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第十七卷 杂阿含经

发布时间:2019-06-04 16:41:39作者:大悲咒讲解网

第十七卷 杂阿含经

杂因诵第三品之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界种种故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觉,缘种种觉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云何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云何……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谓缘眼界生眼触,非缘眼触生眼界,但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生眼想,非缘眼想生眼触,但缘眼触生眼想;缘眼想生眼欲,非缘眼欲生眼想,但缘眼想生眼欲;缘眼欲生眼觉,非缘眼觉生眼欲,但缘眼欲生眼觉;缘眼觉生眼热,非缘眼热生眼觉,但缘眼觉生眼热;缘眼热生眼求,非缘眼求生眼热,但缘眼热生眼求。如是耳、鼻、舌、身、意界缘生意触,乃至缘意热生意求,亦如是广说。是名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非缘种种求生种种热,乃至非缘种种触生种种界;但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外六入处亦如是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非想非非想入处界,有灭界。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稽首礼足,合掌白佛言:世尊,彼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非想非非想入处界、灭界。如此诸界,何因缘可知?

佛告比丘:彼光界者,缘暗故可知;净界,缘不净故可知;无量空入处界者,缘色故可知;无量识入处界者,缘内故可知;无所有入处界者,缘所有可知;非想非非想入处界者,缘有第一故可知;灭界者,无有身可知。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彼光界乃至灭界,以何正受而得?

佛告比丘:彼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此诸界于自行正受而得;非想非非想入处界,于第一有正受而得;灭界者,于有身灭正受而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

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觉,于讲堂阴中敷座,于大众前坐,说优檀那句,告诸比丘:缘界故生说,非不界;缘界故生见,非不界;缘界故生想,非不界。缘下界,我说生下说、下见、下想、下思、下欲、下愿、下士夫、下所作、下施设、下建立、下部分、下显示、下受生。如是中,如是胜界,缘胜界,我说彼生胜说、胜见、胜想、胜思、胜愿、胜士夫、胜所作、胜施设、胜建立、胜部分、胜显示、胜受生。

时,有婆迦利比丘在佛后执扇扇佛,白佛言:世尊,若于三藐三佛陀起非三藐三佛陀见,彼见亦缘界而生耶?

佛告比丘:于三藐三佛陀起非三藐三佛陀见,亦缘界而生,非不界。所以者何?凡夫界者,是无明界;如我先说,缘下界生下说、下见乃至下受生;中胜界生胜说、胜见乃至胜受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因生欲想,非无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无因。

云何因生欲想?谓缘欲界也,缘欲界故,生欲想、欲欲、欲觉、欲热、欲求。愚痴凡夫起欲求已,此众生起三处邪,谓身、口、心;如是邪因缘故,现法苦住,有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是名因缘生欲想。

云何因缘生恚想、害想?谓害界也。缘害界,生害想、害欲、害觉、害热、害求。愚痴凡夫起害求已,此众生起三处邪,谓身、口、心;起三处邪因缘已,现法苦住,有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是名因缘生害想。

诸比丘,若诸沙门、婆罗门如是安于生,生危险想,不求舍离,不觉、不吐,彼则现法苦住,有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譬如城邑聚落不远有旷野,大火卒起,彼无有力能灭火者,当知彼诸野中众生悉被火害;如是诸沙门、婆罗门安于生,生危险想,身坏命终,生恶趣中。

诸比丘,有因生出要想,非无因。

云何有因生出要想?谓出要界。缘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觉、出要热、出要求;谓彼慧者出要求时,众生三处生正,谓身、口、心;彼如是生正因缘已,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善趣中,是名因缘生出要想。

云何因缘生不恚、不害想?谓不害界也。不害界因缘生不害想、不害欲、不害觉、不害热、不害求,彼慧者不害求时,众生三处正,谓身、口、心;彼正因缘生已,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善趣中,是名因缘生不害想。

若诸沙门、婆罗门安于生,生不害想,不舍离、不觉、不吐,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善趣中。譬如城邑聚落边有旷野,大火卒起,有人堪能手足灭火,当知彼诸众生依草木者,悉不被害;如是诸沙门、婆罗门安于生,生正想,不舍、不觉、不吐,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善趣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慰劳已,于一面住,白佛言:众生非自作、非他作。

佛告婆罗门:如是论者,我不与相见。汝今自来,而言我非自作、非他作?

婆罗门言:云何,瞿昙,众生为自作、为他作耶?

