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戒邪淫书)《生死关全集》:祖师开示篇(中)

发布时间:2023-10-13 08:23:51作者:大悲讲解
(戒邪YIN书)《生死关全集》:祖师开示篇(中)

《生死关全集》——祖师开示篇
陈由斌居士编著
目录:

自序
缘起
内容大纲
一、戒淫欲
二、戒邪淫
三、戒杀胎
四、对治法


★凡学佛人,须知五魔利害,必须预防,早结同参道友,互相警诫。

此魔有五:

一者、死魔。

二者、病魔。

三者、烦恼魔。

四者、五阴魔。

五者、天魔。

破此五魔,最要是预作观想。

一、观生死一如,如镜花水月,能破‘死魔’。

二、观知苦所集,如露如电,能破‘病魔’。

三、观世事如梦,逢场作戏,何须认真,能破‘烦恼魔’。

四、观如幻如化,能破‘五阴魔’。

五、观一切环境,完全是梦,能破‘天魔’。

更有五要:

第一、要看破声色利货,转眼成空。

第二、要看轻荣辱得失,如朝露阳焰。

第三、要学吃亏,吃亏即便宜,确是修福。

第四、要不被顺境所转,须知转眼成空。

第五、要割亲断爱,须知恩重仇深。

如是五魔五要,能作如是观,如是行,虽履险路,如同坦途,无挂无碍,立地清凉,随时皆得大自在。然作观时,先要设身处地,方能有效。

——《倓虚大师精华录》页119-120

广钦老和尚(近代净宗高僧)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整天就是为财色名食睡,烦恼也就而至,业也就这样造出来了。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页68

★轮回是有的,不要以为没有,很苦。以前寒山拾得看到人家办喜事,拍手大笑,你看他娶他祖妈,吃他姑姨,人家骂他们是空和尚乱讲话,他叫一只猪的名字,那只猪,真的走过来,确实有轮回。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页68

★没有说还有我的父母、朋友、同事、亲戚……等,爱情爱别,千万劫也是在轮回这些,也是为这些在轮回。如果有佛的种子,修行就比较快。

——《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页224

★女人少修五百世,会修的就此身可解脱,不要顾身体,食饱就好,穿暖即可,不想睡就不要硬睡,相反则贪、迷、散乱、无道心。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页56

★如果情执不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如果恳切至诚,放下万缘,那么,一念之间,便能到西方。万缘牵扯,割舍不下,那么,百年万年还是在三界内。

——《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页32-33

★老和尚又说:‘世间的父母子女,乃是相互债主,今世做你的父母,抚养还债,他世则做你的子女,受你的养育,如此,一世一世,怨亲相继,彼此互养,无有终止。而出家乃是要断绝这条生死债缘,将世俗爱别离苦的亲情,转为度这些亲人来皈依三宝,同来念佛、拜佛,度他们出娑婆世界,免生死轮回苦,这样才叫做大孝报恩,否则,父母未度,这点恩情,还会使我们再入娑婆度他们。实则无始以来,世世相生,六道中都是我们过去的怨亲眷属,因隔世相远而忘失,今生为父母兄弟,来世可能为怨家债主,有的甚或堕入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等三恶道中,所以,我们度众生,必须怨亲平等,慈悲一切,现世父母、兄弟固为亲眷,一切众生亦为过去生的亲眷,故要发大悲心,誓度一切众生,像大愿地藏王菩萨一般,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页100

★要得到父母同意而出家,那是不可能的,父母亲眷都是希望我们和他们一样,走那条生死的路。既然我们也知道要图报亲恩,就应该出家走了脱生死的路,把父母引度过来,免其生死轮回苦,令他们得到解脱安乐,这才是真正地尽到孝道,如果要以世俗的方式来还尽孝道,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这娑婆世界,一代一代所走的路,都不离其辙,而结果也不出生死轮回。假设你现在不出家,顺父母的意思结婚,物件若不理想,父母也为你难过操心,物件若是适你的意,是否也同时合父母的意?若不能,岂不又徒增父母的难过和失望,这样,你将再以何方式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出家修行,能度脱父母,度历代祖先,也能报师长恩,所谓能上报四重恩,这样,我们人生走这一趟,才有个目的,有个价值,也才有一条解脱的路,否则,懵懵懂懂地乱闯乱走,再坠入四生轮回中,也就枉费我们这个难得的人身了。

——《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页106-107

★一个修行人,在自度期间,必须衣、食、名、利、世间情爱种种,均能放得下、看得破,可以无挂碍,可以自处解脱,而不受羁绊,不受缠缚,才算是自身已了,才可以出来度众,接受供养,再把此供养转施为利益众生的事业。

——《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页126

★老和尚说:‘放下,并不是口头上的放下,是要临终正念现前,没有一点家庭的意识,没有亲眷家属的爱别离苦,这才叫放下,如果还存那么一点家庭意识,那还是生死轮回。要知道,我们来到这娑婆世界,是带业来的,要在这娑婆世界中,走入佛门,找一条解脱生死苦的新路去,不要再为贪享衣、食、住的舒适,而更造一些新的恶业,再重入生死轮回的旧路中。不要贪长寿,如果不会修,不会走解脱的路,即使活了两百岁,也不过是多造一些业,两百岁一过完,还是要生死轮回。我们这个身躯是有生有灭的东西,终究要毁坏,是无法让我们永久依赖的,要看破,要放下,而我们这灵灵觉觉的灵性,才是不生不灭的。

——《广钦老和尚和行持语录》页114

★你们女众已经染重症(感情重),不要再来那爱情爱别离。喜欢常常在一起睡,说你为什么不跟我好。要分开,远离一点,如果执著下去,就是邪了。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页56

