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神秘失踪的十八年’疑案 ──佛教与基督教的渊源探原之一

发布时间:2023-11-03 09:50:59作者:大悲讲解

  我从前曾在【内明】月刊提过耶稣基督到过印度研究佛学。远在数十年前,虚云和尚也早就提起过同样的讲法(见虚云年谱内:民国三十二年一百零四岁答某公问法书) 。

  我说过耶稣往印度研究佛学,事载于原始本子的新约【彼得福音】内。大彼得是耶稣的最早门徒,与西门一同归依耶稣,跟随耶稣最久,是耶稣最得力的左右手,当然对于耶稣有更深的认识,可能圣彼得比任何门徒对耶稣的认识都深入得多。作为大弟子及随身侍者,彼得对于耶稣的一切事迹都有纪录下来,但是当时并未自称为福音,只称为【水徒行传】(英文称为:Aquarian Apostle Chronicle),记下耶稣的言行语录甚详,其中提到耶稣去印度学习东方宗教。

  在耶稣上十字架受难之后,各门徒星散,各处传道,大彼得前往罗马传道,被罗马人逮捕焚死。他的笔记则被门徒收藏,被改名为【水徒福音】(Aquarian Gospel),实在可说是最早的新约的一部份。

  其他门徒:马太、约翰、路加、马可等各人都是较晚归依耶稣的,他们各人所记录耶稣的言行与语录,后来被称为四大福音书,与大彼得的福音书,互相衔接。

  大彼得所记录的,是耶稣十二岁初次讲道以后,直到三十一岁重返以色列进入耶路撒冷的十八至二十年当中的一切重要事迹,一直纪到耶稣上十字架。

  马太等四大福音,记载耶稣出生到十二岁初次讲道于犹太教堂,但是十二岁后的事迹全然只字不提,记载中断,直到耶稣登上橄榄山被魔鬼试探,在约但河受洗礼于圣施洗约翰,才有纪录,而那时的耶稣已经有三十一二岁了。

  四福音强调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天赋超人能力智慧,十二岁即能在犹太教堂讲道折服各犹太长老,但是四福音对于耶稣十二岁至三十一岁之间的传道事迹只字不提,这事岂不奇怪?依理说,他们应该都有详细纪载才对呀!难道耶稣在彼十八至二十年中的事迹都一无可提?全都不值得纪录?

  细读四福音书,我们不难发现四者文字语气与纪事如同出于一人口吻!好像是经过细心整理删改统一的。

  同一件事,四个人的看法说法,怎可能如此统一?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各有各的观点,总不会完全吻合的。

  四福音已经过历代教廷删改增减,所以才会有现在本子的钦定统一模式。其实,新约当初并不是这样子的。

  当初的原始新约,有【彼得福音】,也有其他门徒的笔录,在份量上,比今本要多上不只十倍!

  圣保罗原名扫罗,本来是一个官吏,一向仇视及迫害基督徒不遗余力,他并没有归依在世时的耶稣。他是某次喝醉了酒,在路上看见已经上了十字架升天的耶稣基督对他显圣,他才改邪归正成为基督徒。从此洗心革面,发奋努力宣扬基督教义,成为基督教西传欧洲的最大功臣。他的笔记与书函很多,后来编辑为【罗马书】【哥林多前书后书】等等。

  被尊为首任教宗的保罗,弃家而出家传道,立下清规,创下基督教修士的严格苦行修行济世风范,为后世所宗,保罗律己极严,尤其痛责淫乱,最禁酒色。他对于耶稣的早期弟子大彼得,有没有争取领导地位,我们很难断言,但是,那是不无可能的。因为保罗的才干,一归主之后,就立刻压倒了各门徒。而当时,大彼得正是公认共戴的耶稣继承人。

  大彼得与西门都出身是渔夫,原在加利利海航海捕鱼,在教育水准上,自然比不上出身尊贵的保罗,渔人与海员生涯阶段,难免酒色寄情,归依耶稣以后,当然改掉酒色嗜习,但是,恐怕多少也还有些残余的不羁态度罢?大彼得的自由作风与豪放态度,是主张苦行禁欲的保罗所不满的。彼得与保罗不相为谋,各传各道。如果彼得不是死于罗马人手中,或者一场剧烈的权力斗争,终不可避免发生于彼得与保罗之间的。

  保罗后来以其正统继承耶稣的地位,着手整理经典,不用说是把自己的【罗马书】【哥林多书】之类全都收进新约内。同时,把大彼得的笔记【水徒行纪】整个删除不留。耶稣在十二岁到三十一岁之间的二十年周游各国传道与研究其他宗教的经历,在保罗这样极端狂热的‘基督至上’信徒看来,那都是有损耶稣声誉地位的,无必要保留的!耶稣是唯一的神──上帝的化身,怎可以被记载去各国参学?