佛告婆罗门:我今问汝,随意答我。婆罗门,于意云何?有众生方便界,令诸众生知作方便耶?

婆罗门言:瞿昙,有众生方便界,令诸众生知作方便也。

佛告婆罗门:若有方便界,令诸众生知有方便者,是则众生自作、是则他作。婆罗门,于意云何?有众生安住界、坚固界、出界、造作界,令彼众生知有造作耶?

婆罗门白佛:有众生安住界、坚固界、出界、造作界,令诸众生知有造作。

佛告婆罗门:若彼安住界、坚固界、出界、造作界,令诸众生知有造作者,是则众生自作、是则他作。

婆罗门白佛:有众生自作、有他作。瞿昙,世间多事,今当请辞。

佛告婆罗门:世间多事,宜知是时。

时,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瞿师罗长者诣尊者阿难所,礼尊者阿难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所说种种界,云何为种种界?

时,尊者阿难告瞿师罗长者:眼界异、色界异喜处,二因缘生识,三事和合生触,又喜触因缘生乐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复次,长者,有异眼界、异色界忧处,二因缘生识,三事和合生苦触,彼苦触因缘生苦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复次,长者,异眼界、异色界舍处,二因缘生识,三事和合生不苦不乐触,不苦不乐触因缘生不苦不乐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

尔时,瞿师罗长者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随喜,礼足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瞿师罗长者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于一面坐,白尊者阿难:所说种种界,云何为种种界?

尊者阿难告瞿师罗长者:有三界。云何三?谓欲界、色界、无色界。

尔时,尊者阿难即说偈言:

晓了于欲界,色界亦复然,

舍一切有余,得无余寂灭。

于身和合界,永尽无余证,

三耶三佛说,无忧离垢句。

尊者阿难说是经已,瞿师罗长者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瞿师罗长者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所说种种界,云何名为种种界?

尊者阿难告瞿师罗长者:有三界,色界、无色界、灭界,是名三界。

即说偈言:

若色界众生,及住无色界,

不识灭界者,还复受诸有。

若断于色界,不住无色界,

灭界心解脱,永离于生死。

尊者阿难说是经已,瞿师罗长者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瞿师罗长者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所说种种界,云何为种种界?

尊者阿难答瞿师罗长者:谓三种出界。云何三?谓从欲界出至色界,色界出至无色界、一切诸行一切思想灭界,是名三出界。

即说偈言:

知从欲界出,超逾于色界,

一切行寂灭,勤修正方便。

断除一切爱,一切行灭尽,

知一切有余,不复转还有。

尊者阿难说是经已,瞿师罗长者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尊者阿难往诣上座(上座名者)所,诣已,恭敬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问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阿难复问上座:云何诸解脱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名诸解脱界。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云何断界乃至灭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断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行灭,是名灭界。

时,尊者阿难闻上座所说,欢喜随喜,往诣五百比丘所,恭敬问讯,退坐一面,白五百比丘言: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时,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时,五百比丘答尊者阿难:当以二法专精思惟,乃至灭界。如上座所说。

时,尊者阿难闻五百比丘所说,欢喜随喜,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佛告阿难:若比丘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二法专精思惟,乃至灭界。如五百比丘所说。

时,尊者阿难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师及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义、同味,我今诣上座(名上座者),问如此义,亦以此义、此句、此味答我,如今世尊所说。我复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义、此句、此味而问,彼五百比丘亦以此义、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说。是故当知:师及弟子一切同法、同义、同句、同味。

佛告阿难:汝知彼上座为何如比丘?

阿难白佛:不知,世尊。

佛告阿难:上座者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已舍重担,正智心善解脱,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罗睺罗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

佛告罗睺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罗睺罗,若比丘于所有地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复如是。

罗睺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于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罗睺罗,若比丘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是名断爱缚诸结、断诸爱、止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罗睺罗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

佛告罗睺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此三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此三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彼彼触因,彼彼受生;若彼彼触灭,彼彼受亦灭、止、清凉、没。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

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罗睺罗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往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

佛告罗睺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想。若彼比丘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灭想者,是名正见。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观乐作苦想,苦受同剑刺,

于不苦不乐,修无常灭想,

是则为比丘,正见成就者,

寂灭安乐道,住于最后边,

永离诸烦恼,摧伏众魔军。

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罗睺罗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

佛告罗睺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观于乐受,为断乐受贪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苦受瞋恚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不苦不乐受痴使故,于我所修梵行。

