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面对拥有高科技、但缺乏高思维的廿一世纪,我们所观察到的是社会道德沦丧、物欲横流、人心浇薄、治安恶化;人际关系由日渐疏离、互不信任,乃至於对立仇恨;我们生活在这价值混淆沦丧,诡谲不安的大环境里,究竟该何去何从?
其实,世界之所以充满压力又变动不安,主要是由於近代世俗的功利主义以及物质文明的极度昌盛所导致。 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习惯将思想与精力,长期盲目地致力於物质文明的追求与享受,因而藐视伦理、道德、人性及精神文明。然而,代表物质文明的高科技是绝对真实正确的吗?我想恐怕不是。否则为什么科技还在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事实上科技虽然不断进步,但却并没有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是社会和经济问题却随之日益恶化。犯罪行为、环境污染层出不穷,社会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心理疏离问题。当大多数人沉迷於高科技带来物欲的享乐之时,不知不觉中就会鄙视了精神生活的价值,而只为表面的事物而活。大多数人从未试著了解自己生命的特质与需求,更无耐心去经营创造自己的生命。心无所系、情无所托,欠缺有意义人生的目标,只会令心智无法发展而日渐封闭萎缩。自我怀疑和愤世嫉俗的情绪会消磨掉我们的自信与希望,进而造成极大的焦虑不安。即使生命有目标,往往也只是浮泛地从财富、名利与权位中去肯定自己。我们庸人自扰,以为追逐显赫於外的名位权势财富,或者藉由缜密的分析技巧,就能回应自己内心深处所应该关切的事情。有多少现代人会认真思考现生命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为何存在?为何生於此?死後又去哪儿?生命之意义究竟何在?我们这一生究竟要什么?活得有意义吗?我想, 大多数人都不曾认真思惟过这些问题;久而久之,也就只有浑浑噩噩、奄奄一息活著!
捷克的总统作家哈维尔(Vaclav Havel)说:「典型的现代科学仅能描述事物的表象,呈现单面向的事实。象牙塔中的科学愈是单面向看待事情,认为所见即真理,就愈容易误导群众。我们对於这个宇宙的知识,也许超出先祖们无数倍,但愈来愈可以看出,他们似乎比我们更了解宇宙的本质。我们已然不再拥有他们那种理解的能力了......。也因此,我们享受文明成果所带来的各样肉体的安适,却不知如何自处,也顿失方向。我们经验的世界似乎也一片混沌。专家们可以向我们解释外在世界的任何事情,然而我们对生命的了解却愈来愈不足。」〔注1 Leading with Soul,《生命的领航》天下文化出版〕。诚然如此,只要是丧失对生命意义的追寻,高科技所带来的只是令人类变本加厉的生活在腐化的享乐爱欲,或是在恶化的仇恨争斗当中,弄得人类生活毫无生趣。要对治人世间的这些问题,唯有依佛法的教导去实践,由调柔自己内心,提升智慧,进而救济世间,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目前过於偏重实用功利主义的教育似乎不是在开启学生心智,而是反其道而行。过去也从没有出现像今天这么多的家庭和校园问题以及种种社会的恶质与乱象,主要的原因即在於此。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么爱搜集资讯、知识,而将智慧与资讯、知识混为一谈,相对的却又这么的不重视处世的智慧,品德与人格,更谈不上心智的培养。若以知识的累积、追逐利益效率,视为一切教育的终极目标;诸如此类的乱象,实在有点"倒因为果"了。教育程度似乎成了身份地位的表徵,这样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当然只精於"如何存活"及"如何享乐"的手段〈甚至不择手段〉,而昧於"为何而活"的生命意义。於是把得到的一切视为当然,不知感恩;心中永远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好逸恶劳,急功近利;缺乏责任感,只知"先享受後付费",盲目追求立即享受,不知考虑长远後果;普遍显得依赖、懒惰、被动;就如此而空虚,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的活著。
教育的本质是心智的培养、醒觉和在生活中的实践,本来就意味著从生命中去探讨学习,它和生命本身有著相同的目标。教育应从孩子蹒跚学步时,就启发培育自省自觉的生命智慧,不断的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学习尊重生命的价值,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踏实地迎向人生。
【生命教育】一词是近期的产物,最早出现於1979年,在澳洲雪梨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 LEC)。 LEC明确标举(life education)「生命教育」之概念,其目的主要是致力於「药物滥用、暴力与爱滋病」的防制。台湾生命教育始於民国八十六年前後,其提倡背景则是从反暴力或自杀防制的观点出发。〔注3生命教育全球资讯网:生命教育沿革〕。此二者均局限於既存问题的对治性,而未能地针对人生实践原则与方向的生命观、生命的意义价值观等方面,就其普遍性、必要性等根本问题著眼。随著生命教育推动者立论与目标的不同,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内涵,至今仍然缺乏具体的共识,更遗憾的是,能够从佛法去探讨生命教育的论述,甚为罕见。
个人以为,生命教育应当在合乎真理的观念基础上,定出实施的目标、内容与方法,因为一切不合乎真理的定义与前提,只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佛陀的出世,就是要开示众生什么是生命的真相,探求生命的缘起因果,进而悟入缘起的真理,免於生死苦恼。因此本文首先要阐述这世上唯一的真理:佛法的【缘起】教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及「四缘生诸法」〉以及【缘起】的内容〈「三法印」、「四胜谛」、「十二因缘」〉;其次,再依於缘起的定义与内容,推论出契合缘起的生命观及生命意义。当生命意义有了个依托的标准後,再依四谛中离苦得乐之「道谛」略微地说明缘起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内涵;最後遵循「四缘生诸法」、「十二因缘」的法则,就生命的起承转合,掌握各个不同阶段应有的需求与发展,来谈论生命教育的实施重点。
限於时间篇幅,本文对於缘起的教义、内容及生命观,犹有未尽之处,待日後有缘再深入探讨。而「缘起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重点」之部分,旨在抛砖引玉,祈诸先进大德提供更精辟的见解,更宏观的眼光,来落实生命教育。
二、缘起的定义与内容
