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三藏十二部
壹 前言
释尊说法四十九年,为后世留下千古不灭的真理。当时没有文字,这些教理都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记忆传承。佛陀入灭后,弟子们为了避免遗教散佚和确立教法,以大迦叶为上首的五百弟子,进行第一次的经典结集,由阿难诵经,优婆离诵律,然后由诸长老将诵出的经、律检讨修订,审定出佛说的部分;其次又经过第二、第三、第四次的经典结集,辑成三藏十二部经流传于世。
《大乘庄严经论》举出设立三藏典籍的意义:
1.为对治众生疑惑,为说戒、定、慧三学,为讲说法、义,所以设立经藏。
2.为使众生远离苦行、乐行二边,为成就戒学、心学,为成就法、义,所以设立律藏。
3.为对治自心的见取,为成就慧学,为通达法、义,所以设立论藏。
贰 佛典的分类
一、三藏
佛陀的教法,经过弟子们几次的结集整理后,分为经藏、律藏和论藏,称为三藏典籍,是印度佛教圣典的三种分类。
1.经藏:音译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涵盖所有上契诸佛义理,下契众生根机的佛陀教法。
2.律藏: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是佛陀为调伏弟子心性,对治生活恶习所制定的教团规则。
3.论藏: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对法藏。是佛弟子们将佛典教义加以论议、解释,整理组织所成的典籍。
二、十二部经
十二部经,是将佛陀教法,依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又称为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
1.契经:音译修多罗,又称长行。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通于大、小乘经典,也包含律和杂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及波罗提木叉经等。
2.应颂:音译祇夜。和契经相应,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的教法,又称重颂。
3.记别:音译和伽罗那,又称授记。本为教义的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弟子们的未来所作的印证。有自记说、为他记说二种。自记说,是将自己的内证境界,明确的表达出来。为他记说,是如来及声闻弟子,以自己的证悟和种种功德为他人所作的证言。
4.讽颂:音译伽陀,又作孤起颂。全部以偈颂形式来记载佛陀的教法。
5.自说:音译优陀那,是感兴语,不待他人请问法而佛陀自行开示的教说。有无问自说,佛陀自己开启问端,如《杂阿含经》卷三、《阿弥陀经》;有赞叹辞,如;善哉!善哉!希有世尊!难有世尊!;有佛涅槃后,弟子抄集的偈颂,如汉译《法集要颂经》。
6.因缘:音译尼陀那,义译缘起、本缘及因缘等。是记载佛陀说法教化的因缘。也就是显示;说人、说所、说事的,就叫因缘。
7.譬喻:音译阿波陀那。是以譬喻来宣说法义,如《中阿含长寿王本起经》、《百喻经》、《杂喻经》,《法华经》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8.本事:音译伊帝目多伽。记载本生谭以外,佛陀与弟子前生的行谊。包含以;佛如是说为开卷语的经典。
9.本生:音译阇陀伽。记载佛陀前生种种大悲心的修行,也通于弟子过去生的事迹。律藏中以僧祇律为最多。
10.方广:音译毗佛略、毗富罗等。宣说广大深奥的教义,大都编入《长阿含》及《中阿含》。
11.希有:音译阿浮陀达磨,义译又作未曾有法、胜法、希法。记载佛陀及弟子等三宝甚希有之事,如《大毗婆沙论》说:;希法云何?谓诸经中,说三宝甚希有事。汉译的《中阿含经·未曾有法品》中有希有的具体内容。
12.论议:音译优波提舍。记述佛陀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并分别明了法义,是一切论书的通称。
佛教圣典的分类学以十二分教的方式划分,此十二分教又摄于经、律、论三藏中,统称三藏十二部经。
参 原始佛教的圣典
一、经藏
代表原始佛教的圣典,有经藏、律藏、杂藏三大类。
经藏指四阿含:《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
1.《杂阿含》:共五十卷,包括一千三百六十二部篇幅短小、广泛而散杂的小经。主要的论述有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阐明正确禅观,和鼓励在家信徒信奉佛教、皈依三宝等,是四阿含的主要部分,也是了解原始佛教教义的根本经典。
2.《中阿含》:共六十卷,包括二百二十二经,分五诵十八品。涵盖修行法门及因果报应等佛教基本理论,是以禅慧修证的比丘为中心。
3.《长阿含》:共二十二卷,由三十部篇幅较长,主题不同的经典汇集而成。内容有佛陀及弟子的传教活动、佛陀的本生、驳斥外道的理论等。著重在教化婆罗门与外道,透过天神、神通及一般信仰,而表彰佛陀的崇高、超越,及佛法的究竟。因此,对教外的适应与化导是其重心。
4.《增一阿含》:共五十一卷,五十二品,四百七十二经。内容的特质是依世间善行,信、念、施、戒、慈心、福德、自利利他,而导入于出世法的大乘思想。多说佛陀及弟子的事迹、出家戒律和在家信徒如何修行等。经文是按法数的顺序相次编纂,从一法逐次增加到十一法,所以称为增一。
