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无量寿经原文与白话

发布时间:2024-02-26 10:58:57作者:大悲讲解

  我们经常的诵读无量寿经是可以使我们自己的事业会变得越来越好,什么烦心的事情也是过往云烟,使我们能够快快乐乐的生活。因为无量寿经所讲解是空的智慧,当我们所遇到好的坏的事情都是一个假象,我们不会因为被打倒或者迷失自己,因为它们在我们看来都是一个假象。为了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无量寿经,本文对其原文及白话文就行了整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无量寿经原文与白话文

  法会圣众第一

  【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

  【白话文】我亲自听见佛是这样说的。那时候,释迦牟尼佛住在的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与他住在一起的有大比丘僧一万二千人。这些声闻弟子都修得了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的六种神通。他们以侨陈如长老、舍利弗长老、大目犍连长老、迦叶长老、阿难长老等为在座诸位的上首。还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以及现在世的所有菩萨,也来此地集会。

  德遵普贤第二

  【原文】又贤护等十六正士,所谓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而为上首。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舍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觉。天人归仰,请转法轮。常以法音,觉诸世间。破烦恼城,坏诸欲堑。洗濯垢污,显明清白。调众生,宣妙理,贮功德,示福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升灌顶阶,授菩提记。为教菩萨,作阿阇黎,常习相应无边诸行。成熟菩萨无边善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诸佛剎中皆能示现。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此诸菩萨,亦复如是。通诸法性,达众生相。供养诸佛,开导群生。化现其身,犹如电光。裂魔见网,解诸缠缚。远超声闻辟支佛地,入空、无相、无愿法门。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于此中下,而现灭度。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罗尼门。随时悟入华严三昧,具足总持百千三昧。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得佛辩才,住普贤行。善能分别众生语言,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如是等诸大菩萨,无量无边,一时来集。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诸天梵众,悉共大会。

  【白话文】又有贤护等十六名大居士菩萨,他们是善思惟菩萨、慧辨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他们是众在家居士的领袖。 这些来集会的菩萨,全都以普贤菩萨为榜样,发下宏大的誓愿;助佛救度众生。他们通过六度四摄的修行功夫,云游于天上地下东南西北各方各界,随机应变地以各种形象和方法,教化济度众生。契会证入佛法知见。他们发誓通过济度众生出五浊恶世的所作所为,达到觉悟真理的境界。

  普贤菩萨发下誓愿,要在无穷尽的世间修行中成就为佛,于是仿效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舍弃在兜率天宫中的安乐生活,托胎降生于人世中的王宫。抛弃王位而出家,通过苦修来证悟真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佛法的道理不易被世人理解,为了利于教导世间众生,便只好按人们所能理解的形式示现。菩萨在修行中用“禅定”和“慧思”的方法,克服欲望、感觉、思维障碍,得到难以表达的如来微妙大智,成就那不生不灭、无挂无碍的佛智慧。天神们也因此而崇奉敬仰,请他说法开导人类。菩萨便时时刻刻地宣讲教法,去启发教导世间的众生,去破除众生贪、嗔、痴等不正确的妄见,去堵塞那诱使众生堕落六道的欲望壕堑,去洗干净众生心灵上的污点以显发其本来清白无染的真如之心。菩萨用佛法来调和众生,向他们宣讲开示佛所开示的美妙绝伦的真理,使众生供养佛、法、僧,以积累善功善德,如同在田地里播下种籽一样,在来世获取善德的收成。菩萨为济度众生,还如同治病一样,用佛法之药去治疗有情众生三界生死的大病。在这六度四摄的菩萨行道中,普贤菩萨由初地菩萨而自行圆满了行愿的两方面的功德,得升到了“一生补处”的候补佛位,由佛授以将来定当作佛的资格。为教导诸菩萨,而为之作示范,普贤时时地修习无量无边的相应行德,圆满成就了大菩萨的功德,受到无穷无尽的诸佛的庇护和眷顾。

  在十方的佛世界中,普贤菩萨也都能如同在有情世间一样宣讲佛法,如同一个魔术师,在什么人面前说法便现示出什么形象。他变化的形象都是虚假的,要是真的加以追究其实是什么也不会有的。与会的各位菩萨,也有与普贤菩萨一样的德行,他们一方面都能够通过诸法实相,另一方面又能幻化出各种各样的众生形象,通过化现的众生形象言传身教,带动有情众生崇敬供养诸佛,学习佛法。菩萨们为度众生而幻化的各种形象,如同闪电样神奇美妙,能撕破魔见邪业之网,解脱烦恼的缠缚。菩萨们的德行和神通,远远地超出声闻、缘觉的境界,而进入无自性我执、无名相法执、无妄想取执之心的境界。菩萨们巧妙地随机应变进行教化,或说声闻法教,或说缘觉法教,或说菩萨法教,在声闻法教和缘觉法教中而超越声闻、缘觉境界,达到菩萨所行的涅磐之境,得以成就超离生死的正定智慧,由此总持种种善法,能随时一心悟到由缘起修万行的华严正智,具备和保有成百上千种断灭烦恼的禅定方法。能够在一种微深幽玄的禅定状态中,看见无法计数的众多诸佛。能于在起念头的一刹那间,便游遍十方一切佛国净土。

  诸位菩萨还像普贤菩萨一样成就了善于宣说法义的雄辩才能,能用各国方言,随听法人各不相同的喜好,判断他们各自的心思,而宣讲佛法。他们开化显示佛教真理实相,达到性空无相境界,超越世间一切依存于善恶因果的“有为法”,心常保持在清净的出世涅磐的“无为法”上而以之来济度世间,所以对待万事万物都能随意自在,无所拘束。他们如做有情众生的慈母严父,不知疲倦、毫无厌恶地爱护教化众生,开启众生的真如本性,维护其菩提心而使之不断不绝。他们兴发大慈大悲之心,怜悯济度苦海之中的有情众生,因慈悲而说法,教导众生了脱烦恼的正见正知,使之不致因妄见而堕入畜生、饿鬼、地狱三恶趣道,为众生开启进入菩提涅磐的善门。菩萨们爱护这些有情众生,如同爱护自身—样。菩萨担负着拯救他们的重担,一心要使他们全部到达觉悟的彼岸,得以享用诸佛拥有的无量功德。诸位大菩萨的智慧行愿是如此地伟大庄严,真真实实地是难以想象和难以用语言表述的。

  像上述这些有伟大功德的大菩萨,有无穷尽的数量,他们全都来到了耆阁崛山释迦牟尼佛的身旁,还有五百个比丘尼、七千个男居士、五百个女居士,以及欲界天、色界天上的所有天神,也全都来参加这一次集会。

  大教缘起第三

  【原文】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现大光明数千百变。尊者阿难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剎庄严,从昔以来所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去来现在佛佛相念,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何故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尔,愿为宣说。于是世尊,告阿难言:善哉善哉!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功德百千万倍。何以故?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阿难,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出现。汝今所问,多所饶益。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阿难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白话文】那一时刻,释迦牟尼佛神采奕奕,容颜好像是黄金塑造的一样闪闪发光,又好像是一面明亮的镜子,不但外表可以赫然映照,就连内心的光明也反映得明明白白。释迦牟尼佛所发出的神光,瞬息万变,无有穷极。

  阿难长老见此异相,心里想道:“今天世尊的容颜神采和悦清净,容光焕发,映照得十方佛国更为威严庄重。这是往昔跟随释迦牟尼佛以来,从未见到过的。真高兴今日有幸得见此光明之像。”想到这里,他生发出希有难得的心意,便从座位上站起来,袒露出右肩以表示对佛的礼貌,跪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双手合十向佛行礼,并对佛说:“世尊,今天您进入到大涅盘境界,示现出一种奇特难见的相状,现出诸佛接引众生往他们的佛国净土时的那种慈祥和蔼、现出真正解脱才可能出现的那种超然,心中念念记持过去、现在、未来世的诸佛,但您是在忆念过去、将来的诸佛呢?还是在忆念现在世的他方佛国的诸佛呢?要不是如此,为什么您会如此地神采奕奕、瑞光映照呢?请您给我们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吧。 .

  听到这样发问,释迦牟尼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你因为哀悯众生,欲济度他们的缘故,才能问出这样微妙的问题来,你的这一提问,胜过了供养一天之下的阿罗汉和辟支佛,胜过了若千世的布施。为什么呢?因为诸天中的人民,包括能飞的小蝇、能爬的小虫,以及一切有灵性的动物,全都可以因你的这一提问而得度脱轮回苦海。阿难,我以无穷无尽的大悲心,哀愍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众生,所以到这个世界上来,广泛传播佛教,为的是想拯救这世界上无知无识的群氓百姓,使他们晓知真理实相的利益。本来‘佛法难闻’,如同优昙钵花,很难得才出现一次。你现在既提出了问题,正好合我显阿弥陀佛宏愿的本心,所以你提的问题对三界众生有说不尽的好处。

  “阿难,你可知道吗?佛的智慧境界,具有不可测度的甚深奥义,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佛能在起念头的一刹那,便经历无穷无尽的时间,即使经历了这无穷无尽的亿万万年,身体的各个部分仍完好如初,不发生任何变易。佛的禅定智慧,通达无极的深度,在一切修行法中,是最胜而难以企及的自在之境。阿难!你仔细地听着,好好地去理解,我现在为你把佛的智慧境界分别解说。”

  法藏因地第四

  【原文】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有大国主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逾者。往诣佛所,顶礼长跪,向佛合掌,即以伽他赞佛,发广大愿,颂曰:

  如来微妙色端严 一切世间无有等

  光明无量照十方 日月火珠皆匿曜

  世尊能演一音声 有情各各随类解

  又能现一妙色身 普使众生随类见

  愿我得佛清净声 法音普及无边界

  宣扬戒定精进门 通达甚深微妙法

  智慧广大深如海 内心清净绝尘劳

  超过无边恶趣门 速到菩提究竟岸

  无明贪瞋皆永无 惑尽过亡三昧力

  亦如过去无量佛 为彼群生大导师

  能救一切诸世间 生老病死众苦恼

  常行布施及戒忍 精进定慧六波罗

  未度有情令得度 已度之者使成佛

  假令供养恒沙圣 不如坚勇求正觉

  愿当安住三摩地 恒放光明照一切

  感得广大清净居 殊胜庄严无等伦

  轮回诸趣众生类 速生我剎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 度尽无边苦众生

  我行决定坚固力 唯佛圣智能证知

  纵使身止诸苦中 如是愿心永不退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说:“在过去很久很久,久得不可思议的无央数劫时,有一尊佛出现于世,名叫世间自在王如来,又叫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尊佛住世弘法四十二劫,时时地为诸天以及世间的人民讲经说法。当时,有一个大国王,名号世饶王。听世间自在王如来说法后,心胸豁然开朗,随即发心求证佛智慧,舍弃国家与王位而出家,成为一个沙门,取一个法名叫做‘法藏’。这法藏精勤地修习六度四摄、自觉觉他的菩萨道。

  “法藏比丘才德过人,勇猛精进,心智明朗,在当时无人能及;信受持诵,辨别道义,记忆不忘,了了分明,各样功课在修持者中都是第一名;又有超凡绝俗的伟大行愿,还有破除邪见妄念消解思维困惑的‘念力’和‘慧力’,因而他不为邪念困惑动摇。法藏比丘修行不懈不怠,得到极大的进步,在所有的修行者中,没有一个人能赶上他。

  在修行而得到这样的成果后,法藏比丘来到世间自在王如来的住所,恭敬地跪在佛足前,双手合十,向佛稽首行礼,然后用偈颂来称颂世间自在王如来佛,并立下宽广宏大的誓愿。他在称颂世间自在王如来的偈颂时赞道:

  您的容貌端正庄严,一切世间无以伦比,

  无量光明遍照十方,日月星辰也不能比,

  世尊能以一音说法,一切众生各得其解,

  世尊显现微妙色身,一切众生随类各见,

  惟愿我也得佛音声,一切世界宣说法音。

  宣扬戒定等诸法门,通达微妙甚深佛法。

  佛智佛慧深如大海,佛之内心清净无尘。

  佛已超越无边恶趣,由此而得究竟菩提。

  无明瞠痴也得去除,无惑无过凭三昧力。

  就象往昔无量诸佛,能为众生作大导师,

  能够救助一切众生,能除生老病死诸苦,

  时时常行布施戒忍,以及定慧六波罗蜜。

  众生未度令其得度,众生若度则令成佛。

  与其虔诚供养诸圣,不如自己追求正觉。

  愿得安住三摩地中,寂定光明恒照一切。

  善业所感得清净处,殊胜庄严无以伦比。

  一切恶趣诸等众生,快到我的住处安居。

  我以慈心常救有情,我愿度尽受苦众生。

  我心坚固我力勇猛,惟佛智慧为我证知。

  即令我身常陷诸苦,救世愿心永不退缩。

  至心精进第五

  【原文】法藏比丘说此偈已,而白佛言:我今为菩萨道,已发无上正觉之心,取愿作佛,悉令如佛。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拔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无上正等正觉。欲令我作佛时,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诸天人民及蜎蠕类,来生我国,悉作菩萨。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世间自在王佛,即为法藏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庄严。如所修行,汝自当知。清净佛国,汝应自摄。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剎。若我得闻如是等法,思惟修习,誓满所愿。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剎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说是法时,经千亿岁。尔时法藏闻佛所说,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于彼天人善恶,国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剎。所摄佛国,超过于彼。既摄受已,复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言:善哉!今正是时,汝应具说,令众欢喜。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能于佛剎,修习摄受,满足无量大愿。

  【白话文】 “法藏比丘颂完此偈后,对世间自在王如来说:‘我现在修行自觉觉他的菩萨道,决心毫不动摇,直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法智慧,依愿而行,精进不退,直到证得佛位为止。希望世间自在王如来为我详细地宣说经法,我将对您所说的经法信奉受持,按经法的要求去修行,消除一切无休止的生、死之根,欲、惑之本。迅速地修成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智慧,如果有一天我成了佛便一定是智慧光明的佛,我那佛国净土也一定是美好的去处,我作为接引教导往生众生的导师,一定要名扬十方。诸天界的人民以及飞蝇、爬虫等类生灵,来我的这佛国生活,全都会变为菩萨。我立下这一个誓愿,一定要使我的佛国超过和优于其他无数的佛国净土。不知您认为我这个誓愿能不能实现?’

  “世间自在王如来听到法藏比丘的这番话后,便为法藏比丘说道: ‘譬如说,一个人用斗去量取大海之水,经过若干时劫坚持不懈地努力便能够舀到海底;人要是用至极之心来追求正道毫不松懈地一心前进,必定能够达到目的取得成果。海水尚且能够舀干,还有什么样的誓愿是不能求证实现的呢?你自己好好想一想,修行哪一种方便法门,才能够建成如你誓愿中所说的那么美好的佛国净土。其实这一法门正如同你原来修行的那样,你自己是知道如何实行的,那美妙神奇的佛刹净土,你应当通过自己的判断和努力去摄取。’

  “法藏比丘回答道:‘您这番话的意义很深奥,以我的水平还难以理解,我还达不到您的那种境界,希望如来尽您所知所能,给我广泛地介绍诸佛的无量胜妙佛刹净土,若是我得以知道如是等等无量胜妙佛国土以及如何摄取的方法,我一定会努力去思维,以求达到那种境界,也一定会努力按您所说的方法去修行,我发誓一定要圆满成就佛国净土的愿望。’

  “世间自在王佛知道法藏比丘品德高尚,才能精强,志向远大,誓愿深广,便为他介绍了二百一十亿个庄严清净、广大而圆满的佛国净土,还随顺法藏比丘的心愿,运用神力,把这些佛国净土全部示现给法藏比丘看。世间自在王如来为此给法藏比丘说法的时间,足足有千亿年那么长久。

  “那时候,法藏比丘听完了世间自在王如来所说的法,又完全看到和把握了那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净土,便从世间自在王如来佛足下起身,就站在佛的跟前立下最庄严宏大的誓愿,他对那天界众生的或善或恶,以及佛国净土由众生善恶程度而形成的精妙美好的不同差别,都一一考察比较,力求寻出最深最好最妙的途径。由专心致志而得出自己的认识和选择,凝聚为自己修行的誓言愿心。

  “按照自己的誓言,法藏比丘勇猛精进,勤奋求索,诚实谨慎地保持愿心,修习为成就佛国净土所必须的功德,足足修行了五个时劫,对于那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净土的功德庄严,全部明白了解,对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净土的了知,如同只把握一个佛国那样全面和透彻。集众所长,法藏比丘自己所修行摄取的佛国净土,远远超过了这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净土。

  “既已经摄取了佛国净土,法藏比丘又返回到世间自在王如来的住处,匍匐在佛足跟前稽首行礼,随即绕佛三圈,表示礼敬,然后双手合十立在世间自在王佛面前,向佛禀告说:‘世尊,我已经完成了庄严修饰佛国净土的修行。’世间自在王如来回答他说: ‘善哉!现在正好是机缘成熟的时期,你应该宣扬你那佛国净土的好处,使大家欢喜热爱,也好让所有众生知道了解净土法门后,对解脱于烦恼苦闷的五浊恶世有大的帮助;使他们能到你修行成就的那佛国净土去修行学习,满足世间一切众生往生净土的愿望。’

