用是使人从作利益安乐中退失。《大智度论》说:“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问曰:何以名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除诸法实相外,其余的一切法都叫做魔。包括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为什么叫做魔呢?因为夺人慧命,是破坏菩提分法功德的根本,所以叫做魔。)”
唐代道树禅师住在三峰山时,常有野人来。野人穿着朴素,言谈诡秘,有时忽然变作佛菩萨、罗汉、天仙等形象,或放光,或出声响。道树的徒弟们见了都无法测度。过了大概有十年,就消声匿迹了。道树禅师对徒众说:“野人作多色伎俩,眩惑于人。只消老僧不见不闻,他伎俩有穷,我不见不闻无尽。”可见,在种种魔境现前时,不闻不睹不去管它,魔恼自息,就是“于诸魔境得解脱”。
注意,“世间道中得解脱”有很重要的内涵。我们修学普贤行愿,不像小乘把三有、寂灭视为两个,那样是入不了不可思议解脱的。《维摩诘经》说:“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卑湿淤泥”是指世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并不是坏世间相而求实相。古德说:“愚人除境不亡心,智者亡心不除境。”能一切处没有爱、恶之念也就解脱了。
《维摩诘经》说:虽然是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然居家,不著三界。示现有妻子,常行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明了世间典籍,常常爱乐佛法。这是“世间道中得解脱”的极好表达。
依靠这无著、无住的中道妙行,最后成佛时就现前法身与色身双运。《华严经》说:“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随众生因缘任运示现,无不周到,却又恒常安住于菩提座中,毫不动摇。)这是大解脱境界。如何证入呢?这就要发起上一愿,非常关键。
4、利益有情
这是要发大愿,尽未来际在十方世界中为一切有情解除苦难,施予安乐。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念这一颂时,应当发愿:在浩瀚的虚空世界中,不只某一方的众生,而是十方一切种类的众生,我都拔除其一切轮回苦,将其安置在暂时人天安乐中,不仅如此,我还用善巧方便将其引向无上菩提,成就究竟利益。像这样,经过佛刹极微尘数劫,在十方世界中永无止境地利益众生。
清朝国师章嘉游戏金刚说:这是由慈愍和愿的力量特意思维受生在六道中成办有情利益的发愿。这就是说,有很深的慈悲众生的心,特意思维:我如何受生在六道中真实地利益有情呢?这样甘愿把身心奉献众生,昼夜利益众生,永不休息。
具体说,“悉除一切恶道苦”是指灭除三恶趣一切种类的痛苦。比如地狱的焚烧、舂磨等苦,饿鬼的外障、内障等苦,旁生的役使、负重等苦,这一切都由我来消除。有人问:轮回无不是苦,为什么只说灭除恶道苦呢?因为恶道苦重,极为摧残有情身心,所以以它作代表,实际是发愿普为众生拔除一切轮回苦。
“等与一切群生乐”:不仅发愿给众生解除痛苦,还发愿平等给予众生安乐,就是把一切众生都安置在殊胜安乐中。贫穷者给予财富,病苦者给予良药,饥渴者给予饮食,裸露者给予衣服,遭厄难者令得解脱,迷路者指示正道,愚痴者令得智慧……,让一切众生首先得世间安乐,再获得出世间无上安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经过佛刹极微尘数劫,在十方无量世界中恒时利益有情,永无穷尽。
