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

发布时间:2023-09-07 10:02:07作者:大悲讲解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讨论《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我个人对禅宗没有什么体会,仅仅是在学习当中翻阅了一些文献,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我准备分八个题目来谈这个问题。

  禅宗,尤其是唐、五代以后,一直是中国佛教的主流。唐武宗灭佛以后,中国佛教最具特色且能起主导作用的,就是祖宗。为什么祖宗这一山林佛教,最后能取代贵族佛教的唯识宗、天台宗和华严宗的地位呢?原因比较多。我认为,禅宗的生命力之所以这样顽强,应该跟它的理论、实践和教育方法以及弘扬范围有关系。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证实这样一个事实:物质无论如何丰富,科技无论如何发达,都不能够填补人类的精神荒原与生命的空虚。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说,有来自客观的:过份的机械化,使人沦为机械的奴隶;也有主观的:人们不思进取,失去自我,尤其是那些甘心沦为物质奴隶的人,他们很难有心思去观照自心,反省自已,净化自已,完善自已。而禅宗则能运用它的活泼教理,针对时弊,就病施方。所以作为山林佛教的禅宗,比贵族佛教、都市佛教更能适应社会。比如会昌法难,唐武宗灭佛,被摧毁得最严重的应该是贵族佛教。因为贵族佛教最大的弱点就是对帝王、贵族、士大夫过份依赖。而禅宗不然,它没有固定的寺庙,禅宗的大师们都是衣钵寄生涯,随缘度岁华。在这是山都有庙的遍地开花式的发展中,禅宗已深深地扎根、渗透到民间的各个角落。在北方佛教走向衰微的时候,禅宗又以卷土重来的之势,重在北方,甚至整个中华大地上大放民彩。一直到宋代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繁荣局面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禅宗的主要理论是什么?核心思想又是什么?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色在于禅。因为禅宗能改变这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社会风气,禅能塑造独立的个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自在洒脱的人生,能使人类达到彻底的精神解放,这就是它的特点所在。当然其它宗派也一样能解决人类的根本问题,只是禅宗更简单明了地告诉直下承当。我们有些同学觉得,禅宗有点看不见,摸不着,那么多公案、机锋、转语,听起来觉得很迷茫。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历代的祖师、大德们都是非常精通教理的。跟我们平时谈谈公案,看看《五灯会元》或者《景德传灯录》、《古尊宿清楚》是有区别的。那么多公案,有的禅师穷毕业生精力都没有搞清楚,你看了几本禅学的语录后,就说这个比喻,那个是隐喻,这样未免浅薄了一些。所以,对这些问题应该严肃对待。

  禅宗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不断走向解脱的过程。我们知道,禅学是中国佛教界,尤其是现代人比较热门的话题。为什么我们有同样的机会接触禅学,但我们的体会不一样?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六祖当初在宝林讲《坛经》时,他上台就说,这个法门是为上根利器的人讲的,一般人很难有所契入。我认为除了自己的根基外,还是应该踏实点好。如果我们跟祖师大德去比,这本身就是我慢心的增长。因此,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思想观念放下来,然后去接受它、认识它,也可以去怀疑它,因为不怀疑就不能悟入。对待这个问题,大家的感受不一样,好比我们看到月亮时,有的人很伤心;有的人会想到花前月下;有人会想到千江有水千江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有人说:风月无古今,情怀知浅深……。世间是一个,而我们的情怀不一样,感想也就不一样。今天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跟大家来探讨。

  第一、谈一谈禅是什么?