  从首任教宗保罗开始,教廷就一直在用心整理新约与旧约,首先在旧约内加入‘弥赛亚’将临的预言(犹太教的旧约本子并无这些预言)。然后统一四福音书的叙述,以确立耶稣的地位是天赋的、超人的。把任何有关耶稣青年时代周游列国的纪录全都毁灭不留,务必要把耶稣讲成唯一的至尊至大荣耀的救主──当然是不需要向任何人学习的。

  新旧约在中世纪已定了现型。西传拉丁文本子被译成英文的,当前最流行是英王詹姆士钦定本子,里面就更看不到耶稣青年时代的言行了。

  各种本子的新约,都有些用心可诛地将大彼得贬格。各福音都说:犹大出卖耶稣以后,罗马与犹太士兵来客栈搜捕耶稣之时,问彼得:‘你认得这个人是不是耶稣?’彼得就答:‘我不认得这个人’,这段有名的‘彼得三次不认主’故事,其实是可疑的!彼得是首徒,早已将生命都献出来追随耶稣,甘愿为师而死,怎会那样贪生怕死而否认他的师父?

  这一段纪载,极有可能是有意伪造来贬格彼得的!热血豪迈而忠烈的大彼得,不可能有那种不义的态度!总之,圣彼得的笔记,都被保罗与古代教廷删除了,秘存于教廷资料馆的‘彼得福音’也被毁掉了。

  可是,在土耳其与伊朗及苏联交界的阿拉利山腰的修道院,在爱琴海一个小岛的修道院等数处都还秘藏看羊皮古本的彼得福音书,即【水徒行纪】。

  这些秘本,今人恐怕难得一见了。

  我从前写过,我神游得见这些古代秘本,许多人总认为我是讲神话,我一直都盼望,有一天让我有机会找到这些秘本之一,将之公开于世,以证我言不诬。

  我同时也知道,世上也还有许多人知道有这本彼得笔记的水徒行纪,甚至于还有英文译本。不过由于基督教无论新教与旧教都不承认这些本子,更不承认耶稣去过印度学习佛法,所以,纵然这些本子问世,也必会遭到基督教大力击抨的。这种本子必难广传,我若想找到它,恐怕比大海捞针还困难!

  我查遍了数不清的图书馆与学府,都找不到这本【水徒行纪】,可是我并不灰心,我知道总有一天会找到的。

  我无意要把耶稣说成是佛教徒,也无意说耶稣的学问全部得力于佛教,我只想证明,这一个伟大的宗教家,以其深思好学,必然曾经涉猎过许多宗教哲学的学问,在其青年时代,极有可能曾经到过当时文明最盛的印度去参学研究各种学问。古代印度阿育王武功极盛,曾经征服安息(波斯)与中东各国,疆土拓至埃及与马达加斯加。阿育王早年残暴,后来皈依佛法,成为最大力的护法君王,在各处建立佛教道场与无数佛塔,派出许多佛教僧人前往中东各国传法。到了耶稣时代,阿育王的帝国已不存在,但是佛教在中东的残余影响力仍然可观(至今仍有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之间的佛教寺院残迹可见,在伊朗境内的山地也还有可见的佛教遗迹)。──请参阅国家地理杂志。

  佛教的慈悲平等济世作风,与当时中东地区的狭隘民族自私自利的宗教完全相反。更不是极端偏见狭窄排外的犹太教所能望其项背。耶稣从小就不满犹太教的极端民族自私排外,他可能对于充满平等慈悲的佛教感到有兴趣,更可能被佛教的深奥与神秘吸引。好学深思的他,立意往印度研究东方宗教哲学,应该是很顺理成章的事,何况那时代,正是佛教第三次结集经典后不久,对于这位青年宗教革命家,必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他从以色列出发,经波斯、阿富汗而进入印度,这并不是‘全无可能’的事。基督教徒历来否定耶稣东行研究东方宗教,完全是犹太民族宗教的狭窄仇外心理的残余心理影响所致!基督徒是没有自由可以考查经典的,只有盲目接受自古以来教廷颁定的圣经,并不知道这样盲信观念的对外排斥,实际上已经恶意地否定了耶稣基督在东方的研究与传道事迹,并且减削了耶稣的博学精湛修为!

  现今当代的基督教神学院很多都已设有比较宗教科目,教廷设有研究佛学的课程。研究佛学并不会减少基督教本身的自尊,也不会因研究而就成为佛教徒,不明白为什么仍有许多固执的基督教徒一意孤行地否定非基督教的一切学问!他们甚至于不容许耶稣游历东方研究东方宗教哲学。这都是过犹不及的极端狭窄自我心理作祟!

  有人说当时交通行旅不便,耶稣不可能去那么远,这种讲法是幼稚可笑的!

  太古时代的亚洲民族已经行经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大雪原,跨越白令海峡而进入北美洲。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有中东商旅开始经西域进入中国,秦代汉代已有数以万计的波斯商旅骆驼队由阿富汗进入新疆天山,走向开封。成千成万的犹太人循着‘丝绸之路’来华,定居于开封洛阳。关山虽远隔,沙漠雪山,也都阻不住古代的旅人。哪像今人这样,没有汽车飞机就走不动?在古代,从波斯经阿富汗进入中国或印度,是商旅驼队不绝于途的必经路线。耶稣为什么不可能循此路到东方来?耶稣志在传道,当然会上各国去传道及参学,怎会限定在以色列境内活动?