《杂阿含》偏重于教理的阐明,《中阿含》和《长阿含》则偏重于佛陀与弟子事迹的叙述。《中阿含》的文字篇幅适中,因此称为《中阿含》;相对于此,《长阿含》的篇幅较为冗长,因此称为《长阿含》。
二、律藏
律藏,分广律、戒经、律论三类。
(一)广律有六种:
1.《铜鍱律》:从印度传入锡兰,在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方佛教国家流传。内容分为经分别、犍度、附随三大部。
2.《十诵律》:是我国最早译出的广律,共六十一卷。初诵至三诵是比丘律;四诵名七法;五诵名八法;六诵名杂诵,内分调达事与杂事;七诵名尼律;八诵名增一法;九诵名优波离问法;十诵名比尼诵。
3.《四分律》:为佛陀耶舍所诵出,竺佛念翻译、道含笔录。内容略分有比丘律、比丘尼律、二十犍度、集法毗尼、调部、毗尼增一。
4.《摩诃僧祇律》:又称《大众律》,共四十卷,为法显与道场寺佛陀跋陀罗所译。内容有比丘毗尼和比丘尼毗尼二部。
5.《五分律》:或作《弥沙塞律》,共三十卷。五分是:(1)比丘律,(2)尼律,(3)受戒等九法,(4)灭诤法与羯磨法,(5)破僧法等八法,又五百集法、七百集法。
6.《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共五十卷,是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广律。
(二)戒经
戒经即波罗提木叉经,是僧团中半月半月所诵的。汉译又称为;戒本或;戒心,是律藏的核心、根本。分为比丘戒本及比丘尼戒本。
1.比丘戒本:共六类十三部,铜鍱部《比丘波罗提木叉》、大众部《摩诃僧祇大比丘戒本》、化地部《弥沙塞五分戒本》、法藏部《四分戒本》、说一切有部戒本、饮光部《解脱戒经》。
2.比丘尼戒本:共五类八部,铜鍱部《比丘尼波罗提木叉》、大众部《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法藏部《四分比丘尼戒本》、化地部《五分比丘尼戒本》、说一切有部《比丘尼戒本》。
(三)律论
关于律的论书,有:
1.毗尼母论:共八卷,译者不详。是毗奈耶藏中本母(提纲挈领解释佛说宗趣)的论释。
2.摩得勒伽论:共十卷,刘宋僧伽跋摩译。是十诵律中优波离问及毗尼诵的异译。
3.善见论:共十八卷,萧齐僧伽跋陀罗译。是四分律的解释。
4.萨婆多论:共九卷,译者不详。是十诵律的解释。
5.律二十二明了论:一卷,陈真谛译,依十八部中正量部的律,以二十二偈及注释而成的律论。
另外,还有《戒因缘经》、《优波离问佛经》、《舍利弗问经》、《佛说苾刍五 法经》。
三、杂藏
杂藏,就是铜鍱部所传的;小部,小部本属于经藏,与四阿含合称五部或五阿含,因其性质和阿含不同,而被独立成杂藏。内容分为十五部:小诵、自说、天宫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义释、无碍解道、佛种姓、行藏、譬喻、饿鬼事、如是语、经集、法句等。
肆 部派佛教的论典
原始佛教所结集的经藏中,含有不少能归入论藏的经典。随著部派的分裂,对教理和戒律产生种种的异说和诤论,于是在二、三百年间,分初、中、后三期,另外完成了阿毗达磨论典七部。
1.巴利传的七论:有初期完成的《法集论》、《分别论》、《人施设论》;中期 完成的《论事》、《界说论》;后期完成的《双论》、《发趣论》。
2.说一切有部所传的;六足一身七论:有初期完成的《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中期完成的《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后期完成的《品 类足论》、《发智论》。七论合称《六足发智论》。
西元纪年前后,部派佛教完成了论藏,三藏典籍至此完全成立。
伍 大乘佛教的圣典
一、经部
大乘经典依成立时间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般若经系、华严经系、法华经系、净土系、密教系;第二期为涅槃经系、胜鬘经系、解深密经系;第三期为楞伽经系、密教系。
(一)第一期经系
1.般若经系:西元一、二世纪大乘思想兴起时,最早出现的大乘经,是般若一系的经典。
般若系依《大正藏》所收,共有四十二部、七百七十七卷。其中唐代玄奘大师所译的《大般若经》便有六百卷、十六会。
在中国佛教史上,传说般若部类的传译,是从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八部,到十六部,这表示《般若经》在不断的增多与不断的发展中。《般若经》最早传译过来的,是汉灵帝光和二年(西元一七九年)译出的《道行般若经》,十卷,三十品,又名《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到了晋元康五年(西元二九五年)竺叔兰译出了《放光般若经》,此经与《道行般若经》相对,古人就称之为《大品》与《小品》。《大品》与《小品》,也就是《般若经》的广本与略本。
另外,《维摩经》的成立可能次于《小品般若》,这是一部以维摩诘居士为中心人物,透过其与文殊菩萨等共论佛法的方式,来宣扬般若空理的经典。
接著译出的是《濡首般若》(即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第八会──那伽室利分)、《金刚般若》(即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第九会──能断金刚分)、《文殊般若》(即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第七会──曼殊室利分)、《胜天王般若》(即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第六会──最胜天王分),《理趣般若》等至唐代以后才译出。