★我们出家,是看破爱别离苦来出家的,所以说出了家便忘了家,如果还跟家里人牵缘,则身虽出家,心中的念头却没有出家,临终时,念头会被这些爱别离苦缠住,无法跳出轮回,且与家人牵扯,自己也会俗气化。不要与家人扯爱别离苦,不与人攀缘,则念头自然清净,到时要往生西方才有希望,到极乐世界得不退地后,才有办法报亲恩。

——《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页50

宣化上人(禅宗沩仰第九代祖师)

★我在金山圣寺讲过,难道做父母的都想子女快点死吗?逼迫著子女结婚,就是要你的子女快点死,就是这个道理,没有旁的。所谓‘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传完了,又是什么样子,没有下文。

——《人生要义》页237

★我想有人一定会有疑问,为什么没有贪嗔痴的人就是证果的人。现在我把贪嗔痴的重点,以最通俗而易明白的事相说给大家听。所谓贪心,就是欲念,淫欲之心。没有了贪心,就是断了欲念;没有了欲念,就是没有淫欲的心。男女两方见面接触,互不生此妄想,不仅此念不生,就连生理上都不生一点反应,男女根也不动了,这才是真的断了欲念,息了贪心。诸位!你们不要惊奇我说得这样坦白彻底,因为千经万论,三藏十二部,到究竟处经典都是讲这个问题。要是没有这个‘欲’的问题,什么经典都不必要了,一切法皆‘空’,一切法皆‘如’了。就因为有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才要修行,倘若你不能断欲去爱,你就是出家了八万个大劫,也只是在佛教里混光阴、吃造业饭。若能断欲去爱、除淫心,才真是没有贪心,没有贪就没有烦恼。要甚么时候才能把贪心断灭呢?必须要破无明,才能断除贪心。菩萨修行所以勇猛精进的缘故,就是为了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达到等觉果位时,才把尘沙无明断尽,证得佛果。贪心在三毒中是最毒最难断尽的。我们初发心修行,最障碍我们用功的,就是男贪女、女贪男的淫欲心,这是最根本的问题。《楞严经》上说得很清楚:‘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如想不除淫心而能成道,就像蒸沙欲想它成饭一样,是不可能的事。

——《宣化上人法语开示》页90-91

★无明火究竟是什么?很简单很干脆的说,就是男贪女爱的淫欲心。这种心念一动,连自己都莫名其妙,无法阻止。所以许多人常在这种糊里糊涂之下,做出糊涂事,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无法挽救。当异性相爱的时候,你如去问他们,你为什么要爱她呢?她为什么要爱你呢?他们一定回答你说:我不知道。这就是无明。希望每个出家人都能断欲去爱,在修持上多用功,共勉之!

——《宣化上人法语开示》页96

★假如你能够彻底放下一切色欲,那么,就一了一切了。天下英雄好汉,乃至老修行,不知多少都被美色这一关迷住了。世间上所有的问题和烦恼,也源于此。想要断烦恼,先要断欲。如果要随逐烦恼,大可以恣情纵欲,为所欲为……人,就是由色欲而生,由色欲而死。

——一九七七年上人沿途开示于加州马歇尔镇。见《佛教精进者的日记(一)》页279

★什么是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什么也不明了。无明究竟是什么?较文雅的说,就是愚痴;若往显明露骨来说,就是淫欲心。譬如男孩子追求女孩子,女孩子追求男孩子。若问他(她)为什么要追求?或会回答:因为他(她)漂亮或英俊,所以我爱他(她)。再问:为什么要爱他(她),哪个地方可爱?问来问去,他(她)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还要去追,这就是无明,也可以说莫名其妙。在莫名其妙之情形下,还要往里钻。为什么?因为人是色欲而生,所以还要色欲而死。古人说:‘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苏醒几个悟?夜来铁汉自思量,成佛作祖由人做。’无论成佛或做祖师,都是由人所修成的。所以人是怎样生来的,就怎样死去。所谓‘如是而生,如是而死’,不愿断绝轮回、不愿截断生死流。反而愿顺流而生,不愿逆流了生死,所以有无明。

有了‘无明’之后,就有‘行为’。什么行为?就是男女的性行为。因为不明,就要造业,就要颠倒。颠倒之后,就有这种问题发生。发生之后,就有了‘识’。有‘识’(父母精血成的胎儿)之后,便有‘名色’(名是心理,色是生理)。有了‘名色’之后,便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全,十月期满,出生于人间,便有‘触’的感觉,能分别冷暖软硬。有了感触之后,便生领‘受’作用,在顺境晓得快乐,在逆境晓得痛苦,随时随地生起‘爱憎’的感情。有了‘领受’之心,便生一种爱心。有了爱心,就生出自私心,要占为己有。人贪恋财货女色,而生出种种的欲望。有了爱心,乃想尽方法,把它取来,归为己有。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因此,尽造不清净的身口意三业。

——《宣化上人法语开示》页152-153

★生死爱情的海,就是障道的根本。修道人,无论对人或对物,生出爱欲之心,都会障碍修道的发展。详言之,爱欲就是生死,生死就是爱欲,爱欲就是生死之根。若是不破爱欲无明,终不能离开生死大爱海。如何能离开生死?简单得很,就是断欲去爱,别无他法。

修道人,不要有情爱的思想,更不能有情爱的行为,对任何人,不要生出一种情爱心,有了情爱,苦根不断,有了情爱,生死不能了。有人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食色性也。’就因为这样,所以才要修道!在《四十二章经》上说:‘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我们修道人,就须存这种的观想。

如果无情无爱,见到人是否就把嘴堵起来,不理睬人?这样也不对。我们不执著情爱,不生情爱之心,但还不能讨厌人,也不能说我不爱人,我就憎人,这样也不对。那么,要怎样才对?就是不爱,也不憎,对谁都是平等相待,慈悲为怀,但要谨慎行事,不可落在情爱樊笼中。各位注意!不要被情爱所迷惑。有人写封信给你,你的心就好像小兔子在怀中,乱蹦乱跳,以为有人爱你,这是好事,其实是想把你拖到地狱去!