  禅宗的典籍很多。禅宗从早期的不立文字,一直到宋代以后灯录与语录的大量出现,都没有离开文字。无论是在《大正藏》或《续藏》里,禅宗留下的文献是最多的,将近七千多万字。达摩大师也叫我们不要扬弃文字,言能载道,语言文字能帮助我们悟道。我们今天学道的多如牛毛,证道的凤毛麟角,在这种情况下,禅宗作为一个非常讲究师承的宗派,没有有去直接指导,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很多教下的经典,就是指导我们如何修行的根据。它用理论指导实践,反过来再用实践来印证理论。那么多灯录、语录回答的问题也很多,每一个禅师接人待物、教育学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比如,有人问赵州禅师:什么是佛法?他说:庭前柏树子。或者说:吃茶去。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什么是佛法?他则说:饥来吃饭困来眠。……拿这个问题问其它禅师都会有各种不同中的回答。如果我们还没有悟道,却在这里讲得非常热闹,那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当然,作为讨论还是可以的。但究竟什么是禅呢?禅门有几部经典,比如《维摩诘经》,它对禅宗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鲁讯先生曾经在他的白话文学小说历里谈到两晋南北朝中国士大夫手中最常见的几部经中就有《维摩诘经》。在《维摩诘经·不二法门品》里,有三十几位菩萨讨论什是不二法门。有的菩萨说:世间和出世间不二,生死与涅槃不二,烦恼与菩提不二,有漏与无漏不二,有为与无为不二等等,谈了三十几个,最后文殊菩萨也说,无言无事无说是不二法门。等到维摩诘说时,他默然不语。这是一个很有名的维摩一默一声雷的故事。当时文殊菩萨马上就赞叹说:只有离开语言文字,才是真正的不二法门。那禅应该是什么呢?如果从这个意义来说,禅应该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语言文字在有些地方是比较苍白的,很多问题用语言表达不清楚。我们为了交流的方便,有了这样的逻辑或者那样的思想,可是在表达最根本的问题时,我们的语言太有限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高兴的时候,和知心的人在一起时,有时是不用说话的,甚至不知说什么好。这可能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巳忘言。一位禅师说得好:禅,说似一物即不中,说它是什么都不对,张口即错,动念即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禅也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只能靠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说人生是苦的,在战火硝烟的地方,当生命涂炭的时候,当战场上面临着死亡的时候,跟他们讲人生苦短,跟他讲世事无常,他很容易接受。可是跟一个钢筋铁骨、叱吒风云的人讲人生是苦,他未必能够信。在电影《大决战》里有一个镜头:周恩来去看毛主席,他们两个人对视了半天,没有说一句话,那个镜头比较长,处理得非常好,我想那个时候一切语言都没有意义。几十年的风风寸雨雨,都包含在里面了。所以,对于两个层次相当的人来说,他们交流的方式不是用语言去传达,应该是心灵与心灵的接触。禅师也是一样,我们问赵州禅师什么是佛法,他说吃茶去,我们当然不懂。对已经有了这种境界的人,他马上就能心领神会。那么禅是什么?这里我勉强用两点来形容:

  1、禅是自由的,普遍的……

  禅可以说是一种自由,是最普遍的。换句话说,禅是精神上最彻底的解放、解脱。禅是自然的流露,是不假造作,装是装不出来的。天然大业,最忌装潢,就是这个道理。佛印禅师跟苏东坡居士在一起打坐的故事说明了有禅定功夫的人与没有禅定体验的人的心量、心境是不一样的。没有禅定功夫的人,如果想装的话,那他表现得一定很造作,甚至是荒唐可笑。苏东坡是佛印禅师的朋友。他是个文学家,能够写出很优美的禅诗。比如,他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元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以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君。从这三首诗中可以看出他从学道到悟道的过程。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经常一起切磋佛理。有一天他问佛印禅师,他说你看我坐在这里象什么?这位老和尚看了苏东坡后笑了笑说,我看你苏大居士就像一尊菩萨,很庄严。苏东坡感到很高兴。佛印禅师随即问他:苏大居士,你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说:我看禅师就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笑了,没有说话。苏东坡当然是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因为这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计论禅学,每次都是苏东坡败北。苏东坡回去就对他妹妹说,这一次终于让佛印和尚败在我的脚下了。苏小妹问了苏东坡详情后便说:哥哥,败的应该是你而不是佛印禅师。因为佛印禅师的心地很庄严,在他的心地中,他看每一个人都跟菩萨一样。可是你的心地却是那么肮脏,所以看什么都像一堆牛粪,是你的心地不够清净。所以说一样的事情,情怀不一样,境界不一样,思想观念不一样,行为语言就不一样。

