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狼传
明代·马中锡
赵简子(1)大猎于中山(2)。虞人导前(3),鹰犬罗后(4),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5),不可胜数。有狼当道,人立而啼(6)。简子唾手登车(7),援乌号之弓(8),挟肃慎之矢(9),一发饮羽(10),狼失声而逋(11)。简子怒,驱车逐之,惊尘蔽天,足音鸣雷,十步之外,不辨人马。
时墨者(12)东郭先生(13)将北适中山以干仕(14)。策蹇驴(15),囊图书(16),夙行失道(17),望尘惊悸。狼奄至(18),引首顾曰: “先生岂有志于济物(19)哉?昔毛宝放龟而得渡,隋侯救蛇而获珠(20)。龟蛇固弗灵于狼也(21)。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时倘得脱颖而出(2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23),敢不努力效龟蛇之诚?”先生曰: “嘻,私(24) 汝狼以犯世卿(25),忤权贵(26),祸且不测,敢望报乎?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脱有祸(27),固所不辞也。”乃出图书,空囊橐(28),徐徐焉实狼其中(29); 前虞跋胡,后恐疐尾(30),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31),追者益近。狼请曰:“事急矣! ……惟先生速图! ”乃跼蹐四足(32),引绳而束缚之,下首至尾,曲脊掩胡,猬缩蠖屈(33),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先生如其指(34),内狼于囊(35),遂括囊口(36),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拔剑斩辕端示先生(37),骂曰: “敢讳狼方向者(38),有如此辕! ”先生伏踬就地(39),匍匐以进,跽而言曰: “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奔走遐方(40),自迷正途,又安能发狼踪以指示夫子之鹰犬也?然尝闻之,大道以多歧亡羊(41)。夫羊,一童子可制之,如是其驯也(42),尚以多歧而亡; 狼非羊比,而中山之歧可以亡羊者何限? 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43),不几于守株缘木乎(44)? ……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党豺为虐(45),君能除之,固当窥左足以效微劳(46),又肯讳之而不言哉?”简子默然,回车就道。先生亦驱驴兼程而进。
良久,羽旄之影渐没(47),车马之音不闻。狼度简子之去已远,而作声囊中曰: “先生可留意矣。出我囊,解我缚,拔矢我臂,我将逝矣。”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48),以俎豆于贵家(49)。先生既墨者,摩顶放踵,思一利天下(50),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51)?”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先生仓卒以手搏之(52),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53)。狼终不得有加于先生,先生亦极力拒。彼此俱倦,隔驴喘息。先生曰:“狼负我! 狼负我! ”狼曰:“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