各位善知识!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要真真实实的了解,爱欲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从无始劫以来,生死不了,为什么?就因为被‘情爱’二字所害。若能断欲去爱,才能超出三界,了生脱死。

凡是你所愿意的,就是爱;你所讨厌的,就是憎。我喜欢这个,就生出爱心;我烦恶那个,就生出憎心。这都是情感用事。修行人不应用情感来处理一切事,但也不能像关帝公似的,坐在那里绷著脸,给他叩头,他也不睬你。对人要和蔼,要有礼貌,不可贡高我慢,目空一切。总之,对人要以慈悲为怀,方便为门,处处为人著想,令人生欢喜心,我们还有这口气在,就要对人好,但是不应该有情爱的思想掺在内。各位!切记切记!这是很重要的法门。

——《宣化上人法语开示》页221-223

★问:做人最主要的行为是什么?

答:是去欲断爱,不要年纪轻轻就恣纵贪欲。现代西方社会里,七、八岁的小孩也懂得行淫之事,将来都变成短命鬼。为什么?因为他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之时,就把小苗割去,这种子将来变成痞子,绝不会有收成。

——《人生要义》页281

★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自私的缘故。为什么会有自私?因为有欲,故想尽办法来保护它,深恐它跑了。若是对它不利,则发脾气。为什么会发脾气?主要的原因,是无明和情爱在作怪。假设没有无明,没有情爱,脾气就跑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离你远远的,想找也找不到。

如有情爱,则生自私,便不顾一切,为目的不择手段的追求,甚至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归根究底,就是为了欲念。如果没有欲,则无自私。没有自私,则无烦恼。

如有烦恼,则有生死;如无烦恼,则无生死。这个道理人人懂,可是不去行。要知道,没有欲,便无无明。破了无明,便显法性。我们学佛,首先除无明,去烦恼。若能圆满,则证解脱。

我们为什么没有智慧?就因为有无明。无明而生欲,欲而生自私,自私而生烦恼。贪求不得而有烦恼,人对我不好而有烦恼。为什么有烦恼?因为有个我存在。如果无我,则无烦恼。若能无无明,无自私,烦恼就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你们信不信,就是这个。千经万典,说来说去,就是说这个。把我没有了,把无明破了,把欲消灭了,没有自私,也没有烦恼。想找烦恼,也找不到烦恼。为什么?因为根本的问题解决了。

各位要注意!财色名食睡这五欲,都是从无明和情爱那里来的。如果没有情欲的话,觉得什么也不重要。就因为有情欲,才觉得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好,什么都不对,这是情欲鬼在作怪。若能将情欲鬼降伏了,那就很快入如来室,升如来座,披如来衣,说如来法。

——《宣化上人法语开示》页224-225

★问:‘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两句话是对呢?还是不对?是两句全对或全不对?是一句对一句错?结果众说纷纭。有说全对的,有说一句对一句错的。我告诉你们,‘人为财死’这话不对,人是为色而死;‘鸟为食亡’是对的。鸟为生存,不得不觅食。但人应比鸟有智慧,但现在的人不但不比鸟有智慧,反而比鸟还笨。

鸟找东西吃,直接吃了维持生命即可,不须用花花绿绿的钞票买东西。人现在不用金、银,而用钞票,人就执著这花花绿绿的纸,为它而忙忙碌碌。

人真为财死吗?不是的。这个‘财’后面有‘色’在推动著,人实为‘色’而死。人的精、气、神若不损伤,就能返本还原,明心见性,开大智慧,生死能由己做主,阎王都管不了你。那时愿意活几千年,可以活几千年;若愿意死,马上即可往生。

——《人生要义》页202

★各位想一想,争名夺利有何意思?现代男女又讲爱情,同性恋也讲爱情,要合法结婚,结果弄出‘爱死病’来,爱就要死。‘色’和‘爱’这二字合起来,爱‘色’就‘死’。同性恋者说其道理:若把公鼠放在一起,久了也会成同性恋,互相泄欲。但你是人,为什么要学低级的畜生?

我本不愿讲,但现在不得不揭穿‘人为财死’的秘密,免得人迷头迷脑。男的到时候要追求物件,女的到时候也要找物件,还没有长成就要找物件。现在的教育,从小就给孩子灌输性教育,这是教孩子快点死,是很颠倒的。我不怕人不高兴,同性恋的人高兴不高兴我不管。因你想爱死,我是苦口婆心救你,要你明白苦海无边,否则,你再也出不来了。

所以‘人为财死’有语病,中国人不愿揭穿讲,明知不对但不讲,掩耳盗铃,以为塞住耳,铃就不响了。我愿讲人不愿听的话,若只讲你爱听的话,那就是谄媚。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不忍大家传染‘爱死病’,故不能不说。这‘爱死病’就像空气污染一样,到处都有,防不胜防,它可以让你喘不过气来!