《般若经》是初期大乘的重要经典。在佛法中,般若是共三乘的,如《般若经》说:;欲学声闻乘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学缘觉乘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学菩萨乘者,当学般若波罗蜜。经中成立了种种的空,;空,是《般若经》的心要。此经所说的空,与无生、真如、法界、涅槃等同一内容。;般若之所以特别阐扬空义,是说修行当重在离妄执,不落名相的体悟,和圣者心境的了无住著、了无挂碍。空即般若,般若即空。;空与;般若,也就是世间法与佛法的差别所在。
2.华严经系:《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在中国的汉译经典中,是一部大经,被称为大乘经典──;五大部之一。此经的全部编集完成,比《般若经》要迟一些。
华严部的集成,不是一次集出的。有些部类,早已存在流行,在现存《华严经》的内容,如〈入法界品〉,《大智度论》中称为《不可思议解脱经》,或称《不思议经》。四十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其实就是《不可思议解脱经》──〈普贤行愿品〉。《十地经》、《渐备一切智德经》,是《华严经》的〈十地品〉。《兜沙经》是《八十华严》的〈如来名号品〉第七的略译,及〈光明觉品〉第九的序起部分。这几部,不但各有法门的名称,而且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齐备,具足了一部经的组织形式,都是在大部《华严经》以前就已有的经典,之后才综合编集到大部《华严经》中的。古人称此为;随类收经──就是把相关的编集起来。因此,依近代学者所作的推论,现在所流通的大部《华严经》,大约是在西元三世纪中所集成的。
中土的《华严》有三种译本:
(1)《六十华严》:六十卷三十四品,晋佛陀跋陀罗译,世称旧译华严。
(2)《八十华严》:八十卷四十一品,唐实叉难陀译,世称新译华严。
(3)《四十华严》:四十卷一品,唐般若译,世称后译华严,即《不可思议解脱经》,是〈普贤行愿品〉(即〈入法界品〉)的单行本。
《华严经》的内容统摄了空有、顿渐的思想,而建立诸佛圆融的一乘圆教。它成立了万有诸法由心所现的一真法界,是真妄泯灭、生佛不分的真理世界,是超越一切对待,本体即现象,现象即本体,绝对平等的世界。
此经是描写佛陀大觉境界的经典,是经由般若真空所表现的妙有境界──即华严的世界,是不思议解脱世界,所谓一多相即、大小互容的一真法界。
3.法华经系:和《华严经》同一时代出现的是《法华经》,有七卷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开显佛之真实知见,说明弟子实因实果,明示师门权因权果。后十四品说明长远之实果,亦明弟子实因实果,亦明师门权因权果,而显师之实果。其中心思想,是以《般若经》的;空为枢纽,显示真空妙有的世界;主张三乘归一乘,即声闻、缘觉、菩萨都要成佛的。;无二无三,名为一佛乘,如《妙法莲华经》卷一说:;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又卷三说:;说佛方便力,分别说三乘;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大概的说,;开权显实说乘权乘实,;开迹显本说身权身实,是《法华经》的两大宗要。
《法华经》的汉译本有三部:
(1)晋竺法护(西元二八六年)所译的《正法华经》,一○卷。
(2)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八年(西元四○六年)译出的《妙法莲华经》七卷。
(3)隋阇那崛多与笈多在仁寿元年(西元六○一年)补译所成的《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
《华严》与《法华》,都是著重于佛德。《华严》以释尊为毗卢遮那佛,说始成正觉的境界,著重于佛与一切相摄相入,无尽无碍。《法华经》则直说佛分身的众多,寿命的久远,表示在伽耶成佛及入涅槃,都是应机的方便说。
《无量义经》是根据《般若经》的思想来连贯《法华经》,为法华的序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与《法华经》第二十八品〈普贤菩萨劝发品〉有关,可说是其结论。
4.净土经系:此系经典的起源很早,最初的作品《阿弥陀经》、《阿閦佛国经》,与《般若经》都是早期成立的。《阿弥陀经》的思想是重他力的信愿大乘,是以成佛度众生为重,愿行为中心。论到佛果菩萨行的,除了西方净土外,还有东方阿閦佛净土,其思想的重点,虽也劝人发愿往生,而主要在劝人学习阿佛往昔菩萨道时的愿行,这是以自力为主的。阿净土,是智证大乘的净土法门,是重于菩萨行、自力行的净土。阿弥陀净土,是重于信愿的、佛力的,是信愿大乘的净土法门。主要经典有《大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阿閦佛国经》等。
5.密教经系:密教最古老的经典是《密金刚力士经》,晋竺法护译,共七卷,收录于《大宝积经》卷八至卷十四。是以夜叉为主,是手执金刚杵的夜叉。内容首先阐明菩萨、如来的身、语、意三密,最后并有秘密主请求佛陀入灭后五百年中护持本经。
(二)第二期经系
