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分为七卷,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序品第一至安乐行品第十四)是说一乘之因。后十四品(从地涌出品第十五至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是说一乘之果。也可说前十四品是开权显实,后十四品是开近显远;都是说最上乘法。
本品叙述无量无边大菩萨,住在下方世界虚空中,他们从地下涌出。为什么?因为要供养妙法莲华经,要护持妙法莲华经的缘故。这些法身大土在往昔时,曾经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现在他们都来弘扬妙法莲华经。
法华经嘱累品第二十二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现在这《妙法莲华经》讲到第二十二品,是〈嘱累品〉。为什么要有〈嘱累品〉呢?因为佛所说的经典,是教化众生的一种法。这种法,必须要有人来宣传、来流通,所以释迦牟尼佛吩咐这一切的菩萨、阿罗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给他们一些个工作;什么工作?就是叫他们将来以流通这部《妙法莲华经》作为自己一种责任和工作。“嘱”是嘱咐,“累”是劳累。“累”本来就是疲倦,像“啊!你做工做得累了!”“我累你了!”就是说我令你辛苦了,令你很疲倦的。
为什么要流通《妙法莲华经》呢?因为这一部经典,是最重要的经典。一切没有种善根的众生,听见这部《妙法莲华经》一字,或者一句、一个偈颂,都可以种善根。已经种善根的众生,在听见这部《妙法莲华经》一字、一句,或者一个偈颂,或者一品,又可以增长他这种善根。已经增长善根的众生,在听见这部《妙法莲华经》一字,或者一句、一个偈颂,或者一品,他这个善根就可以得到成熟的功德。已经到成熟这种程度、这种阶段上,若能听见这部《妙法莲华经》,或者一字,或者一句,或者一个偈颂,或者一品,或者一整部,就会得到解脱;可是若不听到这《妙法莲华经》,就不能得到解脱。这《妙法莲华经》所以谓之“妙法”,就是这样:你哪一类众生得到《妙法莲华经》的道理,都可以得到你所应该得的这种利益、这种功德。
怎么叫“流通”呢?流,就是从这个地方流到那个地方去;通,本来它不通的,现在叫它通了。好像那个水,只往前流,流入大海一样的道理。这《法华经》,怎么流通呢?卖佛经的地方,就叫“流通处”,就是你没有,你在我这儿买了一部经,你就有了,这就是流通经典。还有,这个地方没有这部经典,你从旁的地方请了一些经典到这儿,这也是流通;那么根本就没有经典,我们大家发心来印经典,这也是流通。
印经典,不是说我只印一部自己用。印经典的功德是最大的,也开你本有的智慧。你印一部经典自已用,这是开你自己的智慧;你若印十部、二十部,或者三十部、五十部、一百部,说:“我一个人也看不过来这么多经典,我印这么多干什么呢?”你可以送给你的亲戚朋友。你把它用最好看的纸包好,或者过年、过节,或者圣诞,你拿著作礼物,送给你的亲戚一部、你的朋友一部,写着:“这是我最不能舍的东西,现在我舍了,我来送给你!为什么我不能舍呢?因为这一部佛经太妙,也太好了!我看着它,就把我的愚痴都给赶跑了,我的智慧就都回来了,所以这是帮助我的一个最好的法友。现在我转送给你,希望你也像我这样子!”
你这么写,他一看:“喔,这是他最不能舍的,他舍了!”那么他也一定不会把它就放到垃圾篓里去。你若说:“这部经我不要了,送给你!为什么?我已经看过了,没有用了。”他一看:“喔,你把不要的东西给我,我也不要了!”就放到垃圾篓去,他连看都不看。你看,这就不是流通佛法的方法。
你能以种种的方便法门,来介绍这一部经的好处,那么他得到了,他真开了智慧,真明白了,真反迷归觉了,这个人就是你度的。现在你度他,将来你成佛,他就作为你的护法、你的弟子;为什么?因为你对他有利益。所以流通经典就是这样子,要用种种的方法来流通。
这是释迦牟尼佛说了经典,吩咐一切的菩萨、一切的弟子要来流通这部经典:“你们将来应该受持、读诵这《妙法莲华经》!你们各位菩萨应该书写、为人讲说《妙法莲华经》!等我入涅槃之后,你们尽量对一般人来弘扬、宣传这一部《妙法莲华经》!”所以叫“嘱累”。
再举一个你们很容易懂的。怎么叫“嘱累”?好像我们现在办这份《金刚菩提海》杂志,我就告诉他们:“你快点做,下个月早一点把它做出来,寄出给人。”这就是嘱累。就是这个,没有旁的。你们现在大约都懂了?这现前的事情这么一说,你们都知道这个意思了;不然的时候,怎么叫“嘱累”?就是叫我们大家来做去!