  2、禅是自然的,自如的……

  我认为中国人之所以能够接受禅宗,跟传统的老庄哲学有关系。如果中国人没有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作条件,想直接进入禅宗是很难的。中国的山水诗、田园诗、山水画都溶入了禅宗思想,或老庄思想;都主张自然,两者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禅是以心传心的法门,禅就是佛与佛之间所传的本体。我们知道宗密大师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比较大的贡献就是主张禅教一致。在这之前,禅宗和教下虽说不是形同水火,但禅宗和教下的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比如说,注重理论研究的人,往往对不立文字的禅宗不屑一顾;而主张实践、悟道、修道的人,又认为搞文字的人在搞一些花样,没有什么实际功夫。宗密大师主张禅教一致,并举出十条理由来统一禅与教的关系。宗密大师说:禅是师师密咐本心。禅是佛的心印。也是整个佛法的生命和灵魂。禅告诉你一种解脱的方法,而不是代你解脱。传给人的是心印,而不是表面的语言。我们讨论了以上的几个问题,或许大家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把握,当然也只能是没有把握。如果我们有把握了,也就不要再谈这个问题了。

  第二、学禅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大家比较仰慕禅宗,来这里参加“生活禅夏令营”也是抱有一定的目的。有目的当然还是有执着,但学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脱,这是最根本的,是我们最关心的终极问题。

  学禅的目的,每一是为了获得一种宁静、安祥的心态。

  台湾耕云先生在《安祥集》中说:学禅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种宁静、安祥的心态。我们的心太难以宁静了。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我们被金钱名利心所转,很难反省自已,整天忙忙碌碌,认识自已的时间很少。而一个真正的禅者,大事已明是如丧考批;大事未明也是如丧考批。在没有悟道之前,举手投足、扬眉瞬目都是在观照这些问题。而我们做不到,所以心不安祥、不宁静。永嘉禅师说过:拔千山涉万水,寻师访道为参禅。在没有悟道之前,跋山涉水到处云游,去印证自已的境界,目的是什么呢?“寻师访道为参禅”,但是,“自从识得曹溪路”,也就“了知生死不相关”了,这是悟后的情景。也就是说,宁静、安祥的心境是在跋山涉水、寻师访道的生活中获得的。这一点我们在柏林寺赵州老和尚身上也能看到。“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六祖大师也是一样,他从五祖弘忍大师那里获得了印证,密授衣钵后并没有直接出来弘扬禅宗。他为了保任自已,用十五年的时间,在猎人队中保养圣胎。一个初开悟的人,悟到的境界还是很薄弱的,还要不断地巩固自已,提高自已。我们来学禅,如果仅是把它当作一门知识就没有意义了。佛学固然需要有人研究,但更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人去实证。这一点说明禅宗乃至整个佛教的重点都是在于实践。学佛学禅的目的就是为了心安,所以,人的生活简朴不重要,富足不重要,内心的安祥才重要。记得唐代一位禅师说过这样两句话:荣辱是非都成梦,忧喜全忘就是禅。就是为了获得安祥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物悲,这就是禅。