1.涅槃经系:《大般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出,有四十卷。先译前十卷,与法显所译的《大般泥洹经》六卷同本异译。由于经本不完全,昙无谶回西方寻求,在于阗又得后续部分的经本。前十卷与后来续译的部分,因成立的时代有先后,所以解说有些不同。又本经由昙无谶译出后,传于南方宋地,经慧严、慧观、谢灵运等人,对照法显所译的六卷《泥洹经》增加品数,重修而成二十五品三十六卷,称为《南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的前十卷五品,是以佛入涅槃为缘起,说大般涅槃。从如来常住大般涅槃,说到众生本有如来藏我,我是;常乐我净的四德之一。四德,是如来大般涅槃的果德。如来常住所以说众生本有如来藏我,如《大般涅槃经》卷七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于此如来藏、佛性,有真我的含义。在后续三十卷是经过般若学系的会通修正,是这样说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即是我,不再提如来藏了。《大般涅槃经》的后续部分,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藏我),只是通俗的方便说,如此经卷二七说:;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真实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说众生;定当得故,不是说在众生位上就已经有了。如卷三二说:;一切众生定当得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是佛的果德,众生要依戒、定、慧三增上学的修习才可得。大般涅槃是无量功德所成就,常住不变而无尽的利益众生。
2.胜鬘经系:《胜鬘经》共分十四章,旨在诠释如来藏与生灭识的关系,是一部大乘真常妙有的要典。此经包含有《法华》、《楞伽》、《涅槃》等经的要义,肯定众生皆有佛性──如来藏,即;一切众生皆得成佛,所以又称如来藏系。此经的译者是求那跋陀罗,经名《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异译本有唐武后时菩提流流志所译的《大宝积经》第四十六会,名〈胜鬘夫人会〉。
代表;如来藏这一法门的初期经典,除本经之外,尚有:
(1)《大方等如来藏经》。
(2)《大般泥洹经》六卷,相当于昙无谶所译的《大般涅槃经》前四品、十卷。
(3)《大云经》──《大方等无想经》,现存残本七卷。
(4)《大法鼓经》二卷。
(5)《央掘魔罗经》四卷。
(6)《不增不减经》一卷。
3.《解深密经》:这是唯识学系的经典,我国译本有四种:
(1)唐玄奘三藏所译,经名《解深密经》,五卷,八品。
(2)元魏菩提流支译,经名《深密解脱经》,五卷,十一品,为唐本全经的异译。
(3)陈真谛三藏译,经名《佛说解节经》,一卷,四品,即前经的〈胜义谛相品〉别译。
(4)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经名《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一卷,即唐译本〈地波罗蜜多品〉第七的别译。又译有《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一卷,是唐译本〈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的别译。
此经可说是唯识思想的源流,内容分为八品,除〈序品〉外,余七品,可依佛说四教来理解本经的真实义趣所在。四教是:
(1)胜义了义之教,依五相显胜义,即〈胜义谛相品〉二;依诸识显胜义,即〈心意识相品〉三;依三相显胜义,即〈一切法相品〉四和〈无自性相品〉五。
(2)瑜伽了义之教,即〈分别瑜伽品〉六,此是说明修止观胜解行的意义,和说明识所缘,是唯识之所现。
(3)地波罗蜜多了义之教,即〈地波罗蜜多品〉七。
(4)如来成所作事了义之教,即〈如来成所作事品〉八。此经是瑜伽唯识学派的根本所依经。
(三)第三期经系
1.楞伽经系:《楞伽经》有三种译本:
(1)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
(2)元魏菩提流支译,名《入楞伽经》,十卷。
(3)唐实叉难陀译,名《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此经内容记录大乘佛教多种重要教义,主要是说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其特色是以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相结合,是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思想的经典,为法相宗所依六经之一。
2.密教经系:密教经典杂多,到了第三期才有纯粹的密教经论出现,如《大日经》、《金刚顶经》。
二、律部
《梵网经》是大乘律第一部经典,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又作《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主要在说明菩萨修道的阶位及应受持的十重四十八轻之戒相。内容和小乘律不同,没有出家、在家的区别,主张众生依循共通的戒律,并以佛性的自觉为特色。
三、论部
大乘经典相继出现时,大乘论藏也随著而出,大乘佛学分为空、有二宗。空宗,即中观学派;有宗,即瑜伽学派和如来藏系,也就是中国所称的法性宗和法相唯识宗与真常唯心。