罗睺罗,若比丘乐受贪使已断、已知,苦受恚使已断、已知,不苦不乐受痴使已断、已知者,是名比丘断除爱欲缚、去诸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乐受所受时,则不知乐受,

贪使之所使,不见出要道。

苦受所受时,则不知苦受,

瞋恚使所使,不见出要道。

不苦不乐受,正觉之所说,

不善观察者,终不度彼岸。

比丘勤精进,正知不动转,

如此一切受,慧者能觉知,

觉知诸受者,现法尽诸漏。

明智者命终,不堕于众数,

众数既已断,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大海深险者,此世间愚夫所说深险,非贤圣法、律所说深险。世间所说者,是大水积聚数耳!若从身生诸受,众苦逼迫,或恼、或死,是名大海极深险处。愚痴无闻凡夫于此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长沦没溺,无止息处。多闻圣弟子于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不生忧悲、啼哭号呼、心生狂乱,不沦生死,得止息处。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身生诸苦受,逼迫乃至死,

忧悲不息忍,号呼发狂乱。

心自生障碍,招集众苦增,

永沦生死海,莫知休息处。

能舍身诸受,身所生苦恼,

切迫乃至死,不起忧悲想,

不啼哭号呼,能自忍众苦。

心不生障碍,招集众苦增,

不沦没生死,永得安隐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别?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惟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苦痛逼迫,乃至夺命,忧愁啼哭,称怨号呼。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愚痴无闻凡夫亦复如是,增长二受,身受、心受,极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痴无闻凡夫不了知故,于诸五欲生乐受触,受五欲乐;受五欲乐故,为贪使所使。苦受触故,则生瞋恚;生瞋恚故,为恚使所使。于此二受,若集、若灭、若味、若患、若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生不苦不乐受,为痴使所使。为乐受所系终不离,苦受所系终不离,不苦不乐受所系终不离。云何系?谓为贪、恚、痴所系,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

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为乐受触,不染欲乐;不染欲乐故,于彼乐受,贪使不使。于苦触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于彼二使,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苦不乐受痴使不使。于彼乐受解脱不系,苦受、不苦不乐受解脱不系。于何不系?谓贪、恚、痴不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系。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多闻于苦乐,非不受觉知,

彼于凡夫人,其实大有闻。

乐受不放逸,苦触不增忧,

苦乐二俱舍,不顺亦不违。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

于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诸受故,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空中狂风卒起,从四方来,有尘土风、无尘土风、毗湿波风、鞞岚婆风、薄风、厚风乃至风轮起风。身中受风,亦复如是,种种受起: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乐心受、苦心受、不苦不乐心受,乐食受、苦食受、不苦不乐食受,乐无食受、苦无食受、不苦不乐无食受,乐贪受、苦贪受、不苦不乐贪受,乐出要受、苦出要受、不乐不苦出要受。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譬如虚空中,种种狂风起,

东西南北风,四维亦如是,

有尘及无尘,乃至风轮起。

如是此身中,诸受起亦然。

若乐若苦受,及不苦不乐,

有食与无食,贪著不贪著。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

于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诸受故,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客舍种种人住,若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野人猎师、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于中住。此身亦复如是,种种受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乐心受、苦心受、不苦不乐心受,乐食受、苦食受、不苦不乐食受,乐无食受、苦无食受、不苦不乐无食受,乐贪著受、苦贪著受、不苦不乐贪著受,乐出要受、苦出要受、不苦不乐出要受。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譬如客舍中,种种人住止,

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等,

旃陀罗野人,持戒犯戒者,

在家出家人,如是等种种。

此身亦如是,种种诸受生,

若乐若苦受,及不苦不乐,

有食与无食,贪著不贪著。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

于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诸受故,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是比丘作是念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知诸行无常,皆是变易法,

故说受悉苦,正觉之所知。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

于诸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悉知诸受已,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复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作是念已,从禅起,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念言:;如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

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阿难白佛:世尊,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复有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如是止息,于余止息无过上者。

阿难白佛:何等为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毗婆尸如来未成佛时,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如是观,观察诸受:;云何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离?如是观察:;有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名受集道迹;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名受灭道迹;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无常变易法,是名受患;若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毗婆尸佛,如是式弃佛、毗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及我释迦文佛,未成佛时思惟观察诸受,亦复如是。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禅思,如是观察诸受:云何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离?

