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山记(清)王夫之
湘西之山,自耶姜并湘以东[1],其复数十[2];以北至于大云[3]。大云之山遂东,其陵乘十数[4],因而曼衍[5],以至于蒸、湘之交[6]。大云之北麓有溪焉,并山而东[7],以汇于蒸。未为溪之麓,支之稚者[8],北又东,其复十数,皆渐伏而为曼衍。登小云,复者皆复,而曼衍尽见,为方八十里,以至于蒸、湘之交,遂逾乎湘。南尽晋宁之洋山[9];西南尽祁之岳侯题名[10];东尽耒之武侯之祠[11],东北尽炎帝之陵,陵酃也[12];北迤东尽攸之燕子巢[13]。
天宇澄清,平烟幂野4],飞禽重影,虹雨明灭,皆迎目授朗于曼衍之中。其北则南岳之西峰,其簇如群萼初舒,寒则苍,春则碧,以周乎曼衍而左函之,小云之观止矣。春之云,有半起而为轮囷[15],有丛岫如雪而献其孤黛[16]。夏之雨,有亘白[17],有漩澓[18],有孤袅[19],有隙日旁射,耀其晶莹。秋之月,有澄淡而不知微远之所终。冬之雪,有上如暝,下如月万顷,有夕灯烁素[20],悬于泱莽[21]。山之观,奚止也?
小云之高,视大云不十之一也。大云之高,视岳不三十之一也[22]。岂啻大云[23],岳之视所能度越此者[24],唯祝融焉[25],他则无小云若。盖小云者,当湘西群山之东,得大云之委[26],而临曼衍之首者也,故若此。是故湘西之山,观之尤者,逮乎小云而尽。
系乎大云而小者,大云庞然大也。或曰:“道士申泰芝者,修其养生之术于大云 ,而以小云为别馆[27],故小之。”虽然,尽湘以西,终无及之者。自麓至山之脰[28],皆高柯丛樾[29],阴森葱蒨[30]。陟山之巅,则古木百尺者,皆俯以供观者之极目。养生者去[31],僧或庐之[32]。庐下莳杂花[33],四时萦砌[34]。右有池,不雨不竭。
予自甲辰始游[35],嗣后岁一登之,不倦。友人刘近鲁,居其下,有高阁藏书六千余卷,导予游者。
注释:
[1]耶姜:也作“邪姜”,即大云山,又名白云山,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湘:指湘江。[2]复:指重重叠叠的一个又一个山岭。[3]至于大云:谓到大云山为止,再北就没有高山了。[4]陵乘:指高度超越大云山的。[5]曼衍:连绵不绝。[6]蒸、湘之交:蒸水为湘水支流,至衡阳入湘江。其交即在衡阳市石鼓。[7]并山:沿着山脚。
[8]支:支流。稚:指小水。[9]晋宁:古县名,在今湖南资兴市。晋时曾称晋宁。[10]祁:古县名,故治在今湖南祁阳东南。岳侯:岳飞。[11]耒:古县名,在今湖南耒阳。武侯:诸葛亮。[12]陵酃(líng):炎帝陵地酃县(今湖南)。[13]攸:攸县,在今湖南省。燕子巢:即燕子山。山有燕子岩,岩有燕子洞。[14]平烟:谓广阔的云雾。幂(mì):笼罩。[15]轮囷:盘曲有样子。[16]岫(xiù):峰峦。献:显露。黛:青黑色。这里谓高出云间的少数山峦呈现青黑色。[17亘白:连着一片白色。[18]漩澓(fù):水流回旋。这里形容雨被大风所卷,回旋降落。[19]孤袅:孤零零的袅袅细雨。[20]烁素:闪烁地照在洁白的生绢上。[21]泱(yāng)莽:无限的空间。这里指天空。[22]岳:这里指南岳衡山。[23]岂啻(chì):岂但,不仅。[24]度越:估计能超过的。[25]祝融:祝融峰,为衡山主峰之一。[26]委:委任,派遣。[27]别馆:客馆。[28]脰(dòu):颈,脖子。喻半山以上。[29]高柯:高大的树枝。樾(yuè):树荫。[30]葱蒨(qiàn):形容树色青绿。[31]养生者:指上文所说的道士。[32]庐:居住,寄居。[32]莳(shì):栽种。[34]砌:台阶。[35]甲辰:指康熙三年(1664)。
本文选自《王船山诗文集薑斋文集》卷二。这是一篇游记,但却不是某一次的记游,而是综合性的、概括性的,而且是鸟瞰式的记游,在游记中别有特色。小云山在湖南邵阳市东南,衡阳、祁阳之间,大云山在东边,也就是作者的家乡。不过作者四十六岁始去游览,就被它的美景所吸引,以后就每年去一次了。文中极写小云山之美,美在可以观赏湘西山水全貌,美在春云、夏雨、秋月、冬雪之变化无穷。作者或记叙、功描写、或议论,写来得心应手,堪为游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