  我认为耶稣经阿富汗进入印度研究以佛教为主的东方宗教哲学是合乎情理的事!圣经新约完全不提,完全是保罗及其同路人的犹太民族自私、偏狭遗风的做法。

  基督教某神父说,圣经提及耶稣东行,亦未提及耶稣三十一岁以前的事,是因为那一段他没有什历重要的事!

  这些话可以令人信服么?耶稣在那二十年之中,竟然没有一件事值得一提么?

  圣经新约不厌其详地纪述耶稣出生的奇迹,十二岁讲道折服各长老,三十一岁折服施洗约翰……甚至在路上咒诅一株没有果子供给他吃的无花果树使之立刻枯萎……,但是,竟完全不不提他在十二岁到三十一岁这一段做什么事这不太奇怪了么?

  我一直在找寻圣彼得的笔记;因为三十一岁以后的耶稣讲的博爱,接近佛陀讲的慈悲,耶稣讲的‘天国就在你心中’很像佛教讲的即心如来及诸法由心生,耶稣讲的‘要爱你的敌人’,很像佛教讲的‘怨亲平等’……耶稣讲的与佛陀接近的道理,多得不胜枚举。‘信主得救’接近‘念佛往生’。

  而耶稣在十二岁于犹太教堂讲道所讲的,并没有他三十一岁以后所讲的接近大乘思想的内涵,十二岁的他所讲的只是犹太教的民族宗教思想,未有大乘的博爱观念──假如他当时讲的是平等博爱,还不老早就给犹太教长老缚了起来,吊起来打个半死?那里还会对他表示佩服?犹太教是最极端民族主义的,直到今天二十世纪末,仍然与阿拉伯民族,在叙利亚作殊死互相屠杀(旧约列王纪每一章都记载着,以色列人每攻占一国一城,就屠城杀了几十万人,杀尽一切男丁老幼引以为荣)。犹太人怎会容许耶稣讲不分种族界限的平等博爱?由此反证,可知耶稣少年时代尚未讲博爱,必然仍是讲犹太教的所谓‘公义’ ──即是尊崇犹太人而排斥其他民族的极端主义──故此才获得各长老一致赞扬称奇。

  那么,从十二岁时代的犹太民族自私观念,怎样转变到三十一岁以后的博爱无种族歧视观念?又怎样转变成为自我牺牲的利他思想?

  我认为这种伟大的崇高理想,断不是陋居于穷乡僻野山村做木匠所得来的,说是天启,毋宁说是从苦行参学而渐悟得来。耶稣初年跟他父亲约瑟学做木工,约瑟是个乡下穷木匠,懂得多少学问?以色列文盲比例,当时高达几乎百份之九十九,约瑟可能是个博学者么?能教给儿子什么?而且,以色列民族充满看仇恨思想!

  我认为耶稣的伟大博爱思想的成熟是渐渐形成的,而且不是在家里形成的。在充满仇恨思想的以色列,断不会有博爱思想生根的余地,也断不会有任何博爱平等的思想影响耶稣。他的思想必然是在当时佛法大行的印度受到了佛教大乘思想的影响,而渐趋于成熟,后来自创思想体系。

  我深信此种推论不会离事实很远,我认为圣彼得的笔记是很重要的。耶稣在当时,必然已经相当有名,他已具有超凡的神通大能力,才可折服粗犷不羁的渔夫水手彼得与西门,使他们口服心服归依了他,放弃打鱼的生涯,也放弃了酒色赌博之类的恶习。那时耶稣在以色列初收门徒(他在十二岁到三十一岁这段,竟没收一个门徒,岂非奇怪?显然他在彼十八年至二十年当中,并不在以色列境内),可能尚未有太多的追随者,暇时他必会向彼得讲及他在过去二十年的往事,并教彼得与西门识字学问,那么,彼得以首徒身份,把耶稣早年的事迹笔记下来,这也是很合理而又极可能的事。无疑是写在羊皮做的册子的,我们若能找到彼得笔记,一定会有很多发现。

  我自己老早神游读过彼得的【水徒行纪】(水上门徒的称谓,是因为彼得是个在水上航行的渔夫),可是,神游是一件事,我又没有龙树的神通可以醒来把全文记下来,我只好盼望见到现代西方的译本,而我也深知是有这种本子的,教廷不能只手掩口,也不可能禁尽全世界的秘本藏书。西方人士必有译出一秘本的,就像一九五七年发现【死海经卷】一样,如今死海经卷也有了英文本子。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廿一日下午,在温哥华,我偶然外出,有一种力量促使我进入一家旧书店,我一直走到数十行书架当中的最深最僻的一角,打算看看有什么值得一看的西方医学书籍。因我喜欢看医学书籍,每次进书店,都是不看旁的,只找这一类书,这一次也不例外。我来到医学参考书部门,还未开始找书,赫然地出现在我眼前的,竟是一本厚厚的【水徒行纪】!

  这本书是一本相当陈旧的英文译本,脱皮脱页,并没有插放在书籍队伍之中,只是孤零零地,平平放摆在医学书籍队伍的上面!叫我第一眼就瞧见了它!

  宗教书怎么跑到医学部门?宗教书部门根本就不与医学部门接近,隔了十多行书架!这本书怎么会给平放在医书上的呢?这是一本无疑的绝版书,看它出版的年代,是一百年前了!