中观学派主要的论典有《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百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等,其中《中论》是此宗立论的根本。
瑜伽学派主要论典有十一部,而以《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阿毗达磨杂集论》为主。
真常唯心系的有:《究竟一乘宝性论》、《佛性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三藏十二部经分大、小乘三藏。大乘、小乘的不同点在于大乘以佛果为究竟圆满,小乘则以阿罗汉果为究竟解脱;大乘佛典是修菩萨行的指南,小乘经典则是修声闻行的指南。就;果与;行而言,大小乘有所不同,但是研究佛学者,应了解佛陀一代的教说、根本思想及佛教的发展,这样才能全盘把握佛教的精神与根本教义。
第二篇 结集
壹 前言
结集又称集法藏,有等诵、合诵、会诵的意思。结集的方式,是先聚集许多圣贤比丘,再从众圣贤比丘中推出精通法、律的圣者,由上座发问,宣诵者就凭记忆回答诵出,经与会大众共同审定,确认是佛陀所说,才是佛法。这种经过共同审定,等于全体共同诵出的方式,即名为结集。
《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记载,阿难在结集时,告诉长老大德,如果他所诵出的法,是佛陀所说,请大家随喜赞同;如果不是佛陀所说,则请大众提出异议,不要因为尊重而不敢发言,由此可见结集的慎重。
结集成的经、律,是有部类与次第组织的编集,是代表当时佛教界公认的佛法。这些共同审定出来的圣典,为了避免错乱忘失,还请经师或律师就结集的经律赞叹持诵,使其正确的流传下去,而达到;正法久住的目的。
贰 第一次结集──五百结集
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后,本著慈心悲愿,为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及天龙八部宣讲微妙甚深的义理,以及于鹿野苑为五比丘宣说四谛──初转法轮的开始,历经四十九年(或四十五年)的说法,都是著重在音声──语言的教说,再经弟子展转传诵,流布人间。因此,当时并没有文字的记载以资流传。
佛陀说法都是随顺众生,观机逗教的。佛陀的教导,不只是言教,还有以身作则的身教,和开示道德的戒条、法制等,这就是佛陀;以法摄僧而组成的僧团。
佛陀将要涅槃时,摩诃迦叶和五百比丘由波婆城赶赴拘尸那城,途中,由一位外道口中得悉佛陀已经入灭,当时尚未离欲的弟子听了都伤心恸哭,已经证得圣果的罗汉也默默不乐,只有六群比丘之一的跋难陀欣然地说:;太好了!平时大沙门总是以戒律来约束我们的行为,现在,大沙门已经入灭,从此我们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
大迦叶听了,非常感慨。于是在拘尸那城佛陀荼毗典礼之后,便思惟:这三大阿僧祇劫难得一闻的佛法,如何才能使它久住,如何才能令未来的世人依循奉行?于是征得大众的赞许,推选五百人结集法藏。
在发起结集时,阿难几乎为大迦叶所摈弃,因为当时阿难尚未证得阿罗汉果,但是众比丘认为阿难久侍佛陀,博学聪慧,多闻第一,所谓;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应该让他参加结集。大迦叶以阿难烦恼未尽,又犯有种种的过失,如不问佛微细戒,以及请佛度女众出家等六突吉罗罪,因此不准予参加。阿难听了既惭愧又悲伤,他知道自己没有证果,是因为阿罗汉不能当侍者,为了服侍世尊,所以留残结不断尽,而不是不能证果。
阿难被逐之后,发愤用功,专精修行,终于在当晚开悟,残结断尽,证得阿罗汉果位而被允许参加结集。
这年夏安居,在阿阇世王大力护持之下,五百阿罗汉会聚于摩揭陀国王舍城北的七叶窟中举行第一次结集,以大迦叶为上座,阿难诵经,优婆离诵律,再由长老将所诵出的经律加以检讨,审定出佛说的部分,共历时三个月(或说七个月),时间是佛陀入灭后的第一年夏天,即阿阇世王在位第八年──约西元前四八五年。
这一次的结集,称为五百结集或王舍城结集、五百集法、五百出。
参 第二次结集──毗舍离结集
第一次结集后,百年当中四众遵守教法,没有争执异议。佛陀入灭百年之后,印度东部跋耆族的僧侣对戒律发生异议,提出十条戒律新主张,引起了诤论,而导致第二次的结集。
论争起因于严持戒律的波利城比丘耶舍,在毗舍离游化时,看见当地跋耆比丘于布萨日接受信徒的金银布施,认为这是非法的行为,提出异议,却遭毗舍离比丘摈逐出城。
耶舍被摈逐后,前往西方,得到波利城比丘及商那和修的赞同,又赴僧伽国取得离婆多的支持,于是集合七百位比丘,往东回到毗舍离。于是东、西双方各推派代表四人,由耶舍长老主持,会中由离婆多就十事一一提出询问,萨婆迦眉一一作答,会议进行数月之久,最后一致判定跋耆等比丘所行的;十事是非法的。这就是第二次结集,或称七百结集、毗舍离城结集。
此次结集主要是对戒律的讨论,裁定跋耆族比丘所行的十事是不合律制规定。据《五分律》卷三十所载,十事的内容是:
1.盐姜合共宿净:戒律规定,比丘托钵乞食是为资养色身,若有剩余的食物应转施他人,不能贮存。跋耆比丘认为有盐姜拌合的食物,可以贮存于角器,第二天再食用。
2.两指抄食净:比丘应持过午不食戒。跋耆比丘则认为日影从日中遍移至两指宽时,还是可以用餐。
3.复坐食净:比丘不能过二堂。跋耆比丘则认为用完餐后,可再过二堂。
4.越聚落食净:比丘用完餐后外出,村人如再供食,应转施他人。跋耆比丘认为村人再供食,可以再食用无妨。
5.酥油蜜石蜜和酪净:比丘应持过午不食戒。跋耆比丘却认为以酥油蜜、石蜜,加上干酪做成的饮料,可以饮用,不算犯戒。
6.饮阇楼伽酒净:比丘应持不饮酒戒。跋耆比丘认为未发酵或半发酵的椰子汁,是可以饮用的。