佛法,就是要澈底解决世间的一切苦,而苦的根源,在於对生命的真相不能觉悟,也就是「无」法「明」白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愚疑──「无明」。於是「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招集纯大苦蕴」,因无明而有缘起的生死流转。反之,若能具备彻见缘起的智慧──「无明灭」,於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纯大苦蕴灭。」,因无明灭而有缘起的涅槃还灭,也就是达到究竟离苦得乐的境界。
二之一、缘起的定义
凡是真理,必定是本来如此的、也是必然如此、普遍如此的,不分时空永远都是如此的。「缘起」是法界常住,符合上述的条件,是绝对的真理,是佛法的精髓。「佛告比丘:『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注4《杂阿含299经》卷十二(T02,85b24~28)〕「此有故彼有,此起〈生〉故彼起〈生〉」说明「果」依待「因缘」而生起与存在的法则,是缘起定义的具体说明。任何事物的生起与存在,必有原因与条件。「此」指因缘,「彼」指果报,用「故」字表明因与果之间的关系。「彼」之所以如彼,不是因为自己如此的,也不是无因而偶然的,必须在此因彼果的相对关系下,由於「此」而如此的,彼此间有著必然的因果性。同样,诸法的消逝与还灭,也是由於缘起,所以说「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对有说的,灭对生说的,只要因缘成熟了,有的必然要归於无,生的也必然要归於灭。缘起,不但说『此有故彼有』的生起,而是说『此无故彼无』的还灭。依因缘而有、而生,依因缘而无、而灭,这就是缘起的特性。
究竟什么是因?什么是缘?可以由《瑜伽师地论》来说明:「复次依种子缘依处。施设因缘。依无间灭缘依处。施设等无间缘。依境界缘依处。施设所缘缘。依所余缘依处。施设增上缘。」〔注6《瑜伽师地论》大正30>>p. p.302.1〕。
「因缘」:「现行熏种子」每一法现行作用後便熏成了「种子」,「种子生现行」,依靠这个「种子」保持业力,遇缘而生现行得果报,叫做「因缘」,意义是主要的条件、特别强的因缘,能为亲因的缘,故又称为「亲因缘」。其余三缘则包括其他次要条件,即──
「等无间缘」:前一念的心心所法,能为无间隔的後一念心心所法生起之缘,称为等无间灭缘,也称为「次第缘」。
「所缘缘」:心心所的生起,必有他所缘的「境界」为依处生起,所以叫所缘缘,也称为「缘缘」。
「增上缘」:不论那一法,凡是有生起他法的胜用或助力,或者不碍其他法的生起,都叫增上缘。增上缘的范围很广,本可以总括一切缘,这里是指上诉三缘以外的一切。
一切事物得以生起存在,皆由此四缘,「何谓四缘?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 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一切所有缘,皆摄在四缘,以是四缘万物得生。」〔注5《中观论颂》大正30>>p.2.2 ~ p.2.3〕。
以上简单的说明缘起的定义,但是缘起非常深广,难见难觉,它离不开我们的认识,然而,我们却不认识它。此中有无数的业力增长消灭,还有无数的因在变化,彼此可能相摄、相克或融合,是非常复杂的潜能。因此, 我们必须从「彼此关涉的和合中,前後相续的演变中」〔注6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152~05〕,更深一层地观察「无我」的「众缘合和」及「无常」的「生灭相续」,如此方可窥见缘起的真义所在!下面就其内容进一步说明,或许可以更具体的理解。
二之二、缘起的内容──三法印,四胜谛,十二因缘
二之二之一、三法印
《大智度论》卷二十二曰:「问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注 > 大正25 p.222.1 ~ p.222.2)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都是是依缘起而开展的教义。「法」是普遍的必然的真理,「印」是依此三者依来辨别印证是否合於佛法,而证实为究竟正确的,所以称为「法印」。
「诸行无常」:一切事物随著因缘的聚合离散,或先有今无,或今有後无,都是念念刹那生灭变化,相似相续的存在,没有永恒不变的,这就是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假合,没有不假外缘独自存在的,也就没有一个自在主宰的「我」,所以无我,这就是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了达世间事物都是缘起的,知一切法无常,则外破我所、五欲等,知一切法无我,则内破我法,没有实在性的我我所可得,因而契入一切虚妄不起的寂灭性,这就是涅槃寂静。
佛陀曾经告诉三弥离提:「云何名为世间空?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注 > 卷第九 大正2 p.56.2)一切有为法的本性是涅槃空寂的,所以是无常、无我的,此即「出世空相应缘起」。缘起本是开显空义的,观察缘起,悟到它的必然理性,而归於涅槃空寂,这是佛陀宣说缘起的方法与目的。
二之二之二、四谛与十二因缘
佛陀依缘起而觉悟,是故也依缘起而说法,而佛陀最常用的就是四谛与十二因缘,因为此二者圆满的开显了缘起的义理。如「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注>卷第二 大正p.12.3)「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的苦集二谛说明有漏的世间因果,「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的灭道二谛说明清净的出世间因果。
「苦集灭道」四谛,是不离缘起因果的。果必从因,从现实苦迫的「苦谛」,向前因推求观察,可知生与老死之间,有一种不变不移的必然关系,老死是由於有生为缘,生是由於有取为缘,……如此一层层的推求观察一直到无明为缘,但这不是说推至无明,我们的生命就到尽头,而是发现了无限生死苦迫的症结所在「集谛」。苦因与苦果间,所有相生相引的必然轨律,就是所谓「十二因缘」的流转门:「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因缘,但为集成是大苦聚。」(注 >卷第一百一十二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大正11 p.633.3)。
「道谛」即是三十七道品,是由无明灭而达到究竟灭除苦恼的方法。佛陀教导我们由听闻而思惟缘起的义理,在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把握它彼此与前後的必然法则,从「苦谛」观察到「集谛」,能正确的悟解生死流转都是依因缘而存在的,再透过止观、四念处的修习,才能逐渐改善自己的身心而向於解脱。依因方有果,因灭则果灭,无因果就不生了,惟有集灭才能得到众苦的寂灭的「灭谛」。灭道二谛即「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涅槃还灭,也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如是老死忧悲众恼大苦皆灭。」由这样的因缘改变中,灭除苦集而达到解脱。