  发大誓愿第六

  【原文】法藏白言:唯愿世尊,大慈听察。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剎,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一、国无恶道愿;二、不堕恶趣愿;)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三、身悉金色愿;四、三十二相愿;五、身无差别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知无量劫时宿命所作善恶。皆能洞视彻听,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不得是愿,不取正觉。(六、宿命通愿;七、天眼通愿;八、天耳通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剎,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九、他心通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罗密多。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十、神足通愿;十一、遍供诸佛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盘者,不取正觉。(十二、定成正觉愿;)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十三、光明无量愿;十四、触光安乐愿;)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十五、寿命无量愿;十六、声闻无数愿;)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剎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十七、诸佛称叹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十八、十念必生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密,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十九、闻名发心愿;二十、临终接引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二十一、悔过得生愿;)

  我作佛时,国无妇女。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剎土。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二十二、国无女人愿;二十三、厌女转男愿;二十四、莲华化生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常修殊胜梵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二十五、天人礼敬愿;二十六、闻名得福愿;二十七、修殊胜行愿;)

  我作佛时,国中无不善名。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二十八、国无不善愿;二十九、住正定聚愿;三十、乐如漏尽愿;三十一、不贪计身愿;)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善谈诸法秘要,说经行道,语如钟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三十二、那罗延身愿;三十三、光明慧辩愿;三十四、善谈法要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随意修习,无不圆满。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三十五、一生补处愿;三十六、教化随意愿;)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三十七、衣食自至愿;三十八、应念受供愿;)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三十九、庄严无尽愿;)

  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无量色树愿;四十一、树现佛剎愿;)

  我作佛时,所居佛剎,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二、彻照十方愿;)

  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三、宝香普熏愿;)

  我作佛时,十方佛剎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四、普等三昧愿;四十五、定中供佛愿;)

  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证离生法,获陀罗尼。清净欢喜,得平等住。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四十六、获陀罗尼愿;四十七、闻名得忍愿;四十八、现证不退愿。)

  【白话文】“法藏比丘向世间自在王禀白说:‘世尊,希望您用慈悲之心,听我陈述,为我作主,替我明辨。

  ‘我如果证得了无上菩提的佛智慧,正式成为了佛。我所居住的佛国净土,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想象、不可言说的功德,得到这些功德的装修严饰。这净土上便没有地狱,没有饿鬼,没有禽兽,也没有飞蝇和爬虫,所有的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世界、三恶趣道中的一切受苦受难的生灵,只要往生到我的佛国净土,接受我的教化,便全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超出轮回,不会再行堕入到恶趣之中。我的这个愿望能成就,我才成为佛;我的这个愿望不能达到,我终不成佛。(一、国无恶道愿;二、不堕恶趣愿;)

  ‘我作佛的时候,要使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都能往生我的佛国净土,往生我佛国净土的众生都具有紫磨真金的不坏身体,都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国中众生的容貌形色,全部端正清洁,全部平等一样。如果国中众生的形容相貌有好有坏和有美有丑的差别,我终不成佛。(三、身悉金色愿;四、三十二相愿;五、身无差别愿;)

  ‘我作佛的时候,要使所有十方世界往生我佛国的众生,都能自知自己将来无量劫时的行为;对自己所行的善、所作的恶都能览无遗漏;听则全闻,能知晓了解十方世界过去、将来、现在发生的所有事情。不成就这个誓愿,我终不成佛。(六、宿命通愿;七、天眼通愿;八、天耳通愿;)

  ‘我作佛的时候,要使所有一切往生我那佛国净土的众生,都获得‘他心智’的神通,假如我国中众生不能全知亿千万佛国净土众生的心念,我终不成佛。(九、他心通愿;)

  ‘我作佛的时候,要使所有十方世界往生我那佛国的众生、都能获得‘自在神通而达彼岸。如果在起念的一刹那,不能超越千万亿个佛国净土,周游遍巡而供养全部诸佛国的佛祖,我终不成佛。(十、神足通愿;十一、遍供诸佛愿;)

  ‘我作佛的时候,要使所有往生我那佛国的众生,远离心和心所的自性作用,六根清净,不起分别。若是国中还有执于妄见而不决定修成佛位、证到大乘涅盘的人,我终不成佛。(十二、定成正觉愿;)

  ‘我作佛的时候,要放射无量的光明,遍照到十方世界。那光芒一定胜过他方佛刹的诸佛发出的光明,其光亮胜过太阳和月亮万亿倍。见到我的光明的众生,凡光芒照耀感触在他们身上的,莫不感到安适喜悦,慈心中生出要到我这佛国净土中来的的善愿;若还有见到佛光及蒙佛光照及而不生发往生我佛国的善愿众生,我终不成佛。(十三、光明无量愿;十四、触光安乐愿;)

  ‘我作佛的时候,我的寿命将无尽无边,我佛国中的声闻、天人数量也皆无尽无边,他们的寿命也全都无尽无边。假如能够让三千大干世界的众生全都成为缘觉,能够用百千劫的时间来计算,能够用数目来表示佛的寿命和佛国净土中人民的多少,我终不成佛。(十五、寿命无量愿;十六、声闻无数愿;)

  ‘我作佛的时候,那十方无量的佛国世界中的诸佛,若是不共同称颂我的名号,若有尚未称赞我功德净土的好处的,我终不成佛。(十七、诸佛称叹愿;)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听到我的名号,以至诚之心信顺爱乐,所有的心、口、意三业之善,心心回向净土,乃至依十法起十念。若众生如此而不得往生,我终不成佛。但是,这里唯独要除开那些犯五逆之罪或诽谤佛法的人。(十八、十念必生愿;)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听到我的名号,生发求道之心,修行各种功德,奉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密,坚定不移,永不退转,然后用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于一切众生,愿使共同往生我的佛国净土。这些专心专意地念诵我的名号,无论白天黑夜都不间断的人,到了他寿终即将逝世之时,我与净土中的诸菩萨们便会前去接引他,出现在他的面前,只经过片刻的时间,这人就得以往生我的佛国净土,当上阿惟跋致不退转菩萨。如果不能实现我的这一誓愿,我终不成佛。(十九、闻名发心愿;二十、临终接引愿;)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听到我的名号,专心致诚地想念我的佛国净土,生发求真道之心,坚定不移,永不退转,积累善德,诚心实意地将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众生,希望通过此种功德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样做的人,没有一个不成功的。如果有人过去宿世中造有恶业,能自己向佛忏悔罪过,誓不再犯,并为佛法作善事,奉持佛的言教和戒律,发愿往生我的佛国净土。这样的人,死后不再堕于三恶道中,即得往生我的佛刹。若是这些人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终不成佛。(二十一、悔过得生愿;)

  ‘我作佛的时候,佛国中没有妇女。如果有女人听闻到我的名号,离恶行,无烦恼,生信心,发心求真理之道,希望舍离女身,愿往生极乐世界的,那么,在她逝世之时即转化为男子之身并来到我的佛刹净土。十方世界的各种众生,凡愿往生我的净土的,都能够于七宝池的莲花中化生。若是女不转男或众不化生,我终不成佛。 (二十二、国无女人愿;二十三、厌女转男愿;二十四、莲华化生愿;)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听闻到我的名字,生出欢喜信乐之心,向我行礼敬拜,把命运寄托给我,以无垢无染的清净之心,修习六度四摄自觉觉他的菩萨行,天界诸天神和世间诸世人,无不致以敬礼。如果有人听闻我的名字,又为了在秽土救济众生,今生不得往生极乐世界的,那么,这些人寿终弃世后,定可转生到尊贵人家,身体健康,不残不缺,又会必然因前世的因缘而时时勤修最胜的断淫无欲之清净行。若不能这样,我终不成佛。(二十五、天人礼敬愿;二十六、闻名得福愿;二十七、修殊胜行愿;)

  ‘我作佛的时候,我佛国中没有不善这样的概念和说法,所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有同样的专注而宁静的意识状态,都得不退转菩萨的正定之聚,永离身热心恼,心境清凉,他们享受快乐而无追求快乐之心,如同不执不著,断尽诸漏的阿罗汉。若我的佛国中有人生发了想的念头,妄以自身为我,贪执计较,堕于烦恼,我终不成佛。(二十八、国无不善愿;二十九、住正定聚愿;三十、乐如漏尽愿;三十一、不贪计身愿;)

  ‘我作佛的时候,往生我国的众生,都有无量善根,其身心健康安泰,身体坚如金刚钻石,力强雄健如天界力士,身上头顶皆有光明照耀,获得一切的智慧,以及雄辩的才能,善于演说诸多佛法的奥秘和经要,行道时诵说经义,声如洪钟。若不能如此,我终不成佛。(三十二、那罗延身愿;三十三、光明慧辩愿;三十四、善谈法要愿;)

  ‘我作佛的时候,所有往生我佛国净土的众生,终究达到一生补处的候补佛位。除非他本人愿意为了拯济众生,披弘誓铠甲,返人秽土,教化一切有情众生,使这些有情众生都生发信奉佛教之心,从而修习追求真理的觉悟之道,并且像普贤一样,由愿导行,由自觉觉他,济度有情往生净土。这些如普贤一样修菩萨行的菩萨,虽然生活在他方世界生死海中,也就永远不会堕落于恶趣三道,他们或乐于说法,或乐于听法,或现神足等神通,随其意乐而修习,无不获得圆满成功。若是达不到如此圆满地步,我终不成佛。(三十五、一生补处愿;三十六、教化随意愿;)

  ‘我作佛的时候,往生我国的众生,所需要的饮食饭菜,衣服用具,随其意念即刻就自然出现,无不满足于他们的愿望。供养十方世界的诸佛,也只在一念发动之间。若是极乐世界中达不到这样的随心所欲,心想事成,我终不成佛。(三十七、衣食自至愿;三十八、应念受供愿;)

  ‘我作佛的时候,我佛国净土内的各种器物,都庄严清净,光洁明丽,形状奇特,无比微妙,难以用语言去形容和表达。在极乐世界的众生,虽然都具有‘天眼’的神通,但如果居然有人能辨识这些神奇器物的质地,描述它们的形状,形容它们的光泽和式样。说出它们的名字,以及能把握住这些器物总的现象本质并加以表述传达的,我终不成佛。(三十九、庄严无尽愿;)

  ‘我作佛的时候,在我佛国净土中无数的大树,高达数百由旬甚至数千由旬。在寺庙近旁更有菩提树,高达四百万里。我国中的众位菩萨中,虽然有些是悟性差的,也能够明白这是我的庄严心的流现。要想见其他的佛国净土,在这些宝树间便能完全见到。通过宝树看佛国净土犹如通过明澈的镜子看自己的面容一样清楚。若是不能如此,我终不成佛。(四十、无量色树愿;四十一、树现佛剎愿;)

  ‘我作佛的时候,我所居住的佛国净土光明晶莹,如同明镜。遍照于十方无边无际不可想象不可言说那么多的诸佛世界,这些世界里的众生,见到了极乐世界彻照十方这种情况,必定生出求取真理正道之心。若是达不到如此神妙,我终不成佛。(四十二、彻照十方愿;)

  ‘我作佛的时候,我那佛国净土当中,从地上到天空,包括宫殿、楼观、池塘、溪流、花草、树木等等,国中所有一切万物,全部都由无数的宝香来合成,其香遍熏十方诸佛世界,十方世界的众生闻到了这种香味,全都修行佛道。若香不能熏到十方世界或有众生闻后不修佛道,我终不成佛。(四十三、宝香普熏愿;)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诸佛世界的众位菩萨听到我的名号,立即证得自在无缚、解脱生死、诸佛皆现的念佛三昧,安住于正定之中,一直到证入佛位。在定中时时供养无量无边、不可说尽的一切诸佛,身不离本处而能遍至十方,所以虽供养了诸佛而又仍在禅定之中。若众菩萨得不到这种甚深禅定功夫,我终不成佛。(四十四、普等三昧愿;四十五、定中供佛愿;)

  ‘我作佛时,极乐净土之外的其他世界众位菩萨,听到我的名号者,证得脱离生死之法,并获得陀罗尼明咒神通,清净无染,;愉悦欢乐,入无差别境界,修习菩萨所行道,具足一切佛果之功德根本。若应时这样的菩萨众不能得获得音响忍,即听音响而悟道、柔顺忍,即慧心柔软而悟道、乃至无生法忍,即离相而悟道。若在修行佛法的道路上,这些菩萨众不能现证不退转成正觉的功夫,我终不成佛。(四十六、获陀罗尼愿;四十七、闻名得忍愿;四十八、现证不退愿。)

  必成正觉第七

  【原文】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我建超世志 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 誓不成等觉

  复为大施主 普济诸穷苦

  令彼诸群生 长夜无忧恼

  出生众善根 成就菩提果

  我若成正觉 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 俱来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 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 利益诸群品

  离欲深正念 净慧修梵行

  愿我智慧光 普照十方剎

  消除三垢冥 明济众厄难

  悉舍三途苦 灭诸烦恼暗

  开彼智慧眼 获得光明身

  闭塞诸恶道 通达善趣门

  为众开法藏 广施功德宝

  如佛无碍智 所行慈愍行

  常作天人师 得为三界雄

  说法狮子吼 广度诸有情

  圆满昔所愿 一切皆成佛

  斯愿若克果 大千应感动

  虚空诸天神 当雨珍妙华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那时法藏比丘说完誓愿,即用偈颂总结道:

  “我今发下超世志愿,定要成就无上佛果

  若此誓愿不能圆满, 宁愿不成就正等觉。

  愿重作世间施法主,普济三界穷苦众生;

  令长夜流转诸群生,永获至乐而无忧恼。

  众生受教生诸善根,众生得成菩提妙果;

  我若成就正等正觉,便得立名为无量寿。

  十方众生闻我名号,无不向往来我刹土。

  我土众生与佛同貌,其身金色妙相圆满。

  我土众生具佛悲心,一心利乐万品群生;

  尽离物欲生深正念,智慧清净修菩萨行;

  愿我无量智慧光芒,普照十方一切佛刹;

  消除三毒即去黑暗,明照众生济其诸难;

  一切有情免于轮回,不受其苦除烦恼暗;

  使彼众生开智慧眼,使彼众生得光明身;

  堵塞轮回恶道诸途,通达善生清净之门;

  为众开演佛法宝藏,广施无量功德法宝;

无量寿经原文与白话

  我愿求得佛无碍智,我愿实行佛慈悯行;

  教化天人作其导师,三界之中称为圣雄。

  宣说佛法台狮子吼,唤醒世间睡梦中人;

  圆满我昔四十八愿,一世众生皆得成佛。

  我之誓愿如能成就,大千世界应有感应;

  若天界帝释诸天神,天花当如雨曼陀罗。

  释迦牟尼对阿难说:“法藏比丘说完此颂偈,便随着颂偈之意现出瑞相,大地即时震动,出现动、起、涌、震、吼、觉六种异常现象,天空中如急雨似地降下美妙花瓣,纷纷扬扬散落在地上,空中自然响起音乐。如同赞叹宣说: ‘法藏比丘定能成就佛果。’”

  积功累德第八

  【原文】阿难,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无量劫,积植德行。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着。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由成如是诸善根故,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剎利国王、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如是功德,说不能尽。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旃檀、优钵罗华,其香普熏无量世界。随所生处,色相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由是因缘,能令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继续说道:“阿难,法藏比丘在世间自在王如来面前,以及在诸天神大众之中,发下这些弘大深广的誓愿后,明达本心,深住于真实智慧之中,勇猛精进,专心致志忆念庄严佛国净土。其所修行成就的佛国,宽阔广大,超过任何他方佛土而堪称最胜第一。一经建立,永恒不朽,不会衰减也不会变化。

  “在无数大劫的时间内,法藏比丘积功累德,心中不生贪、嗔、痴,不起一切欲念,不执著色、声、香、味、触、法种种,不起情欲,只是乐于忆念过去诸佛所修的功德善根。他行于寂静的修行,远离虚浮妄见,依持佛的“第一义谛”法门,培植积累众功德之根本。不计较执著各种修行中的艰苦,没有物欲,安住自法而知足,专求清白之一切善法,普施有情,利乐众生。其圆满宏深愿心的志向无有片时厌倦,以菩萨“十忍”之力量促进其修行成功。

  “对于有情众生,则常以慈悲、宽忍为怀,和颜悦色,善言慰喻,劝导鞭策,勉励前进。对佛、法、僧三宝的恭敬,对教师长辈的尊奉服侍,完全没有虚情假意、谄媚阿谀之用心。对待修道的同仁,他以福德与智慧帮助其成就。言传身教,做示范、守法规,无不以身作则。看一切事物都如同幻化,正定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中。口不臧否人物,从不讥讽诽谴他人之过错;自身行为端正,谨守戒律礼仪;保持纯正意念清净,无有杂念污染。

  “法藏比丘对所有世间国家城池、聚落村寨、家庭眷属、金银珍宝都无所执著,义无反顾地抛弃这一切而不断地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教导众生以无上正真之道安身立命。

  “由于成就了如上所述的这些功德善根,法藏比丘转世投生之地,都自然涌现无数的宝藏,他或转世为德才具备的长者,或转世为在家修佛的居士,或转世为名门望族高官显吏,或转世为刹帝利种姓王侯之家,或转世为四洲之主的转轮圣帝,或转世为欲界六天的六天之王,以至转世为色界诸天的大梵天王。生生世世,均到诸佛住处,尊重礼敬,诚心供养,从未间断、所作的这些功德,难以用语言说尽。

  “法藏比丘身体和口中时时发出无量的奇妙香味,其香味如同旃檀和优钵罗花,那香味遍及无边无际的世界。法藏比丘每次转世投生,都长得容貌端正、身材伟岸,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容颜上的美好。他手中常常能够拿出无尽的宝物,比如供养诸佛的庄严器具以信施舍他人的一切生活用品,他拥有最好的东西却用于施舍,利乐有情众生。由于这一因缘,能使无数的众生都生发求取无上正等正觉的求道之心。

  圆满成就第九

  【原文】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如实安住,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阿难闻佛所说,白世尊言:法藏菩萨成菩提者,为是过去佛耶?未来佛耶?为今现在他方世界耶?世尊告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极乐。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累了无量无尽的种种功德,他对于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达到无碍自在的境界。这境界决不是用语言和逻辑等凡夫方式所能知道的。他所发下的四十八大宏深誓愿,全部圆满成就。他的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示现为极乐净土,因此该国土具足了一切庄严之相,是威严、尊爱、宏大的清净佛国世界。”

  阿难听到释迦牟尼佛的这番话后,禀白世尊而问道:“法藏,比丘成就了菩提佛果,他是成了过去佛呢?现在佛呢?还是将来佛呢?或者是现今他方佛国刹土中的佛祖?”