时,彼比丘从禅觉已,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观察诸受,云何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离?

佛告比丘:有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名受集道迹;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名受灭道迹;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无常变易法,是名受患;若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异比丘问经,尊者阿难所问经亦如是。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云何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惟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佛告比丘:有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名受集道迹;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名受灭道迹;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无常变易,是名受患;若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我于诸受不如实知,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我于诸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得解脱、出离、脱诸颠倒,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我于诸受、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故,于诸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为脱、为出、为脱诸颠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诸受不如实知,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者,非沙门、非婆罗门,不同沙门、不同婆罗门,非沙门义、非婆罗门义,非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若沙门、婆罗门于诸受如实知,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者,彼是沙门之沙门、婆罗门之婆罗门,同沙门、同婆罗门,沙门义、婆罗门义,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沙门、非沙门,如是沙门数、非沙门数,亦如是。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壹奢能伽罗国壹奢能伽罗林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欲于此中半月坐禅。诸比丘,勿复游行,唯除乞食及布萨。即便坐禅,不复游行,唯除乞食及布萨。

尔时,世尊半月过已,敷坐具,于众前坐,告诸比丘:我以初成佛时所思惟禅法少许禅分,于今半月,思惟作是念:;诸有众生,生受皆有因缘,非无因缘。云何因缘?欲是因缘、觉是因缘、触是因缘。

诸比丘,于欲不寂灭、觉不寂灭、触不寂灭,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彼欲寂灭、觉不寂灭、触不寂灭,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彼欲寂灭、觉寂灭、触不寂灭,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彼欲寂灭、觉寂灭、触寂灭,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彼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邪见因缘故,众生生受;邪见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因缘故,众生生受;邪智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正见因缘故,众生生受;正见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因缘故,众生生受;正智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若彼欲不得者得、不获者获、不证者证生,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彼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是名不寂灭因缘,众生生受;寂灭因缘,众生生受。

若沙门、婆罗门如是缘缘、缘缘集、缘缘灭、缘缘集道迹、缘缘灭道迹不如实知者,彼非沙门之沙门、非婆罗门之婆罗门,不同沙门之沙门、不同婆罗门之婆罗门,非沙门义、非婆罗门义,非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若沙门、婆罗门于此缘缘、缘缘集、缘缘灭、缘缘集道迹、缘缘灭道迹如实知者,当知是沙门之沙门、婆罗门之婆罗门,同沙门、同婆罗门,以沙门义、婆罗门义,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时。

尔时,给孤独长者来诣佛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佛为说法,示教照喜。说种种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惟愿世尊与诸大众,受我三月请衣被、饮食、应病汤药。

尔时,世尊默然而许。

时,给孤独长者知佛默然受请已,从座起去,还归自家。过三月已,众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佛告给孤独长者:善哉!长者,三月供养衣被、饮食、应病汤乐。汝以庄严净治上道,于未来世当获安乐果报;然汝今莫得默然乐受此法,汝当精勤,时时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

时,给孤独长者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尔时,尊者舍利弗于众中坐,知给孤独长者去已,白佛言:奇哉!世尊,善为给孤独长者说法,善劝励给孤独长者,言:;汝已三月具足供养如来大众,净治上道,于未来世,当受乐报;汝莫默然乐著此福,汝当时时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世尊,若使圣弟子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得远离五法,修满五法。云何远离五法?谓断欲所长养喜、断欲所长养忧、断欲所长养舍、断不善所长养喜、断不善所长养忧,是名五法远离。云何修满五法?谓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若圣弟子修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远离五法,修满五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食念者、有无食念者、有无食无食念者;有食乐者、无食乐者、有无食无食乐者;有食舍者、有无食舍者、有无食无食舍者;有食解脱者、有无食解脱者、有无食无食解脱者。

云何食念?谓五欲因缘生念。云何无食念?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无食念。云何无食无食念?谓比丘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念。

云何有食乐?谓五欲因缘生乐、生喜,是名有食乐。云何无食乐?谓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是名无食乐。云何无食无食乐?谓比丘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是名无食无食乐。

云何有食舍?谓五欲因缘生舍,是名有食舍。云何无食舍?谓彼比丘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第三禅具足住,是名无食舍。云何无食无食舍?谓比丘离苦息乐,忧喜先已离,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舍。

云何有食解脱?谓色俱行。云何无食解脱?谓无色俱行。云何无食无食解脱?谓彼比丘贪欲不染、解脱,瞋恚、愚痴心不染、解脱,是名无食无食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跋陀罗比丘及尊者阿难俱住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往诣尊者跋陀罗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住。时,尊者阿难问尊者跋陀罗比丘言:云何名为见第一?云何闻第一?云何乐第一?云何想第一?云何有第一?