相持既久,日晷渐移(54)。……遥望老子杖藜而来(55),……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拜跪啼泣,致辞曰: “乞丈人一言而生。”丈人问故。先生曰: “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实生之。今反欲咥我(56),力求不免,我又当死之(57)……今逢丈人,岂天之未丧斯文也(58)? 敢乞一言而生。” 因顿首杖下,俯伏听命。丈人闻之,欷歔再三(59),以杖叩狼曰: “汝误矣。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又谓虎狼知父子。今汝背恩如是,则并父子亦无矣。”乃厉声曰: “狼,速去! 不然,将杖杀汝。”狼曰:“丈人知其一,未知其二。请诉之,愿丈人垂听。初,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压以诗书,我鞠躬不敢息。又蔓辞以说简子(60),其意盖将死我于囊而独窃其利也。是安可不咥?”丈人顾先生曰:“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61)。”先生不平,具状其囊狼怜惜之意(62)。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丈人曰: “是皆不足以执信也(63)。试再囊之,我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64)。先生复缚置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丈人附耳谓先生曰: “有匕首否?”先生曰: “有。”于是出匕,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65)。先生曰: “不害狼乎?”丈人笑曰: “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66)。”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狼(67),弃道上而去。
〔注释〕
(1)赵简子:春秋后期晋国大夫,名鞅。实际上是晋之执政者。(2)中山: 今河北省定县一带。(3)虞人: 管理山泽的官吏。导前: 在前面作向导。(4)罗后:成队地跟在后面。(5)捷禽鸷(zhi)兽: 敏捷的飞禽,凶猛的野兽。(6)人立: 象人一样直立。(7)唾手: 向手心吐唾沫,表示将要做什么事。(8)乌号(hao):古代有名的好弓。(9)肃慎: 古代国名(现在吉林省境内),出产名箭。(10)羽: 箭的尾部,装有羽毛。
饮: 没。(11)逋(bu):逃。(12)墨者:信仰墨子学说的人。墨子学说主张“兼爱”。(13)东郭先生: 古代寓言中常用的人名。东郭: 复姓。(14)干仕: 求官做。(15)策: 马鞭,这里用作动词。蹇:跛足,这里指行动迟缓。(16)囊: (用口袋)装着。(17)失道: 迷路。夙(su): 早晨。(18)奄(yan): 忽然。(19)济物:此处意为周济万物。(20)毛宝放龟: 毛宝军中之一兵士放龟后,宝兵败而死,兵士投水,龟载之而生。见《搜神记》。隋侯救蛇而获珠: 《淮南子·览冥训》注,说隋侯看见一条大蛇受伤,给它敷药治好了,后来那条大蛇从江里衔出一颗大珠子来报答他。(21)固: 本来。弗: 没有。灵: 聪明。(22)脱颖而出:《史记·平原君列传》里毛遂说,才能一旦被人发现,象口袋里的锥子会穿透口袋露出来一样。颖:锥子的尖。(23)生、肉: 都用作动词。(24)私:偷偷地庇护。(25)犯世卿: 冒犯了当大官的。世卿:世代为卿的人,这里指赵简子。(26)忤(wu): 触怒。(27)脱: 即使。(28)囊橐(tuo): 口袋的总称。(29)实: 装。(30)虞: 担忧。跋: 践踏。胡: 颔下的垂肉。疐(zhi): 阻碍。(31)容与: 动作缓慢。(32)跼蹐: 蜷曲。(33)蠖(huo):尺蠖,桑树上的一种虫子。(34)如其指: 依照它的意思。指: 旨。(35)内: 同“纳”。(36)括; 结,扎上。(37)辕: 车前驾牲口的部分。(38)讳: 这里是隐瞒的意思。(39)伏踬(zhi): 趴下。踬: 绊倒。(40)遐: 远。(41)歧: 岔道。亡: 逃,丢失。语见《列子·说符》。(42)如是其驯也: 象这样的温驯。(43)区区:这里是仅仅的意思。(44)几于: 近似于。守株: 守株待兔,语见《韩非子·五蠹》。缘木: 缘木求鱼,语见《孟子·梁惠王上》。(45)党豺为虐: 跟豺结伙来害人。(46)窥左足: 意思是举一足之劳。窥:同“跬”,半步。(47)羽旄: 旗帜上的装饰。(48)毋宁: 不如。(49)俎(zu)豆: 都是古代盛食品的器具。