四谛与十二缘起,并非是不相关的,十二缘起也可以作四谛观察,如老死,老死集,老死灭,灭老死之道,经中称为「四十四智」,不同的是在说明上,缘起法门著重於"竖"的系列说明,四谛则著重於"横"的分类而已。
接著,根据>略为解说「十二因缘」的每一分位:这一生生命的现象起自於无始以来「不能了达一切从缘而起」的「无明」,及依无明而起的身心活动及引起的业力「行」,从而形成新生命开始最初的一念心「识」。
「识」:「正结生蕴者,若於母胎等,正结生时一刹那位五蕴名识,受生识强。故别标识。」唯识学者将此「识」定为异熟的阿赖耶识,并以此为中心,用来说明生死杂染的缘起。阿赖耶识是「去後先来做主翁」,当前一生死亡时,虽然身心崩溃了,但过去所造作的业能,并未消失,以种子的形式寄存於阿赖耶识;等到因缘和合,就随著业力善恶的不同,而得或苦或乐的果报体,成为一新的生命开始──「正结生蕴受生」的「识」。
从无明缘行而到行缘识,说明了从过去到现在的生死历程。
「名色」:「名色者,从结生後,六处生前,中间诸位,所有五蕴,总称名色。中间诸位者,即是胎中。」由於「识」的结生,身心就开始发展,「名色」指得是在胎中心身渐渐发育而六根尚未圆满成就之位。「名」是心理的,不能具体表达,只能以名诠示,故称为名;色是生理的,亦即眼等诸根。依人类的胎生来说,在结生的识与父母精血和合以後,六根尚未成形还是肉团)。
「六入」:「从名色後三和已前生眼等根,此位五蕴,说名六处。六处创圆,根相显故,但标六处。」是胎儿名色渐长,有眼、耳等的差别,六根初步具足而明显现相,形成人体形态,即将出胎的阶段。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此三位,都是说明生命在母胎中发展的经过。
「触」:「於三受因异未了知名触者,三受因者,谓三受境,境名为因,能生受也。谓出胎後,三两岁来,根境识三能有对触,此位五蕴,总名为触。触相显故,故标触名。於三受境,未能了知,故未名受。」胎儿出生之後至两、三岁之间,六根与境界相触,引起身心的活动,但尚未能领纳辨别苦受乐受差别的阶段,称之为触。
「受」:「在淫爱前受者:谓五六岁已去,十四十五已来,已了三受因差别之相,未起淫贪。此位五蕴总名为受。受用胜故,故别标受名。」受是领纳境界。婴儿渐大到了五、六岁的儿童期到十四十五青少年发育期,对事物领纳、识别,虽生起种种苦乐感受,但强盛的爱欲尚未生起的阶段。
「爱」:「十五已去,贪妙资具,淫爱现行,未广追求,此位五蕴总名为爱。爱用胜故,别标爱名。」到了少年时代,依或苦或乐的「受」,而生起「食爱、淫爱(男女根成熟,性欲发动而开始的染爱。),及资具(维持生活所需器具)爱。」的爱欲。这个阶段,已经以主动的姿态,爱著男女、五欲、六尘,而不得自拔,但尚未至广为追求的「取」。
「取」:「为得诸境界遍驰求名取者:取谓贪也,年既长大,贪五欲境,四方驰求,不惮劳倦,此位五蕴总名为取,以取胜故。」取是摄取所爱著之事物,归属於自己的阶段。到达成年的青年时期以及壮年、老年长时期中,因为对「食爱、淫爱及资具爱」的执著不舍,於是四方追求,即使危险也不怕辛苦的想要去取得、占有、支配所爱著之事物。
「有」:「有谓正能造牵当有果业者,因驰求故,积集能牵当有果业,此位五蕴总名为有。业名为有。有当果故,以业胜故,标以有名」在爱取的活动中,造成或善或恶的种种「当有果」业,成为未来新生命的潜力,称为有。
从识缘名色到取缘有,说明了这一生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形。
「生」:「结当有名生者,从此舍命,正结当有,此位五蕴总立生名。」现生死了以後,因为这未来生命的潜能「有」,又会招感新的生命开始。
「老死」:凡是有生的,老死就随著而来,虽然寿命长短不一,死的情形不同但从生到老死之间都是「忧悲苦恼」。
要注意的是,以上仅就十二因缘不同阶段的重心、特色作直线式的说明,事实上每一阶段都可以涵摄(有时不一定有)其他的。「无明缘行到生缘老死,好像有时间前後的,但这不是直线的前後,螺旋式的前後,是如环无端的前後。」(注 印顺法师> p.152) 「知道了这一点,佛法的因果观,才会契合于组织的、流动的,即无常、无我的;」「佛在这环形的因果相续中,悟到了因果间的回环性,所以说生死无始。故因与果,是前後必然而又无始终的。」(同上注)
十二因缘一般也称之为「业感缘起」,仅以「惑」「业」「苦」三支来说明:从惑起业,由业感得苦果,又依苦果而生起惑。」。「行」、「有」二支的业力,是身心的活动所引起的势用,由「思心所」审虑、决定,然後再依身、语而引发招感果报的潜在能力。这种「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的潜能是一直存在的,即使经过百千万劫,仍不失坏,只要因缘和合,业力就会招致果报。
十二因缘中「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同名一苦道。」「无明」、「爱」、「取」,称之为烦恼道,也就是「惑」。「行」、「有」二支,称之为後有「业」道。「识」」、「名色」、「六入」、「触」、「受」以及「生」、「老死」,称之为当来「苦」道。「无明」与「行」,即是惑与业,属於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者,则是缘於过去惑业之因,而受之现在苦果,这是由过去到现今的第一重惑业苦的因果。而「爱」、「取」二者为现生之惑,「有」则为现生之业,缘於此现生惑业之因,而感未来之「生」与「老死」之苦果,则是从现生到未世的第二重惑业苦的因果。依此三世两重之因果得知:现生「爱、取」之惑及「行、有」之业是由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而生,则由此推知过去之惑「无明」及业「行」亦从过去生之苦果而生,如此继续回溯过去,找不到起点。而现生之苦果「识乃至受」又生现生之业「有」,则由此推知未来之苦果「生、老死」,必定生未来之业,如此继续推求未来,也找不到终点。如此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一个很圆满的三世两重、惑业苦的因果。
三、缘起的生命观与生命的意义
三之一、缘起的生命观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未知与不确定,唯有在深刻反省生命的价值、存在的意义、人生理想的建立及如何安身立命等问题之後,才能掌握人生的方向。不曾认真思考过这些课题的人,实在枉为万物之灵。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什么因缘来到人世,而究竟又是为何而来?日後又是什么因缘离去?又往什么地方去?在不知不觉迈向生命尽头当中,我们这一生究竟应该如何过?是寄托於神的旨意,取悦祀奉,等待恩宠?还是任性无为,听天由命?!难到我们自己就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开创吗?!