  我捧起这本旧书,一时感动欢喜得泪涌盈眶!我简直难以相信这是真实的!

  多年来的苦心寻觅,都无消息,踏破铁鞋无觅处!如今突然奇迹出现在我眼前!能说这不是佛菩萨的安排么?

  我立刻翻开这本书,在残缺不全的页次内,找到了下面的各款章目标题:

  ‘耶稣在印度’‘耶稣在西藏’‘耶稣在波斯’‘耶稣在阿富汗’‘耶稣在土耳其’‘耶稣在埃’……

  我大喜过望!也不再流连,立刻捧着此书,走向柜台付钱,五块钱加币买下这本旧书,书店老板是个英国人,看我这么欢喜,他说:‘别太高兴了,这本书可能是伪经,是教廷不承认的,任何教会都认为这本书是伪造的!’

  伪造也罢,伪经也罢:什么叫做真本?什么叫做真经?

  基于我的推论逻辑,加上我的心力神游所见,我知道这本书有根据的,我认为只要合情合理的事就是真,不合理的就是假,教廷与教会承不承认,并不能有损此书的记载的真实可能性!

  抱着【水徒行纪】回家,我欢喜得大叫着告诉母亲,又打电话告诉冯公夏伯伯,冯伯伯也欢喜,他说:‘这个发现是很重要的,你把它翻译出来给大家看看吧!’

  三百多页,合计约有二十万字,不是一下子能译出来的。我只可先择其要目译出在内明发表,供给大家参考,我们何妨姑妄一读?姑妄言之姑妄信之?

  【水徒福音】摘要 (水徒行纪,又称彼得福音)

  第一部:

  第一章:叙述耶稣母亲玛利亚的身世。

  第二部:

  第二章:‘施洗’约翰的出生(耶稣的表兄)。

  第三章:耶稣出生。

  第六章:犹太王下令捕杀新生婴儿,玛利亚与丈夫约瑟携带耶稣逃入埃及避难。同行 者,有姨母伊利沙白及其子约翰(施洗)。

  第十章

  约翰与耶稣同在埃及佐安(Zoan)接受教育,师傅是一位隐士伊利胡(EliHu)。

  第一、二节:伊利胡教给耶稣知道:古时候,遥远的东方,有一种宗教,他们居住在和平之中,他们看见内悟的光,他们在智慧之中修行,他们称为婆罗门。

  第三节:但是婆罗门祭司们肉体欲望太贪婪,他们擅改律法,以作为满足肉欲与贪欲,使贫苦的人民负担沉重,婆罗门教已经越来越腐化。

  第四节:幸而在那黑暗世代之中,尚有少数的圣者洁身自爱,秉持着伟大的智慧灯光照耀世界。

  第五节:他们保存婆罗门的智慧,你可以在他们的神圣经典中学到那些大智慧。

  第六节:在沙地亚(Chaleada波斯古国迦底亚)有一个虔诚的婆罗门,名叫德拉(Terah),住在乌尔(Ur),他的儿子更是虔诚信奉婆罗门教,人们就称他为‘阿婆罗门’(Abram)。他被遣派离开父亲,去开宗成为希伯来民族的祖先!

  第七节:德拉带了妻子和儿子,和他的羊群西行,同行还有他的一些亲族。来到哈兰(Haran),德拉死于彼处。

  第八节:德拉的儿子阿婆罗门继承父亲的羊群牲口,率领亲族继续向西方移居。

  第九节:他来到迦南(Canan──即今日以色列叙利亚一带)地区的摩拉橡林(Oaks of Morah,就设立营幕居留。

  第十节:不久,当地发生了饥荒,阿婆罗门率领他的亲族和牲口羊群,进入埃及,来到肥沃的佐安土地,设营居住。

  第十三节:在佐安,阿婆罗门设立了圣庙,传授婆罗门教的智慧及天文科学。

  第十四节:他教会了很多人,后来他率众回到迦南地区居住,定居于马末利平原(Mamre),老死于彼处。

  第十五节:他的一生事迹及其子孙的事迹,都载于以色列民族的希伯来圣经之内!

\

  ( 这位阿婆罗门,即是旧约中所讲的阿伯拉罕Abraham──本文作者注 :经彼得福音一说明,我们就恍明白,原来希伯来人是婆罗门的子孙!可是基督教与犹太教圣经早已删除这些记载!)

  第十六节:在波斯,人们尊奉婆罗门教,好比极远远东国度的人信奉道教一般。

  第十一章

  第一节:伊利胡师傅教给耶稣:‘印度的祭司都已腐化,婆罗门教已经腐化了,人权已经堕落在尘埃。’

  第二节:伊利胡说给耶稣听:‘幸而后来有一位有大能大力的圣人师傅出世,就是佛陀释迦牟尼,他放弃了财富尊贵和世俗的荣耀,他出家到荒野山林洞穴去修行,后来终于获得觉悟的大智慧成为佛陀。

  第三节:佛陀教导世人修行佛法以获升华的人生,又教世人怎样尊重他人。

  第四节:佛陀不讲那些神祇的律法,他只讲人的本性,他的规律只是公正平等,慈悲和公正。

  第五节:伊利胡就说:‘我可以引用一些佛陀的教训给你听,那都是很有帮助于你的。’