因为当初,或者你也在释迦牟尼佛这个法会,我也在这个法会,我们大家都是听过释迦牟尼佛这个嘱累,所以现在我们又讲说《妙法莲华经》,又听闻《妙法莲华经》,又要来受持、读诵、书写这《妙法莲华经》。我们现在这种工作就是受释迦牟尼佛的嘱累──你们听经也是这个工作,我讲经也都是这个工作。我们都是听释迦牟尼佛这个法,现在都照这个法去做!
嘱累,也就是流通。现在由中美佛教会、佛教讲堂各位护法居士,大家来发心想印《六祖坛经》;这一部《六祖坛经》是有注解的,所以人看着很容易懂的。在美国这一切的众生,我觉得和《六祖坛经》很有缘的,所以我们要发起印这部经。最好每一个人都发一个大乘菩提心,不要发小乘菩提心;大乘,就要做一个法的布施。法的布施,胜过一切财的布施;但是法的布施,也要有财的布施来帮助。你先用钱来印经,把经印出来,才能送给人;这样你就不会讲经,也和你讲经的功德是一样的,因为这已经有注解了!
我们这个讲堂很小的,有很多人想来听经,就怕没有地方坐,要站着听,觉得很辛苦,所以就没有那么多人来。现在你做法的布施,送给你的亲戚朋友,他们没有时间来听经,他们可以看经。一看这个经就懂了,对佛法就有认识了──就算不能完全认识,多多少少他们明白一点了。这就是你来教化他,令他们发菩提心!
我在香港的时候,我尽量提倡印经。在我初到香港那时候,一部经书也没有;你想找一部经书,那是非常困难,因为从来都很少人印经。那时候,我先印《法华经》;我们这儿讲《楞严经》用的本子,也是在香港讲《楞严经》的时候印的。我这么一提倡印经,以后其他的佛教团体也都发起印经来了,影响得现在香港佛经很多。现在到美国这儿,佛经也很少,我们现在先发起来印经;一个人若印多一点,这就是弘扬佛法的一个办法。你一方面印经,一方面又开你自己的智慧。你智慧为什么没有开呢?为什么你这么迷?就因为功德还不够,你就少智慧。你若功德大了,就有智慧了,就没有愚痴了,也不迷了,就觉悟了。说是:“放生也要做功德,印经也要做功德,又要供养三宝,也要做功德;我做了很多功德,怎么我还这么迷呢?”你觉得你做得很多,其实你做的功德还是很少的。
你来比较一下,你是做功德的钱用得多,还是吃东西的钱用得多?你比较一下,你是做功德钱用得多?还是穿衣服钱用得多?你比较一下,你是做功德钱用得多?还是住房子钱用得多?你可以比较一下。我前几天写那个〈三烦事〉的偈颂
无布难裁寒冷烦,无米难炊饥饿烦,
无房难住风雨烦,终日徒呼无难烦。
衣、食、住,那三种烦事,你说你用钱用得多少?你比较一下。你自己的衣、食、住用钱用得那么多,你说你功德做得多不多?吃的、穿的、住的,这些个就是用多少,自己也不觉得多;印点经、放一点生,就觉得功德做得多了。你再要是欢喜赌钱的,你比较一下,你赌钱输的钱多,还是做功德的钱多?好吃迷魂药的人,你再比较一下,你是吃迷魂药的钱多,还是做功德钱用得多?试试比较一下!你再比较一下,你做功德的钱用得多,还是你买汽车的钱用得多?你再比较一下,你是做功德的钱用得多,还是旅行、到各处去玩,用钱用得多?你比较一下,那么你自己就知道你的功德是多少了。
※ ※ ※ ※
无论打观音七,或是打禅七、打佛七,都是同样重要。你不要以为念观音菩萨没有什么意思,我们这儿念念坐坐,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你愿意修静也可以,愿意修动也可以,所以“动不碍静、静不碍动”,这是很圆融的法门。你不要不明白佛法,以为这个就是好,那个就是不好。“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没有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这好和不好,是在你自己那儿说的;在佛法上来讲,都是平等的。
※ ※ ※ ※
C2 嘱累品明如来摩顶付嘱(分二)
D1 嘱累受命 D2 时众欢喜 D1(分三)
E1 如来付嘱 E2 菩萨领受 E3 事毕唱散 E1(分三)
F1 正明付嘱 F2 释付嘱意 F3 诫勉随宜
今F1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
尔时:当尔之时;就是释迦牟尼佛说完〈如来神力品〉之后,接着开始说〈嘱累品〉的时候。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释迦牟尼佛从所坐的法座起来,现出一种最大的神通力量,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用右手来摩这些没有数量那么多的大菩萨顶。对着诸大菩萨这样地说──
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我在以前无量无边这么多的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在这么长的时间,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修习这个非常难得的、百千万劫也遇不着的这种无上正等正觉的法。什么法呢?就是《妙法莲华经》这个法。今以付嘱汝等:现在我把它托付给你们这些菩萨之中的大菩萨,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你们这些大菩萨,应该专一其心,来流通、宣扬这一部《妙法莲华经》,宣扬这无上正等正觉的法,普遍地令一切众生增加法益,令人人明白这种法。
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像这样三次摩这一些个大菩萨的顶,也说了三次。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我在无量百千万亿这么多的阿僧祇劫,在那么长的时间,修习非常难得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法。今以付嘱汝等:现在嘱咐你们各位菩萨了!就是令你们各位来做这种的工作。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你们应该受持这种法、读诵这种法,广大地对一切众生来宣扬这种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使令一切众生,都普遍闻知这种无上正等正觉的妙法。
F2 释付嘱意