——《人生要义》页204-205

★为什么要争利益?因为想维持自己的生活,养活自己的家庭。而家庭的基本就是色欲,乃本著色欲而成立的。为了维持这个色欲,保护自己的家,便引致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次而导致家与家争、国与国争,其根本原因是一致的。

——《人生要义》页97

★人不是为财死,财不过是保护色欲,人结果还是为色而死。被色迷了就有生死,不迷,就了生死,差别就在这一点。有人说:‘人人都这样。’那因为人人都糊涂,都不知自己是如何生来?如何死去?几千年来人都在这生死中打转,没法出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和赌博没有分别,这是生命的赌博。怎么讲呢?因你忽然明白了,忽然又糊涂了。明白的时候少,糊涂的时候多。若不信,你可研究研究。

——《人生要义》页203-204

★这个烦恼都是由‘无明’来的,无明就是欲念,包括了:财欲、色欲、名欲、食欲、睡欲。

财欲使人一天到晚想中彩券、无本取利,但纵使富可敌国,依然不会满足。色欲是‘刮骨钢刀’,把骨髓都糟蹋掉了,就会百病丛生,所以,色欲就是‘要命欲’。一般父母生了子女,就昼夜忧虑,生男就急著要他娶媳妇;生女就急著要她嫁人,认为这两件事未完,即大事未毕。

其实,生儿育女应该是要教育他有学识、有技能。至于结婚与否,不必担心那么多。

如果,一定要他娶媳妇或嫁人,就是要他往死路走,不希望他们修行成佛。现在世界上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子女如果不结婚,父母都反对;但子女如果吸毒,父母倒不见得反对。所以说:子女要往上走,父母反而怕;要往下流,反而高兴,这就是做父母糊涂的地方。

——《人生要义》页256-257

广化老和尚(近代律宗高僧)

★一切戒法中,与自身利害最密切者,无过于不淫戒。此不淫戒,受持上品清净者,决定不再随业投托母胎,受诸轮回。犯淫戒者,必堕地狱无疑。若虽断淫行,而淫心未除者,仍有后苦在。拙衲有至友X君,出身书香之家,幼承庭训,不敢作男女非礼之事,但X君昔时初入社会,少年得志,常为诸少女追求之物件,于是倚翠偎红,日与百花为伍,他人羡其艳福不浅,而X君却持身如玉,决不作苟且之事。然而未证圣果之人,淫习未除,每当耳鬓厮磨之际,不免流出不净,久而久之,一念淫事,即出不净,渐后竟至见色遗精,戕害身体,莫此为甚。是故犯此事者,大多夭寿,早赴枉死城;其幸存者,则未老先衰,腰酸背痛,百病丛生,悔之晚矣。某君今才过半百,弱如八十老翁,近日皈依佛门,特请我以此事劝诫诸青年僧,严持净戒,少接近女性为妙。余因有所感,特为书其事,以诫诸沙弥。

——《沙弥律仪要略集注》页33-34

★古往今来,不计其数,都是因为贪染淫欲所致。

所以有智慧的人,远离淫欲,如避火坑。《八师经》说:‘淫为不净行,迷惑失正道,形销魂魄惊,伤命而蚤夭,受罪顽痴荒,死复堕恶道,吾因畏是故,弃家乐林薮。’……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故《十戒经》云:‘虽淫泆而生,不如贞洁而死。’一切众生,所以托生六道者,皆由淫欲未除,妄想颠倒,其中阴身(死此生彼,中间所受之阴形)飘忽无定,生大恐怖,于黑暗中,见有白光,寻光而至,见他男女交媾,自动淫念,男者妒父爱母,女者妒母爱父,欲相争夺,于是业识所牵,投托母胎,而成身根,所以男胎向内而女胎面朝外。处胎十月乃出生,有生必有死,这生与死,皆由一念淫心投胎而起,故曰:‘生死根本,欲为第一。’若见他男女交媾,不动淫念,则无投胎之事,自可希望了生脱死,超出轮回。如《楞严经》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淫欲是生死根本,罪恶渊源,所以佛制出家之人,绝对戒禁淫欲,若受戒犯戒,罪加一等,苦报无穷无数。《大智度论》云:‘破戒之人,若著法服,则是热铜铁鍱,以缠其身。若持钵盂,则是盛烊铜器。若所啖食,则是吞热铁丸,饮热烊铜。若入精舍,则是入大地狱。若坐僧床,是为坐热铁床上。’破戒之罪,其苦如斯,是故说:假使遇到恶劣环境,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犯淫泆可保全生命’,一是‘守净戒贞洁而死’。那末,犯戒行‘淫泆’虽可得‘而生’,倒‘不如’守持净戒‘贞洁而死’。何以故!贞洁而死,保持净戒,可以往来人天道,修行成佛;若是淫泆而生,失戒体丧慧命,堕落三途,永受剧苦。贪暂短生命,致多生受苦,最不合算了。

——《沙弥律仪要略集注》页35-36

★若女众被人强奸时,须有方便,不令犯戒,如《戒学浅谈》云:万一你们被强暴时,绝对不能有任何一丝快乐的感觉,只要有一点快乐的感觉,就算犯戒了,这是因为起了染污心。但是,要怎样才能不受乐呢?有的书上教人咬手指头,咬到它痛,痛了就不会有快乐的感觉。假如你的手被抓住,咬不到手指头,怎么办?续明法师在灵隐寺讲戒的时候,有谈及这件事情,他教人咬自己的舌头,或咬自己的嘴唇,一定要咬到它痛,才不会有快乐的感觉。我所以要特别提到这一点,是希望你们时时警惕自己,只要一个念头受乐,就算犯戒。上天堂或是下地狱,就在一念之差,你们应当好自为之。

——《五戒相经笺要集注》页119-120

忏云和尚(当代律宗高僧)

★淫欲不断,万劫沉沦,念头方动,天怒地嗔。

录自忏云大师编《修行法语》之‘戒除欲念篇’

★根朽树枯,水涸鱼死。膏尽灯灭,精竭人亡。

录自忏云大师编《修行法语》之‘戒除欲念篇’

★ 德深情淡,孽重欲炽。爱桩未拔,情缆犹牢。

——截流大师(录自忏云大师《修行法语》之‘戒除欲念篇’)

★ 当自悲嗟,深须勉强,或观身不净……或缘圣像,或念佛名,或诵真经,或持神咒,或专忆受体,或摄念在心,或见起灭无常,或知唯识所变。随心所到,著力治之。

——南山律祖(录自忏云大师编《修行法语》之‘戒除欲念篇’)

妙莲老和尚(当代净宗高僧)

★你很喜欢做月下老人?