7.作坐具随大小净:坐具的大小有一定的尺寸。跋耆比丘认为坐具大小没有限制,可以随意制作。
8.习先所习净:比丘应当舍弃过去所学的世间才艺。跋耆比丘认为过去的世间才艺,可以保留应用。
9.求听净:一切仪式作法,应由僧众共同举行。跋耆比丘认为单独行事无妨,只要事后向僧众报备即可。
10.受畜金银钱净:比丘不能储蓄钱财。跋耆比丘则认为金银钱财是可以接受的。
肆 窟外结集
据《大唐西域记》卷九、《部执异论疏》等记载,大迦叶召集五百阿罗汉举行第一次结集时,未被选入参加的比丘尚有数百千人。他们以婆师波罗汉为上首,另行结集,共结出经、律、论、杂、禁咒等五藏。
由于此次结集,是大众同聚一处而诵出,所以称为大众部结集,又称窟外结集,以区别大迦叶在七叶窟内的结集。
伍 第三次结集
佛陀入灭后约二百三十六年,阿育王笃信佛法,对僧团供养不绝。相反的,外道们却衣食穷困,于是自行剃除须发,穿著袈裟混入僧团,他们一边获取衣食,一边传入外道的思想,而引起僧伽间的论诤,使得王都华氏城阿育王寺七年间不能和合说戒布萨。
阿育王便迎请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分别邪正,将杂入佛法的外道,一齐驱出。之后,集合大众,在摩揭陀国华氏城,举行第三次结集,与会的比丘有一千人之多,他们用了九个月的时间,重新整理经、律、论三藏。目犍连子帝须还亲自撰述《论事》,批驳当时外道的各种异议邪说。
陆 第四次结集
佛灭后百年至一百一十年之间,由于毗舍离和跋耆僧侣的十事非法诤,召开了第二次结集,重诵律藏,虽然上座部长老获得胜利,僧团表面上仍属统一,但实际上大众部与上座部已开始产生分裂。到阿育王时代,第三次结集之后,又发生了;大天五事诤的事件,佛教从此正式分裂。
所谓大天五事是指:
1.余所诱:大天对弟子说,阿罗汉虽然离欲证果,遇到天魔来扰乱诱惑时,也会有梦失不净的现象。
2.无知:无知有染污及不染污二种。阿罗汉虽然断尽三界见思烦恼,但是仅仅断除染污无知,尚未断除不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阿罗汉不能断,唯佛能断。
3.犹疑:疑有;随眠疑和;处非处之疑。阿罗汉尚未断尽后者,所以虽然是独觉圣者,还常常有迷惑。
4.他令入:阿罗汉必须依靠他人的授记,才知道自己是罗汉,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智慧神通第一的人,也是经由佛陀授记,才知道自己已经解脱。
5.道因声故起:四圣谛的观苦、空、无常、无我等是圣道,阿罗汉必须挚诚唱念;苦哉,圣道才能现起、证悟。
以上五事是大众部的始祖大天所提倡的,当时上座部持相反的论点,认为这五事是非法的,称为五事妄语、妄言、邪说、恶见等。也由于对五事观点的歧异,而导致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
不到百年,大众部又以学理见解的不同,分裂出一说部、说出世部及鸡胤部。数十年后,又分出多闻部、说假部。再过数十年,大众部比丘聚居制多山,重论大天五事,又起辩论,于是再分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至此,大众部共分成八部。上座部则几经分裂,成雪山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山林部、化地部、饮光部、经量部、法藏部。
从西元前二百多年阿育王时代,到西元开始之前,前后约二百多年,上座部加本部分裂为十一部,大众部加本部分裂为九部,合称小乘二十部。各部学说各有差别。
佛陀入灭后四百多年,印度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崇信佛法,但是所闻佛法有许多异说,便请教胁尊者,胁尊者回答:离佛的时代已经很远了,各部派对佛法已渗入自己的见解,现在应该重新结集三藏典籍,以正明义理。
于是迦腻色迦王召集比丘大德及在家居士各五百位,在迦湿弥罗,以胁尊者、世友为上首,从事三藏的注解。历时十二年,先后造;优婆提舍十万颂以注释经藏;;毗奈耶毗婆沙十万颂以注释律藏;;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十万颂以注释论藏。总共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迦腻色迦王并以赤铜为鍱,镂写论文,以石函封缄,建塔珍藏,历史上称这次结集为第四次结集。
柒 其他的结集
根据巴利教史及缅甸史的记载:西元一八七一年,缅甸国王敏东召集二千四百位高僧,在首都曼德勒举行第五次三藏结集,而以国王为护法人。
此次结集历时五个月,以律藏为中心,考订校对圣典原文的异同,更将结集的三藏文字,分别镌刻于七百二十九块方形大理石上,然后竖立在曼德勒山麓拘他陀塔寺(Kuthodaw)中,外面还有四十五座佛塔围绕。现在依然保存在曼德勒古都里。
另外西元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七日卫塞节,缅甸佛教在国家赞助下,于仰光北郊艺固山冈上,举行第六次结集。此次结集主要是团结佛教徒,增进上座部佛教的兴隆,和提高缅甸独立国的地位。
此次结集是以第五次结集所镌刻的七百二十九块大理石刻文为依据,并参考锡兰、泰国、高棉、伦敦巴利圣典协会,以及缅甸各种巴利文版本,作详细考订。经过两年,在一九五六年完成,并将结集的资料印刷流通。
第三篇 判教
壹 判教的起源
判教是将佛陀一生所说的教法,依教说的形式、方法、顺序、内容、意义等,加以判别、解释,以明佛陀一代教法的真义。
判教在中国特别盛行。这是因为鸠摩罗什译经时代的学者,对于佛说的经典各有不同见解。罗什圆寂之后,六朝之间,对于经典的翻译更为兴盛,不但有大乘经典,小乘经典也传来东土。在众多不同的大小乘经典中,究竟何者才是代表佛陀的本怀呢?为了探索其根源,就必须将诸经加以分类判释,评断其思想内容,以明白佛法的真义所在,判教的思想于是兴起。
