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第十二卷 南本大般涅槃经

发布时间:2019-06-04 15:58:47作者:大悲咒讲解网

  第十二卷 南本大般涅槃经

  圣行品第十九之二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观察集谛?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观此集谛是阴因缘。所谓集者,还爱于有。爱有二种:一、爱己身,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著。复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出家之人有四种爱。何等为四?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复有五种?贪著五阴。随诸所须一切爱著,分别校计无量无边。善男子,爱有二种:一者、善爱,二、不善爱。不善爱者,凡愚之求;善法爱者,诸菩萨求。善法爱者,复有二种,不善与善。求二乘者,名为不善;求大乘者,是名为善。善男子,凡夫爱者,名之为集,不名为谛。菩萨爱者,名之实谛,不名为集。何以故?为度众生所以受生,不以爱故而受生也。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于余经中,为诸众生说业为因缘,或说憍慢,或说六触,或说无明,为五盛阴而作因缘。今以何义,说四圣谛,独以爱性为五阴因?

  佛赞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诸因缘者非为非因,但是五阴要因于爱。善男子,譬如大王若出游巡,大臣眷属悉皆随从;爱亦如是,随爱行处,是诸结等亦复随行。譬如腻衣,随有尘著,著则随住;爱亦如是,随所爱处,业结亦住。复次,善男子,譬如湿地,则能生芽;爱亦如是,能生一切业烦恼芽。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是大乘大般涅槃深观此爱,凡有九种:一、如债有余,二、如罗刹女妇,三、如妙华茎有毒蛇缠之,四、如恶食性所不便而强食之,五、如淫女,六、如摩楼迦子,七、如疮中瘜肉,八、如暴风,九、如彗星。

  云何名为如债有余?善男子,譬如穷人负他钱财,虽偿欲毕,余未毕故,犹系在狱而不得脱;声闻、缘觉亦复如是,以有爱习之余气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名如债有余。

  善男子,云何如罗刹女妇?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罗刹女,纳以为妇。是罗刹女,随所生子,生已便食;食子既尽,复食其夫。善男子,爱罗刹女亦复如是,随诸众生生善根子,随生随食;善子既尽,复食众生,令堕地狱、畜生、饿鬼,唯除菩萨。是名如罗刹女妇。

  善男子,云何如妙华茎毒蛇缠之?譬如有人性爱好华,不见华茎毒蛇过患,即便前捉,捉已蛇螫,螫已命终;一切凡夫亦复如是,贪五欲华,不见是爱毒蛇过患而便受取,即为爱蛇之所毒螫,命终即堕三恶道中,唯除菩萨。是名如妙华茎毒蛇缠之。

  善男子,云何所不便食而强食之?譬如有人所不便食而强食之,食已腹痛,患下而死;爱食如是,五道众生强食贪著,以是因缘,堕三恶道,唯除菩萨。是名所不便食而强食之。

  善男子,云何如淫女?譬如愚人与淫女通,而彼淫女巧作种种谄媚现亲,悉夺是人所有钱财,钱财既尽,便复驱逐;爱之淫女亦复如是,愚人无智与之交通,而是爱女夺其所有一切善法,善法既尽,驱逐令堕三恶道中,唯除菩萨。是名淫女。

  善男子,云何如摩楼迦子?譬如摩楼迦子,若鸟食已随粪堕地,或因风吹来在树下,即便生长,缠绕束缚尼拘罗树,令不增长,遂至枯死;爱摩楼迦子亦复如是,缠缚凡夫所有善法,不令增长,遂至枯灭,既枯灭已,命终之后堕三恶道,唯除菩萨。是名如摩楼迦子。

  善男子,云何如疮中瘜肉?如人久疮,中生瘜肉,其人要当勤心疗治莫生舍心。若生舍心,瘜肉增长,虫疽复生,以是因缘即便命终。凡夫愚人五阴疮痍亦复如是,爱于其中而为瘜肉,应当勤心治爱瘜肉。若不治者,命终即堕三恶道中,唯除菩萨。是名如疮中瘜肉。

