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人天 行果

人天行果第一节 行  一、皈依三宝  (一)皈依的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是佛教徒,若不受三皈依,虽然研究佛教的典籍...
人天 行果

净土法门 在中国的流传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第一节净土法门所依的经论  净土法门,是佛教最容易使人接受和信仰的一个宗派。它方便易行,所以导致人们欢喜修学、信受奉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真是&ldq...
净土法门 在中国的流传

三论 宗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绪论 第一节 三论宗绪论...
三论 宗

什么 是佛?

什么是佛?佛,简单地说就是觉者。一位已经圆满地自觉觉醒了佛性的“人”;一位智慧.力量.解脱与至善的慈悲,已达极至.究竟的,最高境界的“人”。  也可以说:佛,是...
什么 是佛?

以礼待人

以礼待人 G?ravo处世待人,讲究礼貌。这是人文社会极需拥有的人文精神,是衣冠文物道德的基本条件。人类没有了礼敬就没有尊卑之 分,社会就出现没有秩序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共...
以礼待人

愚人经

佛陀如是说 (愚人经)愚人经  (Bàlasuttaü)  本经译自《增支部》第二集第22经。原典无经名,经名为编译者根据经文内容所加。  佛陀说:不知错者以及知错不改者这两种人都叫...
愚人经

达到禅那

业处篇 第十一节、达到禅那如果禅修者的心态达到平衡,把五根平衡了,再提升正念,持续地将心专注在禅相上。随着定力越来越提升,禅修者将能够超越近行定的阶段,达到安止定(appan&ag...
达到禅那

《心念处》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3《心念处》心念住(梵 citta-smrty-upasthāna,巴 cittecittā 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又作心念处。即观能求  心之生灭无常,并观其共相,以对治常...
《心念处》

布施供养

布施供养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布施是以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施与他人,这是舍与的思念(cetanā),在执行时能消除对布施物的执著,在业报上是能获得财富。布施能克服悭吝,使施者的...
布施供养

观嗔恚

练习14 观嗔恚 三 正念观心彼有嗔恚,心中了了分明,“我有嗔恚”。彼无嗔恚,心中了了分明,“我无嗔恚”。尚未生起之嗔恚云何会生起,心中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嗔恚如何弃...
观嗔恚
  • 首页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尾页
  • 共 145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