  还可以举出一个《碧岩录》中的公案,有一位禅师修行很好,有人把他推荐给帝王,他内心非常安祥宁静,不愿到王宫里去,他写了几句偈语送给皇帝,他说:“世事悠悠,不如山丘,清松蔽日,碧水长流,山云当幕,夜月为钩,不朝天子,岂羡王侯。卧藤萝下,块石枕头,生死无虑,夫复何忧。”皇帝见到禅师的这几句话,便再也不强迫他到京城里来了。物质的改善固然可以使日子过得舒适一些,但内心里不一定很自在,不一定很安祥。烦恼的时候去喝酒或者是去唱卡拉OK,去跳舞,唱歌,这些都是暂时的自我回避,曲终人散的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仍然是辗转反侧,烦恼仍然是挥之不去的。如果你有宁静安祥的心态,就没有必要借助这种外在感官上的形式上的满足。“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悠游快活人”。这是一种多么洒脱自在的人生境界啊!学禅的第二个目的是:破除一切执著。没有人我执,没有法我执。这一点非常重要。人我执就是过分以我为中心,法执就是为一些语言、名相习从俗等等所缚。学禅的人就应该离开这些执着,离开一切语言的执着,事业的执着,家庭的执着,爱情的执着等等。能够比较随缘,不患得患失,这是学禅的目的。比如对语言的执着,别人称赞我的时候,我们很高兴,但别人骂我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怒发冲冠了。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对语言太执着了。还有感情的的执着,当得到的时候就感到很欣慰,失去的时候,就会神魂颠倒。有的人对身体很执着,希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然而这种希望是靠不住的。尽管我们今天还在这里讲学,明天要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不知道。大家不要以为自已很年青,棺材里装的不一定都是老年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不到终点的大有人在。大诗人李白说: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也说明人生就是如此的脆弱无常。所以,要离开执着,包括对语言、概念、工作、事业、家庭这些执着。这并不是说叫你完全抛弃,而是叫你在得失面前,要提得起放得下。通过学习禅宗,不是叫你得到什么,而是要我们在修学中把一切不利于完善人格的东西都抛弃,更好地奉献人生。在佛教的基本教育中有四正勤,就是每天要反省自已,善的东西要增长,恶的东西要消除,未生善要令生,已生善要增长。

  学禅的第三个目的就是断除烦恼。

  没有执着当然就没有烦恼。烦恼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三种烦恼,就是贪、嗔、痴。它包括了所有的烦恼。断除烦恼第一就是要除贪,我们一进入柏林寺,就看到“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标语,这就是佛教所要求的。第二就是断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个嗔恨心很强的人,他的面目往往是狰狞的,可怕的。一个人若秀安祥,也就没有了嗔恨心,有这样四句话: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吐妙香,心内无嗔是净土,无浊无染是真常。学习禅宗还要去除愚痴。痴就是无明。佛教强调一切烦恼的根本就是无明,无明是一切痛苦产生的根源,我们解脱的最后一个烦恼就是无明。去掉贪、嗔、痴等烦恼就是我们学禅的最后目的。学禅的目的基本上就是以上三点。

  第三、禅宗经典

  禅宗所有的经典中有两部经非常重要,一部是《楞伽经》,一部是《金刚经》。《楞伽经》共有四卷,前半部分谈到三界唯心,五位百法、一切唯心造等思想。这一部分对禅宗影响并不很大。后半部分谈到如来藏的思想,如来藏思想对后来的禅宗影响很大,其中自性清净心的思想是最有代表性的。六祖即心即佛的思想与它都有一定的关系。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与达摩的思想是一致的。如来藏的自性清净心可以说直接影响了整个禅宗史。另一点是楞伽经谈到的宗通的思想,就是强调实证而不注重文字的宣传。

  《金刚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也是社会上和教内流传最广泛的一部经典。此经的核心思想是:“云何应往,云何降伏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通过破除众生的我法二执,顿悟三轮体空,开显智慧,安顿人生。它的伟大之处是超越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楞伽经》和《金刚经》的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禅宗的发展。

  第四、禅宗最核心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禅宗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六祖慧能大师提出的即心即佛,顿悟成佛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思想。

  1、佛性平等,即心即佛的思想。六祖千里迢迢从岭南到湖北的黄梅支参见祖时,五祖就问他:汝是何方人?六祖慧能回答说,弟子是岭南人。五祖问:你来干什么?慧能答:不求余物,唯求作佛。五祖又问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如何堪作佛!六祖当仁不让地回答说: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上面这段简短的对话充分反映了六祖佛性平等的思想。

  2、佛是自性。六祖说:自性就是佛,佛就是自性,学法作佛募向外求。自性悟,众生是佛;自性迷,佛即众生。这可以看出佛是什么?佛就是自性。所以,在《坛经》中,心、佛与众生三无差别。《坛经》曾概括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3、心性本净。心性本净的思想,我们还可以从《坛经》中去找。六祖跟神秀求法偈的区别就是:六祖慧能明确主张自性清净就是佛,众生本来具足。这种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它缩小了众生与佛的距离,打破了在家与出家的界限,甚至打破了世间与出世间的界限和生死与涅槃的界限。