  善男子,云何如暴风?譬如暴风,能偃山夷岳,拔于深根;爱欲暴风亦复如是,于父母所而生恶心,能拔大智舍利弗等无上深固菩提根本,唯除菩萨。是名如暴风。

  善男子,云何如彗星?譬如彗星出现天下,一切人民饥馑病瘦婴诸苦恼;爱之彗星亦复如是,能断一切善根种子,令凡夫人孤穷饥馑,生烦恼病,流转生死受种种苦,唯除菩萨。是名如彗星。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观察爱结如是九种。善男子,以是义故,诸凡夫人有苦无谛;声闻、缘觉有苦有苦谛而无真实;诸菩萨等解苦无苦,是故无苦而有真谛。诸凡夫人有集无谛;声闻、缘觉有集有集谛;诸菩萨等解集无集,是故无集而有真谛。声闻、缘觉有灭非真,菩萨摩诃萨有灭有真谛。声闻、缘觉有道非真,菩萨摩诃萨有道有真谛。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见灭、见灭谛?所谓断除一切烦恼。若烦恼断则名为常,灭烦恼火则名寂灭,烦恼灭故则得受乐。诸佛菩萨求因缘故,故名为净;更不复受二十五有,故名出世;以出世故,故名为我常;于色声香味触等、若男若女、若生住灭、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取相貌故名毕竟寂灭真谛。善男子,菩萨如是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观灭圣谛。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观道圣谛?善男子,譬如闇中,因灯得见粗细之物;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因八圣道见一切法,所谓常无常、有为无为、有众生非众生、物非物、苦乐、我无我、净不净、烦恼非烦恼、业非业、实不实、乘非乘、知无知、陀罗骠非陀罗骠、求那非求那、见非见、色非色、道非道、解非解。善男子,菩萨如是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观道圣谛。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八圣道是道圣谛,义不相应。何以故?如来或说:;信心为道,能度诸漏。或时说道,不放逸是:;诸佛世尊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是菩萨助道之法。或时说言:;精进是道。如告阿难:;若有人能勤修精进,则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时说言;观身念处,若有系心精勤修习是身念处,则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时说言:;正定为道。如告大德摩诃迦葉:;夫正定者真实是道,非不正定而是道也。若入正定,乃能思惟五阴生灭,非不入定能思惟也。或说一法,若人修习能净众生,灭除一切忧愁苦恼逮得正法,所谓念佛三昧。或复说言:;修无常想,是名为道。如告比丘:;有能多修无常想者,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说:;空寂阿兰若处,独坐思惟,能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时说言:;为人演法,是名为道。若闻法已,疑网即断;疑网断已,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时说言:;持戒是道。如告阿难:;若有精勤修持禁戒,是人则度生死大苦。或时说言:;亲近善友,是名为道。如告阿难:;若有亲近善知识者,则安净戒。若有众生能亲近我,则得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时说言:;修慈是道。修学慈者,断诸烦恼,得不动处。或时说言:;智慧是道。如佛昔为波阇波提比丘尼说:;姊妹,如诸声闻以智慧刀能断诸流、诸漏烦恼。或时如来说施是道,如佛往昔告波斯匿王:;大王当知,我于往昔多行惠施,以是因缘,今日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若八圣道是道谛者,如是等经岂非虚妄?若彼诸经非虚妄者,彼中何缘不说八道为道圣谛?若彼不说,如来往昔何故错谬?然我定知诸佛如来久离错谬。

  尔时,世尊赞迦葉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欲知菩萨大乘微妙经典所有秘密,故作是问。善男子,如是诸经悉入道谛。善男子,如我先说,若有信道,如是信道是信根本,是能佐助菩提之道,是故我说无有错谬。善男子,如来善知无量方便,欲化众生故作如是种种说法。

  善男子,譬如良医识诸众生种种病源,随其所患而为合药。并药所禁,唯水一种不在禁例,或服姜水、或甘草水、或细辛水、或黑石蜜水、或阿摩勒水、或尼婆罗水、或钵昼罗水、或服冷水、或服热水、或蒲萄水、或安石榴水。善男子,如是良医善知众生所患种种,药虽多禁,水不在例。如来亦尔,善知方便,于一法相,随诸众生分别广说种种名相。彼诸众生随所说受,受已修习除断烦恼,如彼病人随良医教所患得除。