总之,这是为令群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最终获得无上智慧,而发起普利有情的大愿。这大愿尽虚空、遍法界,遍覆一切世界的有情,尽未来际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休息。初地菩萨发愿:“愿一切众生界,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三界所系,入于六趣一切生处,名色所摄,如是等类,我皆教化,令入佛法,令永断一切世间趣,令安住一切智智道。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
唐朝裴休[1]居士在《普劝僧俗发菩提心文》中说:“从今身至佛身,誓欲度脱一切众生,普令入佛知见。黑暗岸下,为作明灯,生死海中,为(作)船筏。力虽未及,常运此心,念念相续,不令间断。能持此心否。若持此心,则永不退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现在的身直至成佛的身,誓欲度脱一切众生,普令证入佛的知见。在漆黑的河岸下,为众生作明灯。在生死的大海中,为众生作船筏。虽然能力达不到,但常常运心如此发愿,念念相续,不令间断。能守持此愿心吗?能守持,则永不退失无上菩提。)
5、披精进甲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念这一颂时,应当发愿:愿我恒时随顺众生根性启发他,使他顺利地趣入大乘,尽于未来一切劫数,恒无厌倦地修习普贤广大行,由此圆满福慧资粮,证得无上菩提。
“我常随顺诸众生”,是说一切生恒时能够在善解有情的心行后,不分亲疏地和有情融洽相处,行为处处随顺有情,没有不相合之处。(这样随顺有情是为了使他愿意亲近自己,由此就能方便地引导他趣入大乘。)
“恒修普贤广大行”,即恒时修习礼敬等的普贤广大之行。修到何时为止呢?穷尽未来边际,也无丝毫疲厌。这就是披精进铠甲的意思。
6、会遇同分菩萨
“同分”指身口意的行为和愿力相同。这一颂重点是发愿会遇身口意业及愿力同等的菩萨,会遇之后同修共学。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念这一颂时,应当发愿:所有与我同修菩提行的菩萨,乃至成就菩提之间,一切生常常与我相遇,相遇之后,身口意业共同修学一切普贤行愿。
这是会遇修大乘道的殊胜助伴的愿。“与我同行”,即行为与我相同。“于一切处同集会”,即恒时与同行菩萨共住,乃至获得菩提果之间,常不分离。后两句是讲共住后,身口意跟随他们同等地行持菩萨行,同等地发愿,没有其他杂染,如同水乳交融一样。
学习这一颂,要知道在哪方面发愿,为什么要这样发愿。所愿有两点:一、与同行菩萨恒时集会;二、身口意与他们同等修学普贤行愿,要在这两点上发愿心。
发愿之前先把道理想透,为什么要一切时处不离同分菩萨呢?为什么要与同分菩萨同修普贤行愿呢?这关系到重大的缘起走向,即心是随缘而现的,随染污缘就熏习邪恶,随清净缘就显发功德,就像包香的纸盒和拴鱼的草绳,靠近香就有香气,拴了鱼就有腥味,久久熏染就成了同一气味。以这个原因,亲近恶友,会令相续中的功德逐渐损减,罪恶逐渐增长,能引生一切过患,所以何时何地都要远离恶友。相反,和同行菩萨共住,久久熏染,能令功德渐次增长,罪恶渐次减少,能引生一切利益。了解这一缘起规律后,应当发愿恒时和同行菩萨共住。
再观察:我们自性是普贤,能和同分菩萨同学普贤行愿,就会显发普贤的自性。比如,菩萨行礼敬,我随学他,就显自己的礼敬之德;菩萨行称赞,我随学他,就显自己的称赞之德……。总之,菩萨修普贤行时,我随学他,就能圆满我的普贤愿。
