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寺院烧香的人很多,由于发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学佛后的取舍也不一样。
有的人来到寺院就是为了求财,如事业顺利、财源广进、生意兴隆,诸如此类求财的事情很多。这些人学佛后,能发财的法都愿意修,能让自己发财的人都愿意接近,能保佑自己发财的神都愿意供,只要能让自己发财的事都愿意去做。香烧的再高也可以接受,寺院再远也可以去拜,对于佛教的至真道理却不屑一顾、置若罔闻。
相反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人接触佛教后就会产生一个消极的念头,那就是放弃工作、事业、放弃世间的种种经营,认为这是在求财,对于和钱财有关的事情唯恐避之不及。以至于让家里人或亲朋好友不理解,甚至对佛法闻风丧胆一般看待。
佛陀在经典中确实教导我们要远离财色。如《四十二章经》中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佛教常还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经典中有时还把钱财比作毒蛇。
虽然如是,但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商人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僧众的衣食多由他们供养,而且办道修行所居住的房舍,也是多由商人提供的。如著名的道场“给孤独园”等,都是商人捐赠的。给孤独园是当时拥有巨大个人财富的给孤独长者购置后捐给佛陀的;竹林精舍是大商人迦兰陀长者出资建造的。佛陀在接受了供养后,并没有教导他们放弃自己的生意。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二一载:“北方五百商人听说有佛出世,来到室罗伐城,看比丘的住处床褥破旧,便将五百妙迭奉施众僧”。这是有史记载向佛教寺院的第一次捐赠,捐赠者是商人。卷三七又载:“佛从王舍城到桥萨罗去,路上所需四件东西,都由商人供养”。在佛陀初转法轮的时候,商人对佛教的贡献是巨大的。
既然佛陀教导财是毒蛇,要远离财色。为什么佛教的弘法却和商人息息相关?佛陀成道后先度的就是商人,传播佛法也依靠商队。其实很好理解,佛法无非要破执着,对于万事万物都不要执着。
不执着不等于不去经营,不执着并不等于不去承担,不执着不等于不去奉献;经营并非一定要执着,承担并非一定要执着,奉献并非一定要执着。执着是心里的状态,执着是思想的纠结,执着是内在的事情,经营、承担、奉献是身体的问题,是行动的问题,是外在的事情。二者看似一对矛盾,其实可以找到他们的平衡点。
出家人的本务是修道与传道并住持佛教,至于表达大乘入世的菩萨精神并作佛教的外护者,却是在家的居士。僧伽离不开居士的信向、供养和护持。居士顾名思义是居家之士、居财之士,他们是佛教的护法。出家人专心办道,做世间的表率,居士是做好后勤工作的重要保障。如果居士不去从事生产经营,那又怎么样来护持僧团使之良性发展?
我认为一件事情本身没有对错,主要看当时做事情时的发心。也就是说,做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出发点是什么。有的人拼命的挣钱,富甲一方却为富不仁、自私自利甚至唯利是图,为了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鱼肉职工。这样的人就算有了财也不是福报,伴随他的是更大的欲望即更多的烦恼。
如果是菩萨发心那就当另眼相看,比如同样是做生意开展事业,有的人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他还想到因为自己的努力经营、事业扩大,可以让更多的人有工作,他们有了工作家里的老少都可以衣食无忧,这就是菩萨发心。所以学佛的人并不需要放弃工作和事业,甚至要把工作事业做的更好。一切唯心造,只要端正自己的初发心,那就是众生的福报。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