贰 判教的种类
佛教东传到南北朝两三百年间,三藏教典已大致译出。各家就三藏教典的思想体系,将释迦如来的一代教法,或依时间的先后,或依教理的深浅,判定其价值,解释其教相,而建立各自的判教体系。综合各家判教思想,分列如下:
一、菩提流支的一音教
元魏时代的北天竺人菩提流支,依据《维摩诘经·佛国品》:;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主张佛陀的教法只有一种,随著众生各自根器不同,而有种种差异的解释。一音教又分为大小(乘)并陈一音教、圆音异解一音教。
二、慧诞的渐顿二教
隋朝的慧诞法师依据《涅槃经》、《宝积经》等经,主张渐顿统摄一切时教。所谓渐教,是初依小乘教法为依归,渐次修行,趋向大乘;所谓顿教,是不依据小乘,直接顿受大乘教法。隋净影寺慧远、梁的刘都主张渐顿二教。
三、法敏的二教
唐朝静林寺法敏法师也主张二教,他的二教为:
1.屈曲教:释迦牟尼佛为化身佛,化身佛所说的经典,如《法华经》、《涅槃经》,是方便委曲,随顺众生根机,破除其执迷,不直说法性之理,因此称为屈曲教。
2.平等教:法身佛的毗卢遮那佛所说的经典,如《华严经》,为直说法性平等之理,因此称为平等教。
四、玄奘的三时教
唐代玄奘大师依据《深密经》、《金光明经》、《瑜伽论》,建立三时教。
1.转法 轮:指佛陀最初在鹿野苑所说四谛教法。佛说;我空法有之教,破众生迷执,为初时有教,如《阿含经》等。
2.照法轮:以般若空慧照见;诸法皆空,为中时空教,如《般若经》等。
3.持法轮:是空有圆融并持的真如不空教法,为后时中道教,如《华严经》、《解深密经》等。
另外,北魏的光统律师(即慧光)也主张三种教:渐教、顿教、圆教。对根机不熟的众生,按深浅顺序说教,如先说无常后说常,先说空后说不空,名为渐教;对于根机成熟众生,俱说空与不空、常与无常,名为顿教;对于上上根众生,说如来果德圆满自在的法门,称为圆教,如《华严经》就是。立《华严经》为圆教就是以慧光为嚆矢。
五、大衍的四宗教
北齐大衍寺的昙隐律师等人,立四宗教:
1.因缘宗:此宗为法有宗,又称为立性宗,阐释六因、四缘的义理,主张一切诸法各有其体性。也就是一切诸法皆由因缘假合而成,然构成因缘的存在要素则为实在。如毗昙宗、萨婆多部、雪山部、多闻部。
2.假名宗:此宗为法空宗,又称破性宗。主张一切诸法空无自性,一切皆假名施设,皆为假有。如经部、说假部及成实论等。
3.不真宗:又称破相宗、诳相宗。主张一切诸法的存在是如幻而空无实体,其假名之相以不真实故,亦不可得,如《般若经》的大乘空宗。
4.显实宗:又称常宗、真宗。主张一切存在的本体具有永远不灭的佛性真如,以此为迷悟的根源。如《涅槃经》的佛性真理、《华严经》的法界真理。
此外,梁光宅法云法师根据《法华经·譬喻品》引出四乘教──权三乘、实教一乘──以羊车比喻声闻乘,鹿车比喻缘觉乘,牛车比喻菩萨乘,大白牛车比喻为佛果 一乘教。
六、法藏的五教十宗
唐朝的法藏贤首依《华严经》教义,立五教十宗,为华严宗的判教。五教是:
1.小乘教:指《阿含经》、《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经教,只说人空,尚 未明法空之理。
2.大乘始教:为大乘初门的教法,因此称始教,始说大乘教法的意思。分为:
(1)相始教:指《深密经》、《瑜伽论》、《唯识论》等,说诸法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差别。理事各别,性相不同,虽立百法五性,未言一切皆成佛的法性,为一分生灭的事相上的赖耶缘起说。
(2)空始教:指《般若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三论体系。虽说诸法皆空的道理,但是尚未言及一切皆成佛的终教之义。
3.大乘终教:指《涅槃经》、《楞严经》、《大乘起信论》、《空性论》等,说一切众生皆当成佛的尽理之教;明体相不二,真如是随缘不变的圆熟之教。
4.大乘顿教:指言论顿亡、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不立阶位,一念不生便是佛的教法。如《维摩经》的无言默然、《起信论》的离言真如、禅宗的不立文字等。
5.大乘圆教:指教理行果圆融无碍、圆满自在、重重无尽的一乘佛法。分为同教一乘,如《法华经》;别教一乘,如《华严经》。
除了五教之外,法藏另外设立十宗来归摄教法所诠的理趣,也就是各宗所执教义的内容。十宗为: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圆明具德宗。
另外,齐朝的护身寺自轨法师立五宗教:因缘宗、假名宗、不真宗、真实宗、法界宗。前三同于大衍,后二是将大衍的真实宗一分为二,第四为《涅槃经》的说佛性真理,第五则为《华严经》的自在无碍法界真理。
七、耆阇的六宗教
南朝陈代耆阇寺的安凛(或作廪)法师立六宗教统摄一代时教。六宗教为:因缘宗、假名宗、不真宗、真宗、常宗、圆宗。因缘宗和假名宗通于大衍的说法。不真宗相当于法相宗,说明诸法如幻化,依他而起,因此不真。真宗相当于三论宗、般若空,说明诸法真实之理等,因此为真。常宗如《楞伽经》、《起信论》所说,真如有恒河功德,恒常不变,故说为常。圆宗如《华严经》所说,法界缘起自在无碍,具备重重无尽的德用。这是指华严法门等。
八、天台的五时八教
天台智顗大师根据《华严经·如来性起品》的三照三譬、《涅槃经·圣行品》的五味相生譬、《法华经·信解品》的长者穷子喻,判定佛陀一代教法,分为华严、鹿苑、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等五时;从教导众生的形式方法则分为顿、渐、秘密、不定等四种类,称为化仪四教;又依众生根机而将教理内容分为藏、通、别、圆等四种类,称为化法四教。以上总称为五时八教。