  世尊告诉他说:“他这个佛如来,来没有一定的来处,去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去处,无所谓生也无所谓灭,决不是过去、现在、未来之类的概念可以表示的;但因为法藏比丘为了履行他所许下的度生大愿;他才现今示现于西方,在距我们居住的赡部洲;百千个十万亿之多的佛国之外的佛国净土。他那佛刹我们称名为‘极乐世界’。法藏比丘成佛后名号为‘阿弥陀,。他成佛到现在,共有十个时劫,现在他正在那里讲经说法。有无量无数的菩萨和声闻弟子,恭敬地围绕在他的座下。”

  皆愿作佛第十

  【原文】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闻之皆大欢喜,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前作礼。以华盖上佛已,却坐一面听经,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佛即知之,告诸比丘:是王子等,后当作佛。彼于前世住菩萨道,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今供养我,复相值也。时诸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

  【白话文】释迦牟尼说:“阿弥陀佛从菩萨证求成佛的誓愿圆满时,阿阇王子与五百个长者得知这一喜讯,便都皆大欢喜。他们每人各持一把金华盖,一齐到阿弥陀佛面前来礼拜,将华盖奉献给佛后,退下来坐在一边听阿弥陀佛讲演经法。他们心中都生起这样的愿望:如果有一天我们也成了佛时,我们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

  “阿弥陀佛以他神通立即知晓了他们心中的想法,告诉诸比丘说: ‘王子并你们这些人,以后都一定会成为佛。你们于前世;掺扦菩萨道,经历了无数的时劫,曾经供养过四百亿佛。在迦叶佛住世之时,你们曾经是我的弟子,现在你们又供养我,同样又是我的弟子。’诸比丘听阿弥陀佛这样说时,莫不心中充满欢喜。”

  国界严净第十一

  【原文】佛语阿难: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之名。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等山。唯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阿难闻已,白世尊言: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告阿难:夜摩、兜率,乃至色无色界,一切诸天,依何而住?阿难白言:不可思议业力所致。佛语阿难:不思议业,汝可知耶?汝身果报,不可思议;众生业报,亦不可思议;众生善根,不可思议;诸佛圣力,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国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地,及佛神力,故能尔耳。阿难白言:业因果报,不可思议。我于此法,实无所惑。但为将来众生破除疑网,故发斯问。

  【白话文】释迦牟尼对阿难说:“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由无量无边的功德具足庄严,所以永远没有各种苦厄、各种灾难;没有恶趣、魔烦等等的概念说法;也没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没有冷热的气温差异;没有淫雨,也没有黑夜。总之, 自然气候没有差异,没有缺陷,天天都一样美好。又没有大小江河海洋,没有丘陵坑坎、荆棘沙砾,没有铁围山、须弥山和土石山,只用自然生成的七种宝物和黄金为地。这七种宝物和黄金铺成的大地,宽广而平整,没有极限,既微妙又神奇瑰丽,既清净又庄重严肃,超过了十方一切佛国净土世界。”

  阿难听说后问道:“世尊!若是极乐世界没有须弥山,那这佛刹国土中的四大天王以及帝释等天神住在什么地方呢?”

  释迦牟尼佛便向阿难问道:“夜摩、兜率以至于无色界里的一切诸天神众,他们又住在什么地方呢?”

  阿难回答说:“因有不可思议的业力,致使诸天众神住在空中。”

  释迦牟尼对阿难说:“你可知道不可思议的业力吗?你自身因过去善恶而造成的果报都不可思议,众生的业报当然也不可思议。众生因行善而得的果报不可思议,诸佛的圣力以及诸佛世界就更不可思议。这极乐世界中的众生功德果报的善力,又是住在阿弥陀佛大愿、大行、大业成就之地,加上阿弥陀佛的无上威神之力,这一切难道你能思议吗?所以不需要须弥等山,该佛国的诸天神自然会有住处。”

  阿难接着说道: “业为前因而后所获果报不可思议的道理,我并没有什么疑惑。但我为了能让将来的众生明白其中的奥妙,因而能够破除惑疑的束缚之网,所以才向您提出这一问题。”

  光明遍照第十二

  【原文】佛告阿难: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遍照东方恒沙佛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若化顶上圆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万亿由旬。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剎,或照百千佛剎。惟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剎。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说:“阿弥陀佛威严神奇的光明至尊第一,十方诸佛世界的佛没有一个能赶上他。他的光明遍照东方如恒河中的沙粒数一样多的佛国,同样也照遍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如恒河中的沙粒数一样多的佛国,如果将他头顶上的顶光散开来照射,近可照遍一、二、三、四由旬,远可照达百、千、万、亿由旬。其他诸佛的光明,有的能照一、二个佛国,最多的也只能照百、千个佛国,只有阿弥陀佛,他的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的佛国。诸佛光明所能照的距离远近,本是其前世求道时所行愿的功德大小不同所致,到了他们成佛时,各自便以自己前世行愿功德的大小而得到相应的光明照耀程度,这是自然成就的,不是谁想多就多想少就少。阿弥陀佛的光明极好,胜过了日月之光千亿万倍。在所有的光中,阿弥陀佛的光是最宏大的,这在诸佛中也是第一。 “因此,无量寿佛亦为无量光佛,亦号为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为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筋;光、安稳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如上所述的这种种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世界上的众生遇到阿弥陀佛的佛光,贪、嗔、痴三种毒垢消灭,相应生出不贪、不恚、不痴三善根,身、口、意三业柔和随顺,若是其人处在地狱道火途、畜生道血途、饿鬼道刀途这样的极苦之处,只要见到阿弥陀佛的光明,也都能不再受苦,灾难平息,而在生命终了时都能得解脱。若是有的众生,见到以至听闻阿弥陀佛的光明、威神、功德;又能日夜称名诵念,一心不断,就可以随着他意念中的愿望,得以往生极乐世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原文】佛语阿难: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又有无数声闻之众,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我弟子中大目犍连,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众生,于一昼夜,悉知其数。假使十方众生,悉成缘觉,一一缘觉,寿万亿岁,神通皆如大目犍连。尽其寿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会中声闻之数,千万分中不及一分。譬如大海,深广无边,设取一毛,析为百分,碎如微尘。以一毛尘,沾海一滴,此毛尘水,比海孰多?阿难,彼目犍连等所知数者,如毛尘水,所未知者,如大海水。彼佛寿量,及诸菩萨、声闻、天人寿量亦尔,非以算计譬喻之所能知。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寿命的长久,难以说清也难以计算。在他周围还有无数声闻弟子等人,同样难以说清难以计算到底有多少。阿弥陀佛的神通智慧通达透彻·,神威之力,自在无碍。他能够用手掌托起任何一个世界。在我的弟子中,大目健连号称神通第一,能够在一昼夜之间,全部点清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众生的数目。假如让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全都变为缘觉,所有的缘觉又都使他们有万亿岁的寿命,再让他们的神通都达到大目犍连的水平,然后尽他们的寿命,用竭他们的智力,全都一起共同来推算极乐世界的圣众数目,他们所能计数的与阿弥陀佛座下的圣众的实际之数相比,还未达到千万分之一。

  譬如大海,其深其阔无边无际,假如取一根毫毛,把它又破碎成一百份,碎成如微尘一样大小,以这样的一毛尘,去沾大海的海水,这毛尘沾到的水与大海的水相比谁多谁少?

  “阿难,刚才我比喻说的那目犍连等十方世界全部众生所能数能算的数目,就像这毛尘上沾的水一样,他们没有能够数清算清的部分,就像那大海水。那阿弥陀佛的寿命长久以及极乐世界上诸菩萨、声闻、天人的寿命长久,也同他们的人数一样,不是用算数、比喻等方法所能够搞清楚的。”

  宝树遍国第十四

  【原文】彼如来国,多诸宝树。或纯金树、纯白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美玉树、玛瑙树,唯一宝成,不杂余宝。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根茎枝干,此宝所成,华叶果实,他宝化作。或有宝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其余诸树,复有七宝,互为根干枝叶华果,种种共成。各自异行,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叶相向,华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是诸宝树,周遍其国。

  【白话文】“那西方极乐世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宝树,有的是纯黄金树,有的是纯白银树,还有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美玉树玛瑙树等等。这些树都是纯净的一种质地,不掺杂其他的成份,有的树也用两种宝物或三种宝物乃至用七种宝物来合成。根茎枝干都是这种宝所构成,花叶果实又由另外一种宝化成。有的宝树,黄金为根茎,白银为树干,琉璃为树枝,水晶为梢端,琥珀为叶片,美玉为花朵,玛瑙为果实。别的这类树,也是用七宝合成,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宝物来作为根、干、枝、叶、花、果的材料而已。这些不同的宝树,各自依类成行,行与行之间整齐而不杂乱,树茎与树茎遥遥对望,枝叶与枝叶遥遥相向,花朵果实也各生其位,相值相当。繁茂的树木发出光明,耀眼夺目,使人目不暇接,无从观尽其中美妙。清风应时而拂过,发出宫、商、角、征、羽五音之声, 自然交响形成微妙的音乐之声。如此这般的诸多宝树,遍满全极乐世界的每一个地方。”

  菩提道场第十五

  【原文】又其道场,有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华果敷荣,光晖遍照。复有红绿青白诸摩尼宝,众宝之王,以为璎珞。云聚宝锁,饰诸宝柱。金珠铃铎,周匝条间。珍妙宝网,罗覆其上。百千万色,互相映饰。无量光炎,照耀无极。一切庄严,随应而现。微风徐动,吹诸枝叶,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佛告阿难:如是佛剎,华果树木,与诸众生而作佛事。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坚固、究竟愿故。

  【白话文】“再有,这极乐世界中,演说佛法的地方,生长有菩提圣树这树高达四百万里,其树干粗硕无比,周围一圈便有五千由旬,树枝向四方伸展出二十万里;该树由一切宝物自然合成。花开繁盛,果实丰硕,交相;辉映,光芒四射,遍照极乐净土。又由红绿、青、白的众宝之王摩尼宝作为璎珞,由云聚宝所成的钩锁来钩连璎珞,装饰在菩提树干之上。黄金和珍珠合成的铃铎,密密麻麻地挂在枝条之间,珍稀奇妙的宝网,张开覆盖在菩提圣树之上,成百上千以至万种色彩交相辉映,发出无量的光芒,照耀之处无有极限。一切庄严之相,随着应念变化不拘。微风徐徐吹拂,吹动圣树上的枝条,发出无量妙音。其音之妙,在于自能演奏法会梵唱。这无量妙音传播出去,传遍了十方佛国净土,清畅悠扬,欢快舒雅,哀怨恸腑,明快响亮。在十方世界的音乐声响中,是无与伦比的。如果有众生看见了菩提树,听到它发出的妙音,闻到它散发的香味,尝到了;它果实的味道,触到了它放射的光芒,思念树的功德,都能够使各感觉器官清净明澈,没有烦恼忧患,得到在修行佛道的路上只进不退的清净心,直至修成佛果。再有,因知见菩提圣树之缘故,获得三种法忍之力。这三种忍,一名音响忍,二名柔顺忍,三名无生法忍。”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这西方极乐世界里的花果树木和众生—样,都会成就佛事,这实际上是无量寿佛的威神之力所致,也是他的本愿力、满足愿力、明了愿力、坚固愿力、究竟愿力共同形成的。”

  堂舍楼观第十六

  【原文】又无量寿佛讲堂精舍,楼观栏楯,亦皆七宝自然化成。复有白珠摩尼以为交络,明妙无比。诸菩萨众,所居宫殿,亦复如是。中有在地讲经、诵经者,有在地受经、听经者,有在地经行者,思道及坐禅者,有在虚空讲诵受听者,经行、思道及坐禅者。或得须陀洹,或得斯陀含,或得阿那含、阿罗汉。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各自念道、说道、行道,莫不欢喜。

  【白话文】“再有,无量寿佛讲经的殿堂、楼台亭榭、栏槛阁舍,也全都是七宝自然化成,又有白珠摩尼所成的网络,覆盖在这些堂舍楼观之上,明亮美妙无比。而菩萨们所居住的宫殿,也都是这样。在这些堂舍楼观之中,有人在地上讲述和诵读佛经,有人在地上听闻和接受佛经,有的作经行运动,有的作禅习思定。有的人虽在虚空之中,也同在地上的人一样讲述诵读,听闻接受佛经,也在虚空之中作经行运动、思维道理以至于禅习思定。地上和空中修行的众生皆各各获其果报,有的证得须陀洹果位,有的证得斯陀含果位,有的证得阿那含果位,有的证得阿罗汉果位。未得阿惟越致果位的,则得入阿惟越致再不退转的果位。这些圣众各自念道、说道、行道,随意修行,莫不欢喜。”

  泉池功德第十七

  【原文】又其讲堂左右,泉池交流。纵广深浅,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洁,具八功德。岸边无数旃檀香树,吉祥果树,华果恒芳,光明照耀。修条密叶,交覆于池。出种种香,世无能喻。随风散馥,沿水流芬。又复池饰七宝,地布金沙。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芬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若彼众生,过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颈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温者、急流者、缓流者,其水一一随众生意,开神悦体,净若无形。宝沙映澈,无深不照。微澜徐回,转相灌注。波扬无量微妙音声,或闻佛法僧声、波罗蜜声、止息寂静声、无生无灭声、十力无畏声,或闻无性无作无我声、大慈大悲喜舍声、甘露灌顶受位声。得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其愿闻者,辄独闻之,所不欲闻,了无所闻。永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不闻三途恶恼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况实苦。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白话文】“更有,阿弥陀佛的讲经殿堂左右两边,清泉池塘,纵横交流。这些泉池的长宽深浅,随应化现,其形状各各有不同的模样,从十由旬、二十由旬一直到百千由旬,皆随应而现。池中之水湛净芬芳,具有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等八种优点。岸边有无数旃檀香树和吉祥果树,花果总是散发出芳香,闪耀出光明,长长的枝条和密密的树叶,交叉着覆盖在池塘之上,散发出各种各样的香味。世上还没有能比喻这种香味的语言。这树木随风散发香馥,沿水流送芬芳。

  “再有,这池塘装饰着七种宝物,池底用金沙铺垫,优钵罗青莲花、钵昙摩红莲花、拘牟头黄莲花、芬陀利白莲花,交相辉映,五彩缤纷,弥漫覆盖在水面上。倘若彼国中的众生,涉水过溪,或在池中洗澡,想让此水齐足深,这永就齐足深;想让此水齐膝深,水就齐膝深;欲想齐腰、齐腋、齐颈,或者想要水从头上灌下,或想它清凉,想它温热,想它急速流过,想它缓缓而流,这水都能随心所欲,自然变化。此水开显神智,舒适身体,清澄得看不清其形质。池底的黄金宝沙,无论水有多深都能明澈地映照出来。细波微澜,缓回流转,水波相击,清波扬起无量微妙的声音:或可听到这水声中诵念着佛、法、僧三宝,或可听到水声中在演讲诸波罗密,或可听到止息寂静入甚深禅定之心声,或可听到无生无灭涅盘妙声,或可听到证实相智的十力无畏声,无性无作无我声、大慈大悲喜舍声、甘露灌顶受位声。得听闻这种种声音后,其心清净,不生妄念分别之心,正直平等,成熟功德善根,随其所听闻的声音,内心契合于涅盘大法。众生想听到这些水声,则可以自行听到。不想听到水声,则什么也听不到,随心所欲,永远在修佛道路上不再退转。十方世界的各位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全都从七宝池莲花中自然化生。全部得清净无碍的妙身,无所不至的妙体,从不知道三途恶道、烦恼、苦难这些说法,极乐世界连这些概念名相都没有,更何况实实在在的痛苦烦恼呢?此世界中有的只是自然快乐的声音。所以这个佛国名叫极乐世界。”