尊者跋陀罗语尊者阿难言:有梵天自在造作、化如意,为世之父;若见彼梵天者,名曰见第一。

阿难,有众生离生喜乐,处处润泽,处处敷悦,举身充满,无不满处;所谓离生喜乐,彼从三昧起,举声唱说,遍告大众:;极寂静者,离生喜乐;极乐者,离生喜乐。诸有闻彼声者,是名闻第一。

复次,阿难,有众生于此身离喜之乐润泽,处处润泽,敷悦充满,举身充满,无不满处,所谓离喜之乐,是名乐第一。

云何想第一?阿难,有众生度一切识入处无所有,无所有入处具足住;若起彼想者,是名想第一。

云何有第一?复次,阿难,有众生度一切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住;若起彼有者,是名有第一。

尊者阿难语尊者跋陀罗比丘言:多有人作如是见、如是说,汝亦同彼,有何差别?我作方便问汝,汝当谛听,当为汝说。如其所观,次第尽诸漏,是为见第一。如其所闻,次第尽诸漏,是名闻第一。如所生乐,次第尽诸漏者,是名乐第一。如其所想,次第尽诸漏者,是名想第一。如实观察,次第尽诸漏,是名有第一。

时,二正士共论说已,从座起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瓶沙王诣尊者优陀夷所,稽首作礼,退坐一面。时,瓶沙王白尊者优陀夷言:云何世尊所说诸受?

优陀夷言:大王,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瓶沙王白尊者优陀夷:莫作是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正应有二受,乐受、苦受;若不苦不乐受,是则寂灭。如是三说,优陀夷不能为王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俱共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时,尊者优陀夷以先所说,广白世尊:我亦不能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今故共来具问世尊如是之义,定有几受?

佛告优陀夷:我有时说一受,或时说二受,或说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时说无量受。

云何我说一受?如说所有受,皆悉是苦,是名我说一受。云何说二受?说身受、心受,是名二受。云何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云何四受?谓欲界系受、色界系受、无色界系受,及不系受。云何说五受?谓乐根、喜根、苦根、忧根、舍根,是名说五受。云何说六受?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云何说十八受?谓随六喜行、随六忧行、随六舍行受,是名说十八受。云何三十六受?依六贪著喜、依六离贪著喜、依六贪著忧、依六离贪著忧、依六贪者舍、依六离贪著舍,是名说三十六受。云何说百八受?谓三十六受,过去三十六、未来三十六、现在三十六,是名说百八受。云何说无量受?如说此受彼受等。比丘,如是无量名说,是名说无量受。

优陀夷,我如是种种说受如实义,世间不解,故而共诤论,共相违反,终竟不得我法、律中真实之义以自止息。优陀夷,若于我此所说种种受义,如实解知者,不起诤论、共相违反,起、未起诤能以法、律止令休息。然,优陀夷,有二受:欲受、离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缘生受,是名欲受。云何离欲受?谓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离欲受。若有说言众生依此初禅,唯是为乐非余者,此则不然。所以者何?更有胜乐过于此故。何者是?谓比丘离有觉有观,内净,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胜乐;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入处,转转胜说。若有说言:;唯有此处,乃至非想非非想极乐非余。亦复不然。所以者何?更有胜乐过于此故。何者是?谓比丘度一切非想非非想入处,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是名胜乐过于彼者。若有异学出家作是说言:;沙门释种子唯说想受灭,名为至乐。此所不应。所以者何?应当语言:;此非世尊所说受乐数。世尊说受乐数者,如说,优陀夷,有四种乐。何等为四?谓离欲乐、远离乐、寂灭乐、菩提乐。

佛说此经已,尊者优陀夷及瓶沙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生正厌离、不乐、背舍,得尽诸漏,所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法,生厌、不乐、背舍,得尽诸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生正厌离、不乐、背舍,究竟苦边,解脱于苦,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法,生正厌离、不乐、背舍,究竟苦边,解脱于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观察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得尽诸漏,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法,正观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得尽诸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观察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究竟苦边,解脱于苦,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业迹,观察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究竟苦边,解脱于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