明白了这些,就应该主动往这方面猛利发愿:不论哪里有修菩提行的菩萨,我都与他共住同学,相互策励,同心同德,彼此敬重,视如世尊。他有一德一行,我都效仿随学。真诚发起此愿,就能和一切修菩提行的菩萨结成菩提眷属,没有民族、地区、法门等的偏执,心量开展得犹如虚空。从此,渐渐能与一切同行菩萨和合共处,能虚心地向一切菩萨学习。
初地菩萨发愿:“愿与一切菩萨同一志行,无有怨嫉,集诸善根。一切菩萨平等一缘,常共集会,不相舍离……”(誓愿与一切菩萨同等志在一乘、同等修习万行,没有怨恨、嫉妒,积集诸善根。与一切菩萨平等无缘而证悟,常常集会一处,不相舍离。)裴休《普劝僧俗发菩提心文》说:“从今身至佛身,与同发菩提心道俗生生世世不相舍离,同愿同心,同行同德,各修定慧,分化众生,或为兄弟,或为师长,迭相劝发,彼此护持,一人失路,即同拯拔,一人证道,即共皈依,永无厌倦,不相舍离。能持此心否。若持此心。则永不退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现在的身直至成佛的身,愿我和同发菩提心的在家出家菩萨,世世生生不相舍离,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各自修持定慧,分赴各处度化众生。或做兄弟,或做师长,相互劝发,彼此护持。一人迷失正路,大家就一同拯拔他;一人成道,大家就共同皈依他,永无厌倦,不相舍离。能守持此愿心吗?能守持,则永不退失无上菩提。)这些都是“会遇同分菩萨愿”的同类。
7、令善知识欢喜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念这一颂时,应当发愿:依于悲愍以无染心为我开示大乘道的诸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法,在我未证得菩提期间,愿我与这些说法的善知识恒时共住;共住后,何时也不违逆他的心,不说一句不悦意的话,专一地成办依止的意乐和加行,令他常生欢喜心。
所谓“益我”,是指慈悲为我显示大乘正道,这是真正地作利益。我们观察,大乘道的一切深广修行都归摄在普贤行中,圆满普贤行的关键又在遇到显示普贤行的善知识,以这个原因,要发愿恒时与这些善知识共住。再看,共住之后,要想获得善知识的加持,关键在恒时顺从善知识的心,遵照其教言切实地奉行,因此应当发愿常常令善知识生欢喜心,丝毫不扰乱他,不令他生厌离心。这是专门发愿恒时如理依止功德殊胜的大乘善知识,永不舍离,其意义极为切要。
我们学习此颂,要认定发愿的内容和通晓发愿的方法。发愿的内容,一是恒常不离善知识;二是恒常令善知识生欢喜心。认定了这两个目标之后,往这两方面发起愿心,就是这一颂的发愿。
怎样让发愿落到实处呢?这有两个环节:一、思维为什么要按这样发愿;二、思维具体怎样发愿。
一、为什么要发起此愿呢?
入手处是先在理由上思维。一旦认识到按这样做有极大的利益时,内心就会得到真正的决定,就会下决心尽一切努力发起这条愿,由此就有真正的愿望。是否做过思维相差很大。没做过思维,一是被动,人云亦云;二是发愿不明确,模模糊糊。但做过到量的思维,一是会主动,由衷地随文祈愿;二是会明确,一上来就引心朝着发愿目标祈愿。两种效果相差很大。
那么,为什么要发愿恒时不离善知识呢?这里有极重要的道理。我们按佛经上的教言来讲:
《法华经》上说:善知识是大因缘,所谓能令人见佛,发无上菩提心。
佛在《弥勒请问经》上说:弥勒!你应知道,声闻缘觉与无上佛果的解脱,彻见诸法的智慧,都源于依止善知识。弥勒!你应知道,众生的一切利乐都源于自己的善根,也来自善知识。
《华严经》说:若菩萨为善知识真正摄受,则不会堕落恶趣。若菩萨为善知识思念,则不会违越菩萨学处。若菩萨为善知识守护,则能超胜世间。若菩萨承事供养善知识,则能对一切修行不忘失而行持。若菩萨为善知识摄持,业和烦恼即难胜伏。
《华严经不动优婆夷章》还说:若修行善知识的教言,一切诸佛内心欢喜;若随顺善知识的话语,则能接近一切种智果地;若能对善知识的话信受不疑,则常值遇一切善友;若发愿恒不舍离善知识,则具足一切义利。