喜欢做月下老人,这完全是凡情,不是佛陀正信弟子的事,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堕生死欲坑!佛法无量法门总是教导人要离欲,离欲身心才能得解脱。学佛人怎能助长凡夫入生死海呢?

——《妙莲老和尚解惑叮咛语》一书页57

★人本与天地并称三才,出了家为僧又可与佛、法并称三宝,人是何等的高贵呀!可是一般凡夫却颠倒妄想一生,那就变得下贱了,简直已忘了自己是个人了。当有人拉你作恶、或找你麻烦时,没有关系!只要念句‘阿弥陀佛’就没事。但怕的就是人家对你好,就情情爱爱的沉迷下去;有了这情爱之水,如同春雨走滑路,又如走碎石路般的颠簸危急。

所以我们凡夫一定要突破情感这一关,此关若不破,生死难了啊!生死之本在于染,染什么呢?就是染了五欲。学佛是大丈夫之事,对于男女间的情爱当用金刚利剑来斩,要斩情绝爱不可藕断丝连,只要有一丝情爱在就会被束缚住。是谁缚你?是你自己啊!

这个情不单是指男女之情,你若真想要求生死解脱,行上菩提大道没有障碍,那么老实的告诉你,连父母、子女之情都要斩断。这是从出世之道来说,非以世俗观点而论;人间之道完全是情感的,人间的情感是生死法,你若无情人家就以为你冷面如霜。要知我们学佛修行是超人间的,是要了生死的,这点大家要分清楚。你不要想:怎么如此违反人情?要人父母、子女、夫妻之间的情爱都要斩断!当知这是站在‘真理无情’的立场而论的。

——《往生有份》页92-93

★诸位已经闻到佛法也信了佛法,就要进一步发大心出家才对呀!不要将难得闻遇的佛法失之交臂了。或有人心想:‘老和尚不明世间法,叫人出家,若都出家岂不人间要绝种了吗?’请您不要误会,不要以世俗之心来测度,我是为佛教、为众生、为世界和平而来做这番鼓励的。如果大家都出家了,那么这世界的众生都会变成莲花化生,当下的娑婆就是清净的佛国,哪里还要求生西方净土?众生修清净的梵行是因,清净因必定感清净果,所感的国土必也是清净的。若不离情欲,何日了脱胎生之苦?

——《往生有份》页59

★苦从哪里来?情情爱爱、恩恩怨怨就是苦。情而不知礼,爱而不知羞;你对我的情爱不满意,还要求加深,再加深仍不知足。情之深、爱之深,到破裂斗争的时候,怨也深,业障就障住了。看世情许许多多的男女,‘你今天说要同我订婚,明天竟是同别人结婚了,你把我甩了!我能同你拼就同你拼;拼不过,我就跳楼、自杀!’世间就是这样子,太冤枉了,活生生的例子摆在跟前,你难道未见过吗?

——《往生有份》页51-52

★说到愿生西方,念佛的人谁不愿意生呢?大家都是希望好,希望快乐嘛!可是这里头还有重要的问题:愿有二种意义,一是欣求──要欢喜生西方,二是厌离──要厌离这个世界。七情六欲,一切的名利真要可怕它,厌离它啊!什么情情爱爱的,那都是魔──杀你法身慧命的魔,你还当它是怎样地好、舍不得,说什么我们要白头偕老,长相厮守、死在一起的。世间这一切不厌离,怎能生西方去?所以重在要厌离,那生西方决定就成就了。

还有更重要的心理,想生西方就不可又贪爱此世间,只能随缘消旧业,不可再造世间情事;要一心敬事佛法的修持,拥护佛法僧三宝。

——《法海释疑》页33-34

★讲到没有结婚,我就顺便告诉诸位!已经结婚的,打了结,昏迷了!没办法改了,惟有大丈夫才能改。没有结婚的青年!你们不要找麻烦、找结打喔!自己一个人多么自在、解脱!如果结了婚,想打佛七,先生要问太太,太太要问先生,许不许可你来打佛七还是个问题呢!两个人一打结,很多事情就很麻烦。

从前的女子当然要结婚,靠男人生活嘛!现在女子都独立生活了,你还要结婚找麻烦做什么?你们都是好青年,如果精神没寄托、不信佛,那当然结婚是情有可原。信佛的人,精神有寄托了,为什么不好好回归家呢?回家,回什么家?回到佛家来嘛!再把你的精神力量贡献到人间,这多么伟大!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人为万物之灵嘛!结婚,就只为一个太太,一个先生,这一辈子就为了一、二个人,人生就这样吗?太没有意义了!人从出生到离开母亲怀抱、读小学、中学、大学,辛苦了二十几年,想要事业成就,披星戴月地搞一辈子,最后又搞来一个太太(丈夫)。结婚物件好还好,不好的又要离婚;自由谈恋爱还要离婚,这怎么讲呢?唉!自己找烦恼、找苦受。

结婚,结婚又怎样?结婚就是受苦啊!大家把念头转一转,好好自修度他,多么好!颠倒凡夫以苦为乐,清净之乐当做苦,颠倒了嘛!