一如印顺老法师在《学佛三要》提到的:没有佛法的人生就会「茫茫生死事难知,碌碌终生何所得,孳孳行善复何益,逐逐此心安不得」。「茫茫生死事难知」,人从最初出生开始以至老死为止,匆匆数十年中,终日浑浑噩噩,不知究竟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命中或许有个目标及计划,但也多半不能依自己的意愿去成就。一生似乎是无意偶然的结成,就在糊里糊涂中过去。即使贵为帝王也会不禁感叹「来时糊涂去时迷, 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不但不知道生死的问题,而且「碌碌终生何所得」?忙了一生究竟得到了什么?不知为何而忙但又不能不忙,心安不下来,一定要找一个事情忙。在忙碌中或许曾经获得了财富名位,但终究要失去的,只是徒然空欢喜一场罢了。终生只知道忙、盲、茫地追求外在的快乐与肯定,反而不知如何调适自己内心的不安。当然比较好的是忙著去作善事,然而「孳孳行善复何益?」,行善当然会有好的果报,但如果不谈三世善恶因果,没有来生,今生做好事不一定今生立刻得好报,於是只好寄托"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报在子孙,然而实际上又并非一定如此。因此,唯有了解众生的相互依存,深信三世善恶因果的必然,合理的善行才有意义。
重要的是,没有智慧的人生必然「逐逐此心安不得」,心愈不安,就愈向外攀缘五欲六尘,不断追求财富、名位、权势、美貌、知识…或长生、永生等。但是物欲满足就快乐了吗?而果真物欲有满足的一天吗?其实人一生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却太多,尤其在物质上的追求,似乎只是徒增烦恼,令我们的心智更为软弱,更迷於真理而看不清事物的真相,离安乐的人生非但没有更近,反倒更远。工业革命後,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大多属於物质层面,仅仅使人的身体暂时过得便利与舒适,对於解决内心不安的问题,全然使不上力,有时享受愈多拥有愈多,却反而愈觉得空虚。事实上,欲望是无边苦难的根源。人心的不安与不满足,绝不是外来的给予所能解决的。人心若不满足,却只一味的向外求,将永远得不到安乐,有只说不出的苦。唯有佛法从完整而根本的角度来看生命,才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教导我们知道生死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知道如何获得内心真正的满足和安乐。
从缘起的角度来看,生命是基於一定的业力因缘而生,并非无缘无故自然产生,也不是仅由物质聚合而成,更不是由万能的神所创造。生命是依业感缘起而有的五蕴,受、想、行、识的心与色的身,在相互依存中,得以继往开来的无限延续。生命绝对不是死後一了百了的断灭,也不是未生之前什么都没有,突然就凭空而有新生。每一期的分段生死,看起来互不相关,而实在是由业力果报串起,相续不断的过程。在一期一期的分段生死,前前生业力因缘的善恶差别,感得後後生种种不同的苦乐果报,所以也并不是恒常不变的。生命,向前前生推求,找不到最初的起点;向後後生推求,只会无限的延续而无终点。唯有超越无明惑业的圣者,才能出离生死轮回,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总而言之,生命是无始亦无终,非断亦非常的生生不已之流,其中并没有一个独立主宰、常存不变的的主体,也没有五蕴身心以外的业力,而是以业感五蕴的形式生灭相续的流转。无始以来迷於缘起而执著五蕴和合的生命是「常」、「我」的「无明」,是生死流转的根源。「无明缘行、行缘识」,继承前世的无明与行业,造成今生入胎的识(阿赖耶识)。「识缘名色,直至爱、取、有」,今生又由的赖耶识摄持根身「六处」,在不断的身心活动:「触、受、爱、取」中,有无数的业力增长或消灭,彼此相摄、相拒,相克制、相融和,成为新的潜能「有」。此生结束时,由此「有」的业力就招感来生的「生、老死」的果报。依於缘起的生命观,可以归纳出下列诸多特点:
三世业果相续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三世业果相续,不应该只看眼前这一生。今生虽有贫富、苦乐、智愚、寿夭种种不同的果报,但这并不是神的旨意安排或凭空现起的,而是大家平等的继承了自己前生的业力所感得的。如果对眼前不满意,或是要来生更好,尽可以去开创改造的。业感缘起的生命,一切都是可以依自力创造去转变的,而不是由神力或天命来赋予掌控的,所以不必只是听天由命或怨天尤人,更不必藉著服从奉献或祭祀祷告去求神的恩宠救赎。要知道,已经现前的果报,不论顺境或逆境都是「因缘合和」而「自作自受」的,只要过得去就好了,不要浪费生命去计较得失多寡,或是运气好坏,也不必因而自暴自弃,我们只有勇於承担而「随缘了业,莫造新殃」。主要的是把握当下,但自观内而反求诸己,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另一方面,透过不断地听闻思维佛法,而在合於缘起因果法则上的事理努力改造自己,培养善根福德,增长心智,成为止恶修善、开拓未来的力量。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在造因的时候,我们虽然有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但等到业缘成熟,只有毫无选择地去承受果报。因此,在因地时,一定要依於「为善得福,为恶得祸」的定律,思辨抉择,谨慎行事;千万不可因贪图眼前而急功近利,等到自食恶果时就後悔莫及了!