  4、明心风性。明心风性,禅宗也称为心地法门。“达摩西来一字无,只凭心地用功夫”的目的就是明心见性。现实中万象森罗,千差万别,众生的差别是什么呢?我们说是业力。但在禅宗看来,明心见性才是修道人主要关心的问题。只有明心见性了,只有开悟了,修学才可以上路。明心见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明心,就是明了诸法都是从心而生的。《六祖坛经》和其它一些经典都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见性,即见到自已本来的自性,见到自性即见到自已本来是佛,只有明心才可以见性。《楞严经》说:众生迷即为物所转,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这是明心见性的境界。

  第五、修学禅宗的基本条件

  修学禅宗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修学佛法是信解行证的过程,有这样几个次第:第一要依止、亲近善知识,第二要听闻正法,第三要如理作意,第四要法随法行。

  我们要学习禅宗,非常有必要找一个比较可靠的善知识。欲知出上路,须向过来人。只有跟过来人去学才是有把握的。善知识除应该是有修证外,还应有很好的佛学造诣和高尚的道德。

  其次,同参也很重要,应见地相同、志趣相同、戒行清净,这样才可能相互帮助、激励,才可以不断在信心、道念上前进我们修学禅宗是不能离开禅定的。虽然说,禅不在坐,坐也不一定是禅,但是腿子功夫还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初学禅的必须要经过静坐的阶段逐渐沉淀妄想,获得禅悦。如果连腿子都盘不起来,很难说在心地上会有什么进步。你在那里一坐就浑汗如雨,痛苦万分,是很难体会到参禅的法喜的。

  饮食和环境也很重要,饮食应清淡,营养具足。环境一定要很清幽,最好选择一个宁静的地方,如溪边、林下都好。选择幽静的环境静坐,对初学修禅者是很有益处的。一般说的“十字街头好修行”,不是我们这些人所能做到的。

  要持戒清静。不持戒的人,他的心很难作到宁静安祥,持戒清净对修学很有好处。因为清净戒能增长善根功德,保任禅者的风范。

  求道心要恳切。进入禅堂,不是写着“提起”就是写着“放下”,提起就是把正念提起,把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提起来;放上,就是把尘劳妄想放下。如求道心不切,就容易懈怠,甚至半途而废。

  第六、禅宗的修证

  禅宗是实践性很强的宗派。搬柴运水、举手投足都是修学的方式。现在比较常见的修学内容有:

  1、参话头。这是宋以后禅堂里比较常见的一种办法。参话头是从宋代大慧宗杲禅师开始的,被认为是无事不办的方法。我们学习禅宗,往往感到很难入门,不易下手。那么我们怎样和禅相应呢?怎样领略禅的本地风光呢?怎样见到自已的本来面目呢?参话头就是提起疑情的最好的方法,有一分怀疑就有一分悟入,没有怀疑就没有悟入。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宗教,只有禅宗这个宗派提倡怀疑,其它宗教是强调信的。

  我们看中国佛教的禅宗在教育方式上是否发生了什么转变?回答是肯定的。从早期的达摩大师静默不语到进一步的直指人心,一直到后来的机锋、棒喝。参话头、参公案,确实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禅宗的话头千差万别,没有固定的形式,禅师让你参的话头,是信手拈来的,一入情就没有意思了。最常提起的话头有“如何是禅师西业意。”、“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等等。话头一提起,就要紧紧地照顾住,丝毫不能放松。不应求答案,因为有了答案,疑情就闭塞了,疑情闭塞了,就再也提不起,要到疑而不疑,不疑而疑,疑情打成一片,行坐住卧都在疑情中,功夫就进入绵绵密密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功夫成熟,你才有机会能在一刹那开悟。所以学习禅宗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有一位禅师这样说:参禅本是丈夫事,一片深心乃大成。