  第六节:‘憎恨是一个残忍的词语,假如有人憎恨你,你不要理会!你能将他人的憎恨转变为爱和慈悲善心,尤其是,慈悲是像诸天空一般伟大的。’

  第七节:‘人人都应行善,善必灭恶,舍施可令贪鄙羞惭,真实无伪会使错谬的曲线恢复为直,因为错谬只不过是歪曲及迷失的真理。’

  第八节:‘心有邪念者行邪行者,必自招痛苦烦恼,好比他脚下的车轮旋转一样,必会回向循环。’

  第九节:‘人若能克制自己,就比作战杀掉一千人都伟大得多。’

  第十节:‘人若能先以身作则以行所信之道,就是一个完人。’

  第十一节:‘以德报怨,以恩报仇,别人就不会再行不义,因为爱会净化心,爱可净化施予者及受施者。’

  第十二节:‘佛陀的教训,都记载于印度的佛教圣经群书之内,你应去学习它,因为佛语就是神圣的上帝的言语。’

  (本文作者注:此一章内各节,均是意译,并非一字一字直译,观其含义显然是佛陀所教的八正道内的大意的一部份,由于语言又多次转译而走了样子。)

  第十二章

  第二十二节:伊利胡与沙乐美在埃及佐安的山林,讲学了三年教育耶稣及其他学生,一切的学问都有记录下来在一本叫做‘录’(Lo)的书内,那就是语录,是有价值的权威书籍。

  第二十三节:玛利亚,约瑟,伊利莎白,约翰等,全家离开埃及,但是不敢回耶路撒冷,因为希律王虽已死,其子阿凯劳斯为王(Archelaus),仍然在位,十分残酷。

  第二十四节:他们来到苦海边上(Bitter Sea)(注:可能是今之死海),他们到达安格地山地(Engedi),休歇在约述华(Joshua)家中,伊利莎白与其子约翰就在彼定居下来了。

  (注:约翰后来长大成为施洗约翰,即是日后为耶稣施洗的,也是因为批评国土纳娶寡嫂,因而被捕下狱的施洗约翰。这位耶稣的姨表兄,后来被王后的女儿沙乐美向国王跳演七重纱脱衣舞,要求斩取约翰的人头,约翰因此丧命──这是有名的圣经故事,英国十九世纪作家王尔德著作‘莎乐美’及奥国大作曲家史屈劳斯的歌剧‘莎乐美’内‘七重纱之舞’,就是依此故事而写成。)

  第二十五节:约瑟,玛利亚,带着儿子耶稣,走向约旦,经过多日旅途,回到故乡那撤列(Nazareth) 。

  第五部

  第十三章

  (第一至二十二节,叙述施洗先知约翰的童年及其教育)。

  第四、五节: 埃及撒卡拉(Sakara)佛教大庙祭司马德诺(Matherno).成为隐士,在山洞教育约翰。

  第十二节:约翰表示不明白犹太人屠杀羔羊燔祭,怎会得到上帝宽恕及福庇。

  第十三节:马德诺说:上帝并不要求人屠杀牺牲燔祭,这种残忍野蛮的宗教仪式不是佛的,也不是婆罗门教的,而是向其他国土的邪教学来的。

  第十四节:‘屠杀人类或动物牲口来燔祭,并不能消除罪孽!’

  第十五节:‘罪恶是由人心邪恶所产生的,人若要消除罪恶,必须自行反省悔改一切心中的邪念!’

  第十六节‘人必须恢复净化心灵,净化方法就是爱心,慈悲和公正,然后才可获得消罪孽,获得宽恕。’

  第十七节:‘这就是你,作为先驱使者所应向世人传教的。’

  第十八节:约翰问:‘什么是宽恕?’

  第十九节:马德诺说:‘就是偿还孽债,人若对别人做了不义的事,必须偿还,然后才可获得宽恕。’

  第二十节:这位韦陀菩萨又开示没:‘人的错误过失,只有自己才可以改正!’

  第二十一节:约翰说:‘那么,人除了他自己本身的力量之外,哪里还有别的力量可宥恕他呢?他自己能宥恕自己么?’

  第二十二节:韦陀菩萨马德诺说:‘门是大大敞开的,你看见人回到正途,就是他的罪孽获得宥恕了。’

  第十四章

  第一至二十七节:叙述韦陀马德诺的教训启示。

  第十九节:‘古时候,世上有很多照亮世人正的圣经,其中包括:韦陀经,波斯火经(Avesta),震旦道德经,还有许多佛经。’

  第十五章

  第三十一节:约翰被韦陀菩萨马德诺带回埃及沙卡拉佛寺教长十八年,直到他能够克制自己为止。

  第十六章

  第一至第二十三节:叙述幼年耶稣在家乡的情形。

  第十七章

  (叙述耶稣十二岁在犹太教堂讲道)

  第六节,耶稣说:‘假如人心中充满着爱,他就不能杀生,他就不能作假证,他就不能贪婪,他就会只尊敬上帝和人!’