已作不失的业力是一直存在的,即使经过百千万劫,仍不失坏,只要因缘和合,就会招致果报。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有时并不是一造业,就会立刻感得果报。从造业到感果,需要一段时间;随造业力量的大小,以及种种因缘的合和,这时间会有长短的差别。有的这一生造业,当生就感果,这叫做「现报」;有的则是今生造业,来世才受报,这称为「生报」;有的是今生造业,隔一生或多生才受报,这称为「後报」。因此若只看现生,有时未必「为善得福」,反而可能「为善得祸」或「为恶得福」,这只是前生业缘成熟的结果而并非「现报」,切莫因此对於善恶果报就产生了怀疑。
如果不知来生会相续而只想到迟早迈向死亡,或只是感觉到无常的世间是如此地令人沮丧,因此所得到的生命观,尽是消极放弃式的人生苦短,或者及时享乐,藉著纵情诗酒来麻痹自己,或者寄望於万能的神去获得梦想的永恒。要知道,虽然这一期生命是必定迈向死亡,但这只是学习成长的历程,而不是结局,来生还是可以再相续但这只是学习成长的。而无常,其实代表著无限的可能性,只要愿意改造自己,终究趋向於光明圆满的未来。
尊重珍惜人生
其次,佛教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六道来说明生命的存在形式。在缘起的生命观中,是特别珍视人生的。「佛告阿难,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疑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於彼。」 (>卷第十五 大正 2 p.108.3) 因为在生死流转中,生恶趣的多,生善趣的少,即使生到天上,就只是长期受乐,等天福享尽,又是堕落恶趣的多。所以得人身机会比「盲龟浮木」更为难得。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人生在六道中的殊胜。从所处的环境说,三恶道的众生太苦无力旁顾,阿修罗道因镇心疑心太重,忙著争斗,而天道则只顾享乐容易堕落,这五道都无法追求真理与解脱。只有在人道中苦乐参半,所以能知苦、厌苦,而常思惟如何从痛苦中出离,是扭转轮回升沈的枢纽。其次,人道更有其他五道所不及的特质:人由於有惭愧心,自顾不足,因此想要止恶行善,具备追求清净的「梵行胜」;人有坚强的意志力,具备克服困难、忍受逆境去实现目标的「勇猛胜」;人有记忆力,具备从经验的记忆中学习,进而启发抉择事物智慧,设法解决问题的「忆念胜」。此三者不但是恶道众生所不能及,也是诸天所向往的。「唯人可以学佛,唯人可以成佛」,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出世於人间,修道成道於人间,教化度众主要也在人间,可见人间是最易於修行解脱的地方。佛教要求我们重视人生的目的,是让我们珍惜此身,用於修学善法、求证解脱。
在没有出离解脱之时,要特别珍惜这暇满难得的人生!一方面不要因眼前的生活宽裕丰厚,就穷奢极欲地放逸於物质的享受;一方面也不要因一时的困顿而自暴自弃,甚至自残生命,草草了结此生。
平等和乐的同理心
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在未成佛前,大家都是长在生死轮回中的众生,有著相同的痛苦与烦恼,也有著相同的离苦得乐的欲望与权力。趋吉避凶,好善而恶恶的习性,是平等无差别的。因此,对一切众生,都应该基於同理心而存平等想。
从缘起「无常」的特性来看,眼前虽有怨亲、智愚及善恶的差别,但这只是一时的因缘不同而已。若放眼累生历劫,众生与我们都曾有过或怨或亲的关系,谁又不曾或智或愚、或善或恶的变化过呢?而未来的情况更是继续这样变化不定的。因此应当不分亲疏的相互尊重,也不必为目前一点恩怨而生爱恨,更不必因一时的智愚差别而骄傲或自卑。
其次,从「无我」的角度来看,人生活於世间,决不可能单独存在的,大家必须展转相互依持。小自家庭,子女年幼时,依靠父母的抚养教导,等到父母衰老时,也要依子女侍奉供养;大至社会国家世界,所有人类,一切众生都是相关相依的生命共同体,大家应该互信互谅而和乐共存,不可逞一己之私,伤害任何众生,这是避免纷争战乱的最终源头。
更进一步从一切法本不生灭的「涅槃寂静」,也就是缘起的平等性来看,众生与自己是平等一如的,,众生的痛苦与自己的痛苦是相关而又平等的,这就能引发「同体大悲」的精神,以及「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於此取泥洹」一切有情同得解脱的誓愿,而尽未来际慈悲利济众生!