  超世希有第十八

  【原文】彼极乐国,所有众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类,无差别相。但因顺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苦乞人,在帝王边,面貌形状,宁可类乎?帝王若比转轮圣王,则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也。转轮圣王,威相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复丑劣。假令帝释,比第六天,虽百千倍不相类也。第六天王,若比极乐国中,菩萨声闻,光颜容色,虽万亿倍,不相及逮。所处宫殿,衣服饮食,犹如他化自在天王。至于威德、阶位、神通变化,一切天人,不可为比,百千万亿,不可计倍。阿难应知,无量寿佛极乐国土,如是功德庄严,不可思议。

  【白话文】阿弥陀佛的极乐国中,所有众生的容貌都很微妙,超越世间常态,希世罕有,全都是一模一样的无差别相。但为了顺随习俗而让世人有所理解,所以才借天神和人众的概念相区别。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说:“譬如,世间贫苦的乞丐,与帝王相比,他们的形体面貌是一样的吗?若用帝王去比转轮圣王,则帝王的面貌形体又比转轮圣王鄙陋多了。这就如同乞丐与帝王相比一样。转轮圣王虽威相在人中为第一,但比起忉利天王帝释来,又显得丑劣;假如让帝释去比第六天的天王,虽都是天王,但其间差别又何止千百倍。第六天王若与极乐国中的菩萨、声闻相比,其面貌颜色都相去甚远,又差了万亿倍。这些菩萨、声闻住的宫殿,穿的衣服,吃的饮食,都和欲界之顶的第六天王一样。至于他们的威德、阶位、神通变化,一切的天人都不能与之相比。勉强相比,便要相差千百万亿甚至于不可计数的那么多倍。阿难,你应当知道,无量寿佛的极乐世界,由如此神秘的功德来装修严饰,所以是不可想象、难以言传的。”

  受用具足第十九

  【原文】复次极乐世界所有众生,或已生,或现生,或当生,皆得如是诸妙色身。形貌端严,福德无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种种,一切丰足。宫殿、服饰、香花、幡盖,庄严之具,随意所须,悉皆如念。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以意为食。色力增长,而无便秽。身心柔软,无所味着。事已化去,时至复现。复有众宝妙衣、冠带、璎珞,无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所居舍宅,称其形色。宝网弥覆,悬诸宝铃。奇妙珍异,周遍校饰。光色晃曜,尽极严丽。楼观栏楯,堂宇房阁,广狭方圆,或大或小,或在虚空,或在平地。清净安隐,微妙快乐。应念现前,无不具足。

  【白话文】“再有,极乐世界所有众生,或是过去往生的,或是现在往生的,或是将来要往生的,都能得到如此妙好的色身:形态面貌端庄严肃,福德无以计量,智慧明了圆融,神通自在无碍。各种用具杂物,全都丰富充足。宫殿、衣服、香花、幡盖随其需求的意念而出现。若想吃东西时,七宝合成的钵器,自行来到面前,各种风味的饮食,自然在钵中盛满。美味佳肴,其实并没有人真的去吃,只是看见这些饮食的色泽、闻到这些饮食的香味,意念中想到它的美好也就吃饱了。这些妙食能增长身体的力量而不会严生大小使的污秽。食后身心软柔,并不会使人贪求执著于这些妙味。就在这一视一闻之间,也就完成了吃饭这件事。饭后,美食尽都消失,到下一次吃饭的时候,又才出现。极乐净土中的饮食便是这样重复的。

  “又有众宝妙衣,冠带璎珞,无量光明,千百万种神妙色彩,无不具备。这种神妙的衣裳服饰,也是随其所欲,自然显现,轻柔地附着在身上。

  “净土众生所居住的房宅,其形状和色调,都与居住者的形态颜色相协调,珠宝之网弥漫覆盖,其上悬挂着各种宝铃,装饰着各种奇妙珍异,上面的光明彩色,晃耀映饰,极尽庄严美丽。楼观栏杆,,堂宇房阁,有时宽有时窄,有时方有时圆,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悬在虚空,有时落在平地,但都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根据众生的意想,在一念之中便出现在面前。没有想要而不能得的房屋。”

  德风华雨第二十

  【原文】其佛国土,每于食时,自然德风徐起,吹诸罗网,及众宝树,出微妙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复吹七宝林树,飘华成聚。种种色光,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洁,如兜罗绵。足履其上,没深四指。随足举已,还复如初。过食时后,其华自没。大地清净,更雨新华。随其时节,还复周遍。与前无异,如是六反。

  【白话文】“其极乐世界,每到吃饭时间,自然吹拂起妙德之风。风吹拂在诸罗网以及众宝树上,发出微妙的声音。声音中自然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佛教道理,传送散布着万种温文尔雅的德香,无论是谁,只要闻到了这香味,便满心清净,尘劳污垢的杂念自然消除。这德风徐徐抚摸着众生的身体,使其安和调适,如同比丘进入灭尽禅定的那种感受。这德风又吹拂到七宝树林中,将天空飘落的妙花聚成了一堆一堆。落花五颜六色,遍满佛土。各种色彩的花根据颜色的不同自然聚在一处,所以虽然五颜六色而不杂乱。这些花办柔软光洁,如图如锦,脚踏走在上面,埋没衔面有四指深,随着脚一提起,那花办又还复为原来的样子。过了吃饭时间后,这些花办自然消失。大地上清净如初,天上重新下起新花雨。随着时令规律,循环往复,与前面描述的那种情况一再出现。像这样的花降花隐,一天之中要有六次之多。”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原文】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亦然。复有无量妙宝百千摩尼,映饰珍奇,明曜日月。彼莲华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白话文】“还有,那各种宝莲花布满整个极乐世界,无数的宝花衬着无数的叶。其花光明,有无数种颜色。青色的花放出青光,白色韵花放出白光,玄、黄、朱、紫的花,也都各具自身颜色放出相应的光来。又有无量妙宝百千摩尼,装饰这些宝莲花;鲜花与珍宝斗艳,互映互饰,妙光耀目;超过日月。这妙莲花的数量无限,一眼望不到边际,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由旬,直至百千由旬;每一朵花中,放出三十六百千亿种光;每一种光中,显现三十六百千亿尊佛。这些佛都是紫磨真金色身,相貌美好庄萨;每一尊佛,又放射百千种光明,广为十方世界演说微妙佛法;诸佛如来,各各通过演说微妙法,要将众生安立于佛教的正道之上。”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原文】复次阿难,彼佛国土,无有昏暗、火光、日月、星曜、昼夜之象,亦无岁月劫数之名,复无住着家室。于一切处,既无标式名号,亦无取舍分别,唯受清净最上快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当生,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白话文】“再有,阿难!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没有昏暗、火光、日月、星辰以及昼夜等现象,没有岁月、劫数等说法,还没有对家室的执著区别。在所有的地方,既没有名称概念等符号,也没有取舍分别的实际行为,只有清净之心生发的最无上的快乐。若有善男信女,或是过去往生极乐净土的,或是在将来往生极乐净土的,全都住于正定之聚,注定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若是住于邪定聚或者不定聚,都不能完全明了建立往生极乐净土所必须的发菩提心,行甚深愿,持佛名号等等功德作用。”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原文】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白话文】“还有,阿难!东方如恒河中沙粒那么多的世界,每一个世界中如恒河中沙粒那么多的佛,各现出象征其言说真实可信的广长舌相,放射出无量的光芒,说出了真实不虚的话语,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想象、难以表述的功德,南方、西方、北方如恒河之沙粒的那么多的世界里的一切佛,对阿弥陀佛的赞语亦同东方世界的佛一样。各个方向以及天上地下的,如恒河之中沙粒那么多的十方世界诸佛,他们对阿弥陀佛的赞语也是这样。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们一心要使其他世界的所有众生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生发清净之心,对阿弥陀佛忆念受持,皈依供养,乃至能发心愿并坚定不移相信往生一念,用所有的功德善根,执心回向众生,执意往生极乐佛国。这样修习的众生,便会得以随其行愿而往生,在最终修成正果的道路上永不退转,直至最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的智慧。”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原文】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经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其中辈者,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随己修行,诸善功德,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无上菩提。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其下辈者,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说:“十方世界的诸天人民,其有决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致有三等人。其上等的往生者,舍弃家庭,抛弃物欲而作沙门,发求真理正道之心,一心一意地思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修行各种功德,以求成就往生极乐世界的大愿。此等众生,临到寿终之时,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世界的诸天人圣众,便出现在的他面前,顷刻的功夫,其人即随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人便从七宝池的莲花中自然化生。经此化生的人,智慧勇猛,神通自在。因此,阿难,若有众生想在今生今世就见阿弥陀佛的,应生发求真理正道之心,又应当专心持念西方极乐世界,积累功德善根,并且乐于以功德回施众生,使共同往生极乐世界。由此可以得见阿弥陀佛并得以往生极乐世界,得到不退转的阿惟越致果位,直至得到最高佛位。

  “其中等的往生者,虽然不能出家为沙门,大修功德。但他应当发求真理正道之心,一心一意地专心诵念阿弥陀佛名号,诸善功德中,随自己的能耐而修行,奉行斋戒纪律,建佛塔、造佛像,以饭食供养出家僧众,在佛殿前悬挂彩幡、燃烧灯烛、散花等等,虔心供养佛祖,在佛前焚香散花,以供佛享用,遥向佛国焚香以礼敬诸佛,又以这些功德回施众生,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人寿命终了之时,阿弥陀佛变化示现其妙好之身,光明相貌与真实无别,极光世界的诸天人众前后围绕在这化身佛旁,出现在这人面前,接纳导引,即时便随阿弥陀佛的化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可以得到不退转阿惟越致菩萨果位和正等正觉。但是这人的功德和智慧,则要略逊于上等的往生者。

  “其下等的往生者,假使不能如中等的往生者一样行诸功德,也应当发求取真理正道之心,一心一意地专念阿弥陀佛名,对阿弥陀佛始终保持欢喜、信仰、爱乐、毫不怀疑的感情,诚心诚意地发愿,执意要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其人临终之时,便可梦见阿弥陀佛,亦能够得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但所得的功德智慧又略差于中等的往生者。如果有哪一个有生之属修习大乘菩萨道而没有专门修习净土业,以他的清净之心,向慕西方无量寿佛,然后称其名号念诵,从一遍念到十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人听到甚深的法教,立即会生发信仰和理解,以至于获得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净心。如果他用这一心专念的净心,诵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人临到命终之时,如同在梦中一样,见到阿弥陀佛接引。他也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得不退转果位并直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原文】复次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此经典,受持读诵,书写供养,昼夜相续,求生彼剎。发菩提心。持诸禁戒,坚守不犯。饶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与之,令得安乐。忆念西方阿弥陀佛,及彼国土。是人命终,如佛色相种种庄严,生宝剎中,速得闻法,永不退转。复次阿难,若有众生欲生彼国,虽不能大精进禅定,尽持经戒,要当作善。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如是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志心归依,顶礼供养。是人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若多事物,不能离家,不暇大修斋戒,一心清净。有空闲时,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不当瞋怒嫉妒,不得贪餮悭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当孝顺,至诚忠信。当信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得福。奉持如是等法,不得亏失。思惟熟计,欲得度脱。昼夜常念,愿欲往生阿弥陀佛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行菩萨道。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欲于何方佛国作佛,从心所愿,随其精进早晚,求道不休,会当得之,不失其所愿也。阿难,以此义利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

  【白话文】“还有,阿难!若有善男信女,听说到这部《无量寿经》的经典,信受并且读诵,抄写下来供养,无论白天黑夜,一刻也不中断追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信念,为此而发下求取真理正道之心,守持各种禁戒纪律,在心口意诸方面丝毫没有违犯。对有情众生行善作好事,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善根,全部无保留地回施给一切众生,使他们离苦而得安乐,并且使他们发心忆念西方阿弥陀佛并且追求他的极乐净土。这个人命终离开世间之时,便会有像佛一样的相貌,佛的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好、真金色身等等庄严无不具备。都会出现在房舍宝刹之中,其人立即得听闻佛法而开悟,获得在修行佛道的路上永不退转的功夫。

  “还有,阿难!如果有什么众生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不能在禅定等修习上有大进步,但他应完全守持经中戒律,尽自己的力量去作善事,即所谓的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说假话,五不说奉承话,六不恶语伤人,七不搬弄是非,八不贪得无厌,九不生气愤怒,十不痴心妄想。在这种前提下集中精力,白天思,晚上想,夜以继日地专心忆念那极乐世界中阿弥陀佛的种种功德和那清净刹土的种种庄严,坚决发心皈依,向佛虔心礼敬,悉心供养。这人在临终之时,便无须惊慌也不用恐怖,心里清醒明白而不颠倒迷乱,他已经得到了往生西方极乐净上的保证。

  “如果有的众生因有许多俗事缠绕,不能够离弃家庭,没有空闲来大修斋戒而达心境清净,那他应当一旦有空闲,便不失时机地端正心中思维,端正行为举止,绝弃物欲贪婪,抛弃得失忧患,慈善之心勇猛精进;不作憎怒忿恨,心中不生嫉妒;不当贪婪悭吝;不当中途返悔;不当心生狐疑;真诚孝顺父母,诚心诚意忠于国家;信守法律,持守佛经名言;确定相信前世行善后世得福的因果报应之理。至心奉持上面所说的各条,不得有所减损亏失,为了脱离生死苦海而深思熟虑,无论白天黑夜,时时忆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阿弥陀佛清净佛刹。根据各人善根,念佛十天十夜,甚至只在一天一夜中念诵而不停歇的,寿终之后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修行菩萨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可得到不退转果位,在修习佛道之路上永不退转,皆可获得黄金色身,获得佛的三十二种大人相。而且,大家终当成佛,想到哪一方哪一个佛国去作佛都可以随心所欲。至于成佛之期,便要随其人努力的程度而有早晚的分别,但只要求道不停辍,都一定能够得以成佛,决不会违失其成佛之本愿而失望的。

  “阿难!由于这个往生法门能将这么多的实惠利益普施众生的缘故,那无量无数、不可想象、不可言说、没有等差的无边世界里的诸佛如来,都共同称赞无量寿佛所有的功德。”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原文】复次阿难,十方世界诸菩萨众,为欲瞻礼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各以香华幢幡宝盖,往诣佛所。恭敬供养,听受经法,宣布道化,称赞佛土功德庄严。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东方诸佛剎 数如恒河沙

  恒沙菩萨众 往礼无量寿

  南西北四维 上下亦复然

  咸以尊重心 奉诸珍妙供

  畅发和雅音 歌叹最胜尊

  究达神通慧 游入深法门

  闻佛圣德名 安隐得大利

  种种供养中 勤修无懈倦

  观彼殊胜剎 微妙难思议

  功德普庄严 诸佛国难比

  因发无上心 愿速成菩提

  应时无量尊 微笑现金容

  光明从口出 遍照十方国

  回光还绕佛 三匝从顶入

  菩萨见此光 即证不退位

  时会一切众 互庆生欢喜

  佛语梵雷震 八音畅妙声

  十方来正士 吾悉知彼愿

  志求严净土 受记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 犹如梦幻响

  满足诸妙愿 必成如是剎

  知土如影像 恒发弘誓心

  究竟菩萨道 具诸功德本

  修胜菩提行 受记当作佛

  通达诸法性 一切空无我

  专求净佛土 必成如是剎

  闻法乐受行 得至清净处

  必于无量尊 受记成等觉

  无边殊胜剎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至愿 愿己国无异

  普念度一切 各发菩提心

  舍彼轮回身 俱令登彼岸

  奉事万亿佛 飞化遍诸剎

  恭敬欢喜去 还到安养国

  【白话文】“还有,阿难!十方世界的诸多菩萨大众,为了想瞻仰礼拜极乐世界的无量寿佛,各人持香花、幢幡、宝盖,去到那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住处,恭敬地供养佛,听闻受持阿弥陀佛讲授的经法,宣传散布所闻的大道,称颂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

  在讲述了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种种神奇妙好之后,世尊即刻说了一颂,以这偈颂称赞阿弥陀佛:

  “东方的众多佛刹;其数如同恒河沙;