  复次,善男子,如有一人,善解众语,在大众中。是诸大众,热渴所逼,咸发声言:;我欲饮水!我欲饮水!是人即时以清冷水随其种类说言是水,或言波尼,或言郁特,或言纱利蓝,或言婆利,或言婆耶,或言甘露,或言牛乳,以如是等无量水名为大众说。善男子,如来亦尔,以一圣道为诸声闻种种演说,从信根等至八圣道。

  复次,善男子,譬如金师,以一种金随意造作种种璎珞,所谓钳、锁、环、钏、钗、铛、天冠、臂印,虽有如是差别不同,然不离金。善男子,如来亦尔,以一佛道,随诸众生种种分别而为说之,或说一种,所谓诸佛一道无二。复说二种,所谓定、慧。复说三种,谓见、慧、智。复说四种,所谓见道、修道、无学道、佛道。复说五种,所谓信行道、法行道、信解脱道、见到道、身证道。复说六种,所谓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佛道。复说七种,所谓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定觉分、舍觉分。复说八种,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复说九种,所谓八圣道及信。复说十种,所谓十力。复说十一种,所谓十力、大慈。复说十二种,所谓十力、大慈、大悲。复说十三种,所谓十力、大慈、大悲、念佛三昧。复说十六种,所谓十力、大慈、大悲、念佛三昧及佛所得三正念处。复说二十道,所谓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念佛三昧、三正念处。善男子,是道一体,如来昔日为众生故种种分别。

  复次,善男子,譬如一火,因所燃故得种种名,所谓木火、草火、糠火、[麥+弋]火、牛马粪火。善男子,佛道亦尔,一而无二,为众生故种种分别。

  复次,善男子,譬如一识,分别说六,若至于眼则名眼识,乃至意识亦复如是。善男子,道亦如是,一而无二,如来为化诸众生故种种分别。

  复次,善男子,譬如一色眼所见者则名为色,耳所闻者则名为声,鼻所嗅者则名为香,舌所尝者则名为味,身所觉者则名为触。善男子,道亦如是,一而无二,如来为欲化众生故种种分别。

  善男子,以是义故,以八圣道分名道圣谛。善男子,是四圣谛,诸佛世尊次第说之,以是因缘,无量众生得度生死。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昔佛一时在恒河岸尸首林中,尔时如来取小树叶告诸比丘:;我今手中所捉叶多,一切因地草木叶多?诸比丘言:;世尊,一切因地草木叶多,不可称计,如来所捉少不足言。;诸比丘,我所觉了一切诸法,如因大地生草木等;为诸众生所宣说者,如手中叶。世尊尔时说如是言。如来所了无量诸法,若入四谛则为已说,若不入者应有五谛。

  佛赞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所问,则能利益安隐快乐无量众生。善男子,如是诸法,悉已摄在四圣谛中。

  迦葉菩萨复白佛言:如是等法若在四谛,如来何故唱言不说?

  佛言:善男子,虽复入中犹不名说。何以故?善男子,知四圣谛有二种智:一者、中,二者、上。中者,声闻、缘觉智;上者,诸佛、菩萨智。

  善男子,知诸阴苦名为中智;分别诸阴有无量相悉是诸苦,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义,我于彼经竟不说之。

  善男子,知诸入者,名之为门,亦名为苦,是名中智;分别诸入有无量相悉是诸苦,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义,我于彼经亦不说之。

  善男子,知诸界者,名之为分,亦名为性,亦名为苦,是名中智;分别诸界有无量相悉是诸苦,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义,我于彼经亦不说之。

  善男子,知色坏相,是名中智;分别诸色有无量相悉是诸苦,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义,我于彼经亦不说之。

  善男子,知受觉相,是名中智;分别诸受有无量觉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义,我于彼经亦不说之。

  善男子,知想取相,是名中智;分别是想有无量取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义,我于彼经亦不说之。

  善男子,知行作相,是名中智;分别是行无量作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义,我于彼经亦不说之。

  善男子,知识分别相,是名中智;分别是识无量知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义,我于彼经亦不说之。

  善男子,知爱因缘能生五阴,是名中智;一人起爱无量无边,声闻、缘觉所不能知,能知一切众生所起如是等爱,是名上智。如是等义,我于彼经亦不说之。

  善男子,知灭烦恼,是名中智;分别烦恼不可称计,灭亦如是不可称计,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义,我于彼经亦不说之。