究竟解脱的终极关怀
一般人生哲学最核心的议题是所谓的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即有关生命意义的安顿、人生理想的建立等问题,而佛法的终极关怀则在於如何达成究竟的解脱。因此,当我们相信了缘起因果进而止恶向善时,虽然有助於得到更好的生命,但这还未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其实,只要无明尚未灭除,终究有一天会由於心智不足,或引发烦恼的境界力量太大,而又糊涂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或是争夺自己所需求的,就非法的伤害别人,将来就又会有恶的果报。更重要的是,生死轮回及种种的忧悲苦恼的问题,也都依然如故,只有消灭了内心的无明,这件事情才得以根本的解决。学习了缘起法,就像是在无窗无门的暗室中,开了一道大门,门外海阔天空,有更多更微妙的境界,等待著我们去努力,而其中有一条是迈向究竟离苦得乐终极目标的康庄大道。
三之二、生命的意义
有人说,人生的梦是由一连串的追求快乐与满足所编织而成的,所以,生命的意义可说是主要在於离苦得乐。寻求快乐与满足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是使人努力的原动力。但是究竟什么是乐呢?物质欲望的满真的足能带来快乐吗?一般人的快乐是建立在五欲「色声香味触」的贪著及享用上,等而下之的人只会藉著声色犬马求得欲乐,层次高一点的,则倾向於琴棋书画,或是欣赏古玩之类的事。再好一点的便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了。而这些都不如读一些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立身处世的书,易经上说:「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读书能增长智慧,有了智慧当然苦恼的事就会减少。当然读这些书不如读佛法的书,因为佛法能令我们究竟地离苦得乐。但是不论任何形式的欲界乐都是乐少苦多的,乐很快就有变化,是靠不住的,而假借外在因缘越多的的,就越容易失去,可说是难得而易失。而且「世间一切无乐想」,这个相对不实乐,多半还是苦的因,真是後患无穷。还有一种超过所有「欲界乐」的乐叫「三昧乐」,是透过静坐得到的禅定身心安乐。不过三昧乐虽然是相对的乐多苦少,但其中有出入定的差别,未必有佛法中的智慧而且仍然会有种种的老病死苦与烦恼。只有佛法中的涅槃乐,永离一切苦与苦因,达到不生不灭清净无染的境界,是真正的离苦得乐。
的确,一切众生都有选择追求快乐的本能,而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这个选择会影响你下一个选择,但没有人会选择伤害自己。但就是因为智慧不够,所以选择的那个乐,却往往是反而苦因。因此,生命的意义应该就是追寻智慧,而一期生命就是心智学习成长的历程。最重要的是把握当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心智。所谓"心",指得就是我们的"堪能性",这包括了意志力、耐力、集中力、记忆力、察觉力,这一切都与心的安定或散乱有关。"智",就是思惟、思考、理解认知判断抉择等能力。若依於佛法的解释,"心"就是指禅定,"智"是指智慧,智慧就是如实,有了安定的心智慧才有机会现前。凡夫都是依於欲和烦恼去认知一切境界,而圣人则是依於平静安定的心及智慧,去如实的认知缘起世间的无常与无我以及涅槃寂静的诸法实相。唯有这样如实的认知,才能做出真正正确的判断与抉择,进而有如理如法的身口意行为,而开创圆满的未来。
生命的意义不在於累积知识技能与财富,忙於一般名利与爱欲的满足,这样的人生,只会在疗饥止渴的过程中溜走了。永恒的心智才是真正最基本而深遂的满足,因此,生命的意义在於不断地修学善法增长心智,以期究竟的离苦得乐。
四、缘起的生命教育
教育,顾名思义,是教导培育人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计画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品德人格、发展心智和体能,使人能全面成长进步的活动。「生命教育」本应涵盖於此广义教育定义之内,然而现行教育体系多半偏重於提供技术性的实用知识,而当代社会文化所关注的也不外乎实用科技、政治经济、饮食男女等现实议题,却过度忽视了伦理道德、人格塑造、生命智慧,这些令人得以安身立命的重要教育目标。有监於此,近年来「生命教育」成为改革或补救现行教育体系的重要课题。而「缘起的生命教育」则是基於缘起的义理来定出生命教育的目标、内涵与实施原则。
四之一、缘起的生命教育的目标
缘起的生命教育的目标在於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体悟生命的意义,培养出成熟的道德观与慎思、明辨、笃行的心智,而迈向终极关怀的生命愿景。生命价值观、生命的意义、三世业果相续的道德观以及究竟解脱的终极关怀等,已於上文中详述。至於如何培养、成熟以及落实则於下节阐述。
四之二、缘起的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的内涵,依於缘起的义理就是四谛中离苦得乐之道谛,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戒、定、慧」三增上学。限於篇幅无法深入探讨,仅就其相似於一般教育而又超越於一般教育之特质略述於下:
伦理道德的培养在於先能「择善」,而後才能「固执」。因此探索「什么是善」以及「如何择善」是其关键。但如果不从「知其所以然」的「三世业果相续」道理,来建立善恶道德观;而只是「知其然」的说教,是很难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更不要说帮助学生将道德的价值观内化深化了。「毗奈耶〈戒律〉因缘所生」,佛法以「为善得福,为恶得祸」来说明善恶的差别,更基於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如是因,如是果」的因果定律,建立了止恶修善的戒律。其用意在於保护我们这一念心在做任何抉择时,能慎思明辨其前因後果,而不至於随著烦恼情绪的「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确,在造因的时候,不论善恶,你都有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但果报现前的时候,可就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只有承担接受的份了。因此,是要「择善固执」,还是准备「自食恶果」,就看个人的智慧了。
其次,虽然认同了善恶因果的道德观念,但这只是「心向往之」的知识,却不一定能具备「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行动,这就是「知行不一」的矛盾,若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道德教育将沦为空泛的知识灌输,而无法达成其目的。其实问题主要在於无法「从心所欲」,也就是心没有堪能性,力量软弱,不听招呼,因而禁不起情绪的扰动及欲望的诱惑。
儒家认为「养心莫善於寡欲」;道家则认为「嗜欲深者天机浅」;佛法中>云:「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阿含部 大正2p.354.2), 而>云:「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夫不绝爱欲即为前境所转,既为前境所转,则爱欲习气依然复生,故使真智蒙蔽,无由证觉矣!」(经疏部 大正39p.518.1) ,更是认为欲能蒙蔽智慧使人愚疑而为境所转,是一切苦恼的根本,可见修身之道首重欲望的调伏。但是,儒道两家只是要求「惩忿窒欲」以及「见素抱朴,少欲寡私」而已,并没有具体说明调伏欲望及增长心力的方法。
>云:「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处。诸欲患如是,以何能舍之?得深禅定乐,即不为所欺。欲乐著无厌,以何能灭除?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释经论部 大正25p.184.1)「复次,若求世间近事,不能专心,则事业不成,何况甚深佛道而不用禅定。禅定名摄诸乱心,乱心轻飘,甚於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不可制止,剧於猕猴,暂现转灭,甚於掣电。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禅不定。如偈说:禅为守智藏,功德之福田,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嚣尘蔽天日,大雨能淹之,觉观风散心,禅定能灭之。」(释经论部大正25 p.180.3)佛法具体的告诉我们修习「不净观」(为「五停心观」、「净行所缘」之一) ,藉由缘念观察不净相而减低粗重的欲望,而令心较为清净;更进一步修习禅定来调伏欲望及散乱而遮止烦恼,令心清净安定。而最重要的是如>卷第四十九所云:「即由如是静虑解脱,心有堪能,心得自在。随所乐事,皆能成办。」 (中观,瑜伽部 大正30p.569.3) 令心调柔自在,专注不乱,勘能有力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不为境界及烦恼所转,乃至更进一步的「随所乐事,皆能成办。」
另外一件与心勘能有力的禅定有关的事,便是所谓的「情绪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Q.。失控的情绪,往往令人冲动而隋当下的情境,不经理性的思惟抉择而直接地惯性反应,结果往往意气用事,而做出事後深感後悔的事来。
「柯维针对这一点提供了一个「暂停按钮」(pause button)的观念,意思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一种让当下暂时停格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事发与回应之间保有反省的空间与抉择的自由。果如此,事情才能够缓和下来,人也不至陷溺於令理智蒙蔽的情绪当中,看不到内心真正的感受以及真正该作的事。」(引自 柯维,1998,27-28)
以佛法的角度来看,情绪可说是从烦恼等流而出的,只有禅定才能予以克制,倘若缺乏勘能有力的禅定,一定随著境界与情绪而直接地反应,怎么会有能力「沈得住气」去按「暂停按钮」,留一个空间给理性思惟,再「三思而後行」或「谋定而後动」呢?