(一)五时
佛陀一生说法可用一首诗描写:
华严最初三七日,
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谈,
法华涅槃共八载。
第一华严时,指佛陀成道最初三七日间开讲《华严经》,是佛陀从自内证的真如法身所流露,譬如初升的太阳先照高山峰一样,此时只有普贤、文殊等大根性的菩萨才能承受法益,而小乘人则如聋若哑。佛陀知道众生的根机未熟,于是在成道后十二年间讲说《阿含经》。此时的佛法犹如从牛身中方才挤出的牛乳,为五味中的乳味。
第二阿含时,小乘人在第一时听闻大乘华严经教,如聋若哑,不能领受,因此佛陀以十二年的时间说《四阿含经》。此时譬如日轮渐升,照到幽谷一样;在五味中犹如由乳制成的酪味,因为是佛陀在鹿野苑所说,所以又称为鹿苑时。
第三方等时,第二时中已证悟无学的二乘人,只证得小果,却误以为是究竟之道。佛陀为破除其偏见,于阿含后八年间说《维摩》、《思益》、《胜鬘》等大乘经典,以引小入大,叹大褒圆。此时譬如日照平地一样,如同将酪味再精制成生酥味。
第四般若时,指方等时之后的二十二年间,佛陀为了破斥大小乘分别的偏执,于王舍城灵鹫山、室罗伐悉底国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及王舍城竹林精舍等四处说诸般若经,以明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于一味。此时譬如上午十点的阳光照射大地一样,如同将生酥再精制成熟酥味。
第五法华涅槃时,佛陀见众生根机渐熟,于般若时之后的八年,于灵鹫山上说法华,开演十界皆成佛的真理。后临入灭的一日一夜之间,开演《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之理,是为法华涅槃时。此时如日轮当午照耀大地,如同熟酥再精制而成的醍醐味。
(二)八教
1.化仪四教:化仪四教是佛陀教化众生所用的仪式,是依《华严经·性起品》日出光照的理论而立;顿;依《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虽然稍有懈怠,但是终究当作佛,是为;渐;依《大智度论》的我在阎浮提,转第二法轮为;秘密;更依《维摩诘经》的一音异解,而安立;不定教。
(1)顿教:释迦如来四十九年间一代教法,首先在菩提道场宣说自内证的大乘法门,直接教示众生,相当于《华严经》所说。
(2)渐教:教化的内容由浅而渐深,相当于鹿苑等处说阿含、方等、般若三时所说的教法。
(3)秘密教:佛陀于说法中应众生的根机能力而说各种法,而众生领受的法益也各有不同,并且彼此互不相知。
(4)不定教: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各种根机的众生虽然同坐一席,但是依各人能力的不同,所体悟的教法也不定。
2.化法四教:化法四教是佛陀济度众生所用的教法内容,也就是对于界内外种种利钝的根器,以机宜、诱引、弹呵、淘汰等方式,观机逗教所施设的法门。化法四教是依《大涅槃经·德王品》的四不可说和〈圣行品〉的四种四谛法轮,更依《法华经·药草喻品》的三草二木,以及《中观·四谛品》的四句为前提而组织成立的,是天台独特的讲法。
(1)三藏教:略称藏教,指在鹿野苑为三乘人所说的《阿含经》。所化的对象为正化声闻、缘觉乘,旁化菩萨乘。主要说生灭浅近之事,以破斥外道的邪因缘,而后宣扬佛法正因缘之理。
(2)通教:以该教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共通的大乘初门教,因此称通教。通教有二层意思:1.通入义:钝根菩萨与二乘人同证空理,故通前三藏教。又利根菩萨不仅证空,并且证中道之理,是通入别教或圆教。2.共通义:此教三乘共通,了知色即是空之义,属同一位,故名共通之教。
(3)别教:有不共与历别二义。不共,即不共二乘而独为菩萨说。历别,是由差别面观察诸法,故称别教。此教说明十界诸法、因果善恶、逆顺二观等法,虽然隔历参差,但是体性不外乎为真如平等的法性缘起,不外以染、净二缘而起迷悟及因缘果报的诸法。此教次第观空、假、中三谛而悟中道之理,而所悟的中道有别于空、假,所以称为但中。因其观法是次第三观,又称隔历三观。
(4)圆教,是大乘教中的实大乘,对最上利根菩萨丝毫不假方便权说,直接说内证究竟真实义的教法。此教不论法界万有诸法,情与非情,而显现全体真如中道。此教观空、假、中三谛之理时,在一谛中互具其它二谛,所谓即空即假即中,三谛相即,所以此中道之理,称为不但中之理。此三观就称为一心三观、不次第三观、圆融三观。
化法四教可摄尽佛陀一代的教说,因此在五时的分配上,初时华严,正说圆教兼说别教;第二时阿含,但说三藏教;第三时方等,大小乘兼说,是藏通别圆四教并谈。第四时般若,是以通、别、圆为教味;第五时法华涅槃,开显真实,以纯一的圆教为教味。
参、结语
我国的判教虽有各家的说法,但是以华严的贤首和天台的智顗并称为双璧,其中尤其以天台智顗的判教最为独到。天台智顗大师的判教,整理了整个佛教的教义,显示了整个佛教的思想。把小乘阿毗达磨的佛教判摄为藏教;在通教中批判了小乘,指示了根本义;把大乘的空观,连通于藏、别、圆三教;又在别教概括了真如缘起的思想;于圆教中,圆融了事理。不像三论的嘉祥,倾向于破邪否定的一面;也不像地论,把第一原理的有、无,当作唯一的目标;又不像三阶教的信行,只依根机作判教。
智顗大师的五时八教,避开了一切极端的倾向,以包容的态度构成了判教,计划了教义的统一,又详述了相应教义的实践方法,形成了天台教观独到之处。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