(50)摩顶放踵,思一利天下:这是孟子评论墨者的话,语见《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自我刻苦,造福天下。摩顶放踵: 从头到脚受尽劳苦。放: 至。踵: 脚跟。(51)啖(dan)我: 给我吃。(52)卒;同“猝”。(53)便旋(pian xuan):回旋。(54)日晷(gui): 日影。(55)杖藜: 拄着藜作的拐杖。藜: 一种野生植物,茎老可以做杖。(56)咥(die): 吃。(57)死之:为此而死。(58)岂天之未丧斯文: 意思是莫非天不绝我这书生的命。斯文:指读书的人。语出《论语·子罕》。(59)欷歔(xi xu): 叹息声。(60)蔓辞: 无谓的话。说(shui): 劝说。(61)是羿(yi)亦有罪焉:这是孟子批评羿传授技艺不知道择人的话。语见《孟子·离娄下》。羿是古代善射的人,他教会了逢蒙射箭,后来,逢蒙就把他射死了。(62)具状:原原本本说明。(63)执信:取信。(64)信: 同“伸”。(65)目:以目示意。(66)不与: 不赞成。(67)殪(yi); 杀死。〔鉴赏〕
这篇寓言在情节的安排上很富有特色,起如卷浪,伏似潜礁,蓄同积流,发若喷洪。它处处为表现寓言形象服务,而用墨饰色,无不栩栩传神。故事以赵简子追捕中箭负伤的中山狼作为大起。赵简子“大猎于中山”时声势浩观,猛不可遏:有“虞人导前,鹰犬罗后”的打猎阵容,有“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的打猎本领,“当道”的中山狼,自然难逃吞矢饮羽的命运。然而,“狼失声而逋”,激怒了艺高的猎手,“驱车逐之,惊尘蔽天,足音鸣雷,十步之外,不辨人马”,完全可以想象,任凭中山狼脚底生风,也毙命无疑了。如果赵简子追射顺利的话,那故事的开始也就变成故事的结束了。可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山狼于仓促之间遇上了“将北适中山以干仕”的东郭先生,这就出现了曲折,导入到带有戏剧性的情节中去。作品首先点明东郭先生是墨子学说的信徒,他兼爱济物,这是中山狼能够获救的条件;其次,指出东郭先生“策蹇驴,囊图书”的行装,这是中山狼能够获救的藏处; 再有,写了东郭先生“夙行失道,望尘惊悸”的情态,这是中山狼能够获救的时机。中山狼针对东郭先生的信仰去打动,以稀有珍奇的宝物报效去引诱,用粉饰自己的办法去促成,真是狡诈猾黠,虚伪至极! 但东郭先生想救援它并非希图后报,而是要实行兼爱的信条。东郭先生在囊狼时,“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克” ,对狼怜惜到如此程度,这一描述是为了展现东郭先生在藏狼后所经历的讳狼、释狼到斗狼、杀狼的过程,以塑造东郭先生和中山狼的形象。让我们看一看下面强烈地吸引着读者的故事情节吧!
讳狼得计。赵简子追问狼的去向时,其情是“盛怒”,其态是“拔剑斩辕端示先生”,其言是“敢讳狼方向者,有如此辕”。在气氛如此紧张得令人屏息的情况下,东郭先生却让“脱有祸,固所不辞”的决心支配了自己的一言一行,于是他强压住内心的惊悸,不动声色,编造了一套迷惑赵简子的谎话: “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奔走遐方,自迷正途,又安能发狼踪以指示夫子之鹰犬也? ”——出语谦恭,假托有由,表白他对来者的搜狼,并非不愿相助,而是无能为力,说得娓娓动听,此为巧辩之一; “然尝闻之,大道以多歧亡羊。夫羊,一童子可制之,如是其驯也,尚以多歧而亡; 狼非羊比,而中山之歧可以亡羊者何限? 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缘木乎?”——以歧路尚可亡羊,进而推论出狼更会逃走的道理,有地形上的依据,又有狼不比羊的性格上的佐证,叫人不能不信,此为巧辩之二; “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党豺为虐,君能除之,固当窥左足以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客观地概叙了对狼的认识,表示自己无讳狼之念,有除狼之心,虽言不由衷,表里相违,但佯作诚实,看不出任何破绽,说得点滴不漏,此为巧辩之三。东郭先生一番侃侃而谈的言词,居然叫赵简子化“盛怒”而为“默然”,变“驱车”逐狼而成“回车就道”。东郭先生自以为讳狼得计,实质上却是护狼引祸。