结婚打结了,你不要打死结,要打活结喔!什么叫做死结?什么叫做活结?知道吗?活结一拉就开了,死结怎样拉都拉不开。

——《法海释疑》页61-62

★世间人为了传宗接代,夫妇之道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以佛法来讲,无边的大苦都是因为有夫妇之事,才有这个苦。所以,真佛法不但讲夫妇之邪淫不可有,连夫妇之正淫也要断,这就是出家人不结婚的道理。其实情欲是生死之根,所以佛陀对断淫这个法说得最透彻。诸位是受五戒,才初发心学佛嘛!所以讲到淫戒,只告诉诸位不要邪淫,正淫就好了;但是学佛法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了生死。无边的大苦都是因为有生,有生必有死,我们要如何解脱呢?这就要受戒、持戒。现在大家来受戒,就是为了要求解脱。要解脱就须断淫欲,断淫欲梵行才能修成;染净二行必不能同时生存。有了染行就坏了净行,必要有清净梵行方能了生死啊!

受戒,受什么戒才真正能一生就解脱呢?这就是佛陀所教我们的真实之法──要离情爱、奉持沙门戒法。要知道,生死从哪里来?六道众生都在生死轮回之中,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一般人只知是从妈妈的肚子来。不错!是从妈妈的肚子来,但为什么人会到妈妈肚子呢?因为有情欲,颠倒想。一有了颠倒想,霎时昏蒙就迳直投胎了。

什么是颠倒想呢?颠倒想就是欲念。人就是从动淫念而来,也就是中阴身来投胎时有此欲念。因为有情有爱,有情才有爱嘛!爱就是苦的根源,一切的苦皆从爱欲而来。有爱就造‘生’因,有生必有‘死’,生而不死不可能。生死是个大苦趣啊!你想断绝苦,就要斩情绝爱,千万不可有颠倒想。

要想了生死,不受凡夫之苦就不要生,不生才不灭,不生不灭才是本性真如清净之法。那决定要断淫欲,断淫欲才是出世之道。你能离欲,连你没有欲念、不贪爱,就不会受胎的。出家人为什么不结婚?就是要修梵行。为什么要修梵行?就是为了离这生死根缘。贪欲是根,淫行是缘;贪欲之因得遇淫行之缘,因缘相会就有生死;贪欲之因得不到淫行之缘,因缘不合,怎么会有生死呢?你怕生死苦吗?那你就不要有邪因邪缘啊!

因此,五戒守得好,夫妇之外没有其他不道德的行为,培养这清净之因,就有善根进一步受八关斋戒;八关斋戒第三条是不淫,不但不邪淫,连夫妇的正淫也断。这就像维摩诘居士:‘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戒法;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梵行是印度话,‘梵’是清净的意义;虽是夫妇不行夫妇事,同出家人一样,在污泥而不染,这就是不淫。断邪淫不堕三恶道,断正淫才能够了生死。这才是佛法真正之道,明白了吗?

梵行的功行怎样呢?也是有生!什么生?莲花化生,莲花化生都是清净之体啊!不要以为:‘如果大家都出家,没有了夫妇,世间人不是绝种了吗?’哪是这种下劣的观念?不结婚,世间人的苦恼就尽了;修梵行,将来这一切世间人就莲花化生,这里就是佛国,最极清净的嘛!不要把因果弄颠倒了。

照佛法来讲,不结婚,保持童贞的男女,就算没有闻佛法,将来还是升天──升色界的梵天。梵天没有男女之欲,有男女之欲还是在欲界天。梵天的众生都是清净之体,没有夫妇之欲;当然三界都是不究竟的,所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我们修行一定要出离三界,如果守五戒不邪淫,只可保持不失人身,一定要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脱死,出离三界。

《五戒是良师》页39-42

★修梵行,在世俗一般人认为:生理上怎么能克服呢?情欲重的人就是有这种下劣的想法。当然这是先天的习气,单是后天的抽烟喝酒,上了瘾,要你不抽不喝,那就非常困难了,何况先天的习气?但是从来不喝酒的人,根本不懂喝酒是什么滋味,一切的行为习惯都是良好,那多么快乐!世俗人认为:抽烟快乐、喝酒快乐、赌也快乐;要知这快乐是苦的根源,不但事业受到伤害,人格也下贱了。你只知道情欲之乐,而不知道离了情欲就有清净之乐、解脱之乐;这些乐你梦都没有梦到,你不修行怎么会知道?修佛法才是真真实实的快乐!糊涂愚蠢的人,才以为情欲是乐。

我时常说:在家居士们,若儿女大了,自己的年龄也差不多,夫妇都是道友了,最好要分房;房间不多的,至少也要分床。彼此保持清净可使身体健康,不要使烦恼种再沉重下去。青年学佛好福气,没受到社会的染污,也没有爱欲来束缚,头脑清楚,这时来念佛修行最好;千万不要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念头,不要到道场来还想找情侣。若不幸有了爱情,那你想念佛就难了;男女一结婚就被情感所迷,还想修道?好多家庭的障碍把你结得死死的。最好不要结婚找罪受!这话有些不合人情,但这是在说佛法呀!你不能用俗情心理听啊!

到底要如何才能断淫呢?小乘法五停心观中有‘多贪众生不净观’。观身不净,身子是充满九种不净、污浊邋遢,就是一张皮包著,皮揭开了,里头装了什么东西?你愚痴还以为是净。我们念佛人不必修这种观,那要如何断欲呢?最简洁有力的对治法,就是多多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普门品》上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不但断淫,还可断嗔断痴。三毒断了,就好像一颗炸弹,火药清除了就不会爆炸;心里没三毒,绝对不会再造杀盗淫了。

古德亦警策我们:‘须臾离念佛之心,刹那即三途业因’,心中一没有佛菩萨圣号,一想到贪欲,就是生死之根。当然,凡夫断淫要先戒身而后戒心,这是有次第的。业障重的人要深思地狱苦,誓发菩提心。《地藏经》上说:地狱有炙火铁床,一人睡亦满,多人睡亦满;也有赤烧铜柱,那是怎么回事?男女贪恋如胶似漆睡在床上,将来去地狱就睡火铁床;欢喜拥抱的,就到地狱抱赤火铜柱。夫妇以外的男女情欲绝对贪不得,一贪爱就造了三途的业因;摩擦产生热度,就感三途业报,因缘就是如此。淫是生死的根本,凡夫于此罪障极重,最要注意!万不可沾染!

