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经像,不得单手持,也不得向人作礼
前 言
和各位居士一起共同来学习《在家律学》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心愿。今天为大家选择了民国时期善因法师讲述的《学佛行仪》作为我们《在家律学》系列课程的开篇。
由于原文文义浅显易懂,我们就不多解释,只是对其中重要的地方加以简单的注释说明。所以本次课程命名为《学佛行仪简注》。
简注所参考的资料主要有清朝书玉律师撰写的《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和五台山普寿寺如瑞法师讲述的《威仪门》。
正 文
【居家第七】
【原文】居士居家,虽不能尽行佛事,然亦当不造新殃为要。常默念偈云:“菩萨居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1]
[1]居士在家中,虽然不能完全按照佛教的行为规范来生活,但起码要以不再造作新的恶业为首要。应当常默念偈颂“菩萨居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这就是要求在家居士要知一切法皆是无常变化的,家庭亦是如此,要常常观空、无常、无我。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因此对家庭中时常会有的困难、矛盾、生老病死、儿女情长,不要太执著,以免为其所累,起烦恼造不善业。
【原文】若教妻子,初宜恒谈因果,次以佛法广大谕[1]之,次以净土乐境示之。恒默念偈云:‘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嗔。’若妻子稍信,则以五戒戒之。家中儿女最易教化,宜以浅近佛书与读,并时常解说,令其深入八识田[2]中。[3]
[1]谕:明白,了解。
[2]八识田:阿赖耶识的俗称,又称为一切种子识、异熟识、第八识,为梵文音译,原意是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是佛教唯识学派的基础理论之一。自无始以来,阿赖耶识就含藏着杂染万法的种子,为一切诸法所依,是众生一切认识的来源。它会随着众生生生世世轮回“不断增长广大”,直至解脱成佛才能“转杂染识成清净智”。
[3]如果要引导妻子(丈夫)学佛,开始最好常常和她(他)谈论因果道理,再慢慢让她(他)明白了解更深广的佛法,再使她(他)了解净土的妙乐殊胜之境。要常常默念偈颂“妻子(丈夫)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嗔。”,要想到这一生即与妻子(丈夫)有缘相遇,就要引导她(他)能够向于佛法,怨亲平等,最终永离贪嗔痴烦恼而得解脱。如果妻子(丈夫)稍有信受佛法,就要用五戒的规范来要求她(他),使她(他)少造不善业。家中儿女比较容易教化,应当让他们读一些说明浅显的佛法道理的书籍,并经常为他们解说,使佛法能够深入他们的八识田中。
【原文】又当于净处或楼上设一经堂,庄严清洁,以便早晚拜诵。而儿女及邻人亲眷见之,亦发善信。每上楼时须默念偈云:‘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1]
[1]居士在家应当在干净的地方或楼上设一个经堂(佛堂),布置庄严清净,以便于此早晚诵经拜佛。而儿女和邻居亲友如果看到居士在家如此用功修行,也会慢慢地对佛教生起正确的信仰。而居士每每上楼诵经拜佛之时,也必须默念偈颂“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遇正法,走解脱成佛之路。
简易版早晚课
(摘自《如瑞法师法语》)
晨起发愿文
南无佛 南无法 南无僧(三称)
祈愿三宝加被,给弟子智慧和力量!令弟子所发一切善愿悉皆成就,所作一切事业无有魔障,与众生广结善缘、共成佛道。
誓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
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
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南无阿弥陀佛!(十句)
晚间回向文
南无佛南无法 南无僧(三称)
祈愿三宝加被,弟子于今日之中有意无意所作一切过错、恶业悉皆忏悔。所修一切善法回向家人及一切众生,业障消除、善根增长、福慧双修、究竟安乐。
誓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
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
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南无阿弥陀佛!(十句)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