  善男子,知是道相,能离烦恼,是名中智;分别道相无量无边,所离烦恼亦无量无边,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义,我于彼经亦不说之。

  善男子,知世谛者,是名中智;分别世谛无量无边不可称计,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义,我于彼经亦不说之。

  善男子,一切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是第一义,是名中智;知第一义无量无边不可称计,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义,我于彼经亦不说之。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所说世谛、第一义谛,其义云何?世尊,第一义中有世谛不?世谛之中有第一义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谛;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

  善男子,世谛者,即第一义谛。

  世尊,若尔者,则无二谛。

  佛言:善男子,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善男子,若随言说则有二种:一者、世法,二者、出世法。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义谛;世人知者,名为世谛。善男子,五阴和合称言某甲,凡夫众生随其所称,是名世谛;解阴无有某甲名字,离阴亦无某甲名字,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义谛。

  复次,善男子,或复有法有名有实,或复有法有名无实。善男子,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有名有实者,是第一义谛。善男子,如我、众生、寿命、知见、养育、丈夫、作者、受者,热时之炎、乾闼婆城、龟毛、兔角、旋火之轮,诸阴、界、入,是名世谛;苦集灭道,名第一义谛。

  善男子,世法有五种:一者、名世,二者、句世,三者、缚世,四者、法世,五者、执著世。善男子,云何名世?男女、瓶、衣、车乘、屋舍,如是等物是名名世。云何句世?四句一偈,如是等偈,是名句世。云何缚世?卷合系结,束缚合掌,是名缚世。云何法世?如鸣椎集,僧严鼓诫兵,吹贝知时,是名法世。云何执著世?如望远人有染衣者,生想执著,言是沙门非婆罗门;见有结绳横佩身上,便生念言:;是婆罗门,非沙门也。是名执著世。善男子,如是名为五种世法。善男子,若有众生于如是等五种世法,心无颠倒如实而知,是名第一义谛。

  复次,善男子,若烧、若割、若死、若坏,是名世谛;无烧、无割、无死、无坏,是名第一义谛。复次,善男子,有八苦相名为世谛;无生、无老、无病、无死、无爱别离、无怨憎会、无求不得、无五盛阴,是名第一义谛。复次,善男子,譬如一人,多有所能,若其走时则名走者,若收刈时复名刈者,或作饮食名作食者,若治材木则名工匠,锻金银时言金银师。如是一人有多名字,法亦如是,其实是一,而有多名。依因父母和合而生,名为世谛;十二因缘和合生者,名第一义谛。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所言实谛,其义云何?

  佛言:善男子,言实谛者名曰真法。善男子,若法非真不名实谛。善男子,实谛者无颠倒,无颠倒者乃名实谛。善男子,实谛者无有虚妄,若有虚妄不名实谛。善男子,实谛者名曰大乘,非大乘者不名实谛。善男子,实谛者是佛所说,非魔所说。若是魔说,非佛说者,不名实谛。善男子,实谛者,一道清净,无有二也。善男子,有常、有乐、有我、有净,是则名为实谛之义。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真实为实谛者,真实之法即是如来、虚空、佛性。若如是者,如来、虚空及与佛性无有差别。

  佛告文殊师利:有苦有谛有实,有集有谛有实,有灭有谛有实,有道有谛有实。

  善男子,如来非苦非谛是实,虚空非苦非谛是实,佛性非苦非谛是实。文殊师利,所言苦者,为无常相,是可断相,是为实谛。如来之性,非苦、非无常、非可断相,是故为实。虚空、佛性亦复如是。

  复次,善男子,所言集者,能令五阴和合而生,亦名为苦,亦名无常,是可断相,是为实谛。善男子,如来非是集性,非是阴因,非可断相,是故为实。虚空、佛性亦复如是。

  善男子,所言灭者,名烦恼灭,亦常无常。二乘所得,名曰无常;诸佛所得,是则名常,亦名证法,是为实谛。善男子,如来之性不名为灭,能灭烦恼,非常无常,不名证知,常住无变,是故为实。虚空、佛性亦复如是。

  善男子,道者,能断烦恼,亦常无常,是可修法,是名实谛。如来非道,能断烦恼,非常无常,非可修法,常住不变,是故为实。虚空、佛性亦复如是。

  复次,善男子,言真实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实者即是虚空,虚空者即是真实;真实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真实。

  文殊师利,有苦、有苦因、有苦尽、有苦对。如来非苦乃至非对,是故为实,不名为谛。虚空、佛性亦复如是。苦者有为、有漏、无乐;如来非有为、非有漏、湛然安乐,是实非谛。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不颠倒者名为实谛。若尔者,四谛之中有四倒不?如其有者,云何说言无有颠倒名为实谛?一切颠倒不名为实?