从这些经文看出,亲近善知识能速疾成佛,令诸佛欢喜,而且会始终不远离、不缺少善知识,不堕恶趣,不被恶业烦恼胜伏,始终不违越诸菩萨学处,于诸菩萨行具足正念,由此逐渐增长功德资粮,能成办现前和究竟的一切义利。
《涅槃经》上说,就像空中的月轮从初一到十五渐次增长,善知识能令学者逐渐远离恶法,增长善法。如果亲近善知识,原本没有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便能拥有,未具足的便能增长广大。
《不可思议秘密经》也说:善男子、善女人,应当极恭敬地依止、亲近、承事善知识。能够这样做,则由听闻善法转成善意乐;由善意乐转成善加行,以此因缘便造作善业,转趣善行,能令善友爱乐欢喜。由于不作恶业,所作纯善,则能令自他不起忧恼。由能随顺护持自他,则能圆满无上菩提正道,由此能利益趣向恶道的各类有情。因此,菩萨应当依止善知识,圆满一切功德资粮。
这一段清晰地显示了由依止善知识而转变意乐、加行,从而圆满功德资粮的过程。恒时不离善知识,如法依止,长期熏陶,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使身心逐渐转为贤善,也就是,通过长期地听闻善法,则转成贤善的意乐;以贤善的意乐摄持,则转成贤善的行为。这样,自己成为纯善之人,就可以护持自他,圆满无上菩提的道业,普利群生。
再讲一则公案:
有一次,世尊和长老难陀来到一处卖香的地方,见那里有许多包裹香物的袋子。
世尊说:“难陀,你去把那些香袋取来。”
难陀遵佛吩咐取来了香袋。
世尊告诉难陀:“你在一刻钟里握着香袋,然后放在地上。”
这时世尊又对难陀说:“现在嗅嗅你的手。”
难陀就嗅自己的手。
佛问:“手上有什么气味?”
难陀答:“世尊,手上有妙香。”
佛说:“如是如是,如果有人亲近善知识,和善知识恒常共住,以随顺熏陶、串习、亲近的缘故,一定会获得广大名声。”
这时佛就此事以偈颂说:
若有手执沉水香,及以藿香麝香等,
须臾执持香自染,亲附善友亦复然。
若人亲近恶知识,现世不得好名闻,
必以恶友相亲近,当来亦堕阿鼻狱。
若人亲近善知识,随顺彼等所业行,
虽不现证世间利,未来当得尽苦因。
(如果有人手握着沉香、藿香、麝香等,须臾间的执持,香气就自然熏在他手上,亲近善知识也与此相同。如果有人亲近恶知识,现世不得好名声,因为与恶友亲近,将来必定堕落无间地狱。如果有人亲近善知识,随顺善知识的身口意来做,即使不能现前获得世间利益,将来也能灭尽众苦。)(《佛本行经》)
总之,能让我们相续中生起一种功德、改正一种过失,一切善妙安乐的本源,就是善知识。以此原因,应当发起恒时不离善知识的誓愿。
这里再次强调需要对“不离善知识的重大意义”作一番思维。能在这一点上获得深刻定解,就会引发强烈的愿望。所以发愿要知道由什么因来引发。前次讲过,愿是由善加了知所愿境的智慧引发的,由智慧引发后,内心希求那一妙果,并在词句上念诵相应的愿文,就是愿的体性。由此就知道,智慧是发愿的先导,首先在智慧上下手就容易发起愿,也就是,首先要对所希愿的境或发愿内容详加观察认定,当引起了深刻信念时,就会在心中猛利地发愿,不实现此愿,誓不中止。按这样来学《普贤行愿品》的每一颂,就有很大利益。
这一颂发愿的第二部分:与善知识共住之后,恒时令善知识生欢喜心。
具体怎样令善知识生欢喜心呢?这就要具足依止的意乐和加行。总的需要具足孝子心等的华严九心[2],特别需要具足信心和念恩心,在这些贤善意乐的摄持下,努力做善知识欢喜的三种加行——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和如教修行。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要想获得善知识的加持,关键取决于依止的意乐和加行,也就是如何随顺善知识的心意,令善知识欢喜。能做一切令善知识欢喜的事,不做令善知识不欢喜的事,就能迅速圆满资粮、净除业障。具体来说,对善知识供献财物,能和善知识的心亲近,是极殊胜的积累资粮;以身语承事善知识等同承事一切诸佛,能净除罪业,本来应该在恶趣中受报的罪业,今生身心稍微受一点病苦或者在梦中领受就能消尽;又能成就善根,产生许多福德,《地藏经》上说:在俱胝佛所种植的善根——即行持布施、供养、受持学处等所生起的众多善根,仅仅以半日承事善知识就能映蔽,所以,承事善知识所成就的功德不可思议。又,遵照善知识的教言实行,是加持融入自相续的方便,而依仗善知识的加持,就能获得共与不共的成就。