阿难曾问佛,如何对治淫欲?佛告阿难:‘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能这样观想就不会起邪念。一起邪念了,马上想父母兄弟姊妹在前,怎敢做下流事?

佛陀大慈大悲叫我们离欲,是要我们不受生死轮回之苦啊!愚痴的人还以为欲是乐的;这就好像被大火烫到,拿清凉药擦一擦,觉得还蛮清凉的。男女之情像火在烧,得到了欲水以为是乐,但欲境过了是不是就没事了?不是的。欲是咸水,愈喝愈渴,咸水怎么能够止渴?末法时代的众生要想离欲,就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这圣号像清洁剂,男女的爱欲像油垢;念圣号除去油垢,心才得清净。身心清净才真是快乐呢!

居家之士应当知:夫妇之道为宗祠,但亦应有礼节,不可纵欲,更不可轻狂。已有了儿女,最宜分房各睡以保身体健康,亦宝贵法身慧命。若有外染来犯,可读下面古诗:

美色人多爱,苍天不可欺。

我不淫人妇,谁敢染我妻?

敬劝一切男女各站本位,各守礼节,万勿由一念糊涂,致招终身大苦。

——《五戒是良师》页42-46

净空法师(当代净宗高僧)

★世间情执一定要放下,贪爱五欲六尘、名闻利养,决定障碍往生。经上说,有机会听到净土法门和《无量寿经》,这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修过无量劫的善根福德,有这样深厚的善根,为什么还不能成就?就是因为‘情执’没放下。

——三宝弟子辑《净空法师法语》续编页71

★一切罪恶中之最重者无过于杀生,在修道方面,最大的障碍无过于淫欲。佛在戒经中无论在家戒或出家戒,第一条均为不杀生。杀生之害,召来冤冤相报,一世比一世严重。知此事实,即便是微细昆虫,如蚊子蚂蚁也不能杀害,它们一样是条生命,贪生怕死。

为欲超越世间,了生脱死,应以淫戒为第一,淫欲不断,想生到色界无色界也办不到。禅定功深者,烦恼未断,可用定功伏住,不起现行,往生到色界无色界天。如想修行证果,就非断淫不可,绝无淫怒痴未断而能证斯陀含果或阿罗汉果者。由此可见超越三界之难。净土法门讲带业往生,不须断烦恼,只要伏住,就能生到色界天,有此能力即可往生净土。如真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必须把淫怒痴伏住,伏不住,念佛再多再好也枉然。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页449-450

★因缘果报,合情合理。因无法断,如何能控制果报?幸好有‘缘’。如何将‘缘’切断?我们在一生中无论任何逆境、逆缘现前,自己皆能警觉,不发脾气,不动嗔恚,地狱的果报就不会现前。在生活中无论顺逆境,对人、对事、对物,决定不起悭贪的念头,饿鬼道的缘断除,就不堕饿鬼道。对一切事理,能明辨是非、邪正、善恶,这种人就不愚痴,畜生道的缘就断了。只要能断贪嗔痴,就是将三恶道的缘断除了,此人决定不堕三恶道。佛法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此说明六道凡夫投胎时,都是因为‘爱欲’。爱欲要是断除,不但三恶道的缘断,六道的缘都断了。这是我们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放下的。

学佛,无论修学任何法门,念佛也不例外,念得再好,《无量寿经》念得再多,若不能断贪嗔痴,就如古人所说‘喊破喉咙也枉然’。慈云灌顶法师在《大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末后,列举念佛人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种就是堕地狱。我初学佛时,见到这篇文字,起了疑惑,‘念佛即使再不好,也不至于堕阿鼻地狱嘛!为什么念佛人会堕阿鼻地狱呢?’我请教李老师,老师很慈悲的告诉我,‘这是个大问题,我不跟你一个人说,讲经时我再向大众说’。

我们念佛不要以为将来一定可以往生,往生不是那么简单。如果烦恼习气伏不住,念这一句佛号不得力。所谓‘不得力’就是伏不住烦恼习气,境界现前,贪嗔痴慢还会现行,还会发作,这就没有用处,不能往生。该堕地狱,还是堕地狱。所以,灌顶法师这一百种念佛的果报,从念佛堕阿鼻地狱,至念佛成佛。我们用什么样的心,用什么样的行持,才能得什么样的果报,其中因缘也很复杂。

——《无住生心集》页68

★如果真心想超出三界了生死,这一条淫戒应列为第一,若不想出三界,以不杀生最重要,因慈心不杀可得健康长寿的果报。想修行证果,超凡入圣,第一个大障碍就是淫欲。交光大师说:‘淫杀盗妄,罪之最重,非但不动身口,亦不生一念思想之心,方为不犯。’这是大乘戒与小乘戒不同之处,小乘戒论事不论心,大乘戒动念头就算犯,所以大乘戒重在摄根。交光大师又说:‘诸经戒杀居首,谓设化以慈悲为先,此经淫戒居首,为真修以离欲为本。’要想真正在这一生得到成就,必须以断淫为根本。这一条如果作不到,所希求的目标就难达到。我们自无始以来,均在生死轮回,就是被这一条害苦了。佛家常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必须要觉悟。关于戒淫一事,世间人不愿意听,也不爱听。倘若他还没有出离之心,对于这种事还有贪念,纵使他一天念十万声佛也不能往生,为什么念佛人多,往生人少,问题就在这里。