  佛告文殊师利:一切颠倒皆入苦谛。如诸众生有颠倒心,名为颠倒。善男子,譬如有人不受父母尊长教敕,虽受不能随顺修行,如是人等名为颠倒。如是颠倒非不是苦,即是苦也。

  文殊师利言:如佛所说,不虚妄者即是实谛。若尔者,当知虚妄则非实谛。

  佛言:善男子,一切虚妄皆入苦谛。如有众生欺诳于他,以是因缘,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如是等法名为虚妄,如是虚妄非不是苦,即是苦也。声闻、缘觉、诸佛、世尊,远离不行,故名虚妄。如是虚妄,诸佛、二乘所断除故,故名实谛。

  文殊师利言:如佛所说,大乘是实谛者,当知声闻、辟支佛乘则为不实。

  佛言:文殊师利,彼二乘者亦实不实。声闻、缘觉断诸烦恼则名为实,无常不住是变易法名为不实。

  文殊师利言:如佛所说,若佛所说名为实者,当知魔说则为不实。世尊,如魔所说,圣谛摄不?

  佛言:文殊师利,魔所说者二谛所摄,所谓苦、集。凡是一切非法非律,不能令人而得利益,终日宣说亦无有人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名虚妄。如是虚妄,名为魔说。

  文殊师利言:如佛所说:;一道清净无有二者。诸外道等亦复说言:;我有一道清净无二。若言一道是实谛者,与彼外道有何差别?若无差别,不应说言一道清净。

  佛言:善男子,诸外道等有苦集谛,无灭道谛。于非灭中而生灭想,于非道中而生道想,于非果中而生果想,于非因中而生因想。以是义故,彼无一道清净无二。

  文殊师利言:如佛所说,有常、有我、有乐、有净是实义者,诸外道等应有实谛,佛法中无。何以故?

  诸外道辈亦复说言诸行是常。云何是常?可意、不可意诸业报等受不失故。可意者名十善报,不可意者十不善报。若言诸行悉皆无常,而作业者于此已灭,谁复于彼受果报乎?以是义故,诸行是常。杀生因缘,故名为常。世尊,若言诸行悉无常者,能杀、可杀二俱无常。若无常者,谁于地狱而受罪报?若言定有地狱受报者,当知诸行实非无常。世尊,系心专念亦名为常,所谓十年所念,乃至百年亦不忘失,是故为常。若无常者,本所见事谁忆谁念?以是因缘,一切诸行非无常也。世尊,一切忆想亦名为常,有人先见他人手足头项等相,后时若见便还识之。若无常者,本相应灭。世尊,诸所作业以久修习,若从初学,或经三年,或经五年,然后善知故名为常。世尊,算数之法,从一至二、从二至三乃至百千。若无常者,初一应灭,初一若灭,谁复至二?如是常一,终无有二,以一不灭故得至二乃至百千,是故为常。世尊,如读诵法,诵一阿含至二阿含乃至三四阿含,如其无常,所可读诵终不至四,以是读诵增长因缘,故名为常。世尊,瓶衣车乘,如人负债,大地形相,山河树林,药木草叶,众生治病,皆悉是常亦复如是。世尊,一切外道皆作是说:;诸行是常。若是常者,即是实谛。

  世尊,有诸外道复言有乐。云何知耶?受者定得可意报故。世尊,凡受乐者必定得之,所谓大梵天王、大自在天、释提桓因、毗纽天及诸人天,以是义故,名定有乐。世尊,有诸外道复言有乐,能令众生生求望故,饥者求食,渴者求饮,寒者求温,热者求凉,极者求息,病者求差,欲者求色。若无乐者,彼何缘求?以有求者故知有乐。世尊,有诸外道复作是言:;施能得乐。世间之人,好施沙门、诸婆罗门、贫穷困苦,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象马车乘、末香涂香、众华屋宅、依止灯明,作如是等种种惠施,为我后世受可意报。是故当知决定有乐。世尊,有诸外道复作是言:;以因缘故当知有乐。所谓受乐者,有因缘故名为乐触。若无乐者,何得因缘?如无兔角,则无因缘。有乐因缘,则知有乐。世尊,有诸外道复作是言:;上中下故当知有乐。下受乐者,释提桓因;中受乐者,大梵天王;上受乐者,大自在天。以有如是上中下故,当知有乐。

