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怎样教育子女

发布时间:2019-10-19 09:12:30作者:大悲咒讲解网

怎样教育子女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其重要性没有什么两样。它和学校教育是相辅而行的。一般人对于教育的认识,只以为教育是学校里的事,因此有许多父母,对于家庭教育便忽略过去了。有的父母因限于本身所受的教育程度,而不知怎样教育子女,竟凭情感而溺爱放纵。有的父母甚至在子女面前打牌、说谎、吵架。这种卑劣的举动,直接养成子女贫婪、放荡、狡猾、泼辣等恶习气。

(1)教育子女要先纠正自己

孩童有模仿的本能。在他开始学语的时候,就喜欢学大人的一举一动。所以一个家庭中,要子女克己耐劳,应先从自己身上下手,要子女戒除不良习惯,应先来检点自己有没有不当做的事。假使父母有吸烟赌博等嗜好,就须自己先来戒除;倘或父母间发生意见上的冲突,就须从情理上谋取和平解决,不应使子女发觉或看到他们正面的冲突。因为子女对于父母的一举一动,都认为是正确的,而在尽力模仿。若是一旦被子女窥破了弱点而失却信仰以后,将来即使有善行,也要被子女看做不好的行为,而不屑被效法的了。所以做父母的要自身造成一种被信仰的力量。

有一类的父母对于儿子格外顺从,格外溺爱;对于女儿不免疏忽,不免轻视。这是违反佛教众生平等的宗旨的。《首楞严三昧经》中,佛说:;发大乘者,不见男女而有别异。男女都是人类,都是自己的骨肉,有什么轻重的分别呢?如果家庭间待子女不公平,非但有伤兄弟姊妹间的感情,而且也不是佛教徒所应做的。

(2)不可溺爱或苛刻或放任

很多做父母的对待子女,往往不是过分的溺爱,便是过分的严厉,苛刻申责,要不就取着放任的态度。这些都是错误的。

过分溺爱的父母,对于子女的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要怎样就答应怎样,真是千依百顺。于是便养成子女们一种自傲的习惯。以后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会大发脾气。在家庭中有父母依从他,可是将来长大后,到社会上去,便没有人来顺从他的意志,于是就要和人发生争吵,到处碰壁。这样是从幼溺爱的害处。

过分苛刻申责的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一味用严厉高压的手段,不假颜色,铁板面孔,使用命令式的口吻,给予牢狱式的生活。这种的教育法会使子女们心灵受到创痛。他们得不到家庭的乐趣和温情,只觉得父母是可怕的。于是由畏惧而生怨恨,由怨恨而生厌恶。日后子女成人就将视父母为老厌物了。

过分放任的父母,对于子女的一切,都不去指导和管理。一切都由子女自己去料理,或是嘱咐仆人代管。要知道儿童若不加管理,将来就会放荡不羁,无恶不作。子女幼时受不到良好的管教,将来如何能成为忠实的佛教徒、健全的公民呢?虽有学校教育补助其不足,然而家庭间养成的不良习惯,沾染已深,也不容易教诲了。

(3)教育子女母亲的责任比父亲更重大

子女在家庭中和母亲时刻在一处,比和父亲的关系更密切,所以要培养一个佛化的、完美人格的儿童,必须由母亲负担大部分的责任。母亲的一切举动,应作为子女的模范。要子女听话,要子女模仿,就非自己以身作则不可;否则嘴里尽管这样说,那样说,自己却不切实做去,这样便失了做母亲的威信。有的母亲教孩子不要骂人,而自己常常不自觉地喊小孩作;小瘪三、;小拆老、;小猪猡等等骂人的名词。她们还以为是亲匿的表现呢。佛告诉我们要;言行相应,不只是在社会上要这样的去做,就是对待子女们也不可疏忽这一点。能说不能行的母亲是将失却子女们的信仰的。

《尸迦罗越经》里,我佛指示做父母对待子女的条件,有;一者,当念令去恶就善。二者,当教计书疏。三者,当教持经戒。

(4)当念令去恶就善

去恶就善,就是要除去恶习,向善的一方面做去。教导孩子要随时随地注意他们的言行。有一类的父母和孩子游戏的时候,不是父亲教孩子打母亲,骂母亲;就是母亲教孩子,打父亲,骂父亲。他们以自私的占有欲,用这种卑劣的方法来测验孩子对于自己爱的程度。不知道这种打骂取乐的举动是就恶去善,是错误到极点了。这种举动映入小孩八识田中,而形成习惯,那就遗害不浅了。

\

有很多小孩用发脾气的方法,来达到他的欲望。当我们遇到这种小孩时,千万不可因他发脾气,而对他让步,满足他的要求;可是也不要对他生气打他骂他。他愈发脾气,我们愈要保持镇静,做出全不理睬的样子,好教他明白发脾气得不到什么好处。

在别人面前,尤其是大庭广众之间,切勿责打小孩。否则,当小孩的自尊心受到损伤以后,便会不知羞耻,预备挨骂挨打而任意犯过错的。有些儿童因受了骂,挨了打,由惧怕而嫉恨,而养成仇视父母的心理。