  数如恒沙菩萨众,前往礼拜无量寿。

  东南西北与四维,连同上下共十方,

  十方共怀恭敬心,奉诸珍宝作供养。

  畅发和谐雅乐音,齐声赞叹最胜佛。

  究竟通达神能慧,自在出入深法门,

  众生若闻圣佛名,沾其法恩得安稳,

  为得法利作供养,勤修勤习不懈怠,

  眼常观察殊胜界,心常思议微妙境,

  弥陀佛界普庄严,他方佛土不能比。

  由此而生无上心,愿速成就大菩提。

  无量世尊闻此愿,应时而现微笑容。

  无量光明出金口,此光遍照十方国。

  此光回绕至佛顶,回旋三圈入佛顶。

  菩萨若能见此光,证得大觉不能位。

  一时在场诸众生,相互称庆共欢喜。

  佛出梵音如雷霆,八声妙畅美乐音,

  十方世界来菩萨,我佛悉知其心愿。

  凡有志求严净土,我当预记彼作佛。

  彼得正觉观诸法,便知一切如幻梦。

  彼有至愿定得成,定当得生我佛刹。

  了知佛土亦影像,从此生出弘誓心,

  专求究竟菩萨道,愿具诸种功德本。

  修习圣种菩提行,受佛预记当作佛。

  了知一切法性空,人空法空一切空。

  知空回首求净土,专心要成弥陀国。

  听闻佛法乐奉行,才能因此至清净,

  成佛需向无量寿,从他受记成正觉,

  无量无边殊胜刹,都是其佛本愿力。

  菩萨闻名想往生,自己努力不退转,

  菩萨兴发大誓愿,愿己佛国如同彼。

  愿诸众生皆发誓,各各生出菩提心。

  愿其能舍轮回身,愿己助其登彼岸。

  惟愿奉事万亿佛,行教化至遍佛刹。

  诸众听毕生欢喜,恭敬还至安养国。”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原文】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剎,供养诸佛。华香幢幡,供养之具,应念即至,皆现手中。珍妙殊特,非世所有。以奉诸佛,及菩萨众。其所散华,即于空中,合为一华。华皆向下,端圆周匝,化成华盖。百千光色,色色异香,香气普熏。盖之小者,满十由旬,如是转倍,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若不更以新华重散,前所散华终不复落。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经须臾间,还其本国,都悉集会七宝讲堂。无量寿佛,则为广宣大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 即时香风吹七宝树,出五音声。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彼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前后往来,熙怡快乐。此皆无量寿佛本愿加威,及曾供养如来,善根相续,无缺减故,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对阿难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仰承阿弥陀佛的神威之力,在享用一顿饭的时间内,往复于十方无边无际的佛国净土,供养这些佛国的诸多佛,供佛所需的花、香、幢、幡等供品,随其意念立即而至出现在手中。这些供品珍奇美妙,特殊非凡,不为世间所有,都是至心虔诚地奉献给诸佛及众菩萨的。他们若有洒下的花瓣,在空中便立即合成一巨花,花瓣向下,端顶浑圆周全,化成华盖,华盖放射百干种光,纷呈百千种色,每种色彩都放出异香,香气薰满空中。小的华盖有十由旬大,大的华盖是小华盖的一倍或者数倍,乃至于大到可以覆盖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这些花缓缓下降,随着落下来的先后,依次化没,前花刚散,新花又降,若是没有重新撒下新的花办聚合成新花,前所撒下的花就不会落下。依然在空中悬浮。菩萨们于虚空之中合奏美妙天乐,微妙的音乐回荡在大虚空中,歌颂着佛的大功德。只需片刻的功夫,菩萨们又都回到极乐世界,全部集会于七宝讲堂。在这里,无量寿佛为他们广宣经教,演说妙法。无量寿佛的音声如此美好,菩萨们听闻教导后莫不欢欣鼓舞,自心开解,得悟圣道。每当这时,就有香风吹拂七宝树,发出五种音乐声。无数神妙之花也都随风四下散开,自然供养于佛。如此这样的妙景,在一切时间中反复不绝。

  “一切的诸天圣众,全都棒着百千种鲜花和妙香,奏出万种乐器,或唱歌,或舞蹈,都在一心供养阿弥陀佛、供养诸菩萨和翰之众。一切圣众前后往来,熙熙攘攘,怡悦欢乐。这都是因为无量寿佛本愿功德加被于众,同时也是诸圣众在过去世中曾至心供养过佛,其所积累的善根佛德延续下来,在极乐世界不缺损减少分毫而一一受报的缘故;是圣众善于修习、善于摄取、善于成就的缘故。”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原文】佛告阿难:彼佛国中诸菩萨众,悉皆洞视彻听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心意善恶,口所欲言,何时度脱,得道往生,皆预知之。又彼佛剎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西方极乐世界中的诸菩萨众,都能够完全洞察彻视,倾耳聆听八方上下过去现在一切事情。对其他世界的诸天人民以至于飞蝇爬虫之类的心意善恶、口所发言的或善或恶、欲言未言以及在什么时候能够度脱苦海等等问题,对在什么时候得道往生极乐世界等等问题,诸菩萨都全部能够预先知道了解。还有呢,西方极乐世界的诸声闻众,身上发出的光可以照亮一句之地;而菩萨的光明,可照亮方圆百由旬之地。有两个菩萨最为至尊。他们的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难问道:“这两个菩萨的名号叫什么呀?”

  释迦牟尼佛答道:“一个叫观世音,一个叫大势至。这两个菩萨在娑婆世界修菩萨行。往生极乐世界时,便常侍在阿弥陀佛左右。他们若想去到十方无量佛国,随心所欲便能到达。现在他们居住在我们这娑婆世界,为十方人民作示范,教化人民求生净土。世间的善男信女若是有紧急危难恐怖之事,只要一心将生命托付给观世音菩萨的,无不立时得到解脱的。”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原文】复次阿难,彼佛剎中,所有现在、未来一切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唯除大愿,入生死界,为度群生,作狮子吼。擐大甲胄,以宏誓功德而自庄严。虽生五浊恶世,示现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恶趣。生生之处,常识宿命。无量寿佛,意欲度脱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皆使往生其国,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萨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十方世界,声闻菩萨,诸众生类,生彼佛国,得泥洹道,当作佛者,不可胜数。彼佛国中,常如一法,不为增多。所以者何?犹如大海,为水中王,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宁为增减。八方上下,佛国无数。阿弥陀国,长久广大,明好快乐,最为独胜。本其为菩萨时,求道所愿,累德所致。无量寿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深大无量,不可胜言。

  【白话文】“还有,阿难!西方极乐世界中所有现在、未来的一切菩萨,都将最终努力达到“一生补处”的候补佛位。唯独除开那些发下宏大誓愿,自愿重入生死世间,为度群生,演讲佛法如狮子吼的大菩萨。这些大菩萨以誓愿为铠甲,身披铠甲出入五浊恶世,以修行宏深誓愿的功德而自行庄严。虽投生在五浊恶世,其示现出来的色身也同秽土众生一模一样,但他们从修行直至成为佛,不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中。置生于现在生活的世界中,却知道过去将来的宿命。

  “无量寿佛为了度脱十方世界诸众生类,使他们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使他们全都得涅盘,便使其修菩萨道让他们一一成佛。他们在成佛后,又都重回世间去教授众生,重回世间去度脱众生。新成之佛,复度众生,众生成佛,又度众生。如此辗转度脱,没有尽期,度人无量。因此,十方世界的声闻、菩萨、六道四生种种众生,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涅盘道,将要成佛的有情简直不可胜数。

  “西方极乐世界是寂静而圆融的整体,时时的质量都无增无减。往生者多,该国中人却不为此有所增加。这是为什么呢?这就犹如大海,大海是众水之归宿。所有的江河湖泊中的水流,最终都进入海中。但这海洋中的水,难道会为此而有所增减吗?

  “八方上下的佛国世界无以计数,阿弥陀的佛国悠久遥远,国土广大无边,清净光明,美好庄严,众生快乐。在诸佛国之中是独一无二最好的。这都是阿弥陀佛原来当菩萨时修道求得大愿,于无量劫积累功德所形成的。无量寿佛以此恩德普施十方,这宇宙间各个角落无穷无极之地都得其恩泽。阿弥陀佛的功德可谓深广宏大,无可计量,难以说完。”

  菩萨修持第三十

  【原文】复次阿难,彼佛剎中,一切菩萨,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无不圆满。诸佛密藏,究竟明了。调伏诸根,身心柔软。深入正慧,无复余习。依佛所行,七觉圣道。修行五眼,照真达俗。肉眼简择,天眼通达,法眼清净,慧眼见真,佛眼具足,觉了法性。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于所受用,皆无摄取。遍游佛剎,无爱无厌。亦无希求不希求想,亦无彼我违怨之想。何以故?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舍离一切执着,成就无量功德。以无碍慧,解法如如。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于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证无所得。以方便智,增长了知。从本以来,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白话文】“再有,阿难!西方极乐世界中的一切菩萨,其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无不具足圆满。连诸佛所说的深秘玄奥的陀罗尼法,也都研究得彻底深透,无不明了洞达。这些菩萨善于调制身、口、意诸业,身心随顺柔软,深入于真实无误的正确智慧,没有一星半点烦恼残遗,依照阿弥陀佛教化,修行择法、精进、喜觉、念觉、猗觉、定觉、舍觉七种觉悟;修行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圣道;修行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等佛德五眼。照见诸法实相,洞达品类万物。‘肉眼’能见眼前世,作或善或恶的宿业择别;‘天眼”能见远近、前后、内外、上下种种色相,通达事物现象;‘法眼’能见众生欲性、心念及诸佛法,得究竟清净道; ‘慧眼’能除相有相无,见到‘真空’不妄; ‘佛眼’总括以上四眼,具足诸功能,了诸法实性而不起分别。

  “极乐世界诸大菩萨,具有最高的雄辩才能,自在圆融而无有障碍,善于知晓一切众生根性与好恶,随其机宜、契机说法。所说之法诚恳真实,深入于义理而浅出于趣味,济度诸有情众生。演讲宣说真正道法:无假有之相,无造作之为,无烦恼之缚,无涅盘之想,无法界理体诸分别,远离有无执着的颠倒。

  “极乐世界诸大菩萨对于所受用之物,都不摄取,遍游十方佛国世界,无净土之爱,也无秽土之厌;无所希求,其至也没有不希求的念头;也没有你我之分,更无亲疏恩怨的计较。为什么呢?是因为极乐世界的诸菩萨,对于一切众生都用大慈悲心去使他们受益。诸大菩萨舍离了一切的执著,成就了无量无数的功德,以圆融通达之佛智慧,解知万法。把握了四谛之真理,以语言概念作‘方便’教化,并不沉溺或自娱在自己的雄辩而流畅的语言中,而欢喜追求四谛道理的真实意义。

  “菩萨们了解世间一切事物现象,全是不可得的‘空寂’本性;无论就自身五蕴和合而生的苦果言,还是就与生俱来的烦恼障言,都已经泯除无遗。因此而修行涅盘断尽身体的和无始无明的烦恼,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三迷界生死中,勤奋修习佛的平等宝智,探究成佛的唯一正确道路,从而达到涅盘彼岸。他们断除‘怀疑’之束缚,证无所得的空慧,用方便权宜之智,增长了知三乘权化之法。佛法智慧非他们从外面而得,实是从他们心中自然生出,连他们成佛的至上觉悟,也是由他们心中自然生出而不是由别人所加给的。”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原文】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广,喻若须弥;自身威光,超于日月;其心洁白,犹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净如水,洗诸尘垢;炽盛如火,烧烦恼薪;不着如风,无诸障碍。法音雷震,觉未觉故;雨甘露法,润众生故;旷若虚空,大慈等故;如净莲华,离染污故;如尼拘树,覆荫大故;如金刚杵,破邪执故;如铁围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其心正直,善巧决定;论法无厌,求法不倦;戒若琉璃,内外明洁;其所言说,令众悦服。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痴暗。淳净温和,寂定明察。为大导师,调伏自他。引导群生,舍诸爱着。永离三垢,游戏神通。因缘愿力,出生善根。摧伏一切魔军,尊重奉事诸佛。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赫奕欢喜,雄猛无畏。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常为诸佛所共称赞。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行遍道场,远二乘境。阿难,我今略说彼极乐界,所生菩萨,真实功德,悉皆如是。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白话文】“极乐世界菩萨们的智慧宏大深广,犹如大海;菩萨们菩提觉悟的高广宏大,有如妙高山;菩萨们自身显发的威严之光,超过了太阳和月亮;菩萨们心境的洁净无垢,又像那洁白的大雪山;菩萨们忍受侮辱的精神,与那默默承负一切重荷的大地一样:大地载物不分轻重,菩萨度人也不分亲疏;菩萨们的清净境界,可与除尘洗垢的清水相比:清水溪流可洗世尘,菩萨清净可洗心尘;菩萨们的智慧炽盛,如同火焰:智慧之火烧尽烦恼之薪柴;菩萨们不执着的品性如同大风:风拂世界,无所不到,菩萨行遍世界,自由自在而无所障碍;菩萨们宣讲传布的佛法大音,加同雷声远达,震醒了世间痴迷而未觉悟之人;菩萨们的教法犹如甘露:甘露滋润大地万物,佛法滋润众生心灵;菩萨们的平等慈悲犹如虚空:虚空广大无边无际,菩萨慈悲也无边无际荫庇众生;菩萨们的品格犹如白莲:莲花不离污泥但又出污泥而不染,菩萨不舍众生,但身处浊世秽土而仍然清净;菩萨们的胸怀犹如尼枸树:尼枸树宽阔而遮阳蔽日,菩萨们的胸怀也能荫庇众生;菩萨们的锐利犹如金刚杵:金刚杵能摧毁一切铠甲,菩萨般若妙智也能退;切烦恼魔军;菩萨们的坚强犹如铁围山:铁围山坚固不为一切所摧,菩萨的坚强,也不为众魔外道所动摇。

  “极乐世界菩萨之心,方广平正;顺遂机宜,巧行权便,讲论佛经从不生厌,追求佛法不知疲倦;持戒净洁,譬如琉璃清彻;心意行动,光明磊落,明鉴表里;菩萨们所说之法,使大家心悦诚服;法音震响,犹如击鼓;威德摧邪,犹如建法之幢;智慧照迷,犹如灿烂太阳。破除无明造成的痴惑,建成无贪无求的淳静心境;其禅定智慧温和,纤毫明察,能入实际之理体。作为大导师,调伏抑制自己和他人的不安之心。引导群生,舍离抛弃诸多爱欲物著,永远离开贪、瞋、痴三种污垢,运任游戏于神通之中。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因为过去所修之善的因缘力,积累功德生出牢不可破的坚固善心,摧毁和降伏一切恶魔大军。尊重待奉诸佛;成为照耀世界的明灯;得世间众生供养,成为世间众生最好的福田。菩萨们具有文殊大士那样的智德,堪受一切有情供养。他们威光显赫,神采奕奕,面貌和悦,内心欢喜,雄健勇猛,无畏无惧,其音容相貌非同一般,又有无量的功德和无碍的雄辩才能庄严其身,如此种种,实在找不到能与之媲美的了。

  “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时时得到诸佛的共同称赞,他们探究完成诸菩萨该修的觉悟,而永远处于不生不灭的涅盘正定的状态,在一切道场中遍修所有功行,远远超离声闻、缘觉二乘的境界。阿难!我现在只是略略提一下,那极乐世界中菩萨们的真实功德,大体上如我以上所说,但若要广泛和详细地介绍,即使说上百千万个时劫也难以说完呢!”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原文】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出入供养,观经行道。喜乐久习,才猛智慧。心不中回,意无懈时。外若迟缓,内独驶急。容容虚空,适得其中。中表相应,自然严整。检敛端直,身心洁净。无有爱贪,志愿安定。无增缺减,求道和正。不误倾邪,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咸为道慕,旷无他念。无有忧思,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含哀慈愍,礼义都合。苞罗表里,过度解脱。自然保守,真真洁白。志愿无上,净定安乐。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光精明俱出,善好殊无比。着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横截于五趣,恶道自闭塞。无极之胜道,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何为着世事,譊譊忧无常。

  【白话文】释加牟尼佛又转而对弥勒菩萨和诸在座的天人等说道:“无量寿佛国中的声闻、菩萨功德智慧无量,是没有办法表述得清的。还有,其国土如此微妙,安乐和清净,你们为什么不勉力行善,又以所积累的善功德回向净土,自然生发往生净土之念,由念引导而往生极乐世界呢?