佛法「以智化情」,想要从染爱的人生转化成觉悟的人生,必须不断地透过戒定慧的实践,来净化自己的无明和染爱。其中先以清净的戒律,以及专注不乱、勘能有力的禅定,来调伏爱欲及烦恼,去除障道因缘,积聚修道的资粮。然後在禅定中去如实的观察抉择缘起世间的无常与无我,解脱一切「苦」「集」,终而现证不生不灭的涅槃寂静。
四之三、缘起的生命教育的实施原则
究竟依於缘起的法则,我们应该如何教育下一代?!我们可以从「四缘生诸法」、「十二因缘」两个不同角度来探讨其实施原则。
四之三之一、从「四缘生诸法」的法则来探讨
「亲因缘」决定於过去的「无明缘行,行缘识」,每个人随著过去世不同的业力,今生有他不同的识,含藏了不同的种子,也就有不同的根器、思想、心智、个性、兴趣等等。「亲因缘」是已成定局,因此应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随顺其根机,提供适当的「所缘缘」与「增上缘」,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此即所谓的「因材施教」。例如,子路和冉有都问孔子同样的问题,但孔子的答案却不同;公西华困惑地问孔子,为什么孔子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此外颜渊、仲弓、子张、子贡、樊迟等弟子都曾分别向孔子请教仁的涵养,而孔子给的答案也都不同。
一切法都是因缘合和而无常无我的,教育也不例外。身为教育者的父母与老师,所应扮演的角色不是一个主宰者〈dominator〉,去操控孩子及教育成果;引而是导孩子步入正途的向导〈guider〉;或是分享自己的经验,来启发孩子的心智的教练〈coach〉;或是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资源的支持者〈provider or supporter〉,来伴随孩子的成长。换句话说,只有在所缘缘与增上缘著手,一如园丁提供阳光、肥料、水分与土壤,使得孩子良善的种子得以发芽抽枝、成长茁壮乃至开花结果。下面仅就此议题略为提供几点参考:
认为自己孩子一切安排好的父母,切莫沦为扼杀孩子潜能发展的绊脚石。教育成果有待种种因缘积渐而成,而孩子的成长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切勿因操之过急或揠苗助长而剥夺了他的学习能力。
举例言之,多数的父母都是用自己的信念及价值观在教养子女,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期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因此反而落入期望过高的陷阱,到时令自己失望事小,造成孩子终身伤害事大。因为在父母的左右下,孩子只有接受和随顺,因为这样可以取悦他们所倚赖的人,得到肯定与所需,而不是因为对所被教导的事起了兴趣或觉得重要,才去学习的。以超越年龄、心智的模式去感觉、学习、思考和表现,只会带给孩子适应上的极大压力,因而引发内心的冲突矛盾,也就成为日後忧郁症、躁郁症等心理障碍的根源。学习时的障碍和沮丧,缺乏自尊、自信以及成就感,会造成日後成长过程中的叛逆,甚至因此而步入歧途。
其次,不要因为过度保护孩子,去做过多的事前安排,更不可因为孩子一出错,就立刻代为善後,而令孩子丧失了尝试的勇气,规避了犯错的责任以及无法在反省失败的经验中成长,更不能让他们明白这就是「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的真实人生。还有,该由孩子去做的,一定要他自己完成,父母或老师可以教导辅助孩子如何去做,但绝对不可替他完成。更应避免用条件交换的方式来诱惑他,务必让孩子学会「该做的就一定要做」,只有孩子表现良好时,才给予种种奖赏鼓励。也要让孩子学会「一分耕耘,一分有收获」的因果道理,即使孩子哭闹、撒赖,也不妥协,以免他们养成情绪操控的手段或「不劳而获」的心理。 只有让孩子经历一段自省、自觉的过程,得到的答案才是最真实、最深刻的。
最後,「言教兴讼,身教者从」,重要的是父母或老师要以身作则,做为孩子的良好示范,千万不能只是说一套而做一套,而令孩子失去对师长的信心与尊重。
四之三之二、人生不同发展阶段所应掌握的重点
十二因缘中的「识缘名色,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刚好说明这一生中心智成长的各个阶段。 其中每一阶段的身心,尤其是心理状态,均有著不同的特质,如果能契合其特质因势利导,生命教育才能发挥其更好的功效。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此一阶段即所谓胎教时期。母亲本身之健康营养、生活起居、尤其是情绪心理,对於胎儿影响甚巨,不可大意。孕妇应特别注意调适情绪,保持心平气和。