  第三、四节:我看见一道金带,将十诫连系起来,金带就是‘爱’。

  第十三节:当耶稣与母亲单独相对之时,耶稣就说……

  第十四节:‘犹太教拉比(夫子)认为上帝是特别眷爱犹太人的,而且特别降福给犹太人多于其他民族。’

  第十五节:‘假如上帝果真如此偏袒犹太人,怎能称为公正呢?’

  第十六节:‘希腊人,罗马人,撤马利亚人,还有别的民族,不也都是上帝的儿女吗?不是跟犹太人一样吗?’

  第十七节:‘我认为犹太人已经自己建筑起了一堵高墙,看不见墙外了!’

  第十八节:‘犹太人不知道墙外有花朵盛开,有畜牧,有收割,还有其他民族!”

  第十九节:‘我们最好是打破这些墙障,好叫犹太人也看见外面还有受到上帝福庇的其他子孙!’

  第二十节:‘我要离开犹太地方,到外面世界去参学和会见其他种族的兄弟姊妹!’

  第二十章:第一至二十一节,(叙述耶稣失 踪于犹太人的大祭节日宴会。)

  第一节:犹太人大祭节日的盛宴结束了,各人上路回乡。

  第二节:玛利亚问:我的儿子呢?有没有人看见这孩子。

  第三节:约瑟(耶稣父亲)与众亲友到处找寻耶稣不获 (按:后来两天以后找到他在犹太神庙十二石级上) 。

  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第一节:印度南部名城奥理沙(Orissa)的王子拉凡那(Ravanna),亦应邀参加了耶路撒冷犹太人的大祭宴会盛典。

  第二节:拉凡那王子很富有,人又公正,他带者一批婆罗门教士来访。

  第三节:耶稣站在犹太祭司群中讲话,拉凡那王子就注意到他了。

  第十五节:拉凡那问可不可以将耶稣带回印度去供给他学习东方婆罗门智慧。

  第十六节:耶稣表示渴望前往印度参学,经过多日考虑之后,父母终于准许。

  第十七节:于是,拉凡那王子带着耶稣和行列,登上归程,走向日出之方向,经过多日旅途,越过辛特(Sind),回到南印度奥理沙省份的王宫。

  第十八节:婆罗门教各祭司欢迎王子,也欢迎王子带回的耶稣。

  第十九节:耶稣被送入渣根那神庙(Jagannath)去参学,在彼处研习韦陀经,与摩尼教律(Manic Laws)。

  第二十三章

  第一至二十六节,叙述耶稣在婆罗门僧侣拉玛斯(Lamas)陪同之下,周游恒河流域参学求道。

  第一节,耶稣和他的朋友拉玛斯一同周游奥理沙省全省各地和恒河河谷各城,寻求智慧正道,参学各地圣者高僧。

  第二节:班那斯(Barnares)是恒河河畔的文化古城,人文荟萃,耶稣与同伴在此盘桓了很多日子。

  第三节:耶稣在彼学习印度人的医疗秘法,他成为最伟大的印度神疗大家乌特列卡(Udraka)的弟子。

  第四节:乌特列卡教导耶稣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潦病,包括清水,泥土,植物,草药,冷疗,热疗,日光治疗,阴影治疗等等。

  (本文作者注:印度草药专家的智识不亚于中国的草药专家,当今印度的草药研究所已经录有一万二千多种药用植物用法──见加拿大电视访印特辑)

  (本章全部讲述印度草药疗法,此处从略)

  第二十四章:

  第一节:耶稣在渣根那圣庙参学了四年。

  第二节:有一天,耶稣问难于婆罗门群僧:‘请告诉我,为什么你们婆罗门教认为在上帝眼中是不平等的?’

  (本文作者按:婆罗门教将人划分为十二等级,最低级者为贱民。)

  第二十四节:婆罗门大祭师说:凡敢触犯婆罗教道理的,必须被处死!

  第二十五节:拉玛斯慌忙跪下替耶稣乞求赦免死刑.他们就不杀耶稣,只缚住他放逐了事。

  第二十六节:耶稣于是离开了,走到黄皮肤与黑皮肤的人家去暂住。

  第三十一章

  第四节:耶稣在印度传讲人类应该如兄弟手足相亲相爱,不分种界,应该平等无分阶级。他并且谴责婆罗门教划分阶级不合理,祭司僧人腐化及祭祀仪式太繁褥而且无用。

  第六节:婆罗门教的祭司们就说:假如仍然准许这个希伯来青年在印度传教,将来就会引起革命,平民和贱民就会起来杀掉祭司僧人和摧毁神庙。

  第七节:他们就召集了全印度各区的婆罗门祭司僧人,班纳斯成为狂热的婆罗门烽火集中之地。

  第十七节:祭司们图谋逮捕耶稣,但是,又苦于他并无犯罪。

  第十九节:祭司们决定暗杀耶稣。

  第二十节:他们雇了一个职业凶手,叫他乘夜去暗杀他们的眼中钉。

  第二十一节:拉玛斯听到这个暗杀耶稣的阴谋,就慌忙派人去通报耶稣,耶稣就连忙匆匆离开。

  第二十二节:耶稣乘夜离开班纳斯,向北方兼程而行,所至之处,农人,商人,修行者,都无不帮助他。

  第二十三节:经过多日旅途,耶稣来到伟大的雪山(喜马拉雅山),来到卡彼华斯都(Kapivastu)城市住下。

  第廿四节: 当地的佛教僧人们开了寺庙的门欢迎耶稣。

  CHAPTER 32

  第三十二章

  AMONG the Buddhist priests was one who saw a lofty wisdom in the words that Jesus spoke. It was Barata Arabo.