  “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等会众,出入于十方世界供养诸佛,阅读藏经,修行佛事,皆乐于长久如此。他们的才能超世,智慧圆融,心中没有退转的念头,意志没有片刻懈怠放逸;外表看去安闲沉稳,内心却急速地精进不已。心同于虚空,没有一物而又能容下万物,没有边际而又能建立净土,非空非有,适得不落两边的中道。声闻、菩萨们适得中道之内心,显示在表情上,表里相映焕然成辉,自然而又严整;检束身体的姿态表情,收敛心中的思维意念;外表端庄,内心正直,身心洁净,没有爱欲贪染;他们的志向誓愿,坚定不移而无些微缺减;他们所追求的大道,平和中正,永不会误入狭路以至邪道;他们随顺经中言和戒律,自觉接受约束规定,不敢放逸而失足逾界,有如木工操作遵循墨线,循规蹈矩;他们的心所企慕,皆是正真至道,没有其他妄念杂念拂乱,没有什么忧虑之思干扰;他们自然安住于无为法中,心志有如虚空无有一物,淡泊安宁不染物欲;以此结成大愿,尽心尽力地前去求索。再者,这些极乐世界的会众心怀慈悲哀悯,契合世间道德,融洽现象本质,自度度他,均得解脱生死。他们任运自然,保守本来善性洁白无染,志向愿心甚为高尚,住于寂定而安然自适,日积月累,便能在一旦之中毫不勉强地契合自然实相,把握根本的道理。这些声闻、菩萨之心如同神奇珍宝,自然之光和自然之色相互渗入、回转变化,超过十方的众宝。北方大洲自然生出七宝,横空中自然涌现出万物,光明、精妙、明净齐显并现,诸善众好,无与伦比,皆由极乐世界会众的净心生出。他们的智慧明证理体无有高下,洞达事相没有边际。”

  释迦牟尼佛介绍极乐世界人众的功德智慧,又为唤醒法会大众说:“你们应各自精进勤修,努力自求真如本心,必得超脱轮回,断除生死,往生到无量清净的阿弥陀佛净土。到那时,顿舍娑婆世界五道轮回,诸多恶道之门自然关闭;这净土法门是最胜之道,虽然易得往生,可秽土修行的人却很少。十方无穷极的众生得益于佛国毫无逆违往生的性质(另一解释:西方净土敞开大门,摄受接纳十方一切众生,然而,娑婆众生久在烦恼缠缚之中,贪恋世乐,不生厌离,陷于自身结构性的困境,焉得往生?)。大家捐除烦恼,其志应如虚空,净无垢染,勤奋修行,进道增德,便可以在净土获得长生不老,和极乐世界人众一样长寿安乐,生命无有极限。既如此,为什么还要贪著世间俗事俗利,没完没了地忧虑,为世间无常所折磨呢?”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原文】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心悭意固,无能纵舍。

  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后世转剧,至成大怨。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世人善恶自不能见,吉凶祸福,竞各作之。身愚神暗,转受余教。颠倒相续,无常根本。蒙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迷于瞋恚,贪于财色。终不休止,哀哉可伤!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

  死生之趣,善恶之道,都不之信,谓无有是。更相瞻视,且自见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顾恋。忧爱结缚,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情欲。不能深思熟计,专精行道。年寿旋尽,无可奈何。

  惑道者众,悟道者少。各怀杀毒,恶气冥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恣意罪极,顿夺其寿。下入恶道,无有出期。

  若曹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当勤精进,生安乐国。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

  (注:该品为了与白话文对照方便,分了段)

  【白话文】“世间的人们都在计较那琐细无益的世利俗务,在此苦痛不堪的五恶世间,辛勤劳作,经营生计,以求自给,于苦中求快乐;世间芸芸众生中,无论大人物或小人物,富人或穷人,少年或老人,男人或女人,种种一切之人,都因为贪欲之念长期累积,处心积虑只求一快,其实贪欲之心不过导致奔波劳碌。没有田地的想要得田地,没有房屋的想要得房屋,没有家眷、亲属、妻室儿女以及没有财物、产业、珍宝、器物的,也都处心积虑,盘算钻营,必欲据有而后心安。没有的人有所忧苦,已有的人也不得安逸。有一些财物反而欲海难填,希望再多得一星半点。有了一件的觉得一件太少,有了两件的又觉得两件还少,欲望和获取,总是相逐相长,没有止境。才达到小有资产,旋即担心遭遇损失;害怕火灾焚烧,害怕水灾流漂,害怕盗贼偷窃,害怕土匪劫夺,害怕冤家仇杀,害怕债主催逼。忧惧之中,清净本心在此消散磨灭。悭吝之心,反倒越来越顽固,烦恼缠缚,在泥坑中越陷越深。

  “世间一切人命终之时,不管你有多少眷属,积存了多少财宝,全部要舍离抛弃。你所钟爱的物也罢,人也罢,都不会随你去那另一世间;即或去到另一世间也不能同你在一起。富人和穷人,在此阴间地下也都平等无差,个中忧苦,万端无尽。

  “世间的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应当相互尊敬友爱,不要相互憎恨与嫉妒;应当互相帮助救护,有什么财物要互相周济,不要贪图吝惜;应当说话和气,和颜悦色,互尊互敬,不要背逆斗狠;一时生起争讼之心,心里不免嗔恚忿怒,恶意愈演愈烈,最终结成大恨深仇;世间若冤冤相报,更会结成丈冤大孽,两家相争,双方都招祸害;即令有时报应没有立即显现,还以为自己占了上风,但因果相生,从来不爽,恶报只是时间问题。众生应当想透这个道理而立即破除恚恨,弃恶向善。

  “人沉溺在情爱贪欲之中,独身而来,孤独而死,生无人相随,死无人陪伴,苦乐之果报,都是自作自受,没有谁能代替,也无人可以除免。善与恶的循环果报千变万化,追从相随,直到来生来世。虽是亲眷家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生善趣,恶降恶道,若积业有差,生处也就不同,到那时便无从会见,何不趁此强健在世之时,努力修行善道,还将等到什么时候?

  “世间之人因为不能够认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各以自己的愚痴,妄加分别猜测吉凶祸福,竞相造作恶业,身作愚行,头脑中一片黑暗,不信受经法,反而接受其他的外道邪说。如是的颠倒之见,相续不绝,成为生死无常轮回的根本动力,这就像蒙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却一味胡冲乱闯。不信受佛教经法,心便没有远虑,一心追求于现世之乐;痴迷于瞋恚忿怒而不自觉,贪吝财物女色而以为欣然。肆无忌惮,没有终了之时,真正悲哀,实在可怜!上辈愚痴,不知佛道,不懂道德,不对后辈进行教导,世代恶业相袭,痴顽无知,世世作恶受报,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世间之人,对生死轮回于六道,前生积善,下世得善,前生积恶,下世得恶的规律,不能相信奉受,以为并没有因果报应。更有甚者,看到别人死了袖手旁观,无动于衷,殊不知生死之事迟早必然要落到自己头上。父子、兄弟、夫妇等亲属死别之时,相互哭泣。相爱的人生离死别,一次次地恋顾难分,恩爱转化为忧苦,如结绳自相束缚,哪里还有解脱的时候?思想生前的恩恩爱爱,考虑亲善友谊,无不是情欲所支配。不能深思熟虑而专心精勤地修行佛道,人生苦短,年寿一期,转瞬即尽,衰老来临,则一筹莫展,徒感无可奈何!

  “世间对佛法不理解而迷惑的人多,醒悟得道的人少,各人心怀残伤他人的心念,恶气冥冥昏暗,如是造恶之人由妄心兴起各种事端,违背天命,不顾人意,恣意作恶,恶贯满盈,顿时之间便会夺去阳寿,下堕于地狱、饿鬼、畜生恶道,永无出头之期。

  “你们应当深思熟虑,远远脱离各种恶业,选择善事,勤苦地修行之。富贵荣华不可能长久保持,到时候都将离你而去。富贵荣华其实也都是‘苦’,没有什么可称为‘乐’的。你们应当勤奋精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得生西方极乐世界,则智慧明了通达,功德最大。千万不要随心所欲,亏负于经教戒行,落在他人之后。”

无量寿经原文与白话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原文】弥勒白言:佛语教戒,甚深甚善。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佛为法王,尊超群圣,光明彻照,洞达无极,普为一切天人之师。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佛告弥勒: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实当念佛,截断狐疑。拔诸爱欲,杜众恶源。游步三界,无所罣碍。开示正道,度未度者。若曹当知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苦不绝。生时苦痛,老亦苦痛,病极苦痛,死极苦痛。恶臭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至心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城中,于五百岁受诸厄也。弥勒白言:受佛明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白话文】弥勒菩萨于是说:“佛说了教人修善的法义,非常深刻非常善妙。我等会众都蒙佛慈悲之恩,得闻要津,以解脱于生死忧苦。佛为法王,超过诸天圣人而为至尊,佛所说之法如同光明,澈照十方,洞达无穷。佛是所有有缘众生的导师。现在得以在这里见到佛并听闻说法,实在难得,更难得的是听闻到有关无量寿佛的声音,大家没有一个不欢欣鼓舞的,我们的心因此得以澈悟而明了真谛。”

  释迦牟尼佛告诲弥勒:“恭敬于佛的人,他是有大善之人,应当实实际际地念佛,截断狐疑猜忌,拔除各种爱欲,杜绝各种恶意恶念的源头,虽然奔走于三界世间秽土,却无所牵挂,无所障碍,向众生开示讲演佛法正道,度化还未得度化的有情众生。你们应当知道,十方世界的人民,从无比久远以来,反复辗转、轮回于天、人、畜生、饿鬼和地狱五道,沉沦生死,忧苦不绝。诞生之时有‘生苦’之痛,寿终之时有‘死苦’之痛,身体臭恶而不清净,没有什么可称为‘快乐’的。应自下决心,断绝恶因,洗濯心中的污垢,如言而行,如行而言,表里如一,诚实无欺。

  “洗除了污垢而表里如一的人,能够自行度脱,由自度转而拯救济度他人。一心求取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大愿,称名念佛,积累善本。虽一生一世精进修行十分勤苦,但这一生之苦,较之一个人的生生世世,只犹如片刻之间。此生之勤苦,使后世得以往生无量寿国,享受无穷无尽的快乐,拔除生死根本恶因,远离苦病烦恼之患,寿命长达千万时劫,自在神通而诸事随心所欲。”

  释迦牟尼佛复喻众生:“你们应各自精进专修,把往生净土的愿望切实地变为行动。不要疑惑,不要中途反悔,以免错过时机,造成错误罪行,以至往生时到了西方极乐净土的边地之国,在怀疑佛智的众生聚集的七宝狱中,于五百年的时间内,不得见佛、法、僧三宝,不得闻诸经佛法,受诸不幸处罚。”

  弥勒菩萨领受佛旨,乃向佛言:“今天我们承受了佛明白完备的教诲,我等当专一修行,精进学习,按佛的教导诚心奉行,不敢生出半点疑惑。”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原文】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我今于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何等为五?其一者,世间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啖,不知为善,后受殃罚。故有穷乞、孤独、聋盲、喑哑、痴恶、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其有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之后,入其幽冥。转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兽、蜎飞蠕动之属。譬如世法牢狱,剧苦极刑,魂神命精,随罪趣向。所受寿命,或长或短,相从共生,更相报偿。殃恶未尽,终不得离。辗转其中,累劫难出。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淫骄纵,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结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顾前后。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神明克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其三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欲。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又或交结聚会,兴兵相伐。攻劫杀戮,强夺迫胁。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如是之恶,着于人鬼。神明记识,自入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意念身口,曾无一善。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欲害真人,斗乱僧众。愚痴蒙昧,自为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希望长生。慈心教诲,而不肯信。苦口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预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可得长寿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说:“你等能于此浊世之中正心诚意,不为种种恶业,堪可称为‘大德’。为什么这样说呢?十方诸佛世界善多恶少,容易接受开导教化,唯有此五恶世间,‘苦’最大最多。我现今在此作佛,教化群生,欲使他们舍掉‘五恶’,去脱‘五痛’,离开‘五烧’,降伏化除他们的痴迷之心,让他们守持‘五善’,使他们获得福德。这‘五’是什么呢?其一者,世间的诸众生类,想作种种恶事,强者降伏弱者,强者身后又有更强者降伏他,辗转相制,残害伤杀,大的吞食小的,吞食者又被更大的所吞。以暴凌善,以强欺弱,完全不懂得相互为善。因为众生的如此作恶而其来生受到的果报和惩罚。所以,这世间有贫穷、有乞丐,有的无父母,有的无儿女,有的聋,有的瞎,有的哑,有的痴呆,有的恶毒,有的残废,有的疯狂,这都是因为前世不信道,不积德,不为善,所受的‘殃罚’。世间也有人尊贵,有人豪富,有人贤明,有人受众尊敬,有人智勇双全,有人才能精深博大。这都是由于前世慈悲孝顺等等修善积德所得的善报。现实世间有此可见的果报之事,更有寿终之后下到冥界后不可见的果报之事,在冥界转生投胎又受色身,改变了原来的形象,变猪变狗,在五道中沦陷于更低的位置。因此,便有地狱、禽兽、飞蝇、爬虫之类。这就犹如以世间法律治罪犯,有的关在牢狱之中,有的受到极刑痛苦。精灵魂魄与其人前生的罪报相随相从,不管所得到的生命或长或短,冤家债主相追随共生一处,一定要将前世怨仇一一清算,以期报偿。所犯罪行若没有结清,便不能够分开,如此辗转往复于其恶道中,很多时劫也难得出离,绝少有机会获得解脱,其痛苦难以言说。天地之间,因果相因,报应不爽,必应有如此状。有时虽不即时报应,但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时候一至,无不兑现。

  “其二者,世间人民不依法规轨则,奢侈淫乐,骄横放纵,放情纵欲。居上位的官员贪赃枉法,误国殃民,在位而不能正已之身,诬陷使人冤枉,更陷害忠良,阿谀诽谤,心口不一,投机取巧,诡诈虚伪。还不只是居上位的官员如此,这世间无论尊贵的王公贵族,卑残的奴仆马弁,族中的亲眷家属,外界的平民百姓,都是互相欺诳,瞋恚愚痴。人们都想自己占便宜,损他人而利己。为了贪婪攫取,占有更多的利益,不惜以利相侵,互相算计谋害,由此结下忿恼,由结忿恼又升格为仇恨,甚至家破人亡,不顾前因后果的报应法则。富有者,悭吝贪惜,不肯施舍与人。爱欲顽固,贪心深重,终生身心劳苦,就这样一直到死。到了死时,财物又带不走,没有一样能拿到阴间。善恶祸福平生之业,却追随其人灵魂而到往生处,或者三善道,或者三恶道,总之,决不会放弃此人。

  “再有,或有见人之善,不是想着如何去学习他,敬慕他,而是憎恶诽谤他,胸中常怀侵夺之心,希望损人利己,将他人之财物供自己取用,挥霍完了,又重去盗取。当然逃不出神明的眼界,终将其人打入恶道,自然有三途恶道的无量苦恼等着他,其人辗转于三恶道中,旷劫长时也难以得出,其痛苦不堪言说。

  “其三者,世间人众,由于相互之间的业因导果而出生于世,寿命能有多长?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狠毒之心,常沉溺于淫欲放荡,烦懑填塞胸中,淫邪放荡流露于外表,所作之事不但耗费损失家中产业,更因这些事情不合法度甚而至于违犯法律招来恶报。应当为之追求、为之奋斗的,他们不愿去追求去奋斗。又有的人拉帮结伙,兴起争战,互相攻伐,侵掠杀戮,武力胁迫,公然抢夺。将以此种种兽行抢夺来的财物拿去取悦于妻妾强人,纵情于声色,不知疲倦地寻欢作乐。世间人众对此憎恶讨厌,为此使之遭受灾祸和无边痛苦。这些作恶之人,虽现人形,却显鬼魅的恶毒。那明察人世的神明白会给他们记上这笔帐,以他们自己此生作恶之因,将其在来世转生之时变为饿鬼畜生,堕入三恶道,受到那无边无量无穷无尽的苦痛折磨,其人辗转于三恶道之中,很多时劫也不能出来,其痛苦难以言说。

  “其四者,世间的人民不挂念着修善的事,却拨弄是非,言辞粗鄙,假话大话,阿谀逢迎,憎恨嫉妒善人的才德,败坏贤明之人的名声;不孝敬顺遂父母,不尊重而慢待老师,朋友间不守信誉,难得以诚相待;骄傲自大,炫耀自己有道行,横行霸道,仗势欺人,想让大众对己产生敬畏;不知羞惭,不自戒慎,不听劝慰,不服教化,其心常怀自大傲慢,仅依靠其前生前世所积累的那点福德的佑护,才未马上受难;于今生今世作恶多端,前世辛勤修得的福德终归消耗殆尽。其人终了之时,他所作的各种恶业拥着他的魂魄去到冥世,他的恶名和所作的恶业,都登记在神明的档案里,其人被自身生前所作之灾恶罪过所牵引,没有办法得以脱身,只好跟着前去,进入到狱火汤镬之中,身心被摧毁破碎,精神肉体痛苦不堪。到了这个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其五者,世间的人民不思努力,留连于松懈懒惰,不肯作善举好事,也不肯修身养性,不能敬业乐群。父母教诲儿女,儿女违背忤逆,就好像是冤家对头。有这样的儿女还不如没有。如此儿女,辜负父母养育之恩,违背孝敬长辈的世间礼仪,对父母的恩德全无一点报答之情。有的人放荡自纵,游乐散漫,好酒贪杯,嗜爱美味,无知无识,专横跋扈,心无远见,冥行妄作,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仁义礼貌.对其规劝告诫也没有用。有的人对父母姊妹;亲戚眷属的生活困难全然不顾,不考虑父母之恩,不考虑老师朋友情义,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三业之中一无是处,无善可言。不信仰诸佛的经言法教,不相信生死因果,善恶有报。欲想杀害阿罗汉,离间僧众使之争斗,蒙昧无知,反而自以为聪明。不知道生从何处而来,死后又去到何方,待人接物,不知仁爱和顺,痴心妄想于长生不老。对慈悲之心的教诲不肯相信;对苦口婆心的劝勉之话;无动于衷。上述人等心中因痴愚而黑暗不明,对善意良言不能开悟理解。生命将要终了之时,后悔恐惧交相产生。不预先修善,死到临头方生后悔,可为时已晚,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在天地中间,天、人、饿鬼、畜生、地狱五道生死流转,其善恶因果报应不爽是明摆着的事。行善作恶各有报应相随,祸受之于恶,福受之于善,是祸是福,均由其本人自己来承当,他人无可替代,善人行善事,今世乐施好善,来生得入富乐人家;今世勤修福慧,来生得入贤达人家;恶人作恶事,今世使人痛苦,来生得入穷苦人家;今世痴愚,来生还入痴愚人家。这其中的道理有谁能知?唯独只有佛能知能晓。佛说的教导人众的方法,所开示的真实之相,信受不移而依此笃行的人极少极少。所以世间生死轮回永不停止,堕于三恶道之路的人众不能断绝。像这样的世间凡夫俗子,难以全部都度脱完毕,所以才有三恶道无量苦恼,让这样的凡夫俗子辗转于其中,生生世世,旷劫而不能得出,解脱生死的希望无从感受,痛苦难以言说。

  “像这样的五恶、五痛、五烧,犹如大火焚烧人身,若有人能在火烧之中,专一其心,制止意业发生,端正其行为思想,言行一致,诚心诚意,不管世间浊秽如何,独作善事,不作各种恶事,其人之身便独得度脱,获得他行善报应的福德,可得以在无生无灭的涅盘境界中长生。这就是五大善。”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原文】佛告弥勒:吾语汝等,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辗转相生。敢有犯此,当历恶趣。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众见之。或于寿终,入三恶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共其怨家,更相杀伤。从小微起,成大困剧。皆由贪着财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无复曲直。痴欲所迫,厚己争利。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天道施张,自然纠举,茕茕忪忪,当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汝等得佛经语,熟思惟之。各自端守,终身不怠。尊圣敬善,仁慈博爱。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当离三途,忧怖苦痛之道。若曹作善,云何第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勿随嗜欲,不犯诸恶。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作事仓卒,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功夫。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说:“我告诉了你们这个五恶、五痛、五烧辗转相生因果轮回的道理。若还有人敢于犯此五恶,必当遭到恶果所报,或者其人今世就得现报,先被病恶祸及,痛苦不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让大众都得见这恶行恶报的下场。或者其人在寿终之后,堕入三恶趣中,忧愁痛苦,酷刑荼毒,自业之火,炙灼自身;与他在生之世结的冤家对头共处一地,互相伤害残杀,从很小的摩擦开始,愈演愈烈,最终酿成重灾大祸。

  “上述两种恶报都是由于生之世贪得无厌,积敛钱财,无羞无耻,沉溺色情,不肯以财物布施穷人,只求自己快乐和欲望得到满足,不管所行之事的是非曲直。由痴欲贪婪之心所迫使,损人利己,不择手段与人争利,争得的富贵荣华,只是一时的快意,不愿忍辱修习,不能修善积德,威风权势没有几天长久,随即便磨灭殆尽。天理昭然,自会观察审视到其人所为。其人自感罪行败露,惊惶失措,将孤独地堕入恶道之中。从古到今有不少这方面的例子。痛心啊,真使人痛心!