释狼逢难。东郭先生在赵简子打猎的队伍“羽旄之影渐没,车马之音不闻”以后,可算是彻底完成了护狼任务。中山狼这时也“作声囊中”,随着处境的改变,向东郭先生提出“先生可留意矣”的要求了。接着,一出囊它就大“发”吃人之“威”,“咆哮”起来: “先生既墨者,摩顶放踵,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顷刻之间,狼的原形毕露,把求救时说的那些甜言蜜语,统统抛得无影无踪,搬出了“吃人有理”的强盗逻辑。值得注意的是: 中山狼在求救的时候曾经搬出了东郭先生信奉的墨家教条; 而现在它要吃东郭先生的时候也是搬的墨家教条,这不分明是对“兼爱”观的莫大讽刺吗?东郭先生有恩于狼,狼却负恩于东郭先生,“鼓吻奋爪”,向东郭先生扑将过来,这不分明是“兼爱”观的破产吗?东郭先生好心得到了恶报,释狼逢难,是作品情节由顿伏后而再大起,而推上高潮的转折。
斗狼遇救。东郭先生没有意料到狼会吃他,此时看到狼向他发动了猛烈的攻势,不得不于危急关头,“以手搏之”,并且“引蔽驴后,便旋而走”,才没有立即丧生。情况的突变,使他的头脑有了些清醒,便连连惊呼: “狼负我! 狼负我! ”而狼却说: “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这就剔透无遗地揭露了中山狼的残暴本性。在千钧一发之际,恰好来了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东郭先生喜出望外,“舍狼而前”,“乞丈人一言而生”。老人听了东郭先生的哭诉之后,怒斥中山狼: “汝误矣。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且厉声喝道:“狼,速去! 不然,将杖杀汝。”这时,中山狼岂肯放弃行且到嘴的肉,于是诬东郭先生“束缚我足,闭我囊中,压以诗书,我鞠躬不敢息” ;甚至胡说东郭先生“蔓辞以说简子”,意欲将它闷死囊中“独窃其利”,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直到这时,东郭先生还在不厌其烦地和狼作无济于事的辩论。老人知道中山狼暴戾恣睢,实不可恕,便以双方的争辩“皆不足以执信”为由,提议“试再囊之”来“观其状”。中山狼利令智昏,“欣然从之,信足先生”,再次失却了自由。这样,一场陡起的险波才算平息下来。
杀狼除害。中山狼被缚入囊,为瓮中之鳖。但当老人指令东郭先生拿出匕首,并示意叫他把狼刺死时,他又发起“善心”来,还说什么“不害狼乎? ”这说明东郭先生由于仁缰义锁,已近麻木,所以老人批评他“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最后在老人的帮助下,东郭刺死了狼。
综上所述,《中山狼传》情节的“起”与“伏” ,如潮汐涨落;“蓄”与“发”,似波光隐显,引人入胜,逗人卒读。全文一开头,写赵简子追狼,此为赵简子与狼的矛盾。若是狼被追到,急流直下,故事就结束了。而作者出人意外地将东郭先生安排出场,描写东郭先生如何去设法藏狼,这样就转入到赵简子与东郭先生的矛盾,使追狼时尘土飞扬的紧张气氛,顿然松弛下来,情节刚“起”即“伏”。赵简子走后,若狼果真是“我将逝矣”,故事也可以结束了,而作者却紧扣住中山狼的性格,入人意中地描写了中山狼要加害于东郭先生,这样就转入到东郭先生与狼的矛盾,使情节由“伏”再“起”。若是中山狼把东郭先生吃了,故事自然就由此结束。而作者又令人出其不意地让主持公道的老人出现,转入到老人与狼的矛盾。老人将计就计,令狼束手待毙,东郭先生也因此获救,情节“起”而又“伏”。故事以狼被殪弃道告终。这样,赵简子与狼的矛盾,赵简子与东郭先生的矛盾,得到了间接的解决; 东郭先生与狼的矛盾,老人与狼的矛盾得到了直接的解决。矛盾的提出与矛盾的解决,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曲笔迂墨,写得一波三折,起伏有致。在情节的几“起”几“伏”中,将中山狼与东郭先生各自的安危变化几“蓄”几“发”,始而是狼转危为安,东郭先生濒临绝境,继之东郭先生转危为安,中山狼受到应有的惩罚,互相交迭,出奇制胜,逐层地刻画了中山狼与东郭先生富有个性的典型的寓言形象。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