  世尊,有诸外道复言有净。何以故?若无净者不应起欲,若起欲者当知有净。又复说言:;金、银、珍宝、琉璃、玻瓈、砗磲、玛瑙、珊瑚、真珠、璧玉、珂贝,流泉、浴池、饮食、衣服,华香、末香、涂香、灯烛之明,如是等物悉是净法。复次有净,谓五阴者,即是净器,盛诸净物,所谓人、天、诸仙、阿罗汉、辟支佛、菩萨、诸佛。以是义故,名之为净。

  世尊,有诸外道复言有我,有所睹见能造作故。譬如有人入陶师家,虽复不见陶师之身,以见轮绳,定知其家必是陶师;我亦如是,眼见色已,必知有我。若无我者,谁能见色?闻声乃至触法亦复如是。复次有我,云何得知?因相故知。何等为相?喘息、视眴、寿命、役心,受诸苦乐,贪求瞋恚,如是等法悉是我相,是故当知必定有我。复次有我,能别味故。有人食果,见已知味,是故当知必定有我。复次有我,云何知耶?执作业故。执镰能刈,执斧能斫,执瓶盛水,执车能御,如是等事,我执能作,是故当知必定有我。复次有我,云何知耶?即于生时欲得乳哺,乘宿习故,是故当知必定有我。复次有我,云何知耶?和合利益他众生故。譬如瓶衣、车乘、田宅、山林树木、象马牛羊,如是等物若和合者则有利益;此内五阴亦复如是,眼等诸根有和合故则利益我,是故当知必定有我。复次有我,云何知耶?有遮法故。如有物故则有遮碍,物若无者则无有遮。若有遮者则知有我,是故当知必定有我。复次有我,云何知耶?伴非伴故。亲与非亲非是伴侣,正法邪法亦非伴侣,智与非智亦非伴侣,沙门非沙门、婆罗门非婆罗门、子非子、昼非昼、夜非夜、我非我,如是等法为伴非伴,是故当知必定有我。

  世尊,诸外道等种种说有常乐我净,当知定有常乐我净。世尊,以是义故,诸外道等亦得说言:;我有真谛。

  佛言:善男子,若有沙门、婆罗门有常、有乐、有净、有我者,是非沙门、非婆罗门。何以故?迷于生死,离一切智大导师故。如是沙门、婆罗门等沉没诸欲,善法羸损故。是诸外道系在贪欲、瞋恚、痴狱,堪忍爱乐故。是诸外道虽知业果自作自受,而犹不能远离恶法。是诸外道非是正法正命自活。何以故?无智慧火不能消故。是诸外道虽欲贪著上妙五欲,贫于善法不勤修故。是诸外道虽欲往至正解脱中,而持戒足不成就故。是诸外道虽欲求乐,而不能求乐因缘故。是诸外道虽复憎恶一切诸苦,然其所行未能远离诸苦因缘。是诸外道虽为四大毒蛇所缠,犹行放逸,不能谨慎。是诸外道无明所覆,远离善友,乐在三界无常炽然大火之中而不能出。是诸外道遇诸烦恼难愈之病,而复不求大智良医。是诸外道方于未来当涉无边险远之路,而不知以善法资粮而自庄严。是诸外道常为淫欲灾毒所害,而反抱持五欲霜毒。是诸外道瞋恚炽盛,而复反更亲近恶友。是诸外道常为无明之所覆蔽,而反推求邪恶之法。是诸外道常为邪见之所诳惑,而反于中生亲善想。是诸外道希食甘果而种苦子。是诸外道已处烦恼闇室之中,而反远离大智炬明。是诸外道患烦恼渴,而复反饮诸欲碱水。是诸外道漂没生死无边大河,而复远离无上船师。是诸外道迷惑颠倒言诸行常,诸行若常,无有是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