  “你们听我说了这些法教,应对这其中道理深思熟虑,各自端守奉行教法,终身不要有片刻懈怠。尊重阿罗汉等修行人,敬爱行善好施的大居士,仁义慈悲,博爱众生,当求济度世间有情之道,拔除断灭生死和各种恶的根源。如这样作,则必将脱离三恶道的忧愁、恐怖、苦痛。你们作善事,首先得作什么?首先应当自行端正身心,端正耳、目、口、鼻。身心洁净,与善便可相照应。不要顺逐嗜好欲望,不要造下诸种恶业,语言面容应当温柔和蔼,自身及行为应当专诚瑞正。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当安祥沉静,从容不迫。作事仓卒慌忙,必将失败与后悔,一招不慎,便会丧失其修习了许久的功夫德行。”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原文】汝等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皆积德众善,无毫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世间,善少恶多,饮苦食毒,未尝宁息。吾哀汝等,苦心诲喻,授与经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尊卑、男女、眷属、朋友,转相教语,自相约检。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所作如犯,则自悔过。去恶就善,朝闻夕改。奉持经戒,如贫得宝。改往修来,洗心易行。自然感降,所愿辄得。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我哀汝等,甚于父母念子。我于此世作佛,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吾般泥洹,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久后转剧。汝等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世人恶苦,如是如是。佛皆慈哀,悉度脱之。受佛重诲,不敢违失。

  【白话文】“你们应当广修六度,培植功德之本,不要违犯了戒禁纪律。一定要忍辱精进,用心专一。守斋持戒,务使身心清净。若能在此秽土守斋持戒一天一夜,所获的功德胜过在无量寿国里作一百年的善行义举。为什么呢?那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各种福德善事积累而成,没有哪怕是如毫毛头发的一丝恶念。在我们这娑婆世界修善十天十夜,胜过在其他诸佛国中修善千年。为什么呢?其他的佛国天然有佛德,没有造成恶业的余地。不像我们这世间,善少恶多,饮苦水,吃毒食,终无休止之期。

  “我为你们众生悲哀,所以才苦口婆心地加以教导,翻来复去的给出譬喻,一心要教给你们经法,令你们受持思考,如教奉行。对达官显贵和奴仆百姓,对男人和女人,对亲戚眷属,对朋友同事,转述我教导的这些话,务必要自行检查约束,使言行举止合顺于理义,欢喜安乐于慈爱儿女、孝敬父母。所作所为如有违犯经戒的地方,则自行改过。离去恶而靠近善,早上知道了正确的道理,下午就改正过来。奉持经戒,如同穷人得到珍宝,改正以往的恶,修行未来的善,洗除心中的污垢,变易自己的行为,自然感应到佛力加持,凡所求愿,都能圆满。

  “佛所到之处,大到国家,小到乡邑,凡众生聚居之处,没有一地不蒙受教化,也没有一处不呈现祥和太平。万邦和睦,日月清明,风调雨顺,灾害不起,瘟疫不行;国家丰足,人民安乐;刀枪入库,尊崇道德;兴施仁政,宣传礼让;国无盗贼,世无怨枉;强者不欺凌弱者,人人都各得其所。

  “我怜悯你们罪苦众生,胜过父母慈爱儿女。我在此五浊恶世上作佛;用善德来攻破恶行。拔除有情生死之苦,使众生获得“五德”,升至无为无碍的常乐心境。我圆寂后,经法佛道将逐渐泯灭,那时候,人心谄邪狡诈,重新作恶,五烧五痛,越来越剧,你们应当由我佛法的弟子转为教导世人的老师,不倦地教诫众生,引导众生。你们记住,对于佛所留下的经法,一定不要违犯。

  弥勒菩萨合掌致谢礼,赞叹道:世间人类的恶与苦,如佛所说这样大、这样深,佛皆慈哀世间恶人,不计其恶而全部度脱。我等受佛深刻的教诲,不敢违犯忘失。”

无量寿经原文与白话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原文】佛告阿难:若曹欲见无量清净平等觉,及诸菩萨、阿罗汉等所居国土,应起西向,当日没处,恭敬顶礼,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难即从座起,面西合掌,顶礼白言:我今愿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供养奉事,种诸善根。顶礼之间,忽见阿弥陀佛,容颜广大,色相端严。如黄金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又闻十方世界,诸佛如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无碍无断。阿难白言:彼佛净剎得未曾有,我亦愿乐生于彼土。世尊告言:其中生者,已曾亲近无量诸佛,植众德本。汝欲生彼,应当一心归依瞻仰。作是语时,阿弥陀佛即于掌中放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世界。时诸佛国,皆悉明现,如处一寻。以阿弥陀佛殊胜光明,极清净故,于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刚、铁围大小诸山,江河丛林,天人宫殿,一切境界,无不照见。譬如日出,明照世间。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此会四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见极乐世界,种种庄严。阿弥陀佛,于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声闻、菩萨,围绕恭敬。譬如须弥山王,出于海面。明现照耀,清净平正。无有杂秽,及异形类。唯是众宝庄严,圣贤共住。阿难及诸菩萨众等,皆大欢喜,踊跃作礼,以头着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三藐三佛陀。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忧恼,莫不解脱。悉皆慈心作善,欢喜快乐。钟磬、琴瑟、箜篌乐器,不鼓自然皆作五音。诸佛国中,诸天人民,各持花香,来于虚空,散作供养。尔时极乐世界,过于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国,以佛威力,如对目前,如净天眼,观一寻地。彼见此土,亦复如是。悉睹娑婆世界,释迦如来,及比丘众,围绕说法。

  【白话文】释加牟尼佛告诫阿难说:“你们如果想见无量寿佛以及西方极乐世界诸菩萨、阿罗汉等所居住的净土,应起立面向西方,即对日落之处,恭敬地行礼,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阿难即刻从座位上站起来,面向西方;合掌行礼而发愿道:我现在愿见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供养伺奉阿弥陀佛,并以此积累福德。正行礼之间,忽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脸面极其广大,面容相貌端庄威严,如黄金的山,高高地出现在一切诸世界上空,又听闻到十方世界的诸佛如来,都在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种种功德,天地之间无处不回响着这美好的声音,久久不断。”

  阿难禀白说:“今见西方极乐世界,得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迹,我也愿意高兴地往生于那里。”世尊告诉他说:“西方极乐世界的往生者,过去曾供养伺奉无量诸佛,积累了各种福德善根,你想往生那里,就应当一心一意地归依和瞻仰阿弥陀佛。”

  说这话的时候,阿弥陀佛即在手掌中放出无量的光,普照一切诸佛世界。这时候,诸佛国皆全部显现出来,只在咫尺之间。因为阿弥陀佛无比的光明极其清净的缘故,把这世界所有的黑山、雪山、金刚山、铁围山等大大小小的山,把这世界所有的江河、丛林、天人宫殿等等一切境界,全都照现出来。譬如太阳升起在空中,光明普照世间,乃至照遍地狱、溪谷等幽暗之处。这些幽暗之处全都开明尽现,世上一切事物无不显出金色光芒。犹如劫水弥漫于世界,其中的万物沉没不现,无边无际唯见大水。阿弥陀佛的光明亦是这样。声闻、菩萨的一切光明,全都隐蔽不现,惟见佛光明耀显赫。

  在此聚会的四众弟子,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都亲眼看见了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之象。阿弥陀佛坐在他的高座上,威严肃穆,功德巍巍,瑞相光明,与天地齐。声闻、菩萨弟子恭恭敬敬地围绕在他身边。譬如须弥山王升起于海面,光明照耀,清净安稳,没有杂染污秽,以及异形物类,只有各种宝物庄严修饰,只有圣人与贤者相居共住。阿难及诸菩萨众等皆心生大欢喜,欢呼雀跃,五体投地恭行大礼,口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诸天界人民,以至飞蝇爬虫,凡见到阿弥陀佛光明者,所有的疾病痛苦,莫不消失,一切的忧愁烦恼,无不解脱。人人都生发出慈善之心,人人都感到欢喜快乐。钟磬琴瑟、箜篌乐器,不鼓不弹不吹不奏便自然地发出音乐。诸佛国中诸天人民各各手持鲜花、供香,来到虚空之中散下,以此供养佛世尊。那时,极乐世界虽远在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国度之外,以佛的威力现出奇迹,如在眼前对面。又如同以天眼观看咫尺以外的地方,自然无不清晰明见。极乐世界上的圣众看娑婆世界也同娑婆世异众生看他们一样清晰明白,他们又都能看到娑婆世界上的释迦牟尼佛,以及众比丘。众比丘围绕释迦如来,正在演说此《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原文】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极乐世界,宫殿楼阁,泉池林树,具足微妙清净庄严否?汝见欲界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诸香华,遍佛剎否?阿难对曰:唯然已见。汝闻阿弥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否?阿难对曰:唯然已闻。佛言:汝见彼国净行之众,游处虚空,宫殿随身,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否?及见彼等念佛相续否?复有众鸟住虚空界,出种种音,皆是化作,汝悉见否?慈氏白言:如佛所说,一一皆见。佛告弥勒: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否?弥勒白言:世尊,我见极乐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处于宫殿。又见众生,于莲华内结跏趺坐,自然化生。何因缘故,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

  【白话文】那时候,释迦牟尼问阿难以及慈氏菩萨道:“你们看见极乐世界的宫殿、楼阁、泉池、林树是否十分微妙和清净庄严?你们看见欲界诸天,上至色究竟天,降香花之雨,那花遍散十方佛国净土了吗?”

  阿难回答说:“都看见了。”

  释迦牟尼佛又问:“你们听到阿弥陀佛以他宏大的声音宣布,他将于一切世界来化度众生了吗?”

  阿难回答说:“都听到了。”

  释迦牟尼佛又说:“你们看见极乐世界清净修行的圣众遨游虚空之中了吗?他们所居的宫殿随在身后,他们飞到哪儿宫殿也跟到哪儿,竟然没有任何障碍。你们看见他们如此这般地飞遍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了吗?你们看到他们在不断念佛吗?各种鸟在虚空中啼叫,发出种种声音,都是阿弥陀佛的变化所为,你们全看出来了吗?”

  弥勒菩萨答道:“如佛所说,我们都一一看见了。”

  释迦牟尼佛又向弥勒菩萨发问道:“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民中暂的是胎生的,你看清楚了吗?”

  弥勒菩萨回答说:“世尊,我看见极乐世界有胎生的人,犹如夜摩天人在宫殿中。又还看见众生于莲花内结跏跌坐而自然化生。但这是什么因缘造成西方极乐世界有胎生者和化生者两种众生的呢?”

  边地疑城第四十

  【原文】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复有众生,积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无等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故于往生清净佛国,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然犹续念不绝。结其善愿为本,续得往生。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不能前至无量寿所。道止佛国界边,七宝城中。佛不使尔,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宝池莲华,自然受身。饮食快乐,如忉利天。于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随意高大。于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其人智慧不明,知经复少。心不开解,意不欢乐。是故于彼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断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诸功德,至心回向。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无因奉事无量寿佛。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菩萨道:“比如有的众生用疑惑的态度去修种种功德,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不理解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的奥妙,对于这些佛智持怀疑而不相信的态度,不过他们还相信五逆十恶等重罪以及五戒十善等福业,能造成因果报应,因而修习为善功德,愿往生极乐世界;还有的众生,积累功德善根,希望求得佛智、普遍智、无等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但对自己的善根却不能坚定信心,因此,对于是否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意志犹豫而不坚定,对于自修善根,尚不能一心信奉,因而对于往生佛国净土,只是半信半疑,不能一心专念,但他毕竟能够继续念佛不绝,以念佛力结成其往生极乐世界的善愿,以发愿力为依据,仍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上述二类人,以他们的因缘虽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不能到达无量寿佛的住所。他们往生的路只到极乐世界边界上的七宝城中,这并不是阿弥陀佛造成的。能否到达佛地取决于他们自身的行为,取决于他们的内心取向。也有犯有疑惑的往生者从宝池莲花中自然受身,这些往生到边界疑城中的众生,饮食方面的快乐有如忉利天,但其在七宝城中不能得以外出,只能居住在平地住宅中,不能像其他极乐世界的圣众那样随意上升虚空。在五百年之中,不能见到阿弥陀佛,不能听闻佛说经法,不能见到菩萨、声闻圣众。这些人虽有小智而不明达,对于佛法经典又知之不多,心灵不得开解,精神不得欢乐,所以边地疑城中称这些人为‘胎生’。

  “也有众生明确地信奉佛智、乃至胜智,断除对佛的所有疑惑;同时也坚信自己的善根,从而作诸功德善事,全心全意地回向净土,这些众生便全都得于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结跏趺而坐。片刻之间,身相形貌放射光明,其人智慧功德,具足如同诸菩萨。弥勒你应当知道,这些化生者之所以得化生,是他们的智慧超过上述胎生者。胎生者,在五百年中不得见佛法僧三宝,不得见菩萨作法仪式,不得修习功德,不能得到奉事无量寿佛的条件。应当知道,这是因为这些人在前世的时候,没有智慧而心生疑惑所造成。”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原文】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狱,王子得罪,禁闭其中。层楼绮殿,宝帐金床。栏窗榻座,妙饰奇珍。饮食衣服,如转轮王。而以金锁系其两足。诸小王子,宁乐此否?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絷时,心不自在,但以种种方便,欲求出离。求诸近臣,终不从心。轮王欢喜,方得解脱。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若有堕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故,虽生彼国,于莲华中不得出现。彼处华胎,犹如园苑宫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然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以此为苦,不生欣乐。若此众生识其罪本,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即得往诣无量寿所,听闻经法。久久亦当开解欢喜,亦得遍供无数无量诸佛,修诸功德。汝阿逸多,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众生,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乐,不求生彼。慈氏白言:此等众生,虚妄分别。不求佛剎,何免轮回。佛言: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不求佛慧,深着世乐,人间福报。虽复修福,求人天果,得报之时,一切丰足,而未能出三界狱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属,欲相救免,邪见业王,未能舍离,常处轮回,而不自在。汝见愚痴之人,不种善根,但以世智聪辩,增益邪心。云何出离生死大难。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身心清净,远离分别。求生净剎,趣佛菩提。当生佛剎,永得解脱。

  【白话文】释迦牟尼接着说:“就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狱。倘若哪个王子得罪大王,便被幽闭在七宝狱中。重重楼台,华丽宫殿,宝帐金床,栏窗榻座,装饰美妙,器具珍奇,吃好穿好,如同转轮王本人。但是,他却被金锁栓住两只脚,这些被幽闭的小王子高兴这样吗?”

