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五戒与十善

发布时间:2023-08-21 09:07:56作者:大悲讲解

五戒与十善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类在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急剧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价值危机和精神危机。我们或许可以从传统的佛教伦理道德学说中,发掘出缓解这些矛盾与危机的丰富资源。

  戒是梵文sila的意译,音译为“尸罗”。律是梵文Vinaya的意译,亦称“调伏”、“灭”、“离行”、“化度”、“善治”等,音译为“毗尼”、“毗奈耶”、“鼻奈耶”等。是指佛教为比丘、比丘尼所制定的禁戒,谓能制伏诸恶。戒律是将戒和律合起来,泛指佛教为出家、在家信徒所制定的、用以防非止恶的一切戒规。

  中国佛教律宗将所有戒律分为两种:一是止持戒,二是作持戒。止持戒是指防非止恶的诸戒,教人“诸恶莫作”,是“止诸恶门”。作持戒是指教人“众善奉行”的戒,是“修诸善门”。

  作为佛教三学(戒、定、慧)之一的“戒”,虽然条文繁多、严格,但实际上并不是以约束和限制为目的,而是针对众生的烦恼习气,通过遵守戒律加以克服,从而实现修持佛法、获得解脱的终极目标。《华严经》曰:“戒是无上菩提本。”只有严格持戒,才能进入真实的禅定,进而生发菩提智慧,达到了生脱死的涅槃境界。因此,佛教徒遵守戒律,在很大程度上是出自追求佛教理想境界的自觉,体现出道德自律的性质。

  佛教的戒律有很多,对在家众和出家众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我们经常说的五戒、十善则是僧俗两众共通的。所谓五戒是:一不杀生,尊重一切生命,不许杀害;二不偷盗,也叫“不与取”,不能擅取他人的东西;三不邪淫,不许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四不妄语,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能乱说,不骗人;五不饮酒,不饮用带有刺激性的、容易麻醉神经或使人丧失理智的饮料。所谓十善业,简称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其中,前四项与五戒的前四戒相同,不两舌即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不恶口即不说脏话、不骂人,不绮语即不说杂秽语,包括无意义的话、吹牛和哗众取宠的语言。十善的后三项就是要戒除佛教通常所说的贪、嗔、痴“三毒”。在这十善中,前三项属于身业,次四项属于口业,末三项属于意业。与此十善相对的,如杀生、偷盗等,就是“十恶”。

  很显然,佛教所倡导的“五戒”、“十善”等道德规范,去恶从善的伦理准则,基本上包含了现行社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我们将其中的某些条文加以现代诠释,就更契合现代社会的现实要求和现代人的表述习惯。不杀生就是对所有生命的尊重,这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具有积极的意义。不偷盗就是对公私财产所有权的尊重,这与个人(包括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现代理念完全吻合。不邪淫则有利于对维护社会和家庭的和睦稳定,根除养情人、包二奶、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不饮酒的规定,从近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起,就有许多有识之士将其含义扩展为禁用鸦片、烟草、毒品、酒精等刺激兴奋神经的物品。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等,对于提高诚信与个人修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至于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则有助于我们提高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净化心灵世界。

\

  总之,挖掘和弘扬五戒、十善等传统佛教道德规范中所包含的积极因素,有助于促进现代社会的道德完善,推动人类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缩小等级和贫富差异,净化心灵,增长智慧,健全人格,克服自我中心、精神空虚、物欲膨胀等心理问题,减少战争、恐怖、暴力、疾病等社会问题,实为医治现代社会和人生疾病的一服良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