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的身和心,也就会了解他人。一个人的脸部表情──言语、手势、行为都源于他的心理状态。佛陀,一位觉者,因为他经历过,且以智慧看透心理状态和它们的基本因素,所以能了解它们。就如年长的智者,已经历过童年,所以能了解孩子们的种种。
这种自我的智慧不同於记忆。一位老人对外在事物可能很迷糊,但内心可能很清楚。书本上的学习对他可能很困难,会忘记不同的名字和面貌……等等。也许他很清楚他要一个盆子,但是因为他衰弱的记忆力,他可能会要一个玻璃杯。
如果你看到境界在内心中起伏,而不去执著其过程,放下苦与乐,那么精神上的再生将会渐渐缩短。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