  弥勒菩萨回答道:“不高兴啊,世尊!这些小王子被幽闭拘执时,他们的精神不自在啊。”

  释迦牟尼告诉弥勒菩萨说:“这些小王子以种种方法,想得出脱七宝狱,去乞求各位大臣,但终不能达到目的,唯有转轮圣王高兴,才能得到解脱。这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边地七宝城中的众生,也同诸王子一样。若有人怀疑于佛而生后悔,在这种心态下希望再行求乞佛智、以至广大智,对自己的善根又不能坚信不移,但仍由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而生起信心,这些众生虽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包在莲花之中如同婴儿在母腹中一样,不得出来见世界。这些疑心重的人就这样成了极乐世界的‘花胎’。极乐世界的‘花胎’犹如转轮圣王的犯罪王子们在七宝狱的园苑宫殿中的精神状态。为什么?虽在园苑宫殿中清净而无诸秽垢污恶,但是在五百年中不能见到佛法僧,不得供养侍奉诸佛,远离了一切最好的功德善根。他们只会以此为苦,而不会以此为乐。倘若这些疑心重的‘花胎’众生认识到自己罪的根源,深刻地反省自责,希望离开七宝城,等到完全改正以往的过失缺点后,才得离脱所居之世界,即刻便得以到那无量寿佛的住地,听闻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久而久之,其心也将得到开悟,从而心生欢喜,也将得以到处去供养无量的诸佛,修行诸功德。弥勒,你应当猜楚,‘疑惑’对于诸菩萨来说,是一个大损害,为此他们将失去真实之利。所以,应当明确坚定地信仰诸佛的无上智慧。”

  弥勒菩萨问道:“为什么娑婆世界中有这样一类众生,他们虽也修善,但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告诉弥勒:“这一类众生,智慧太浅薄,他们以为西方极乐世界不及天界,以为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得快乐,所以不求往生到那里。”

  弥勒菩萨又问道:“这一类的众生,以其愚痴妄加判断,不追求佛国净土,他们凭什么才得免于轮回之苦呢?”

  释迦牟尼佛回答道:“这一类众生所修的福德形成的善根,不能离开物质所成的形色之物,他们不追求佛的性相无碍的智慧,深陷于世俗快乐,以为修行便要在今世人间获得福乐,虽然他们也修习福德,并得升人道、天道的果报;得到果报之时,他们也感到一切都丰富满足。其实,最终这些人还是未能跳出三界的轮回狱中。其人命终之后,假如父母、妻子、儿女等各种男女的眷属能够为他们行救护,使他们免除生死轮回之苦;为他们而忏罪祈福,修法诵经,而他们邪见根深蒂固,执迷不悟,不能含离其追求天界快乐的执迷,因此,这些人仍时时处在轮回之中,永远不会得到自在。

  “你不见还有一类愚痴的人,他们不修善积德种善根,反而,凭藉世俗人认为的智慧聪明和能言善辩,攫取世俗利益,助长邪心。如此的人,怎么能脱离生死苦海的大难呢?

  “还有的众生,虽也修善积德,而且所积福德甚多,如种下一大块收获‘福报’的田地,但其人执取事理之外的表面形象,并据此而妄加判断,深深执著于情欲不肯舍去。因此,他们若要想脱离轮回,是终不能成功的。

  “若有众生得了见相非相的‘无相’智慧,又能继续广修福德,身心清净,无碍无染,远离对事物的思量判别,一心追求往生净土,趣向菩提觉悟,这样的众生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到最终的解脱。”

  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原文】弥勒菩萨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诸佛剎,不退菩萨当生极乐国者,其数几何?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诸小行菩萨,修习功德,当往生者,不可称计。不但我剎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从远照佛剎,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萨摩诃萨,生彼国土。东北方宝藏佛剎,有九十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国。从无量音佛剎、光明佛剎、龙天佛剎、胜力佛剎、狮子佛剎、离尘佛剎、德首佛剎、仁王佛剎、华幢佛剎,不退菩萨当往生者,或数十百亿,或数百千亿,乃至万亿。其第十二佛名无上华,彼有无数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具大精进,发趣一乘。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及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

  【白话文】弥勒菩萨对佛说:“现在我们这娑婆世界,以及其他的诸佛国土上证得不退位的阿惟越致菩萨,将来会往生极乐世界的有多少呢?”

  释迦牟尼佛回答弥勒菩萨说:“在我们这个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他们已完成了供养无数诸佛的工作,积累了足够的功德,将往生极乐世界。那只修十信的小功行的菩萨,由于修习功德,将往生极乐世界的不计其数。不但是我们这世界的菩萨将往生极乐世界;其他佛国的众生也一样要往生极乐世界。从远照佛国往生极乐世界的有十八亿千万大菩萨;从东北方的宝藏佛国,有九十亿的大菩萨将往生极乐世界;从无量音佛国、光明佛国、龙天佛国、胜力佛国到师子佛国、离尘佛国、德首佛国、仁王佛;华幢佛国,大菩萨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有的有数十百亿有的有数百千亿,以至最多达到万亿。除了上述十一个佛国外,第十二个佛国名无上花佛国,那里也有无数的诸菩萨众,皆得不退转的果位,智慧勇猛,由于曾经供养了无量诸佛,所以具有不懈怠努力的精进功夫,发心趣向大乘正道,在七天之中,即能摄取百千亿时劫内菩萨所修的不退转之法。这些菩萨都将得以往生净土佛刹。第十三个佛国名叫无畏佛国,那里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其他能够行生的小菩萨以及比丘等更是不可计数,都将毕竟得到菩提正觉。十方世界叫各种名字的佛国,以及这些佛国中菩萨众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也都不可数计,仅仅称说这些佛国的名字,用一个时劫是说不完的。”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原文】佛告慈氏:汝观彼诸菩萨摩诃萨,善获利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阿弥陀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归依瞻礼,如说修行。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当获如上所说功德。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是故告汝天人世间阿修罗等,应当爱乐修习,生希有心。于此经中,生导师想。欲令无量众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转,及欲见彼广大庄严、摄受殊胜佛剎,圆满功德者,当起精进,听此法门。为求法故,不生退屈谄伪之心。设入大火,不应疑悔。何以故?彼无量亿诸菩萨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不生违背。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是故汝等应求此法。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菩萨:“你看这些大菩萨,善于获取持名往生的大利益。若有善男信女得听闻到阿弥陀佛名号,便能生发出一念喜爱之心,皈依并礼敬阿弥陀佛,按佛所说的去修行的,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因为有一念往生的大利,将获得如上所说的那些功德。他们心中不生下劣的欲念,明信佛智,也不生骄傲自满,积累福德,修成善根,并不断增益。要知道,上面说的这种一心念佛的人不是小乘中人,他们作为我的弟子,在我的法门中占据了第一位置。

  “因此缘故,我告诉你等天人和世间的阿修罗等,应当热爱修习本经所授之法,修善去恶,向往菩提的希有心。依据这《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建立他往生净土的观念。凡欲令无量众生得迅速安住于不退转的果位,以及欲见那广大庄严神奇美妙的极乐净土,圆满自己功德的人,都应当发精进之心,顺从依持这净土法门。

  “为求正法的缘故,不应自生退转、畏缩、虚妄之心,即使身入大火,也不应生疑惑后悔。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往生净土的无量亿的诸菩萨等,全都是依持的这微妙的念佛法门的。他们都能够对此法门尊重、依顺和听闻受持,不生违逆背犯之心。另外还有许多菩萨想得听闻此经而未能得听闻;因此,你们应当追求依靠这念佛而往生净土的最上法门。”

  受菩提记第四十四

  【原文】若于来世,乃至正法灭时,当有众生,植诸善本,已曾供养无量诸佛。由彼如来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广大法门。摄取受持,当获广大一切智智。于彼法中,广大胜解,获大欢喜。广为他说,常乐修行。诸善男子,及善女人,能于是法,若已求、现求、当求者,皆获善利。汝等应当安住无疑,种诸善本,应常修习,使无疑滞,不入一切种类珍宝成就牢狱。阿逸多,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广大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劝令听闻,不生忧恼,乃至昼夜思惟彼剎,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所称赞。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白话文】“若在将来之世,乃至到正法衰落后的像法、末法时代,将有众生在过去生中积累福德,供养过无量诸佛,由于他往生往世以来所得的佛世尊的威力加被,他们能够修得如我现在说的这个广大念佛法门。由对此法门摄取受持,便将获得广大的一切智中之智,于这一法门中得根本的理解,得到大欢喜。以此广向他人宣传,自己也十分愉快地修习。一切善男信女,如果能够对此法门,不管是过去世已求过,现在世正在求,将来世将要求的,都可以获得往生净土的善利。你们应当对此法门坚信不疑,积功累德;应当时常修习,使心摆脱疑惑的障碍,不堕入于诸天、工乘、懈慢国、边地疑城等一切种类的、那怕种种珍宝修砌的牢狱。

  “阿逸多啊!如上所述的所有这些净土法门之外的菩萨们虽能开显佛法种种方便法门,但由于未能听闻此净土法门的缘故,有一亿个这样的菩萨在修行无上正等正觉佛智的道路上退转回来。倘若有人对于此《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能书写、供养、受持、读诵,哪怕仅有片刻的时间为他人演说,劝令他人听闻,不生忧愁烦恼,或有乃至于昼夜思想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功德的,这样的人在修成无上佛道的路上终不退转。这样的人临终之时,即使三千大干世界中满是劫末大火,他们也能超过出离,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来。这样的人在过去世的过去佛那里,领受过菩提觉悟的印证预记,并得到一切佛如来的称赞。因此,你们应当专心信受,持诵、宣说、奉行。”

  独留此经第四十五

  【原文】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若有众生得闻佛声,慈心清净,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若闻佛号,心中狐疑,于佛经语,都无所信,皆从恶道中来。宿殃未尽,未当度脱。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继续说法:“我现在为诸众生说此经法,是想使你们得见无量寿佛,以及西方极乐世界国土的所有美好情景,你们所应当作的,是勉力去求取,不要等到我灭度之后,又生出疑惑。在将来的世中,经道都将灭尽。我以慈悲哀悯之心,特留下此经在世百年。到那时候,若有众生得遇这《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的,随其心意发愿,都可得到救济度脱。

  “佛出于此世,是千载难逢的事;诸佛所宣说的经法,更不是随便可以听闻的。能否遇善友,得善友为自己说法,闻法之后能去实践修行,这也不是件轻易的事。你等听闻这《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信奉受持,更是难中之难啊!

  倘若有众生得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慈悲之心清净,因之踊跃欢喜,甚而汗毛竖立,以至悲感交集,流出眼泪的,如此之人皆由前世曾从无上菩提道中来,所以都是非凡之人。若是有众生闻佛号,心中生起狐疑,对佛的经语都不相信,这些人也都是由前世恶道中来,过去的殃灾还未了尽,不应该得到度脱,所以他们心生狐疑,不信阿弥陀佛能接引人趣向净土。”

  勤修坚持第四十六

  【原文】佛告弥勒: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十力无畏,无碍无着,甚深之法,及波罗密等菩萨之法,非易可遇。能说法人,亦难开示。坚固深信,时亦难遭。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付嘱汝等,作大守护,为诸有情长夜利益,莫令众生沦堕五趣,备受危苦。应勤修行,随顺我教。当孝于佛,常念师恩。当令是法久住不灭。当坚持之,无得毁失。无得为妄,增减经法。常念不绝,则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来所行,亦应随行。种修福善,求生净剎。

  【白话文】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说:“诸佛如来所宣所讲的无上之法,有十种力用,即:觉非非处智力、业智力、定智力、根智力、欲智力、界智力、至处智力、宿命智力、天眼智力和漏尽智力。由有此十力而不畏不动,自在通达、无所执着。其义很深的佛法,以及波罗蜜多等菩萨之法,不是人人容易听得到和听得懂的。虽有善能讲经说法的人,对此不可思议的妙法,也难得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坚定不移地深信这世间难信之法,这种人在现今这时代也难得碰到。我现在契合义理而宣讲说明这如此广大微妙的净土法门,一切十方世界的诸佛对我宣说此法门齐声称赞。我现在嘱咐你等,应当成为此经此法门的守护人。为了诸世间有情之人在生死长夜中的解脱,为了不让众生沉陷堕入五趣轮回,备受艰辛苦难,你们应勤奋修行,随从顺应我的教诲,当佛的忠实弟子,做佛法孝子,时时记挂着导师的恩典。你们应当让这净土法门久住世间而不消灭。要坚持修行诸法门,不要让它毁坏损失,也不要妄自增添削减,对我所说的这一经法,时时诵念,使之得以流传后世。能如此,也就得到了佛法捷径。我的教法如此,我也就这样原原本本讲述给你们,这是佛所行的道,你们也应随从而行。修善种福,一念专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福慧始闻第四十七

  【原文】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若不往昔修福慧 于此正法不能闻

  已曾供养诸如来 则能欢喜信此事

  恶骄懈怠及邪见 难信如来微妙法

  譬如盲人恒处暗 不能开导于他路

  唯曾于佛植众善 救世之行方能修

  闻已受持及书写 读诵赞演并供养

  如是一心求净方 决定往生极乐国

  假使大火满三千 乘佛威德悉能超

  如来深广智慧海 唯佛与佛乃能知

  声闻亿劫思佛智 尽其神力莫能测

  如来功德佛自知 唯有世尊能开示

  人身难得佛难值 信慧闻法难中难

  若诸有情当作佛 行超普贤登彼岸

  是故博闻诸智士 应信我教如实言

  如是妙法幸听闻 应常念佛而生喜

  受持广度生死流 佛说此人真善友

  【白话文】于是,世尊宣说这样的偈颂:

  若没有在过去世中修福积慧,那就没因缘听闻到净土正法。

  过去世中供养过诸佛如来的,则有善根听闻此法并且信持。

  凡恶毒骄傲懈怠偏见的蠢人,都难信奉这不可思议的妙法。

  犹如盲人永远处在黑暗之中,无法向他解说世界还有光明。

  只有随佛所教广行众善之人,才可获救世济人的菩萨道行。

  听闻此经感慨泣涕受持书写,诵读赞颂讲演宣流并且供养,

  如是之人执心一念求生净土,定可得佛接引往生极乐佛国。

  即使劫火弥漫燃烧大千世界,乘佛威德超越劫火也得往生。

  如来智慧深广如海唯佛能知,声闻缘觉尽其神力万劫难测,

  何况凡夫我执妄见差度分别,更以疑惑往生边地七宝狱城。

  如来功德高广如山唯佛能知,也唯世尊在此浊世讲演开示。

  人身难修如来难见佛法难求,难中之难信受乐持慧解宣流。

  如是之人行超普贤得登彼岸,佛力加被佛心开解也自成佛。

  奉劝博学多闻有智有识贤士,应当信我所说教法如实而行,

  上述妙法你们有幸得以听闻,应时常称念无量寿佛之名号,

  受持是经广度有情生死苦海,我赞其人是大善护真善知识。

  闻经获益第四十八

  【原文】尔时世尊说此经法,天人世间有万二千那由他亿众生,远离尘垢,得法眼净。二十亿众生,得阿那含果。六千八百比丘,诸漏已尽,心得解脱。四十亿菩萨,于无上菩提住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二十五亿众生,得不退忍。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于无上菩提未曾发意,今始初发。种诸善根,愿生极乐,见阿弥陀佛,皆当往生彼如来土,各于异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来。复有十方佛剎,若现在生,及未来生,见阿弥陀佛者,各有八万俱胝那由他人,得授记法忍,成无上菩提。彼诸有情,皆是阿弥陀佛宿愿因缘,俱得往生极乐世界。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并现种种希有神变,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复有诸天,于虚空中,作妙音乐,出随喜声。乃至色界诸天,悉皆得闻,叹未曾有。无量妙花纷纷而降。尊者阿难,弥勒菩萨,及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白话文】那时,世尊演说完此《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天界世间有一万二千个十万亿的众生得远离尘世污垢秽土,得法眼净而见知四真谛;有二十亿众生得证阿那含果位;六千八百名比丘烦恼断尽,心得解脱得入阿罗汉果位;四十亿菩萨在修行无上菩提的道路上得不退转功夫,即阿惟越致果位;以他们自身所发弘誓而圆满誓愿,以自身功德庄严佛土,最终必将成佛;二十五亿众生得安于诸法实相而无移动之念的“不退转忍”;四万亿个十万亿的百千众生,原先并未有意于佛教经法,现在也开始初发愿心希望能求无上菩提正道,由此广行善事,积福累德,修养善根,得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见阿弥陀佛。他们也将全部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各受其福报,并将各在一方世界,先先后后、次第成佛,都被称为“妙音如来”。

  又有十方佛国许多现在往生及未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注定要见陀佛的众生。那现在往生和未来将往生的人各有八万个十万亿人。他们得佛授记无生法忍,终将证得无上菩提的佛智慧。这些有情众生,全都因为阿弥陀佛在宿世中所立大愿功德的缘故,—定得以往生到极乐世界。

  那时候,三千大千世界出现六种震动,并出现种种异常的吉瑞现象,放射出大光明,普照十方佛国。又有诸天人在虚空中演奏美妙音乐,口中赞说道:“随喜!随喜!”乃至色界的诸天人,全都得闻此事,赞叹这是未曾发生过的奇迹。那时候,不可以数计的妙花纷纷从天而降。阿难长老、弥勒菩萨以及与会的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等一切大众,听闻佛所说的《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法后,皆大欢喜,无不恭敬信受奉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