  把话头归类一下,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有义理的放头,如生从何来,死到何去,念佛的是谁,这是很值得追究的话头。另一种是没有义理的话头,比如,庭前柏树子,如何是佛,麻三斤等。不管是有义理的,还是没有义理的,它都要求能点点滴滴一直追问下去,最后打成一片,桶底脱落,本地风光自然显现。

  2、参公案。禅宗的教育方式,从早期的达摩开始,到宋代的参话头、参公案,已经出现了很大转变,它已由早期的默然不主语进一步到直指本心,再到后来的机锋、棒喝、参话头、参公案等等、参公案就是把古人悟道的因缘、作略拿来参。以他们悟道的经过,作为借鉴。公案在禅门中有一千七百多条,每一条都值得我们去参。

  3、默照禅。这是曹洞宗的一种修证方法。是宋代禅宗很关键的人物宏智正觉禅师提倡的。默照禅简单地说,就是静坐默照参禅的一种法门。静坐,默默地去追究,佛性自然会显现。人们执着的妄想太多了,只要默照——就是观照自已的心,同时也在默默地妄言,不思量,正念相续,以清净的心观照念头,没有丝毫的障碍,这是默照禅所使用的方法。

  4、云游行脚。这也是禅宗修证中不可缺少的修证方法。“衣钵寄生涯,随缘度岁华。是山皆有寺,无处不为家。”禅者的云游和我们现在的旅游完全是两回事。云游不是看风景而是在求道,从漫长的岁月中去体悟。永嘉玄觉禅师说:跋千山,涉万水,寻师访道为参禅。最后他才说:自从识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所以在没有悟道前,行脚参方是必不可少的。“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拾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就是当时禅师们在云游中去印证自已的生活写照。

  第七、禅宗的顿悟

  在未讲禅宗的顿悟之前,首先谈一下可能出现的一些误会,也可以说是禅的误区。

  可能出现的误区有哪些呢?1、野狐禅——常常用自已很“聪明”的主观见解去曲解佛法;2、葛藤禅——对公案、话头死啃一辈子,永远出不来;3、文字禅——文章写得很漂亮,但往往和禅道不相合,不知道禅的法味是什么,没有证入。4、口头禅——像鹦武学舌一样,说的公案多,背的语录多,但和信、解、行、证不能相应;5、狂禅——对禅的境界没有半点体会,硬说禅是空是有,加强给禅许多错误概念。6、枯木禅——就像朽木枯藤一样没有一点生机;7、邪禅——对禅没有丝毫的认识,但为了哗众取宠,为了名闻利养,骗取别人的信任,胡说一通,却硬说是“禅”。

  六祖所说的顿悟,实际上就是瞬间的体悟,这种在一刹那间见到自性,一悟即登佛地就是顿悟。禅宗的南宗和北宗并不是非常矛盾的,神秀和慧能也不是形同水火的。他们一个看到的是过程,一个看到的是结果。六祖在《坛经·行由品》中说:善知识,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顿悟的理论基础就是当下明心见性。念念不起执着,自性本心自然显现。这就是顿悟。前念迷就是凡夫,后念悟就是佛。这是南宗的核心所在。

  第八、禅者的生活应该怎样?

  一个禅者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1、随缘自在。一个禅者的生活应该是随缘自在的,吃饭、穿衣一如常人,但没有执着,不妄生是非。禅者悟道后的生活用六个字就能概括:看破、放下、自在。这样的生活,就是在尘不染,随缘不变,不患得患失。这种随缘的生活,是知足常乐的生活,自我解脱的生活。

  2、慈悲无我。慈给众生快乐,悲是无条件的同情。把众生的烦恼当作自已的烦恼,把自已的解脱和众生的解脱结合起来。慈就是无条件的去爱护大众、帮助大众、作无相布施,给人快乐。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

  3、待人处事应是宽容的、奉献的,应该随时随地与人广结善缘。佛教中讲: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应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应爱语,就是用柔和的语言,不能用粗鲁的语言、讽刺的语言去待人接物。要善于与人共事,潜移默化地去感化他人。

  4、最后是利行。禅者所有的行为都应给大众带来快乐才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一个禅者,处处应该体现大乘佛教的四摄的精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