\

在某一本传记里,那个著者记载他父亲教育他的一段故事,很是幽默,很有深意,是很可以为我们训育小孩作楷模的。

;还记得九岁时,有一次我自己积蓄的一小串钱(那时所用铜钱有小孔,例以麻线贯串之)忽然不见。各处寻问,且向人吵闹,终不可得。隔一天,父亲于庭前桃树枝上发见之,心知是我自己遗忘,并不责斥,也不喊我来看,他却在纸条上写了一段文字,大略说:一小儿在桃树下玩耍,偶将一小串钱挂于树枝上而忘之。到处向人寻问,吵闹不休,次日,其父打扫庭院,见钱悬树上,乃指示之。小儿始自知其糊涂,云云。写后交与我看,他不作声。我看了,马上省悟,跑去一探即得,不禁自怀惭意。——即此事也见先父所给我教育之一斑。

各种轻便的事,应当教小孩去做。就是家庭里有佣人的,也应当使小孩共同服务。养成子女们勤劳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关于穿衣、折衣、扫地、拭灰尘、整理东西等工作,都可以叫他们学习。当他们的工作做得圆满的时候,就要奖励他们。小孩是好胜的居多,所以与其多责罚,不如多奖励;但在奖励的时候,应该利用机会,加以指导,加以勉励。

我们要使小孩知道,无论对于什么人,必须有礼貌。碰着亲朋尊长要教他称呼。接受人家的礼物或好意时应该道谢。客人来访,要热情地招待。这种种都应该随时教他,使他自小就有敬重长者、扶助弱小、爱惜贫苦人的观念。

小孩子的同伴也很重要,有许多孩子的恶习气是从小朋友方面传习来的。我们应该为他注重和选择,应该使他和顽童疏远隔离。

不良的习惯要子女不沾染,最好用暗示的方法,使他们自知趋避。譬如小孩喜吃零食的,便把病从口入说起;小孩讲话肆无忌惮的,便把祸从口出说起;小孩不知礼貌,便把举动粗鲁不为人重视说起。诸如此类的纠正,自然可以使小孩的习性渐渐的就善了。

现在把去恶从善的要点概括如下:

1、不可说谎

2、不可骂人

3、不说自己好不道他人短

4、没有得到人家的允许不拿人家的东西

5、不要在路上吃东西

6、做错了事要承认要改去

7、别人说话的时候不随便插嘴

8、吃东西要细嚼

9、要爱惜花草和动物

10、东西用过后要放在原来的地方

11、要信靠佛菩萨

12、要劝小朋友们信仰佛教

13、每天早晚要做佛教简易早晚功课

14、做事要有始有终

(5)当教持经戒

子女有相当识字能力后,可以教他读佛经。这是做父母的最大责任。第一步,先把佛教简易早晚功课教他读背,再把经中格言选出教他。有的人以为佛经文义深奥,成人尚不易懂,何况小孩呢?不知佛经虽然深奥的居多,可是有一部份是很浅显的。做父母的尽可把经中格言随意的编集起来,教授子女。如《法句经》、《孛经》、《百喻经》、《八大人觉经》、《善生经》和《玉耶女经》等,就有很多的格言,可作儿童德育的教材;还有许多偈,也是很便于儿童诵习的。虽然儿童教育要注重兴趣,格言一类的文字,难免枯燥无味;然而做父母的倘能把佛教的格言,演成一种简单的寓言来解释,使小孩对于它发生兴趣,那么自然能把这些佛语,深深地种入儿童的八识田中了。

人类不可无宗教信仰,而各种宗教中,当推佛教为最博大、最高尚、最美满。所以我们不独自己要信仰佛教,更须教导子女共同信仰。信仰的观念,植基于儿童的时代,为最适宜、最稳固。

所谓经戒,是指佛经的戒律,就是佛经中教人戒绝的事。教诲儿童不得违犯戒律,使他;童而习之,那么终身就获益匪浅了。所以信仰佛教,确为造就高尚人格的要件。

我们要时常对儿童讲佛教故事和佛菩萨救苦救难感应的事实,使儿童的知识增广,知道佛恩的伟大,世间上有种种不可思议的事迹;使他的见闻不至局限在范围狭小的物质文明之中。

这种佛教故事和善恶感应的事实的演讲,是佛化儿童训练法中,最有感动力、最易实行,和最适宜于家庭采用的。因为男女老幼没有不喜听故事的,当儿童在听故事的时候,喜怒哀乐的情感常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迁,好善恨恶的观念,也每每顺着故事而生起。在听了故事之后,故事中的情景和人物,常会留存在脑海里,时日久了,儿童既受故事的薰陶,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会不期然而然的和佛化儿童的准绳相符合了。

要获得演讲故事的技巧,我们须多看故事书籍。如《百喻经》,就是一种最佳的故事书。演讲时,说话要浅明有趣,不妨随时复述已经说过的要点,以求容易明了。口音、面容、手势的应用,可以辅助显示故事的情节和演述者个人的感触的,都应当适宜的施用。此外应当随时发问,考察儿童是否在注意倾听,是否发生兴趣,是否有所感触。父母要佛化子女,于故事要特别注意,这是训练佛化儿童最妥善的方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