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佛教禅修: 如何与为何

佛教禅修: 如何与为何[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The How and the Why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禅修有两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如何”与“为何”——如何做,还有为什么做——因为禅...
佛教禅修: 如何与为何

临终说法一则

1956年2月19日[英译]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The Last Sermon——Teachings of Ajaan Lee Dhammadharo  Translated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1956年2月19日,奈-通曼-夏沙功女士请阿姜李-达摩达...
临终说法一则

「神」的概念

「神」的概念对「神」的真实性或正确性,要基于理解力和成熟的心识。  探讨「神」的起源和对「神」的信仰,要从人类的原始时代和科学文明发展的时代开始。原始人因恐惧而崇敬大自...
「神」的概念

清净道论 第十六 说根谛品

清净道论 (Visuddhi Magga)觉音 尊者 著 译者 叶均第十六 说根谛品慧地之四---释二十二根其次在界之后,举示二十二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
清净道论 第十六 说根谛品

自然的代价 第十八回

第十八回话说对撒娇刁蛮全无经验的雁儿叔叔中了小燕以退为进之计谋后,突然不知所措,大师的教诲完全使用不出来。小燕不只会以退为进,还会以自暴自弃为伎俩,不惜不吃或少吃,让自己日益...
自然的代价 第十八回

与情欲有关的戒律

与情欲有关的戒律明法比丘所有的欲望都是导致痛苦及生死轮回,因此,佛陀教导离欲、断欲,佛弟子应依教奉行,倘若无法立即离欲、断欲,应生惭愧心,有所警惕,不可因社会风气开放而尽量发挥...
与情欲有关的戒律

禅修指导 对治法

*修持篇*对治法  去除不善,也可用对治法,比如用“慈心”  来对治──“瞋恨”。  诚实──妄语。 精进──昏沉、睡眠。...
禅修指导 对治法

静坐与喜悦之路 多关心生命学

◎多关心生命学...
静坐与喜悦之路 多关心生命学

智慧的修练--我生已尽

智慧的修练我生已尽  菩提长老著 林娟蒂 朱怡康译 蔡奇林审订  无明遮蔽了事物的实相,而智慧则能揭去扭曲的面纱,让我们用活生生的直观,看见现象的根本存在方式。智慧的训练着重在...
智慧的修练--我生已尽

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
  • 首页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尾页
  • 共 106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