  第一节:有一位佛教高僧,名叫巴尔陀,阿拉宝(Barata Arabo),很赏识耶稣的上根智慧。

  2 Together Jesus and Barata read the Jewish Psalms and Prophets; read the Vedas, the Avesta and the wisdom of Gautama.

  第二节:巴尔陀教耶稣研读韦陀经,和佛陀的大智慧结晶。

  3 And as they read and talked about the possibilities of man, Barata said,

  第三节:当他两人谈到人类起源之时,巴尔陀就说。

  4 Man is the marvel of the universe. He is part of everything for he has been a living thing on every plane of life.

  第四节:‘人类是宇宙的奇妙生命。人有每一种生命的优点,因为人曾经历各种生命形态。’

  5 Time was when man was not; and he was bit of formless substance in the moulds of time; and then a protoplast.

  第五节:‘在还未有人类的极古时代,人的原始只不过是一小小点的未具形态的物质,渐渐演变成一粒微小的单细胞生命。’

  6 By universal law all things tend upward to a state of perfectness. The protoplast evolved, becoming worm, then reptile, bird and beast, and then at last it reached the form of man.

  第六节:宇宙的律向是要一切的东西都不断改进以趋于完美的,那一粒微末的生命细胞不停地进化,进化为低等的虫,又渐进为爬虫类,鸟类,兽类……最后才进化为人类。

  7 Now, man himself is mind, and mind is here to gain perfection by experience; and mind is often manifest in fleshy form, and in the form best suited to its growth. So mind may manifest as worm, or bird, or beast, or man.

  第七节:人类本身有心灵,心灵是从经验来获取完美的,心常常会以形出现,重演进化的经历,由原始进化到完美,以是故,心往往现出各种形相,或为虫,或为 鸟,或为兽,或为人。

  8 The time will come when everthing of life will be evolved unto the state of perfect man.

  第八节:‘将来,每一种生命形态都会进化为完美的人!’

  9 And after man is man in perfectness, he will evolve to higher forms of life.

  第九节:‘当人进化修成最完美境界之时,就会提升至更高境界的生命形态。’

  10 And Jesus said, Barata Arabo, who taught you this, that mind, which is the man, may manifest in flesh of beast, or bird, or creeping thing?

  第十节:耶稣就问:巴拉陀啊,是谁教给您这些讲心,讲人类心历进化过程的道理的呢?

  (以下各节句一直到第四十节,是耶稣与巴拉陀辩论的纪录,耶稣坚持一切生命是由上帝分别创造的,不是由单细包进化而来。)

  41 Now, Vidyapati, wisest of the Indian sages, chief of temple Kapavistu, heard Barata speak to Jesus of the origin of man, and heard the answer of the Hebrew prophet, and he said,

  第四十一节:最睿智的高僧韦狄雅柏迪(Vidyapati),听了巴拉陀对耶稣演说人的起源和耶稣的辩答之后,就说……

  42 You priests of Kapavistu, hear me speak: We stand to-day upon a crest of time. Six times ago a master soul was born who gave a glory light to man, and now a master sage stands here in temple Kapavistu.

  第四十二节:‘列拉卡彼华斯都的高僧们啊!请听我一言:我们今天真是站在时代的颠峰了,六百年前,伟大的圣灵佛陀降世来照耀出人类觉醒之路,今天,我们又得见另一位伟大的圣者站在这里卡彼华斯都大佛寺!’

  43 This Hebrew prophet is the rising star of wisdom, diefied. He brings to us a knowledge of the secrets things of God; and all the world will hear his words, will heed his words, and glorify his name.

  第四十三节:‘这位希伯来先知耶稣是新升起的智慧之星!他带来了给我们许多上帝的奥秘,全世界将来都会听聆他的开示,都会荣耀他:’

  44 You priests of temple Kapavistu, stay! be still and listen when he speaks; he is the Living Oracle of God.

  第四十四节:‘你们全寺的高僧啊 !应该人人静听他的讲话。他真是上帝的活见证圣人啊 !’

  45 And all the priests gave thanks, and praised the Buddha of enlightenment.

  第四十五节:于是,所有的高僧都称感谢,合掌齐安念佛,赞美启悟的佛陀!

  第八部:‘禅修’(讲耶稣在西藏学禅) (注一)

  CHAPTER 36 第三十六章

  IN Lassa of Tibet there was a master's temple, rich in manuscripts of ancient lore.

  第一节:西藏拉萨有一座雄伟的佛宫,藏有丰富的古代佛经及原稿。

  2 The Indian sage had read these manuscripts, and he revealed to Jesus many of the secret lessons they contained; but Jesus wished to read them for himself.