「触」之阶段:从母胎中出生後,到婴儿两、三岁之间,六根与境相触,引起身心的活动,其中前五根触较为敏锐,接受外来影响的能力较大,但意根尚未成熟而不能领受分知苦乐的差别,只是本能的反应。此一「幼儿养性」时期,从生理上来看婴儿出生的头一年,脑部就从400公克长到将近1000公克,可知正是心智、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父母在此时应该提供丰富的成长环境,更重要的是亲子间正向的互动。初生的婴儿是一个纯净的接收器,不断从四周接收信息,来组成他自己的信息系统,这时要将正面的、好的信息带给他,而不要把烦躁、不安等负面的信息带给他。可以让幼儿看些柔和丰富的色彩。父母也可以愉快的心情,拥抱幼儿或陪他嬉戏,或是对他说些轻柔的、赞美肯定的话,也可以时常播放优美的音乐,以培养其优雅的性情。这些除了亲生父母,其他人是很难取代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如果是忙著工作而不能陪伴子女成长,只好将此天职托付给陌生的保姆老师,但是这很容易造成幼儿的不安全感,而产生日後冷漠孤僻、对人的不信任乃至过度保护自己的虚情假意等性格。当然,也不要因为过度的宠爱照顾而剥夺了他的学习能力。
「受」之阶段:婴儿渐大直到了六、七岁的儿童时代,不断受用受学,渐渐对所接触的事物识别而有苦乐的感受,但还没有受到强盛欲乐的影响。幼儿此时因其理解能力微弱,知识未开,因而判断力不足;然也因为爱欲未发、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而可塑性强,对外界周围的一切讯息,只能直觉的、不加选择地全面吸收,因此容易接受任何一种熏习。这正是一生当中记忆力及学习力最强的阶段。学龄前的家庭教育塑造孩子的健全发展,如何把握其记忆力及可塑性的特长善加教育,奠定一生心智及品德基础,以期收到终身受益的长远效果,这是最值得深刻反省的教育问题。此阶段的教育正是古人所谓「童蒙养正」的「扎根教育」,小小的幼苗,仰赖父母提供良好的教育气氛与学习环境,慢慢滋长而至根深蒂固。在此建议亲子一同阅读背诵(也要随其能力讲解内容)一些有价值的古书:诸如因果道德,生活处世的态度与智慧,为人著想的忠恕之道及慈悲关怀之类的古书。如此常常耳濡目染於古圣先贤的道德智慧当中,潜移默化地陶冶他的性情,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培养他的智慧。这些将随伴其成长,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同时也能养成他对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由此具备打开智慧的宝藏的钥匙,而任其学习思惟运用。
另外,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以无形的教诲,将这些礼义道德的观念,生活处世的态度与智慧,熏染到孩子心里。这些伦理道德观念,是他一生对恶质社会染污的抗原。如此终身受益的长远效果,若等到十几岁爱欲发动时及受了社会或媒体不良风气的影响时才启动,那就嫌太晚了。培育心如白纸的孩子,比那些已经有不正确观念的孩子,要容易得多了,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早年习得的任何错误,都会扭曲一个人推理思考的方式而将受害无穷!因此,,切记应就在童蒙养正中扎下根苗,切莫等闲空过了!
此外,父母希望子女未来具备什么特质,现在就应该如何正面地赞赏肯定孩子,并不须要过度的打骂、处罚。因为此时受心所最敏锐,而第一印象又是那么的深刻,父母正面地赞赏肯定及正确的指导,必然先入为主的印入幼儿纯净的心底,形成他终身不移的人格特质。良好习性的养成,优美人格的奠定,就在父母轻松愉快的赞美肯定中不知不觉地完成。秉性良好的孩子,经此赞美肯定後,会发展得更加自信完善;秉性中下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加倍地正面地赞赏肯定及正确的指导来弥补,以减轻其不良习性愚於无形中。
「爱」之阶段:十二岁〈古人之十四十五岁,而现代人可能提早〉以後到成人。此一时期性欲发动,而开始有男女的染爱,及对境界、自我的爱著。此外,由於知识渐开,理解力亦有显著的发展,渐渐想要脱离父母的关怀照顾,意气风发而追求独立,甚至有些判逆。此时,即应迈进所谓「少年养志」的教育阶段,可以藉著阅读一些伟人的传记以为楷模典范,以及一些心理、励志、哲学及宗教的书,来丰富精神生活,导正他们的行为,成熟他们的思想,因而不至过度耽迷於情爱、物欲的贪著。应该向他们说明生命的意义,为他们展现正确的人生蓝图,鼓舞他们追求崇高远大的理想与志向,同时也提醒他们现实世界的危险与考验,以及辅导他们未来生涯的规划。成长发育最盛之际,为了调节他们的爱欲,应注意其身体之锻练及精力之发泄,也可以藉由静坐化解生理上的冲动及心理上的轻躁。
「取」之阶段:长大成年以後,爱欲更盛,迈入「成人养德」的阶段,应该砥砺志节,行善养德,转化对名利权势的追求。而在与人接触应对日渐繁增,人事愈加纷杂的过程中,必难事事周全,尽如人意,因此更须常常检讨省察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童蒙养正」时期所造就对因果道德之信念,生活处世的态度与智慧,为人著想的忠恕之道及慈悲关怀等等好习性,更因此时的人事历练及省思改善而日趋圆满,而一步步落实「少年养志」时的理想与志向。
生命教育是一种终生学习,从佛法来看则是尽未来生的学习,这是不论多大年纪都可以下手开始的。如果就这一生而言,的确应当慎始地打好基础,则以从胎内的零岁教育到幼儿的的扎根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但如果从生生不已的生命长河来看,则无时无刻都是可以耕耘心田、播下善种、栽培善根、成熟善果的好时机。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