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的梵语是波罗提木叉,意思是随顺解脱、处处解脱等。持戒能止恶防非、得到解脱。佛陀在经教中,多次宣说戒律的重要性。在《佛遗教经》中,佛陀更是提出“以戒为师”。他说:“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优婆离,又叫车匿,是佛当太子时的仆人。他曾跟随佛陀游四门,亲见生、老、病、死之苦。他也曾随佛陀在天人的帮助下踰城而出。后受太子所嘱,返回王宫,表达太子的修道决心。净饭王派五大臣寻找太子时,他亦随行,从此后跟随佛陀,不离左右。即使后来五大臣怀疑太子不能修苦行而先后离开时,他也始终跟随。故而他说:“亲见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
既然曾是仆人。优婆离可能不认识字,更不懂多少道理。但他能圆满的受持戒律,最后由戒律(身识)而获得圆通。是佛陀众弟子中的“持戒第一”。
为什么将持戒归为身识呢?这是因为,守持戒律就是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这里体现了身根对离、合二尘而产生的分别识心。当优婆离受持戒律,从最开始的有分别识心到最后的无分别时,身识就因此而获得了圆通。
佛陀制定的戒律,号称三千威仪,八万四千细行,这些数目是这样得来的。
二百五十比丘戒,分别落实在行、住、坐、卧四大威仪上,就有一千戒。
一千戒分别落实在身、口、意上,就成了三千威仪。
三千威仪再分别落实在身口七支(身三口四: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上,就是二万一千戒律。
二万一千戒律在结合不贪、不嗔、不痴、不慢四行,就成了八万四千细行。
佛戒中,又依照体性分为性业和遮业。如杀、盗、淫、妄等体性本恶的业,是性业。如喝酒、吃荤辛、垦地等体性非恶,但能引导作恶的业,需要遮止,叫遮业。不少人轻忽遮业,这是不恰当的。常喝酒者,难免因醉酒而举止失当,乃至造下罪业。而常食荤辛者,很容易对杀生麻木,从而造下杀生罪业。
这句“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以吃素体验来说明。
刚开始时,嘴里吃素,心里馋肉。此时身守戒,身因欲望减少而得自在,但心未能清净。然后,吃素久了,心里没有吃肉欲望了,这是心守戒。心从馋肉相中解脱了,心得通达。此时身心之间不再对立别扭。不该犯的戒,身心皆能远离;要守护的戒,身心皆能守护。最后功夫纯熟到成为习惯,在无分别中自然就能守好戒律。
身根对触尘而产生身识。前面跋陀婆罗沐浴时,由水洗尘的离合相,而悟到触尘的空性。毕陵伽婆蹉因为踩到毒刺,身体疼痛而悟到知觉(身根)的空性。这里,优婆离在戒律守持中,身、心合一而证得身识圆通。这就是根、尘、识三个方面分别解结、获证圆通的例子。
我们都知道学习楞严经要认真,我们同时也可以去了解一些楞严经的事情,还有就是没有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多想想楞严经。比如:楞严经是什么法门,这些都是可以的。以上只是本人的个人观点,若是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还希望诸位师兄多多包涵。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