这些思维好了,就会猛利发愿恒时不离善知识,而且依止之后,恒时做善知识欢喜的三种事——供献财物、身语承事、依教奉行。或者发愿:善知识欢喜的事,我都尽力去做;善知识不欢喜的事,我尽量不做。这样就开始和这一颂的愿义相应。这才是对这一愿信受奉行。
当然,经文都是讲大的原则,展开来,发愿如何修习依止意乐,如何供养、承事、依教奉行,分门别类有无量愿的支分。
裴休《普劝僧俗发菩提心文》说:“从今身至佛身,誓欲承事诸佛一切诸大菩萨诸善知识,见善知识情无厌足,事善知识心无疲懈,闻善知识所有教诲,欣乐顺行。常学善财童子所行之行。力虽未及,常运此心,念念相续,不令间断。能持此心否。若持此心,则永不退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现在的身到成佛的身,誓愿承事诸佛、一切菩萨、善知识,见善知识心无厌足,承事善知识无疲厌、懈怠,听闻善知识的任何教诲,都欢喜顺从,尽力奉行。恒时随学善财童子的行为。虽然力量还达不到,但常发这样的愿心,念念相续,不令间断。能守持这样的愿心吗?能守持,则永不退失无上菩提。)
我们知道,善财童子如理依止了一百一十位善知识,成为修行人依止善知识的最佳典范。善财童子的化身就是法王如意宝,与我们有殊胜的缘份。法王这一生依止上师的意乐和行为,值得我们生生世世去效仿。
法王说:“我没有什么传记可写的,但有一点,凡是我所依止过的上师,我从未做过让他们不欢喜的事。对任何一位上师,我都是恭恭敬敬,谨遵师教,这是我一生唯一的传记……”“我依止托嘎如意宝的六年当中,从未扰乱过上师的心,就像如来芽尊者依止智悲光尊者那样,甚至没有做过一件让上师怒目而视、不欢喜的事。我对上师的所作所为从未起过邪见,上师就是开玩笑,我也觉得有深深的密意,视如善妙教言。”这就是善财童子在这个时代最生动的示现,我们能发愿随学,就能真正契合这条令善知识欢喜的普贤愿。
憨山大师在《梦游集》中讲了侍者宗的依师孝行。他说:
某年春天五台山法会结束,我和妙峰师辞别。妙峰师说:“我不能陪您一起去,您孤身一人走远路怎么行呢?”然后看着宗说:“这孩子可以代我当随从。”
妙峰师命令宗说:“古人跟着师父学法,发誓以死为期,你应当尽心竭力服侍师父,如果半途退心,这辈子我不再见你。”宗下决心绝不半途而废。
第二天出发,我和龙华老人在大行的障石岩养病。宗一个人当随从,样样事都很勤快地去做。每当我吃饭时,他一定站在旁边服侍我把饭吃完,观察我是否满意,他也或喜或忧。我吃得饱,他也吃得饱,我偶尔不想吃,他就流泪悲伤,也整天不吃东西。我常常私下观察,发现他久久如一日,就对龙华老人评价说:“他是天性纯孝的人。”子夏曾向孔子问孝,孔子说:“色难。”宗不就是这样吗?
宗依止师父有一颗难得的孝子心,凡事都随师父的脸色、意愿而转,不以自己为主。像这样依师的孝心,我们能发愿随学吗?能立志学华严九心吗?能长期奉行、誓不退转吗?能立誓不退,那真是奉持普贤行愿的了不起的修行人,将来一定会速疾成就佛道。
[1] 裴休是唐朝宰相,在黄檗禅师直指下契悟,著名禅宗语录《黄檗传心法要》就是他亲笔记录的。
[2] 九心,即:如孝子心、如金刚心、如大地心、如铁围山心、如仆使心、如除秽人心、如乘心、如犬心、如舟船心。具体参阅《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