所以者何?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亦无所畏,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
所以者何: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来有大慈悲:因为如来有大慈悲心,所谓“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无诸悭吝,亦无所畏:没有不舍得的心;悭吝,就是不舍得。譬如本来你有钱想印一部《法华经》,一想:“十块钱,这么多!我不印了,这个钱太多了!”这就叫悭吝,就是不舍得了。如来没有这种悭吝的法,也没有所恐惧。
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又能布施给一切众生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就是大觉的智慧。那么“佛的智慧”和“如来的智慧”有什么不同呢?佛就是如来,如来就是佛;佛得到大圆满觉,如来也是大圆满觉,这种智慧是没有穷尽的。自然智慧,就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智慧。
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如来把一切的法宝,统统都布施给众生,所以如来是一切众生的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你们这一些个大菩萨,也应该跟着学如来这个法,千万不要生出一种悭吝心,不要不舍得。
F3 诫勉随宜
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将来世的时候,若有修五戒十善的男子和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能深信佛的这个智慧的人,你们应该给他讲演、宣说这《妙法莲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使令这一切众生,都知道这一部《妙法莲华经》的妙处。因为你想要令一切众生得到佛的智慧的缘故,必须要给他讲说《法华经》。
若有众生不信受者:那么你给他说《法华经》,假使有的众生,他们不相信这《法华经》的妙处,那又怎么办呢?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应当给他讲一讲其他深妙的那个经典、那种佛法,你指示他、教化他,令他得到利益而欢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你们这一些个大菩萨若能像这样去做,那就算你们已经报答十方诸佛的佛恩了!
E2 菩萨领受
时诸菩萨摩诃萨,闻佛作是说已,皆大欢喜,遍满其身,益加恭敬,曲躬低头,合掌向佛,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诸菩萨摩诃萨众,如是三反,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时诸菩萨摩诃萨,闻佛作是说已:当时这一些菩萨之中的大菩萨,听见释迦牟尼佛说完了这话之后,皆大欢喜,遍满其身:他们皆大欢喜,遍满全身都非常欢喜。益加恭敬,曲躬低头,合掌向佛,俱发声言:更加恭敬于佛,曲躬身体。曲躬,就是把身弯曲起来;本来身体是直的,那么他把身体弯弯着,这就向佛表示恭敬。把头低下来,合起掌来,同时就对佛说了。
如世尊敕,当具奉行:世尊!我们愿意照着世尊所敕命、教诲的,一定依教奉行,我们一定不会违背世尊的意思。唯然世尊!愿不有虑:唯,就是答应世尊的吩咐了;然,就是照世尊所说的办。我们希望佛不要忧虑这件事情!
诸菩萨摩诃萨众,如是三反,俱发声言:这一切菩萨之中的大菩萨,像这样说了三次;三反,也就是“三白”,对着佛说了三次。大众一起发出声音地说,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世尊!我们照着世尊所敕命的来做,我们一定照着佛所吩咐的话来做。我们希望世尊不要忧虑这件事情。
E3 事毕云散
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而作是言: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
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令从十方而来的这一切分身诸佛,他们都可以回到自己所住的国土去。而作是言:就这样说了,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你们各位分身的诸佛,现在你们事情已经办完了,你们都应该随着你自己所住的国土,回到那个地方去了!多宝佛塔也已经来证明讲这《法华经》了,也可以回到下方世界去住了!
D2 时众欢喜
说是语时,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坐宝树下,师子座上者,及多宝佛,并上行等无边阿僧祇菩萨大众,舍利弗等声闻四众,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说是语时,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坐宝树下,师子座上者:释迦牟尼佛说这些话的时候,各坐在菩提树下、师子座上这一些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及多宝佛,并上行等无边阿僧祇菩萨大众:以及多宝如来,并有上行等无量无边阿僧祇那么多的菩萨大众,舍利弗等声闻四众:还有大智舍利弗尊者等声闻四众。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以及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等,这包括天龙八部都在内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大众听见释迦牟尼佛这样的说,统统都皆大欢喜了!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