  第二节:印度圣憎韦狄雅柏迪曾经去读过这些古代佛经宝藏,他对耶稣提及这些古代佛典,耶稣就想自己去一读这些古经。

  3 Now, Meng-ste, greatest sage of all the farther East, was in this temple of Tibet.

  第三节:那时候,极东(指中国)的最伟大的大喇嘛高僧圣者孟斯德住在西藏。

  4 The path across Emodus heights was difficult; but Jesus started on his way, and Vidyapati sent with him a trusted guide.

  第四节:越过喜马拉雅山脉的伊莫特斯山峰(Emodus)是很艰难的旅程,但是,耶稣并不畏难,启程前往,圣僧韦狄雅柏斯派有一个可靠的向导。

  5 And Vidyapati sent a message to Meng-ste, in which he told about the Hebrew sage, and spoke for him a welcome by the temple priests.

  第五节:同时,韦狄雅柏斯写信给大喇嘛孟斯德向之介绍这位希伯来圣者耶稣,请其盛大欢迎。

  6 Now, after many days, and perils great, the guide and Jesus reached the Lassa temple in Tibet.

  第六节:经过多日的惊险长途跋涉,耶稣在向导领路之下,来到西藏拉萨佛宫。

  7 And Meng-ste opened wide the temple doors, and all the priests and masters gave a welcome to the Hebrew sage.

  第七节:圣僧大喇嘛孟斯德率领全寺僧人,大开宫门迎接耶稣。

  8 And Jesus had access to all the sacred manuscripts, and, with the help of Meng- ste, read them all.

  第八节:于是耶稣住在拉萨佛宫,获得机会接近那些古代的神圣佛经原稿,在圣僧孟斯德的协助之下,耶稣得以能够研读这些佛经。

  9 And Meng-ste often talked with Jesus of the coming age, and of the sacred service best adapted to the people of the age.

  第九节:大喇嘛圣僧孟斯德时常为耶稣讲解。

  10 In Lassa Jesus did not teach. When he finished all his studies in the temple schools he journeyed toward the West. In many villages he tarried for a time and taught.

  第十节:耶稣在拉萨没有讲道传教,只是研究学习佛经。

  第三十七章:第三节:耶稣从西藏来到拉荷(Lahore)取道前往波斯。

  (以下各章,我只提纲目。)

  第三十八章 :第一节:二十四岁的耶稣,到了波斯。

  第四十章:耶稣来到塞浦路斯岛传道。

  第四十二章:耶稣来到亚述传道。

  第四十五章:耶稣在希腊传道。

  第四十七章:耶稣来到埃及传道。

  第六十四章:耶稣回到加利利海,来到约但河,受其长兄施洗约翰的洗礼。

  从六十五章起,圣彼得福音以下的各章叙述,渐渐接近马太,马可与路加三福音所趋的耶稣事迹,但仍有若干距离。

  关于这五个福音书的漏洞和矛盾等情,我不拟在本文讨论下去了,只想提及‘彼得福音’的最末一章:

  第二十二部:第一百八十二章,叙述大彼得在耶路撒冷成立第一座基督教堂,彼得被选为耶稣的继承弟子,众人尊之为教师领导基督徒。

  这本彼得福音书英文本是在公元十八世纪初次出现的,无疑一向被基督教当局视为异端邪说,而予以否定,指为伪经!(注二)

  但是我认为它并非伪经,它被否定,只因为基督教不愿意承认耶稣曾经研究过佛教的经论。

  其实,彼得的笔记也不曾说耶稣是佛教徒,只是记录耶稣青年时代到过印度西藏研究佛教而已。

  佛教对于耶稣的影响与启示,是不可否定的事实,但是这并不会降低了耶稣的地位。耶稣采用了佛教的慈悲与济度,衍化为博爱,又采用了佛教的平等和许多主张,他更将之发挥宏扬,创立了以博爱和牺牲自我的伟大宗教,经过一千九百多年,如今成为世界上最能发挥利他济苦的宗教,基督徒的利他济众作为,殊足景式!耶稣的高度自我牺牲拯世的伟大精神,也正是万世钦仰的圣者模范呢!他研究过佛教与佛经,这种谦逊好学的态度,正是更加反映出他的伟大的人格的又一面光辉!基督教徒为什么以耶稣曾研究佛法为耻呢?真正有头脑,有见识有量度的基督徒,一定不会如此心肠狭窄的。

  佛陀曾经师事婆罗门教五师,结果青出于蓝,更胜于蓝,佛陀的思想地位并未因曾师事外道五师而稍损,佛教徒亦并不讳言佛陀曾师事外道五师,在这一点的比较上,佛教徒毕竟是气量魁宏得多。

  这篇文章,是我以四天时间赶写的,对于有关译文部份,当然极嫌粗陋,未及推敲,只取其大意而已。他日有时间我打算将彼得福音全卷都译出(二十多万字左右),无论它是真本,是伪本,也都是极其值得参考的。

  本文无意尊佛抑耶,其实,毋宁说是并尊佛陀耶稣,我希望本文能引起佛耶两教人士促进彼此了解本是有渊源的两大宗教,非但别再互相攻讦,彼此还更进一步互相了解和合作,共同为世界和平人类幸福而携手并肩奋斗!

  谁影响谁,都不要紧,事实上,今日的佛教不也有些地方受到基督教的良好影响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