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都有六道,因众生有爱欲之心。爱愈重堕落愈深。‘纯情无想’堕地狱,‘九分情一分想’堕饿鬼,‘八分情二分想’堕畜生,‘六分情四分想’在阿修罗道,‘情想各半’在人道,‘四分情六分想’在天道,‘一分情九分想’在菩萨道。《楞严经》第八卷中间关于情想之分,说的很详细,各位可以参考。六道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断了淫欲即不会在六道投生。经中说四果罗汉断了淫心,永远脱离三界,他如果再来世间乃是为了度生,乘愿再来,我们是被业力牵著而来。

佛说‘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尘劳有污染劳累之义,指此娑婆世界众生劳碌奔波而言。修念佛三昧的目的是想超越三界,而淫心若是不除掉,就得不到清净心。淫心是一切污染之根源,此是真正的关键。有人读到此段经文怕了,原来恩爱的夫妻,难舍难离。我就告诉她,你的爱是假的,能爱几年。死了各自分飞,爱谁去呢?若夫妇二人同修念佛法门,都能了解事实真相,将来同生净土,岂不更好?若夫妇二人,一个信佛,一个不信。信佛更应放下一切,专心念佛求生,将来到了西方,得到三明六通,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就知道你的配偶落在何道,然后倒驾慈航,再回娑婆,搭救他以及其他亲人眷属,这才真正爱他们……

佛对阿难说:‘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修三昧必先断淫,念佛一心不乱就是三昧,若还有淫欲的念头就是障碍。不要说出世间,修世间禅定也必须断淫,有淫心即不能到初禅,修的再好也只能生到六欲天的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王称为魔王,但是他的淫心非常淡泊而并没有断,所以到不了初禅。修禅不容易,财、色、名、食、睡五欲,只要有一条即没有办法出三界。四禅八定都是伏烦恼而不是断烦恼。我们与参禅的人用同样的工夫,我们可以带业往生,对于淫心烦恼也伏断而非灭断。所以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念佛法门是有道理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教导众生修行的方法全是一个讲法,绝没有一尊佛说,不断淫欲还能成就三摩地,还可以成就无上道,没有这个道理。

十方世界六道众生之所以不能了生死出三界,其根本原因即是淫根不断。其余如杀、盗、大妄语都不能出三界,但是比较之下,习气最重、害人最深的莫过于──淫欲,要特别注意。此段经文佛先用比喻说,如煮饭用米做,蒸砂不可能做成饭。如想超越三界证大菩提,有淫心绝修不成。修得再好,上品修成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不但不能超越三界,也不能超越欲界,最高生到欲界第六天作魔王。

真想念佛求生净土的同修要时时警惕自己,五欲六尘依然贪恋,习气不断,想于一生中证佛菩萨的果位,乃是不可能之事。佛说纵然得妙悟,皆是淫根……

——《楞严经清净明诲章亲闻记》页9-15

阿迦曼尊者(南传佛教高僧)

★淫欲并不存在于任何一本书上,也不从任何一家学校产生,从来也没有一个教师教导过它!淫欲存在于恋爱中的男女心中,发情的动物心中也是一样。淫欲的力量使人和动物不知羞耻,不论年龄、肤色、种族或国籍。不设法去检查或约束它,社会便很快的堕落,因为心灵将被它暴虐的感染力所泛滥。世间无数的痛苦都是因为不当的激荡和神化这个烦恼所引起的。泛滥著淫欲(修饰为‘爱’)的心,给它自己和别人产生的痛苦,比河水泛滥两岸所产生的公害更为广泛。什么比较重要?内在的洪水经年淹没著心田,都无旱季。淫欲就是男女之爱的因缘。

透过淫欲的驱使,引导男女互爱互悦,但是淫欲的狡诈是微妙的,作用于一方面,产生爱情;作用于另一方面,生出愤怒、憎恨和其他破坏性的思想和情绪。一阵子,它使一对男女厮守于似乎不朽的爱情之中;另一阵子,又把他们拉开了,让彼此对立著,直到他们都不愿再看到对方为止。

——《尊者阿迦曼传》页69-70

阿姜查尊者(南传佛教高僧)

★佛陀谈及欲望,和能够满足欲望的六事:色、声、香、味、触、法。对快乐与痛苦的欲求,对善与恶等等的欲求,乃至对每一件事的欲求。

谈到色,再没有任何像女人一样令人想看的形体了。不是吗?一位真的很引人的女人不会令你想去看吗?一个深具吸引力的形象走近了,‘哇塞!’你忍不住的凝望她!音声呢?没有什么声音能像女人的音声那样,能紧紧扣住你,穿透你的心。香也一样,女人的香气是最诱惑人的,再没有别的气味能跟它相比了。说到味,即便是最可口的食物,也不能跟女人相比,触也相同,当你拥抚女人时,你被缚住,心被迷醉,激情让你神魂颠倒,不能自已。

印度有一位来自泰西拉一的魔咒大师,他把咒术全部都教给弟子,当徒弟学会了咒术准备另求发展时,教师在他离去前给了他最后的教诲:‘我已将我所知道的一切咒术都教给你了。对于那拥有尖锐的牙、叉角或头角,甚至大獠牙的动物你不必害怕,你会得到保护,然而,唯独有一件事是我不能保证你能得到保护的,那就是女人的魅力!对此,我无能为力,没有任何咒术可以让她远离你,你必须好自为之。’

念头从心升起,而由欲望衍生而来;欲求有价值的财产,欲求富裕,以及无止息的种种追求,这些贪欲还不算深重和强烈,还不致令你晕头和失去控制。然而当性的欲望生起时,你却会失去自我的控制,再也平衡不了,你甚至连那养你长大的父母也不认了。

——《我们真正的归宿》页27-29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